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同望中秋月,我们的故事何以扣人心弦!

『中秋团圆』我在征集,你有故事吗?

9月19日,

包头日报微信公众平台推出这篇文章后,

收到三十余名网友的留言、投稿。

这些网友中,

有的给亲人送上美好祝福,

有的诉说着浓浓思乡之情,

有的追忆童年难忘的记忆,

有的深深怀念已故的亲人,

……

他们以最真挚感人的文字,

诉说着亲情,表达着期盼,

遥寄着相思,渴望着团圆。

他们的故事有温馨有伤感。

今夜,我们一起,就着白月光,

读读,属于他们,我们的故事。

《不忘初心 讲好故事》之《中秋团圆》

本期主笔:林一凡

01

@王庆丽

我给姥姥送祝福

姥姥给了我另一种母爱

那年我还是百灵庙中学高三的一名学生,平常课程非常繁忙。那年中秋前,我看到达茂旗邮局中秋节的活动,了解到可以给亲人送去中秋的祝福,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姥姥。

我和姥姥都属于那种比较开朗的人。我们两人的感情非常好。姥姥带给了我另一种伟大的母爱。特别感谢她十几年来对我的包容和精心抚养。中秋来临之际,就想给她送上我的祝福,告诉她我会努力的。

在上初中之前,因为母亲工作忙,身体有点不好,我一直和姥姥住在一起,姥姥从小对我爱护有加。每天放学,姥姥总是按时出现在学校门口,拎起我的书包,我们两人一起聊天回家。

姥姥把我当成家里的宝贝,小时候,好吃好玩的东西都给我留着。有一次去野生动物园,为了让我体验给老虎喂食,逗我开心,平时一向节俭的姥姥一下就花了几十块钱买了好几块肉。这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每逢过节,我都会去看看姥姥,有时候还会给老人一些惊喜。像过生日,我会偷偷给她准备个蛋糕,吃完饭的时候拿出来,她看到就会特别高兴。

不管大小节日两人都一起过

提起17岁的外孙女寄的月饼,姥姥每年都兴奋。她时常指着客厅墙上的相框对客人们笑着说,“你看,我把这个明信片放进去了。每年我都等她过节回来一起吃月饼。”在姥姥的墙上,挂的都是外孙女的照片,各个时期的应有尽有,她还专门把一些照片制成挂历。

那年中秋前夕,姥姥是上午收到的月饼和祝福。快递员说有她一盒月饼,她还说她自己没快递买过月饼。拆开看到外孙女的明信片和上面的祝福,她老人家一下子感动得哭了起来。“这娃现在课这么多,还想着我,真是没白疼她。”姥姥在收到月饼后情绪一直很高涨,她把外孙女给她送月饼的事还说给了邻居听。

都说老一代的和小一代的相差太多,没法沟通,但是姥姥和我的感情就特别融洽。在姥姥看来,这个外孙女有时候甚至比女儿还要贴心。不管大小节日,我都去和姥姥一起过。姥姥总是细数着外孙女带给她的快乐,“一到有大片上映的时候,我们俩还一起去看电影。”

一轮明月 企鹅 摄

02

@秦昌汉

福利院里月儿圆

不到一岁的那一年,我因患有先天性残疾,出生不久就被父母遗弃,是福利院的叔叔阿姨让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在福利院阿姨的悉心照顾下,我先后完成了大学学业,并且有了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

工作之中,我结识了我的第一位男友王丹,刚开始,他对我百依百顺,细心地呵护我,我们一起逛街、一起看电影、一起爬山、一起野炊,生活真实如此的浪漫,从他这里,我真的感受到了快乐和温馨。就当我们进入谈婚论嫁的时刻,正好赶上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我给王丹提出,买点月饼,我们一起到养育我的地方----福利院去过一个团圆之夜,使我意想不到的是,他不仅不去,反而还对我说:“福利院有什么好去的,都是些孤儿寡母的,没有一点情调。”我一听到这话,二话没说,扭头就走了。从此再也没有搭理他。就是这样,我们的婚事拜拜了。

