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知识:七情辨证

         大家都听说过七情,那么对七情有多少了解呢?知道七情辨证吗?这是中医学术领域里的知识,也是我们常说的情绪与身体疾病的联系。下面我们就来好好分析下七情辨证的内容。相信知道七情是哪七种情绪的人并不多!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证候均见于内伤杂病。其发病多由于外界的刺激,使精神发生变化,造成情志的过度兴奋或抑制,从而损伤内脏,而成为各种疾患。七情致病,主要表现在阴阳气血的变化,如暴喜伤阳,暴怒伤阴,气郁化火,气逆血乱,并能直接伤及五脏,表现出五脏的证候。

       喜伤,则心神不安、或语无伦次、举止失常;怒伤,则肝气逆、甚者血苑于上、可致神昏暴厥;忧伤,则情志抑郁、闷闷不乐、神疲乏力、食欲不佳;思伤,则健忘、怔忡、睡眠不佳、形体消瘦;悲伤,则面色惨淡、神气不足;恐伤,则怵惕不安、常欲闭户独处、如恐人将捕之;惊伤,则情绪不宁、甚则神志错乱、语言举止失常。

由于七情证候与内伤诸证有密切关系,临床时还须结合脏腑、气血进行辨证。

  七情致病特点

  七情致病,是直接影响相应的内脏,使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从而导致各种病证的发生。

  1、影响脏腑气机,七情致病,主要影响脏腑气机,使气血逆乱,导致各种病证的发生。其中主要有: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2、直接伤及内脏。七情过激可直接影响内脏生理功能,而产生各种病理变化,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病理变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3、情志波动,可致病情改变情志活动的异常,既然能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机,而导致疾病的发生,那么,对已患的疾病就必然有所影响,或使病情加重,加速恶化,甚至导致死亡。

  七情与五脏联系

  中医认为七情与人的五脏密切联系,与五脏的生理、病理变化相关联,喜与心、怒与肝、思与脾,忧悲与肺、恐惊与肾—一相对应。七情波动能影响人的阴阳气血平衡和运行。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阴阳处于平衡状态,保证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的正常。剧烈的情志变化,可以使阴阳平衡失调,影响人的气血正常运行,导致气血功能紊乱。正如《素问·举痛论》指出的:“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中医认为七情分属于五脏,为五脏所主。正常情况喜为心志,怒为肝志,思为脾志,悲(忧)为肺志,恐(惊)为肾志。

  情志太过之时,则损伤五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恐惊伤肾。

  什么是六淫辨证

  风、寒、暑、湿、燥、火为天之六气,属于正常的气候变化。当人体正气不足,不能适应气候变化;或气候出现异常、剧烈变化,正气无法与之抗衡时,六气就成为致病原因,称为六淫。此外,疫疠亦属外感病证,故在此一并讨论。

  六淫(风证、寒证、暑证、湿证、燥证、火证)发病特点有三:一为多有季节性,如冬多寒病、夏多暑病,且常与气候的急骤变化有关。二为六淫可单独为病,亦可数淫同病,如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病,六淫尚可相互转化,如风寒化热、湿邪郁久化热、化燥等。三为病由外邪侵入所致,故发病之初常见表证,随病势发展而逐渐出现里证。

  病因辨证是指分析病证由何种原因引起的辨证方法。宋代陈言根据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千般疢难,不越三条”,将病因区分为外因、内因、不内外因三类。凡外邪由表入里,侵及脏腑为外因;内脏有病,自内部表现于外为内因;饮食劳倦、虫咬外伤等引起病变,则属不内外因,这种三因分类方法,至今仍被人们采用。病因辨证就是根据病人的发病情况和疾病产生的症状加以分析,推断疾病究竟是由三因中哪个原因所引起,然后进行治疗,设法消除致病因素,以求治愈。

  中医学中所论的病因,不仅指原始病因,也包括疾病发展至一定阶段的病理产物,如瘀血、痰饮等。由于后世医家对陈言的三因逐渐加以充实发展,病因已有六淫、疫疠、七情、痰饮、瘀血、饮食、劳逸、房室、外伤等。其中的痰饮、瘀血将见于气血津液辨证,此处不予赘述。

  其他病因引起的病证,现分别列述于下。应当指出,即使病因相同,发病情况也往往因人而异。如徐灵胎曾云:“夫七情、六淫之感不殊,而受感人各殊,或气体有强弱,质性有阴阳,生长有南北,性情有刚柔,筋骨有坚脆,肢体有劳逸,年力有老少,奉养膏粱藜藿之殊,心境有忧劳和乐之别,更加天时有寒暖之不同,受病有深浅之各异”,故辨证时必须审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然界的“六淫”和人本身的“七情”
有声|中医学理体现五个特点
2017考研时间提前一周!这些可以不用背!
情志致病重于六淫致病
互联网+《中基教材》整合版-5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中医基础理论》第十单元(张教授主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