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神共奋读红楼”系列:高情商的人从不“控制”情绪

林黛玉的情商低吗?

为什么你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如何分清”事实“与”想法“之间的差别?

林黛玉的自我认知出了什么问题?

性格就是命运吗?

1

林黛玉说话刻薄是《红楼梦》里出了名的,最经常被人拿来说事儿的,是这一段:

书中第七回,周瑞家的奉了薛姨妈的命令,给几位姑娘送宫花,她送了一圈,最后来到林黛玉的住处。黛玉正和宝玉说话,头都没抬,就甩出了一个唐突的问题:“这东西是单送给我,还是大家都有?”

知道大家都有之后,黛玉的反应是冷笑一声:

“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这真是一句不讲道理的话,周瑞家的从王夫人处来,三位“春”姑娘和王夫人住,两位“玉”宝贝和贾母住,自然是先近后远,难道要满园子乱跑不成?

这还是一句特别得罪人的话。人家巴巴地给你送花,你就甩这么个脸色给人家看?你看看迎春探春是怎么做的,“二人忙住了棋,都欠身道谢”。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身边说得上话的人,可不会白白吃亏。

黛玉是不会说话的人吗?不是,她刚进贾府的时候,说话可是很小心的。

贾母问黛玉读过什么书,她一开始说自己正在念《四书》,当听贾母说几个姐妹“不过是认得两个字”后,下回宝玉再问她读过什么书,她立刻把贾母的话搬出来:“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从科举级别的《四书》自降到“认得几个字”,这叫“不当出头鸟”,说她不会说话,谁信呢。

那难道是因为贾母太宠爱她,后来膨胀了吗?也不是。黛玉一直很明白自己的处境:“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



2

有一个通常的解释是林妹妹性子直,不善于控制情绪、掩饰情绪,一个人在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说出什么话,做出什么事,都是有可能的。

好吧,姑且认同这个观点,我们再往下想一想,林妹妹为什么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呢?

其实通常情况下,黛玉在接人待物方面,并不差。

书中第四十五回,宝钗让一个老婆子给黛玉送燕窝,这回,黛玉不但没给脸色看,反而相当热情好客,又是让丫环倒茶,又是和老婆子聊天,还客客气气地送上几百赏钱。

这就有意思了,同样是送东西,为什么两次的反差这么大呢?

如果把黛玉说刻薄话的情节做一个统计,我们会发现,大部分场景都有一个人在场:贾宝玉。如果碰巧另一个人也同时在场的话,那黛玉的小性子就使得更欢了,这个人就是薛宝钗。

我在《人神共奋读红楼:不用撕逼就把架吵赢了,才算真本事》中分析过两次“钗黛冲突”,都是三人同时在场。前面的“送宫花”,宝钗虽不在场,但宫花是宝钗之母薛姨妈送来的,这才是情绪的来源。

黛玉的小性子,实际上是基于她对三人微妙关系的看法:宝钗是情敌,而宝玉又是个“见姐姐就忘了妹妹”的人,所以她要不停地试探敲打宝玉,并向宝钗示威。

写到这儿,文章似乎可以结束了,但这才是我今天真正想要探讨的话题:如果你处于这样的情景下之下,你又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呢?

3

回到我的公众号定位,我们来看看,职场上的“激烈的情绪反应”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假设你上班上得好好的,忽然来了个同事,对你破口大骂,说你是个杀人犯,贪污犯,你会生气吗?多半不会,你的反应估计是立刻拿起电话:精神病院吗?你们怎么管的病人?

换一个情景,这位同事只是很平静地告诉你工作中一个小小的疏忽,你会生气吗?

你觉得你不会?好,我再假设这个同事曾经和你发生过激烈的冲突,从此你对他很反感。当然,你又觉得吵架很没意思,所以你此后再与他接触时,还是一次次地控制了自己的情绪,虽然你对他的反感正与日俱增。

可这一回不知怎么的,当他走进办公室的那一瞬间,你的情绪就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你的脑海中立刻浮现起那场激烈的冲突;他一张嘴,你的厌恶也跑到了嗓子眼;他刚刚说了一句话,你的愤怒已完全控制了你的大脑。

”哪儿来滚哪儿去!“

对方愣了一下,然后想,丫有病吧?我话还没说完呢。

很多情况下,你的情绪比你的大脑反应更快,更直接,它似乎在预判接下来将发生什么,然后很阴险地让你接下的行为符合它的判断。

这冲突,发生的真是如“你”所愿。

心理学对于情绪的研究很多,大多认为,情绪是人面对外界变化产生的一种本能的生理反应: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呼吸急促,嗯,还有智商急剧下降。

既然是本能的反应,那么我们在与情绪的争夺“控制权”的战争中,常常反被控制也就不奇怪了。暂时的压抑只会让它以更激烈的方式爆发出来。从这一点上说,林妹妹更像是一个常常压抑情绪而难免失态的人。

那难道我们就应该放任自己的情绪吗?



4

“控制情绪”这四个字背后的意思是说:我被激怒了,但我必须控制自己,因为发脾气对我一点好处都没有。

这话有问题吗?有,非常有问题。

首先,这句话承认了情绪的正当性:黛玉觉得自己与宝玉的关系被宝钗威胁了,所以要有情绪;我们认为对方又来找麻烦了,所以要有情绪。

然而,这个“正当性”真的存在吗?