我的第二个男友是我来到移动公司工作期间认识的。那一天,他来到移动公司为他们单位员工办理短号业务,就是那一次,他几乎每隔一天都要找我办理一个短号业务,有一天,我感冒,我请了半天假,他居然在营业厅等我一天的时间,我问他,你为何不一起办完,每天这样多浪费时间,他居然毫不掩饰地对我说:我就是为了你而来。搞得我面红耳赤。尽管如此,我在他的面前还是迟迟没有表态,因为上一位男友伤了我的心,在我的心里,有谁看不起我们的福利院,就是看不起我本人,福利院就是我真正的家。

又到了八月十五的那一天,我和往常一样,回到我自己的家里—福利院,度过月圆之夜。然而,万万使我没想到的是,我这位新结识男友,还有他的父母,带着久康月饼、苹果,也一同来到了我们福利院,看到这个场景,当时我就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尤其是男友母亲,当着福利院大家的面,对大伙说:我们全家,将会每年都要来到福利院和你们一起团聚,话没说完,突然有4个孩子拿着红色的条幅,展现在大家眼前:“福英,我爱你。”场上想起雷鸣般的掌声。就在这时院长牵着我的手,把我的手轻轻地交到了男友的手中,希望我们彼此珍惜这美好的姻缘,也就是在八月十五这个非常有意义的时刻,我们二个人相爱了,我们团圆了。历史见证了这美好的一刻。

03

@尚晨旭

抹不去的中秋味道

往年的中秋,奶奶会早早起床熬上一锅粉汤,洗漱过后坐在餐桌边,就能感受到胡椒粉特有的香气随着热气慢慢地向鼻尖靠近,深深地吸上一口气,也是清爽得不得了。冰糖月饼和青红丝月饼照例还是一分为四,切好码在白色瓷盘里。

作者的全家福

时常想起小时候的中秋节,妈妈早早地起来炖上一锅排骨,我还在睡梦中,就能闻到从厨房飘出来的肉香。等我起了床,就搬一个小板凳坐在簸箕旁边给妈妈剥蒜剥葱。

守在厨房的好处就是开锅夹出来的第一块肉总会被送进我的嘴里,因为太烫,都是边呵着气边吃掉的,一块不够,还会趁着妈妈上厕所的空隙偷偷从锅里再捞起几块。我爱吃甜的,所以妈妈还会特意留出几块小排,等我嘴馋的时候做成糖醋排骨。

前些日子,我跟同事在办公室里讨论,逢年过节出镜率最高的是哪道菜,最后在蒜薹炒肉这道菜上我们达成了难得的共识。

今天看到妈妈买了蒜薹,就知道在这个团圆的节日,这道菜也会意料之中地出现在餐桌上,绿绿的搭配我一直要吃的红红的爆炒龙虾尾,象征着以后的生活也都是锦上添花的样子。

今年的中秋,姐姐带着孩子回了婆婆家,哥哥远在成都上学,所以家里不会像往日那般热闹了。四四方方的小客厅,一中午的喧闹过后,也会渐渐地趋于平静。

这个中秋,只愿家人一切安好。

团聚,就是最大的幸福

而中秋的最大意义,也被家所承载,

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思绪都会回家。

04

@孙宇颖

故乡那一轮明月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朝诗人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千年来妇孺皆知。今天当这首诗再度跳进我的脑海,我却是在键盘前怀念我的故乡,怀念故乡那一轮明月。

天真的岁月,难忘的记忆

中秋节的月亮从南山凹一点一点升起的时候,小村庄也渐渐安静了下来。牛羊骡马各自归了棚圈。奶奶在院子里打扫出一片空地,摆上木头方桌,供上瓜果月饼。爷爷坐在老榆树下抿一口酒、呷一口茶、抬起左脚在鞋底子上嘣嘣嘣磕着旱烟袋的时候,我们姐弟和村里的小伙伴,已经迫不及待围在我爷爷的身边,等他讲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的故事。月光透过榆树婆娑的枝条、繁密的树叶投射在一个个凝神专注的小脸上。“四羊倌儿爷爷,那玉兔捣药用的是啥样的锤子?”“当然是玉锤了,还能成了你们家捣米的铁锤?”“爷爷、爷爷,你讲错了,年时你讲的嫦娥吃了两颗仙丹,咋又变成三颗了?”……

孩子们听着,想象着,陶醉着。农历的八月十五,后山的夜已经不能用凉爽形容了,微微泛着寒意的静谧夜晚,我们裹紧身上的单衣,久久不肯散去。那时候的乡村还没有电灯,黑漆漆的远山、深邃的夜空,那一轮明月,那明月里藏着的故事就成了童年最甜美的中秋记忆。

