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战期间四大国际会议内容
一、开罗会议

  1943年11月22~26日,美国、中国、英国三国政府首脑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的盟国会议。

  会议主要内容:

  1.中、英、美三国坚持对日作战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

  2.日本归还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

  3.日本归还自中国人所得到的所有领土,比如满洲、台湾及澎湖群岛,应该归还给中华民国。其他日本 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4.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与独立。

  二、德黑兰会议

  1943年11月28日到12月1日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盟国会议.。

  会议主要内容:

  ①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问题。决定于1944年5月在法国南部开辟第二战场;

  ②就战后成立一个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问题交换了意见;

  ③就战后如何处置德国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三国提出不同的分割方案;

  ④波兰问题。三国一致赞成战后重建独立的波兰,其边界西移,将德国东部的部分地区并入波兰;

  ⑤苏联对日作战问题。苏联表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参加对日作战,并提出归还整个库页岛等条件。

  三、雅尔塔会议

  英语:Yalta Conference;俄语:ялтинск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又称克里米亚会议,是美国、英国和苏联三国领袖——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和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约瑟夫·斯大林于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期间,在苏联克里米亚雅尔塔里瓦几亚宫内举行之一次关键性首脑会议。

  会议主要内容:

  1.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

  2.决定成立联合国;

  3.苏联结束欧战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维持外蒙古(原属中国领土)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

  4.讨论了波兰问题。三国决定波兰东部边界大体上以寇松线为准,在若干区域作出对波兰有利的5—8公里的逸出,同意波兰在北部和西部应获得新的领土,其最后定界留待和会解决;关于波兰政府的组成经过激烈争论,同意以卢布林的波兰临时政府为基础进行改组,容纳国内外其他民主人士。

  四、波茨坦会议

  1945年7月17日到1945年8月2日,美、英、苏3国首脑杜鲁门、丘吉尔(1945年7月28日以后是新任首相艾德礼)和斯大林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的战时第3次会晤,史称“波茨坦会议”或“柏林会议”。

  会议主要内容:

  恢复德国1937年后在欧洲并吞的领土,将奥地利、捷克从德国分离。

  声明盟国占领德国的目的:非军事化、非纳粹化、民主化和解散卡特尔企业联合(英文中都是de开头)。

  《波茨坦协定》(又称波茨坦条约),将德国和奥地利分为四个占领区(在早先的雅尔塔会议就已确定),并类似地将柏林和维也纳也分为四个占领区。

  同意以战犯身分起诉纳粹党人。

  波兰1945年前后的疆界对比,黄色区域为从德国获得的领土,粉色区域为割让给苏联的领土。

  确立奥德河-尼斯河线作为波兰政府管理区域的边界。

  将居住在德国境外的德国人驱逐回国。

  战争赔款协议。盟国估计损失为2000亿美元。在西方的坚持下,德国只需要以资产、工业产品和劳动力的方式支付200亿美元。然而,冷战使偿还计划没有完全执行。

  在斯大林的建议下,波兰不列入德国赔偿分配方案,而由苏联所获赔偿的15%转交给波兰(未执行)。

  7月26日,美中英三国发布了波茨坦公告(又称波茨坦声明),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苏联后于8月8日加入,并随即撕毁《苏日中立条约》,对日宣战。)

  其它问题将留给尽快召开的最终和平会议解决。

  尽管西方要求在最终和平会议上才确认德波边界奥德河-尼斯河线,波茨坦会议上确定的...

  一、开罗会议

  1943年11月22~26日,美国、中国、英国三国政府首脑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的盟国会议。

  会议主要内容:

  1.中、英、美三国坚持对日作战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

  2.日本归还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

  3.日本自中国人所得到的所有领土,比如满洲、台湾及澎湖群岛,应该归还给中华民国。其他日本 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4.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与独立。

  二、德黑兰会议

  1943年11月28日到12月1日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盟国会议.。

  会议主要内容:

  ①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问题。决定于1944年5月在法国南部开辟第二战场;

  ②就战后成立一个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问题交换了意见;

  ③就战后如何处置德国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三国提出不同的分割方案;

  ④波兰问题。三国一致赞成战后重建独立的波兰,其边界西移,将德国东部的部分地区并入波兰;

  ⑤苏联对日作战问题。苏联表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参加对日作战,并提出归还整个库页岛等条件。

  三、雅尔塔会议

  英语:Yalta Conference;俄语:ялтинск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又称克里米亚会议,是美国、英国和苏联三国领袖——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和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约瑟夫·斯大林于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期间,在苏联克里米亚雅尔塔里瓦几亚宫内举行之一次关键性首脑会议。

  会议主要内容:

  1.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

  2.决定成立联合国;

  3.苏联结束欧战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维持外蒙古(原属中国领土)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

  4.讨论了波兰问题。三国决定波兰东部边界大体上以寇松线为准,在若干区域作出对波兰有利的5—8公里的逸出,同意波兰在北部和西部应获得新的领土,其最后定界留待和会解决;关于波兰政府的组成经过激烈争论,同意以卢布林的波兰临时政府为基础进行改组,容纳国内外其他民主人士。

  四、波茨坦会议

  1945年7月17日到1945年8月2日,美、英、苏3国首脑杜鲁门、丘吉尔(1945年7月28日以后是新任首相艾德礼)和斯大林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的战时第3次会晤,史称“波茨坦会议”或“柏林会议”。

  会议主要内容:

  恢复德国1937年后在欧洲并吞的领土,将奥地利、捷克从德国分离。

  声明盟国占领德国的目的:非军事化、非纳粹化、民主化和解散卡特尔企业联合(英文中都是de开头)。

  《波茨坦协定》(又称波茨坦条约),将德国和奥地利分为四个占领区(在早先的雅尔塔会议就已确定),并类似地将柏林和维也纳也分为四个占领区。

  同意以战犯身分起诉纳粹党人。

  波兰1945年前后的疆界对比,黄色区域为从德国获得的领土,粉色区域为割让给苏联的领土。

  确立奥德河-尼斯河线作为波兰政府管理区域的边界。

  将居住在德国境外的德国人驱逐回国。

  战争赔款协议。盟国估计损失为2000亿美元。在西方的坚持下,德国只需要以资产、工业产品和劳动力的方式支付200亿美元。然而,冷战使偿还计划没有完全执行。

  在斯大林的建议下,波兰不列入德国赔偿分配方案,而由苏联所获赔偿的15%转交给波兰(未执行)。

  7月26日,美中英三国发布了波茨坦公告(又称波茨坦声明),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苏联后于8月8日加入,并随即撕毁《苏日中立条约》,对日宣战。)

  其它问题将留给尽快召开的最终和平会议解决。

  尽管西方要求在最终和平会议上才确认德波边界奥德河-尼斯河线,波茨坦会议上确定的强制德国人迁移却使得德波边界在事实上得到确定并且不可挽回。

  显示全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 二战 |丘吉尔带领英国打赢二战,战后居然落选了!
1945年7月17日,波茨坦会议在德国塞琪琳霍夫宫召开,美英苏三国首脑在此会晤
《雅尔塔》:改变世界格局的八天,三巨头如何纵横捭阖
二战中国建立起世界大国地位的观点值得商榷
二战
1945年,三大强国的雅尔塔会议,对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