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保罗·厄尔多斯奖获得者-------数学竞赛专家熊斌
userphoto

2024.02.22 上海

关注

熊斌,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核心数学与实践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数学方法论、数学普及与应用、数学解题理论、数学教育与资优生的发现和培养方面的教学与研究,担任过1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国队领队、主教练,2018年获得国际数学Paul Erdos奖,曾获得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多次参与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国西部数学奥林匹克、中国女子数学奥林匹克、国际城市青少年数学邀请赛等竞赛的命题工作,在国内外发表有关数学、数学教育和数学普及方面的论文100余篇,主编和编著的著作150多本. 2021年,在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4)上,熊斌受邀做了45分钟题为“中国的资优生教育——中国数学竞赛的概况”的报告。

2018年熊斌教授被授予保罗·厄尔多斯奖(Paul Erd s Award)

保罗·厄尔多斯奖是由国家数学竞赛世界联盟(The World Federation of National Mathematics Competitions,简称WFNMC)于1992年以当代著名数学家保罗·厄尔多斯(Paul Erdos,1913—1996)命名的世界性大奖,旨在表彰在国家或国际层面上对数学挑战的发展起到重要贡献的数学家,该奖项在国际上拥有很高声誉。

点击上面小程序可以购买

熊斌教授最新书籍

高中数学竞赛真题分类精炼 含2册

适合高考数学想冲击120分的学生,适合想参加强基计划的学生

现在预售,出版社直接发货

熊斌教授多次担任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教练或领队

从1988年起,熊斌教授16次担任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教练,8次担任国家队领队,指导张健、王海栋、吴忠涛、林运成、刁晗生、邵煊程、张成、牟晓生、郑凡、聂子佩、周天佑、刘宇韬、顾超、髙继扬、俞辰捷、梅灵捷、恽之玮等17名学生获得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他带队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7次团体第一名。3次(1990、1992、1993)受到中国科协和原国家教委的表彰。

在历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的中国国家队合影中,都能找到熊斌担任领队的身影!

2005年第46届IMO

2005年IMO中国国家队合影

坐标:墨西哥·梅里达    成绩:团体总分第一名

前排左起:刁晗生、罗晔、任庆春;后排左起:熊斌、康嘉引、中国队向导、赵彤远、邵煊程、陈金辉、王建伟

2008年第49届IMO

2008年IMO中国国家队合影

坐标:西班牙·马德里    成绩:团体总分第一名

从左到右:冯志刚、梁丽平、韦东奕、陈卓、牟晓生、张成、张瑞祥、吴天琦、熊斌、李伟固

2010年第51届IMO

2010年IMO中国国家队合影

坐标: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     成绩:团体总分第一名

从左到右:李迅、李嘉伦、赖力、苏均、冯志刚、熊斌、聂子佩、肖伊康、张敏、李伟固

2011年第52届IMO

2011年IMO中国国家队合影

坐标:荷兰·阿姆斯特丹    成绩:团体总分第一名

从左至右:李秋生、熊斌、罗平、姚博文、周天佑、陈麟、龙子超、吴梦希、靳兆融、瞿振华、冯志刚

2013年第54届IMO

2013年IMO中国国家队合影

坐标:哥伦比亚·圣玛尔塔          成绩:团体总分第一名

从左到右:刘宇韬、饶家鼎、李秋生、廖宇轩、姚一隽、顾超、熊斌、张灵夫、张思汇、刘潇

2015年第56届IMO

2015年IMO中国国家队合影

坐标:泰国·清迈            成绩:团体总分第二名

从左到右:李秋生、熊斌、谢昌志、高继扬、贺嘉帆、俞辰捷、王正、王若舟、瞿振华、何忆捷

2016年第57届IMO

2016年IMO中国国家队合影

坐标:中国·香港     成绩:团体总分第三名

从左到右:李秋生、瞿振华、张盛桐、贾泽宇、梅灵捷、王逸轩、杨远、宋政钦、熊斌、张思汇

重视资优生的培养, 参与数学竞赛指导

从1988年起,熊斌教授就开始到全国80%的省、市指导数学竞赛的培养和组织工作。负责参与上海市初中数学竞赛、上海市高中数学竞赛的命题工作,上海市数学资优生以及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作为上海市名师基地的导师,指导了8名青年数学教师。其中有两名已经评上了特级教师,两名担任了校长。