懵懂的年华,离家的足迹

关于中秋的童年记忆,不只是天上的神话,还有偷吃了供月亮的大月饼后嫁祸于月亮的鬼精灵小弟;有挖空西瓜的瓤,各拿一半儿扣在头上扮鬼子的大山小山;有仰面朝天躺在炕上,瞅着母亲挂在房梁上各种造型的小月饼而馋虫蠕动的我。可是,就在某一天,我们突然就长大了,我们由天真烂漫的小娃娃一下子就长成了翩翩少年。背起行囊走出山外去求学的我们,在每一个月朗星稀的中秋夜晚,不会再想起老榆树下的童年。而是望着天空的明月,跟随三毛行走在撒哈拉沙漠里。在少女的日记里抄下席慕容的《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升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而那时候,我们的爷爷,再也没有人围着他听天上的神话,地上的故事。他蜷缩在孤灯下,忽明忽暗的烟锅里冒着丝丝缕缕的烟,窗前的明月映着他苍老灰暗的脸。母亲把一摞月饼塞进坛子,封口后放在凉房的角落,把羊肉拌上盐按进罐子,倒上二两素油封起来,留给远在外地求学的我们。中秋节的这顿饭没有我们在身边,父母是吃不出任何滋味的。

奋斗的日子,思乡的岁月

女儿长大了终归是要出嫁的,我也一样。出嫁后的女儿在我们当地是讲究不能回娘家过春节的。那么,除了春节,中秋节当属最重要的团圆节了。再者,中秋节也谓之女儿节。当在外地的女儿们纷纷涌回娘家喜庆团圆的时候,我的母亲通常是失望的。在电厂上运行的我不是不愿意回家,不是不思念家乡的亲人。故乡的土地尽管贫瘠,但它终归是养育我长大的地方。我在那里度过欢乐和幻想的童年,经历过奋斗跋涉的少年。田间地头有我流过的汗水,南梁北凹有我淌下的眼泪。然而,当工作锁住了我回家的脚步,我只能在遥远的他乡思念故乡那一轮明月。在一年一年的日月轮回中,我在他乡努力奋斗,工作的成绩,生活的幸福是给予父母最欣慰的回报。无关乎能否阖家团圆,把酒赏月,只期盼一封家信,一个电话报来的彼此安好。即使有那么几次,我怀抱幼子风尘仆仆辗转回到家乡,那原本的欣喜也会被父母黑瘦疲倦的模样剥离。而疼爱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已长眠于大西沟的坡顶。老榆树下空无人迹,老房子土坯斑驳玻璃破碎。故乡的月亮依然明亮、清澈。可我却再也看不见嫦娥,听不见玉兔捣药的声音。我学着我爷爷的口气给我的幼子讲天上的神话。他却拽着我母亲的衣襟要去鸡窝里掏蛋,要去房后的黑山崖下逮蚱蜢。

消失的村庄,永远的回忆

当我们的羽翼足够丰满,丰满到能带着父母飞翔的时候,父母也老的无力侍弄他们爱了一辈子的庄稼地。收拾行囊,亦如当年我们离开家乡一样,来到了城市的一隅。栖身在川流不息的陌生人中间的父母,对于家乡的思念不仅显露在言谈中,还寄托在梦境里。而对于我们这些在外漂泊了几十年的人来说,存在于内心深处的那份眷恋,在随着父母的离开后越来越淡漠。人总是在失去某些东西的时候,才倍感他的珍贵。我从来没想过,突然有一天我的家乡没了,父老乡亲各自离散。父母亲手盖起来的房子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夷为平地,那积攒了半个多世纪的家具瓦罐在散落的一瞬间,飞出来一张张泛黄的纸片,那是我们几十年来寄给家里的所有信笺。那一刻,我泪流满面。我从翻飞的杂物中捡回信笺,捧着它们,一上一下的收发信地址连接的是家乡和远方那一条扯不断的思念。

如今,我不敢再回到那片土地,在那个找不到家的地方,成了我余生永远的回忆。那个叫西小井的山村,多少年后终究也会成为一个传说。而那片土地的上空依然会在每年的八月十五升上一轮明月,只是,再也不会有瓜果月饼在院落里飘香,再也看不见那星星点点的灯火和袅袅的炊烟。

家乡静美 企鹅 摄

05

@blue

最快乐的中秋记忆都是在外婆身边。手拉着手排排坐,赏月的同时吃吃月饼,喝喝茶,聊聊生活,聊聊心事。哪怕做着最平常的事,但只要在她身边一分一秒都感觉满满幸福!