我们必须认识到,“自己和宝玉本来很好,为什么你宝钗要出来插一脚”,这只是黛玉单方面的想法;“他又来找麻烦了“,这只是我们单方面的”想法“。

而”事实“是什么,宝钗是怎么想的,曹公很聪明,从来不直接说;那个同事是不是来找麻烦的,你也根本无法知道。

”事实“是有客观的——这个人在说话,”想法“是主观的——这个人在找我麻烦。遗憾的是,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无法分辨“想法”与“事实”之间的差别,以职场常见的判断为例:

想法:他又在和领导套近乎,拍马屁;

事实:可能真是拍马屁,也可能只是正常的请示汇报。

想法:这个绿茶婊,就知道勾引男人;

事实:可能伦家只是比你有气质而已。

想法:领导又双叒叕给我穿小鞋,为什么总是针对我?

事实:可能领导完全是对事不对人。

在“事实”与“想法”之间,存在着几乎不可跨越的鸿沟,我们所谓的“寻找事实真相”,常常是在为自己的情绪找借口:

——我是受害者,所以我有情绪;

——我没有办法,所以我有情绪;

——都是你的错,我能没情绪吗?

清楚“事实”与“想法”之间的差别,才是我们打开情绪之秘的钥匙。



真正的高情商的人不是“控制情绪”,而是从一开始“驾驭情绪”,他们会在对“事实”的各种理解中,选择最能够避免负面情绪的“想法”:

如果认为“同事在拍领导马屁”会让我们无法和谐地与对方相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认为“这只是正常的工作沟通”呢?

如果把对方看成“绿茶婊”也不能解决你的问题,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对方的气质呢?

如果认为“领导给你穿小鞋”,只会让你产生对抗情绪,那我们为什么不能真诚的告诉对方自己的困惑呢?就算不能解决问题,至少让自己不会满腹委屈。

5

说到这儿,很多人大概要不满意了,说一千,道一万,不就是让我们凡事往好处想嘛,可“臣妾做不到啊”。鸡汤!

我承认,想要“改变固有认知”,是一件灰常灰常困难的事。但真正迈出第一步,你会发现给你带来的改变,远不止是“凡事往好处想”那么简单。

还是让我们回到《红楼梦》中吧,黛玉之所以很和气地对待送燕窝的老婆子,因为在那段情节之前,发生了《红楼梦》中,三人关系的一个重大转折事件——钗黛和解。

事情的起因是黛玉不小心说出了当时的“小黄书”里的一句诗词,宝钗没当面点破,而私下里向她指出。黛玉心怀感激,对宝钗说了一段掏心掏肺的话:

她首先剖析了自已的错误认知:“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

你看,明知道“素日待人是极好的”,仍然要“当你心里藏奸”,“多心”两字,道尽了“事实”与“看法”之间的心理距离。

她又分析了原因:“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象你前日的话教导我。”

还有更深刻的反省:“比如若是你说了那个(指小黄书里的诗词),我再不轻放过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

这就是“改变认知”对一个人的巨大影响,从那件事之后,不但“钗黛关系”和解,黛玉在书中也很少对其他人使“小性子”,说刻薄话了。



6

认识了“情绪”的真相,认识了“想法”与“事实”的区别,我们最后就可以谈一谈“情商”这个话题了。

根据心理学家戈尔曼教授的理论,情商有五个维度:自我认知、情绪管理、自我激励、同理心、人际交往能力。



其中,'情绪管理'和'自我激励'是手段,'人际交往能力'是结果,'同理心'又与'自我认知'紧密相关,所以影响一个人情商最核心的,还是“自我认知”,就是对自己的洞察、理解和评价。

不管是那个一开始“谨言慎行”的黛玉,还是后来那个“尖酸刻薄”的黛玉,她在人际关系上的一系列错误,都是源于一个错误的“自我认知”: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环境险恶,人心疏离。

如果按她的逻辑,那宝钗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描述自己——父亲早亡,母亲无能,长兄玩劣,家产无人料理,寄居亲戚家里?

即使黛玉把两人定位在“情敌”关系上,她也是更有优势:宝玉多次明确表示,黛玉与宝钗有亲疏之别;而贾母则把对黛玉的母亲贾敏的怜爱移情到了黛玉身上,宝钗与贾母只是姻亲。

如果是一个“自我认知”更积极的黛玉,她应该更能站在一个巨大的心理优势上,表现出对其他人的理解和宽容,展示她本应很高的情商。

其实在黛玉的身上,我们常常看两种相关又对立的性格:说话刻薄和谈吐风趣,待人冷淡和热情助人、斤斤计较和性格坦诚……,只是因为一个牢固的“自我认知”,让前者占了上风。

可惜啊可惜,林黛玉是一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曹公对角色的定位是一个“用眼泪还尽前生孽缘”的悲剧人物,从文学欣赏的角度,这是一种个性之美,但如果是现实中的人物,那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错误的自我认知”引发的人生悲剧了。



7

在人际关系的问题中,常常有一种世侩的态度,比如,有人说“情商不就是和傻逼相处的能力吗”?如果你已经把对方看成“傻逼”,你对这段关系的耐心又能有多久?你的情绪又能伪装多久?

还有人说“性格就是命运”,认为自己天生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但你在为自己贴上的“性格”标签中,有多少是事实,又有多少只是你的看法呢?

我们无法选择事实,但我们可以选择那些“对事实更积极的看法”;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我们可以控制那些“引发情绪的看法”。

性格不是命运,如何看待自己的性格才是命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说红楼:宝黛钗的第一次斗法
珍爱红楼—金玉缘中的丫环
若黛玉真的嫁给了宝玉?
为什么说宝钗才是《红楼梦》最大的悲剧人物?
珍爱红楼――钗黛合一
宝玉的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