参与了2002年、2005年至2017年的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命题工作,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及国家队的培训工作,9次担任主试委员会主任。多次主持与参与中国女子数学奥林匹克的命题工作。从2008年起负责参与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命题及组织工作,担任了2006年和2007年国际数学城市邀请赛主试委员会主任。

1985年,我国开始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并于1990年在北京举办了规模空前的第31届IMO。熊斌说:“我国的数学竞赛迅速达到并常年保持国际领先水平,与此同时,各级各类竞赛活动蓬勃开展,学习材料丰富多样,数学竞赛的培训成为部分学生的第二课堂,甚至成为尖子生的'第二学校’。

从2000年以来,积极扶持新生力量,为数学资优生培养工作涵养人才。指导了多名青年教师,成长为在资优生培养方面很有影响力的人才。从2010年起,每年组织召开全国数学竞赛命题研讨会,为全国40多所重点高中的青年教师提供了互相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从2016年起,每年组织全国数学竞赛教练员高级研讨班活动。近年来,熊斌教授致力于数学普及工作。

他认为,“中国的数学竞赛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和提升,但在处理普及和选拔、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关系上,仍需要做出长期的实践探索。”

熊斌说:“长远来看,数学竞赛的培训可以培养未来的数学家和科学拔尖人才。中学师生也可以通过比赛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学术交流。”

在熊斌看来,数学竞赛题要求学生站在更高的层次,识别和使用数学思维中的“关联”,“训练他们的联结与表征能力”。并且,学生在呈现自己和吸收、分析、评价他人的数学想法或解题过程中,数学交流及形式化表达的能力也被不断地训练与提高。“更重要的是,数学竞赛提供了大量的'问题解决’的训练素材,这些题目往往不能简单地套用课本的公式或定理完成求解,而是需要一定的数学洞察力与创造性思维”,熊斌补充道。

年来有一种说法:奥数是数学中的“杂耍”,奥数题就是偏题、怪题,扼杀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创新能力,应该彻底废除。熊斌说,其实奥数题就是数学题,其中的很大部分题目,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少量的所谓“偏题、怪题”,是学校正常课堂上不讲的,但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求异思维能力的问题。就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而言,至今还没出现一道题目让全体考生做错或做不出的题目。奥数并不是“提前学”,更不是“数学中的杂技”,它就是数学课外活动,和课堂内的数学是主干与支干的关系,既是课堂的提高和深化,又是拓展视野的数学园地。

熊斌表示,“奥赛出不了数学大家”是讹传,近年来在“数学学科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得主中,至少有一半得过奥赛金牌,像华裔数学家陶哲轩就是奥数金牌最年轻得主记录保持者(13岁),也获得过菲尔兹奖。数学鬼才佩雷尔曼在1982年16岁时以满分42分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奖,36岁成功破解了“庞加莱猜想”,40岁时获得“菲尔兹奖”,44岁获得的“千禧年数学大奖”。去年,斯坦福大学教授玛利亚姆·米尔札哈尼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菲尔兹奖得主,她也是第一位获得此奖的伊朗数学家,“菲尔兹奖每次四人获奖,近年来每年至少有两人得过奥赛金牌,占了一半。

虽然目前尚无中国的奥数金牌得主获得过菲尔兹奖,但熊斌认为毕竟中国参加IMO起步较晚,“其实中国奥数得奖者在国际上出成绩的也不少,比如在1999年获第四十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满分)的恽之玮,现在是斯坦福大学数学系副教授,在29岁时获2012年印度山姆哈人文与科学技术研究院拉马努金奖,这也是数学界的大奖。”中国是在1985年首次参加IMO的,此前我国数学界因为历史原因也曾有过漫长的断档期,而数学学科的发展有赖于长期的学术传承,难以一蹴而就。

本文由公众号林堃谈数学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数学竞赛65年了,奥数国家队“七冠王”总教头:在被普及时就失去了选拔功能
熊斌教授获Paul Erdös奖
第60届IMO中美双双夺冠,国际奥数竞赛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国际奥数竞赛开幕——陶哲轩:奥数改变一生
历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试题集(1-44届)
国际奥林匹克数学(IMO)竞赛试题及答案(第1届-第49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