80后的小时候,月饼口味也只有五仁、豆沙和叉烧三种口味,但是我最爱的还是豆沙味!因为它口感很丝滑,甜而不腻,像外婆给我的爱一样细腻!如今每次看到月亮都格外想她。外婆属兔,听说过月兔的故事,看月亮时仿佛能看见属兔的外婆。从我一出生,就在外婆的臂弯下长大,她陪伴了我所有成长。她是特别有人格魅力的长辈,无私,博爱!总把最好的留给我们小辈,对自己却很吝啬。她老人家可以一大早出去从东边市场跑到西边市场,为的就是给我们买几份合我们口味的早餐,而她自己永远吃粉干和面条。每次叫她吃,她永远说:我喜欢吃粉干和面条!永远是奉献所有…在她最后的时光,只要她清醒时看着我就会对我笑,永远忘不了那一幕,她用仅有一点知觉的手,用尽全力抓住我的手,不肯放开!她离开后,我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想她。在梦里,在走过的路,做过的事情,熟悉的物件里看到她的影子。 开心时会想她,不开心时亦会想她。其实爱就是一道光!我看不见她,摸不到她,但我能感受到她的心,从她出现在你生命中,到她最后的笑容,你记得她给你所有的爱和快乐!

中秋自己独自在异乡,打算去寺院吃素食,点一盏莲灯,为外婆祈福。晚上看月亮的时候,我会告诉她,我很想念她!虽然她离开我快两年,但却总感觉她并没有走远。

亲爱的外婆:当我很小的时候就告诉您,想当您的女儿,您笑了笑说,哪有这样的道理。当您笑着见到我的第一眼,我可能还不知道您是谁,当我看您的最后一眼,您却深深的刻进了我心里!是您照亮了我的人生,开启我内心的温暖!无论您在哪里,永远是我的明灯,永远都闪烁着光芒。

06

@王文华

八月十五二三事

今年中秋,是我人生的第61个中秋节,古语说得好:“月是故乡明”,“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61个中秋节里有三次过中秋节令我终生难忘。

第一次大约是在50年前的一个中秋节,那时人们过中秋节,都是自己家做月饼,几斤小麦面粉,几两胡麻或菜籽油,几两红糖或白糖,再打上几颗鸡蛋,和在一起擀成碗口大小的面饼,找一块平面的大石板,用泥抹平盖在锅台上作为烤月饼的锅铛,因为石头导热慢,保温效果好,烤出来的月饼口感真的很有特色,那就是每一个孩子对中秋节的期盼。这样打出来的月饼直到今天也是我想念中的月饼。

那个年代晚上照明用的是煤油灯,装煤油的瓶子用久了和装菜油瓶的颜色很相似,有一年不巧的是,母亲做月饼放油时就倒错了油,做成了煤油味的月饼,尽管是煤油味月饼,我们也没舍得扔掉,还是把它一个不剩的吃了,中秋节同样温馨快乐,因为那个年代物质实在是稀缺。母亲因此很自责,但我们从没有抱怨过母亲。因为今天听起来像是笑谈,在那个年代那是很多家庭里都会发生的寻常事。

第二次是44年前的一个中秋节,这年我17岁,当时在忽鸡沟大队专业队劳动,八月十四中午,正准备下午回东伙房和家人过中秋节,从忽鸡沟供销社得知固阳县食品公司收购了约有200只羊,要求当天出发赶往固阳县城的食品公司,我和两位同伴答应了赶羊的事情,当即出发连夜赶羊到县城,忽鸡沟到固阳县城43公里,我们三个青年人在八月十五上午准时把羊赶到了食品公司,每个人领到十来块工钱,在县城连饭都没有吃,我买了几斤芹菜,两把挂面等,就在街上搭了辆大卡车赶回忽鸡沟东伙房和家人团圆过中秋,母亲用我买的芹菜和羊肉,做成的羊肉芹菜哨子煮挂面,那真是香啊!看着父母和兄弟姊妹一大家人其乐融融吃着有自己劳动成果的团圆饭,心里有说不出的幸福感!这一顿中秋团圆饭真是温暖了我一辈子。

