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竹到纸的蜕变

知止而能定,

定而後能靜,

靜而後能慮,

慮而後能得,

書房和家作為工作一天之後聚神,

內觀和內修之所,應宜清雅,戒奢豪,

讓自己身心能徹底放鬆,

止,而後方能觀。

欢迎关注最美文房,美得让你窒息!


  竹纸的前世是竹。

  在竹的各种用途中,其中之一就是被制成竹简,我们的祖先把字写在竹片上,再把它们用绳子串在一起就成了“书”,汉字“册”即由此而来。竹简为后人保存了东汉以前的大批珍贵文献。

  四世纪的东晋时期,背着药箱的造纸专家葛洪寓居夹江,在当地造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张竹纸。



  唐天宝十八年(759年),随唐玄宗入蜀的大批工匠将中原已臻成熟的“竹纸”制作技术带入夹江。不出几年,竹纸就大量运销到京城长安,供内府使用,“年达六万番之多”。两宋时期,竹纸的发展突飞猛进,而尤以吴、越(今江浙两广一带)竹纸名冠天下。陆游父子修订的《嘉泰会稽图》记载了竹纸的五大优点:“滑,一也;发墨色,二也;宜笔锋,三也;卷舒虽久,墨终不渝,四也;惟不蠹,五也。”

  宋代竹纸,以浙江所产最佳。北宋苏易简《文房四谱·纸谱》中说:“蜀人以麻,闽人以嫩竹,浙人以稻草,楚人以楮为纸。”并述竹纸始用于书写,“如作密书,无人敢拆发之,盖随手便裂,不复粘也”,可见,最初的竹纸脆而易碎,不易密写。直至北宋初年,竹纸的质量还很成问题。一是白度不够,纸面浅黄,称为金版纸;二是柔韧性差,纸质脆弱,不堪折叠。

  元明时期,竹纸在产量、品种和质量各方面都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到15世纪,已跃居于全国纸业的前列。据明《会典》载,洪武二十六年,朝廷因“印造茶盐引由、契本和户籍等项用纸,分派各产纸地如数解送至京,陕西15万张,湖广17万张,福建4万张,浙江25万张,江西20万张”,这些纸张除陕西外,主要是竹纸。


  关于用竹造纸,明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作了详细记载,并附有竹纸制造图。“凡造竹纸,事出南方,而闽省独专其盛。”“片纸来之难,过手七十二。”细数竹纸工艺,“砍其麻、去其青、渍以灰、煮以火、洗以水、舂以臼、抄以帘、刷以壁”,这24字概括了夹江手工造纸的沤、蒸、捣、操4个阶段、72道工序的全过程 。

  清代是竹纸的全盛时代,由于造纸业的大发展,麻及皮料等造纸原料,已不能满足需要,而竹料成了最大宗的重要原料,占据了主导地位。再加上竹料漂白技术进一步提高,各地都生产出高级纯白竹纸,例如福建江西的连史纸、玉版纸,湖南的大贡、二贡,四川的仿宣,浙江的白笺等。提高竹纸白度的关键是反复蒸煮竹料,去除杂质,并进行长时间的日光漂白。著名的连史纸即是从“竹料连四”演变而来,原产闽北邵武,被江西铅山发扬光大,具有纤维细腻、厚薄均匀、纸面洁白、吸墨性能优良的特性,堪与纯白皮纸媲美,深受书画界喜爱。

  《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造纸与印刷》一书的作者说,他2001年去云南禄丰县九渡村调查,发现:“九渡村手工竹纸的生产工艺最显著的特色,是其采用所谓的‘生料法’造纸,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没有蒸煮工序,这在其他地区手工竹纸生产中是从未见过的。”

  普通人用于书写还没什么,对于用惯了高级书画纸的张大千来说,拉力和白度都不足的竹纸,严重影响创作。迫不得已,他亲自跑到夹江马村乡,了解夹江纸的原料和制作工艺,进行改良。

  后来,人们对张大千改良的夹江竹纸,做了如下评论:张大千为(夹江)竹纸做了两个重大改变,一是在纯竹料纸浆里加入麻料纤维,提高纸张的拉力和韧性;二是改变传统的天然漂白法,采用从英、德等国进口的漂白粉,以增加纸面的白度。改良后的夹江书画纸具有“肌细、油嫩、铁板(绵韧)、洁白、做手(整选)”五种特色,谓之五皮齐。张大千给它定名为蜀笺。夹江书画纸一炮而红,风行抗战大后方书画界,代替了宣纸。为了纪念张大千,1983年夹江县政府将该纸命名为大千书画纸。



  在上海的一间私人藏馆中,一张1888年的 《申报》非常引人瞩目,单面印刷的微薄竹纸,质地柔和,在窗口照来的阳光里,字迹和淡淡的帘纹清晰可辨。藏馆主人说,他希望这份报纸能够预示竹纸在可有可无的点缀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档案的保存和文物、古籍的修复。

  用竹造纸,标志着我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巨大发展和成就,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实际上在竹纸出现以前,制纸工具也离不开竹子。从竹简开始到竹纸的出现,竹子在文化发展史上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熟悉竹纸的前世与今生,对保存人类知识、形成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起到了直接和间接的推动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夹江大千纸坊[七绝]
张大千改良过的宣纸,让文人墨客写字则骨神兼备,作画则神采飞扬!
小帆说纸 | 夹江纸:浮华终将剥离尽
【方志四川•地理标志产品】夹江书画纸——钦定“文闱卷纸”
纸的起源与发展
竹纸:昔日的繁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