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儒家经典——《周礼》
?碧海沉沉一彗星, 长天划过半空明;为君留得形音在, 多谢绛珠一片情。长按二维码关注【红楼梦赏析】,看贾史王薛兴衰事,悟大观园里儿女情!

 

《周礼》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世传为周公旦所著,但实际上可能是战国时期归纳创作而成。


《周礼》、《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是古代华夏民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经学大师郑玄为《周礼》作了出色的注,由于郑玄的崇高学术声望,《周礼》一跃而居《三礼》之首,成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


《周礼》又称《周官》,讲官制和政治制度。《仪礼》记述有关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礼记》则是一部秦汉以前儒家有关各种礼仪制度的论著选集,其中既有礼仪制度的记述,又有关于礼的理论及其伦理道德、学术思想的论述。


以人法天的理想国纲领《周礼》,西汉的景帝、武帝之际,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征得一批古书,其中一部名为《周官》。原书当有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六篇,冬官篇已亡,汉儒取性质与之相似的《考工记》补其缺。王莽时,因刘歆奏请,《周官》被列入学官,并更名为《周礼》。



《周礼》包含怎样的内容与体例?


《周礼》是儒家经典之一,也被称为《周官》、《周官经》,其中论述的主要是周代的政治制度,主要内容便是设官分职。整本书总共分为天、池、存、夏、秋、冬六篇,分别讲述了“六官”的官名、职权、爵位、人员数目等内容。


天官冢宰,“掌邦治”,是六卿之首、百官之长,主要掌管天政务,以及王宫事务,以辅佐君王治理天下。它的属官有62种,主要包括小宰、展人、夏采等。


地官司徒,“掌邦教”,也被称为 “教官”。其中,大司徒主要负责教育国内各个地方,以及王城内的民众。它的属官有18 种,包括小司徒、乡师、乡大夫、党正等。



春官宗伯,“掌邦礼”,也被称为 “礼官”,主要负责宗庙祭祀,以及各种文化活动等。它的属宫有70 多种,包括小宗伯、都宗人、家宗人等。


夏官司马,“掌邦玫”,也被称为 “政官”,主要负责军队、步骑、兵卒、交通以及与各方诸侯交往等事宜,它的属官有69 种,包括小司马、军司马、舆司马、行司马、司勋等。


秋官司寇,“掌邦禁”,也被称为刑官。主要负责掌管律令、刑罚等司法事务,它的属官有65种,包括小司寇、士师、乡士、遂士等。


冬官司马,也被称为“事宜”,主要负责工程建设,以及土地、水利等事宜,共有属宫30 种。


学术与治术兼包


《周礼》一书,体大思精,学术与治术无所不包,因而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后儒叹为'非圣贤不能作',诚非无稽之谈。所谓'学术',是说该书从来就是今古文之争的焦点。汉代经籍,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书写的称为'今文经',用六国古文书写的称为'古文经'。汉初在孔子府宅的夹壁中发现的文献,以及在民间征得的文献大多是古文经,而立于学官的都是今文经。


今文经与古文经的记载不尽一致,因而双方时有争论。汉代古文学以《周礼》为大宗,今文学以《礼记·王制》为大宗。为此,《周礼》每每成为论战中的焦点,加之它传授端绪不明,屡屡受到今文学家的诘难,如著名经师何休就贬之为'六国阴谋之书';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则指斥它出于王莽篡汉时刘歆的伪造。相反,褒之者如刘歆、郑玄等则誉之为'周公之典'。


尽管如此,《周礼》依然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唐人为'九经'作疏,其中最好的一部就是贾公彦的《周礼疏》,受到朱熹的赞赏。清儒为'十三经'作新疏,孙诒让的《周礼正义》冠绝一世,至今无有出其右者。历代学者围绕《周礼》真伪等问题所作的种种考索,更是浩繁之至。



所谓治术,是说《周礼》作为一部治国纲领,成为历代政治家取法的楷模。古人言必称三代,三代之英在周。古人笃信《周礼》出自周公,书中完善的官制体系和丰富的治国思想,成为帝王、文人取之不尽的人文。


《周礼》的许多礼制,影响百代。如从隋代开始实行的'三省六部制',其中的'六部',就是仿照《周礼》的'六官'设置的。唐代将六部之名定为吏、户、礼、兵、刑、工,作为中央官制的主体,为后世所遵循,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历朝修订典制,如唐《开元六典》、宋《开宝通礼》、明《大明集礼》等,也都是以《周礼》为蓝本,斟酌损益而成。又如'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都城格局,成为历代帝王向往的楷模。


但历朝都城,大都沿用前朝旧址,故其格局难以刷新。元始祖忽必烈建在北京建立元大都时,得以在金的上京附近重新规划,乃以《周礼》为范本,建立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格局。以后,明、清两朝不仅沿用不废,还仿照《周礼》,建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等,形成今日的布局。朝鲜的汉城,同样有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格局,乃是海外依仿《周礼》建都的典范。


《周礼》一书含有丰富的治国思想,《天官》概括为'六典'、'八法'、'八则'、'八柄'、'八统'、'九职'、'九赋'、'九式'、'九贡'、'九两'等十大法则,并在地官、春官、夏官、秋官的叙官中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详密严谨,宏纤毕贯,对于提升后世的行政管理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周礼》对官员、百姓,采用儒法兼融、德主刑辅的方针,不仅显示了相当成熟的政治思想,而且有着驾驭百官的管理技巧。管理府库财物的措施,严密细致,相互制约,体现了高超的运筹智慧。书中有许多至今犹有生命力的,可以借鉴的制度。


历史上每逢重大变革之际,多有把《周礼》作为重要的思想资源,从中寻找变法或改革的思想武器者,如西汉的王莽改制、六朝的宇文周革典、北宋的王安石等,变法无不以《周礼》为圭臬。清末,外患内忧交逼,为挽救颓势,孙诒让作《周官政要》,证明《周礼》所蕴涵的治国之道不亚于西方。朝鲜时代后期的著名学者丁若镛(号茶山),曾撰作三十万言的《经世遗表》,主张用《周礼》改革朝鲜的政治制度。 


任何一位空想家都不可能脱离现实来勾画理想国的蓝图,《周礼》也是如此,在理想化的框架之下,作者利用了大量历史材料加以填充。不过,作者在使用时往往根据需要作了加工和改造,这是读《周礼》时必须注意的,这也正是此书的复杂之处。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总裁智库:国学常识儒家必读经典—《周礼》好文学,齐分享
周礼
666礼
周礼三大祭乐『六变』『八变』『九变』探究—刘歆王莽伪造《周礼》探实
《周礼》与政治变革
李冠云:《周礼》述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