第三次是38年前的一个中秋节,我在读大学,用了整整一个晚自习的时间,给远在故乡内蒙古固阳县一中读书的三弟文俊,抄录并解读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中秋节,想念他兄弟的《水调歌头》。后来,三弟告知我,他的高中语文老师还在课堂上向同学们介绍了我们的通信,对我的解读给予了很好的评价。八年前的中秋节当天,我还写了篇短文《中秋重赏苏东坡〈水调歌头〉》追记了这件事。

我突然想到,如果苏东坡生活在今天,还能写出如此清雅动人的千古绝唱吗?对不起,我并非故意用高科技的世俗之气,去玷污苏老先生的诗意。我是想说,如果今天要我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意和情调而放弃点击兄弟的微信就能飞越“千里”同兄弟交谈、甚至共赏彼此床前的月光,我肯定会犹豫再三的。也很难说苏老先生会抵制这样的可能性。

时间仅仅过去了38年!

有团圆也有分离,

有温馨也有感伤,

有欢笑也有泪水,

而这,

都是难忘的记忆!

07

@达茂星星

那年中秋最难忘

从夜班车上下来,已是子夜。街上没有人,路灯把我的影子拉长在泛着水气的柏油路面上。

抬头间,天上一轮凄冷冷的圆月,清淡如水。我记起来了,再过两天就是中秋节了,小的时候家里穷,买不起月饼,于是乎长大以后很少有中秋节的回忆。母亲前两天就打电话叫我回去,寒暄后我说了句到时候再说就挂断了电话。

一个人到北京两年多了,虽然折腾来折腾去,却依是无房无车,我真担心回到家行囊一落地,母亲又会唠唠叨叨个没完。

母亲虽然文化不高,却也读过几年书。小的时候经常讲些人情事理教育我,起初爱听,听得久了,逆反心理渐重,便也开始烦了。出门这么长时间,有时候混不下去就想打电话到家里倒倒苦水。可想起母亲担心起来一准会叮嘱个不停,每次拿起电话不等拨号便又放下了。

正走着,口袋里那只破旧的手机响了,是朋友潘,一个靠着笔杆子生存的文学坚守者,这种时间一般只有这样晚上工作的人才会找我。听声音他异乎寻常的高兴,他刚拿到一部长篇小说的预付金,自年初他把乡下的母亲接到北京,总算又有了笔可观的收入。明儿我请客,“接头暗号”吃小龙虾,不见不散。我推辞了一番,又不愿扫了文人的自尊,还是应允下来。

晚上睡眠很好。天气转凉以后,我以为我的状态一直比较好,从早春生长起来的浮躁像棵树一样终于可以在风中安静一季了。

潘的气色也不错,自从有一部小说在圈子里叫好以后,他还是比较得志的,身边团结的一些有层次的人越来越多,我这个穷友难免生分起来。也许正以为如此,在他第二笔巨额稿酬进帐以后马上想到了我。

我们抱了抱,就在“接头暗号”一个靠窗的地方坐下。

先点5盘小龙虾,潘道。我知道刚认识你那会儿你最爱吃这口儿。我干笑两声,拍了拍干瘪的口袋:可是囊中羞涩呀。今儿管够,潘边说又要了几样别致的川味小菜。

小龙虾上来的时候,我正要往外打电话,问一下我正应聘的那家公司是否对我的材料感兴趣;也是这时候,我发现自己迟交了话费,手机已经停了机。怎么啦,潘问。没交话费给我停了,我用力拍了拍那只沟通我与外界的鸟,轻轻放入口袋。

管他呢,先吃着。潘夹起一只小龙虾放入我碟中。突然间他眼睛怔怔盯着碗碟,半晌不语。

你知道这虾为什么死的时候都用脚抱着肚子吗?

我笑了,肚子里有虾籽,她护着他们,我妈从小就给我讲过这。彼此彼此,也是我妈告诉我的。他却没笑,停了停,树欲静而风不息,人欲养而亲不在……你也该回去看看他老人家了。抽空准回去,我说着犹豫了片刻,才夹起了一只虾。

杯来盏去,正吃着。服务员给送上一盒月饼:这是中秋节我们酒店送的,祝你们阖家团圆,中秋节快乐。潘一怔,突然拿出了手机:出门忘了告诉我妈一声。电话很快拨通了,潘边说边点头,挂掉电话,喃喃自语:我妈果然还没有吃饭,等了我一个中午。

一时间,我头嗡的一声,我蓦的被一种久违的叫做亲情的东西击倒在地。我放下筷子对潘说,下午我去东单订张票,明天回家,无论如何中秋节要赶回去。

秋的思念 企鹅 摄

08

@巧峰儿

中秋情思

所有的美好和期许仿佛在告诉人们节日的仪式感有多重要,重要的是一场归途,一场团圆,一场家乡亲情的故事。

抬头凝望天边悬挂的一轮明月,深邃的苍穹月色朦胧,疑似一缕清辉,心思便觉温和,淡淡的月饼清香,再次勾起浓浓的乡愁。

盼过节似乎是小孩子的事,不知从哪天起各大超市布满了花花绿绿的月饼礼盒和散装的精致月饼,女儿着急地想吃月饼,老闻就分分钟送回盒饼子来,品相绝对赞美,看看有急着想吃的冲动。吃到嘴里,甜咸不中,杂味余存,真没吃出可口的味道,不由地想和女儿分享我们小时候过节吃月饼的趣事。

那年那月,物质匮乏,家家户户生活水平不差上下,平时也吃不上个啥稀罕物,每逢节日才能打个牙祭,记忆最为深刻的是中秋节能吃上月饼,那时候没有买饼之说,日子富裕些的可以用车驮上白面,胡麻油和白糖出村到镇上去现打月饼,镇上有手艺的人家用泥土和砖块垒起大火炉子,天然的烤箱,搭起临时的作坊,雇上邻居的女人帮忙和面撅几子,忙的不亦乐乎,月饼一炉一炉地烤,排队一家一家地做,那时候只有混糖饼,有些个模子也能做些五仁“提江”饼,馅里加青红丝儿,花生碎,核桃仁,这加工出来的饼子是相当的奢侈了,生活一般的人家凑和着少打几斤面的饼,勤快些的母亲蒸块黄糕洒上白面揉光撕甜后擀成薄饼在铁锅里烙些个软饼,包上豆馅儿甜甜的黏黏的也好吃,充其量也算是月饼,中秋的又一美食。我们家还好,父亲是工人,日常没觉着清苦,母亲总是能变着法儿把日子过热乎,节日前些天就备好材料让姐姐约上同村的女孩早早地骑车去镇上打月饼,整整等待一天,夜幕星空踏着月色才回来,满满两纸箱月饼,香甜的饼味儿一路飘回了家,软,酥,甜,香,口感甜美极了,至今想来还是会口舌生津。那时候好像没烦恼,只觉得过节真好!

盼中秋月圆时,父亲早把西瓜切成花篮状,圆圆的能提起来的那种,栩栩如生,(现在老闻也会雕刻西瓜花篮让女儿欣喜,)再来几串葡萄,抓把红红的秋果摆放在大大的茶盘里,上面放着最大的“月儿圆”饼(我们本地风俗,代表团圆)恭恭敬敬地端放在院子中央的小红桌子上,姐弟们兴奋地席地而坐望向月亮,不敢高声语,恐惊月亮仙,悄悄地等着瓜分盘中的美食,每人一份,留着慢慢吃。我对吃东西不感兴趣,盯着月亮总是会生出些奇奇怪怪的念头,比如月亮上真有嫦娥吗?她是怎么飞上去的,住在月亮上会孤单吗?真是《西游记》里嫦娥的那个样子吗?盯着看了老半天,好像真有一只兔子,样子像极了……一系列的想象萦绕心中挥之不去。半辈子了还想。那时的月亮真圆啊!

透过树影映照满院的月色,皎洁似水,温润如斯。

中秋年年过,中秋又一年,忙碌的生活,忙碌的父母亲,盼儿女归来的思念,盼节日团圆的热切。人在家在,家在人团圆!

每年中秋月圆时我依然会延续母亲的传统,日子过的热情而且有仪式感,不管身在何地,吃多吃少,还是会准备齐齐全全,为节日的丰盛忙活好些天,一样等待月圆仲夜之时,全家人会虔诚拜月,贡上满满的一大桌子的瓜果桃桔,石榴,火龙果,奇异果,能数来的各种水果摆了个全,“月儿圆”依然是最大最好,其乐融融地围坐在阳台上斟满红酒,赏月品酒,好不惬意,天涯共此时的盛世美景足以让人幸福了。

中秋佳节吉祥团圆,多少文人骚客触景生情,赋诗又吟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09

@张宇

秋思

中秋是团圆的节日,是思念亲人的日子,“每逢佳节倍思亲”说的就是远在他乡,对亲人的思念,如果是活着的,爱的人,你可以遥寄思念……如果是………

所以,对过世的姥姥,姥爷,我要怎样寄托思念?

我小时候一直长在姥姥家,一直到9岁才回到妈妈家,这9年对我来说是童年的记忆,因为记忆里有姥姥家的一切……

姥姥家的家具都是姥爷自己打的,我们围绕在姥爷身边听着锯子锯着木头的声音,闻着淡淡的木香,一件件桌子凳子就这样诞生了……当时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但现在它们却会出现在我的记忆里,我想起我放学就坐在那个有点摇晃的小凳子上,把作业本铺在磨得有点发黑的桌子面上,认真的写作业,姥爷时常坐在我旁边看看,然后说,嗯,好好学习,长大了当个大官老!我会眼睛转转,然后点点头………“嗯”

还有姥姥的零食柜子也一直在我眼前晃……大概是现在收纳盒子的大小,就高高地放在衣服柜子上面,我们的个子刚刚好鼻尖超过衣服柜子,因为那个小柜子里常常放着些好吃的,你问什么好吃的?那个年代没啥好吃的,就是饼干,白糖,红糖,还有………月饼,都是逢年过节的她们的儿女亲戚送的,过了中秋,小柜子里就都是好吃的,我们总忍不住偷吃点,姥姥在小柜子上挂着个锁,那其实也是骗人的,因为它一拉就开,呵呵……我们为了偷吃糖果和月饼都练得一身好功夫,蹲在地下,就地一窜,双手一托,能蹦上跟自己鼻子一样高的衣服柜子,然后轻松地打开那个关着好吃的的小柜子,偷走了好吃的再赶紧把柜子锁好,以免被发现,现在想想,姥姥怎么会不知道,只是不想揭发我们这些小馋嘴吧……那偷来的月饼,偷来的糖果,现在感觉好吃的要命,嘴都能乐到耳朵根,幸福………

明月啊明月……我盼你能寄相思,把我的思念寄给我爱的姥爷姥姥,让她们在梦中拂去我想念的泪水……

许多网友围绕本期主题留言赋诗,表达着思念,渴望着团圆。

01

@张笑宇

秋夜别思

新增白发哀声切,久思河汉愁阴结。

混金簪,应悔设,盈天泪拌牵牛血。

怅孤亭,怜冷月,最是令伤离别。

一枕梦残休说,过了中秋节。

02

@王占忠

水调歌头.中秋

赏月中秋夜,

把酒诉衷肠。

晓风圆月为伴,

独自意惆怅。

折叠相思纸鹤,

穿越星空月际,

飞到你身旁。

望断天涯路,

再聚两茫茫。

斟清酒,

品月饼,

念家乡。

百揉不碎之情,

凝结在心房。

思念遥遥寄托,

心事沉沉低落,

千里遥相望。

异地举杯祝,

同吻桂花香。

03

@孙宇颖

点绛唇·贺中秋

丹桂飘香,

对杯畅饮阖家庆。

秋风啨呤。

明月窗前映。

玉兔嫦娥,

炫妆皆出镜。

国和靖,

万民诚敬,

盛世丰盈幸。

04

@微友留言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又是一年中秋节,

惟愿:

家人团聚,共享天伦。

策划:贾星慧 林一凡

监制:刘 璟

编辑:林一凡

校对:张桂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香落同题 | 中秋寄远
散文:月是故乡明
美文赏析:赞美中秋节的优美散文(四篇)
剪一段月光缓缓流淌
将军作品 | 周为民:眷恋中秋月
中秋月饼寄乡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