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值得一看!以周代商后,华夏文明发展出现了哪些转变?

时间来到华夏大地上的公元前1046年,这一年是华夏文明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徐徐前进的华夏文明轨迹将会迎来它的一个大转弯——武王起兵伐纣成功而带来的“宗周代商”。然而这一次的朝代更替并不是简单的后承前制(如汉承秦制),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上的取代。那么宗周和殷商在文化或者制度上到底有哪些差异呢?我们先从这两朝的文化信仰说起,再来一点点深入。

0.0.0 武王伐纣,华夏文明进入拐弯车道

一、 商周文化区别

1、 信仰

首先整个商朝集体是非常崇拜天帝的。上至国家战事,下到平民生老病死,有事没事都要占上一卜来问下天帝下一步该怎么做。但商朝之人崇拜的天帝却又不同于西方的上帝,这里的天帝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他既能呼风唤雨控制自然,又能了解民间琐事为民指路。殷商遗址出土的甲骨文有关祭祀天帝的就有大部分。另外,商人还认为商王死后,就会飞到天上去和天帝一起生活,从而成为新的神灵来庇护商人,所以说在商朝商王死后,是有许多贵族自愿去殉葬的,因为他们认为这样能跟随商王一同成为天神。《礼记.表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这里的鬼就是殷人死去祖先,他们是和天帝生活在一起的,故说是后人祭拜天帝,其实也就是祭拜自己的先祖。

1.1.1 商人最喜欢用龟壳占卜,问问天帝未来凶吉

而周朝却不是信仰天帝,相比之下周人更加偏信天——天命。从殷商的灭亡中,周人知道了天帝并不庇护祭祀他的人。故周人便用天代替的天帝,他们认为天是主宰万物的根源,而天却只庇护有德的人,当殷商不在有德之时,便不在庇护。比如周朝遗址出土的铭文中(如井人钟、大盂鼎等等),有关于天命与修德的就占了大部分。只有有德之政才是天命所归,这是周人的共识,相比于殷商模糊的天帝概念,周人将其信仰具体化,同时以德配之,形成了一整套天命体系。

1.1.2 周人更加崇拜天,强调有德之人乃是天命

所以说,可以看到殷商与宗周首先在信仰上就大为不同,殷人崇拜天帝,认为国家与人民的任何事情天帝都会给予庇护,这就相当于自己是不能左右时局的,而归一个独立的天帝管辖。周人崇拜天,认为天是庇护有德之政,有德之人才是天命,这就相当于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人本身的重要性。不得不说,周人对待信仰上相较于殷商有一个大的进步。

2、 妇女社会地位

根据殷墟出土的文物看来,毫无疑问女性在殷商社会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纵观整个殷商时期,女性参政是个很普遍的现象,对于巫师这样重要的岗位,很多都是女性在承担。而且大到商王的王后亲自披甲率军出征,不远万里奇袭敌军(这里指妇好、妇井),小到贵族百姓的妻子外出从事农作物生产或者担任史官,这些都是在当时整个社会看来很平常的现象。同时在殷商,女性亦可有属于自己的封地与财富,这种权利与当时的男子并无无异。所以说在整个殷商时期,女性的地位大体来讲并不是后世各王朝的男尊女卑局面,更多的是一种平等。

1.2.1 殷商妇好女将军,巾帼不让须眉

而反观整个周王朝,自建立起便经常防范“牝鸡司晨”——即女性干政。因为周人认为妇女是男子的从属品,根据《礼记·郊特牲》记载:“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句话便是讲的女性在年幼时要依顺她的父亲和兄长,嫁人后要依顺她的夫君,夫君死后则要依顺她的子嗣。由此可见,相比于商朝,周朝女性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悬崖式下跌。在周朝贵族女性除了做一点简单的女工之外,要想得到属于自己的封地与财富,这是不可能的,故周朝是一种男尊女卑的社会。

1.2.2 到了周朝,女性社会地位极低直至中国近代

可以看到,在女性社会地位上,虽然说商周是两个连续的王朝,但其差异是十分明显的。其中商朝的女性除了可以合法参加国家大事的决策,甚至还能获得自己的封地,这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是十分罕见的。而周朝的社会则是一个典型的男尊女卑社会,而且以周礼确定的男尊女卑社会基石在华夏大地上延续了2000多年,直至中国近代才正式宣告结束。不得不说,周人对于女性地位这一点,相比于殷商来说,乃是一个文明后退。

二、经济层面

殷商是农业、手工业以及畜牧业同步发展的,但是到了殷商中后期,因手工业已极度发达,从而促进了商朝民间物品交换,衍生出了最早的大规模长途贩卖商人群落,殷商的各种大邑几乎都有这种商人。而官府对此也是极为支持的,专门设置官职以此来方便这些商人。在殷商遗址河南安阳殷墟中就出土了几枚铜贝——这也是我国最早的铜钱,由此可见殷商时期的商业已经很发达了。

2.1.1 古时候的铜贝(楚国的)

然而到了周,殷商的勋贵与平民失去了往日的土地与权势,只能靠经商为生,而只有周朝的贵族与平民才有资格得到良田从事农业劳动。所以说到了周,商人的地位已不及殷商时期高了,国家政策也逐渐偏向了农业。尤其是到了周的后期,天下几个大诸侯国如秦、齐等等都在强调农业的重要性,而间接的使得商业地位在此下降,由此说来,周逐渐的向单一农业文明发展。

2.1.2 周朝初期良田分予了周人

所以说,可以看到,殷商是华夏文明商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它既有农业文明,也有商业文明,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而周朝,因为汲取了殷商覆灭的缘故,更加倾向于发展农业文明。事实也是如此的,到了周末时期,各诸侯国均强调农业的重要性,同时这一重农政策在华夏历史上也延续了2000多年。

三、制度层面

殷商主要实行内服与外服制度。其中内服任官是指在商人本族能够控制与活动的区域里担任官职,其中包括相、卿士、三公等等一些直接对商王负责的重要官职。而外服则是对臣服于商的各部落首领官职的称呼,它包括商王不好直接统治的区域的一些方国首领以及商王派去的监视人员。对于内外服制度,其任职人员有很大的协调性,既可以是王室子弟,也可以是提拔有才能的平民或奴隶(傅说就是从奴隶提拔起来的名相),而商王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稳定国内发展。

3.1.1 图中圆圈区域可以看成内服管理区域

而周灭商之后,国土疆域辽阔,便实行的是分封制。将偌大的国土分封给了大量王室子弟与少量功臣,诸侯在各自的封地内享有世袭统治的权利,同时也担负起了给周天子定期朝贡与提供军赋等等的责任。这样就形成了一套等级森严的体系,周王——诸侯——卿、大夫——士,但这也严格限制了下层人民进入上层,进而使得阶级更加固化。

3.1.2 周朝的分封制,等级制度相当严格

可以看到周与商采取的用人制度是不相同的,对于殷商来讲王室与各附属国(外服)之间更多的是一种支配的关系(监视制),维系纽带为武力,当殷商王朝内外乏困之际,便是附属国反叛之时。反观周人的分封制,乃是建立在血缘纽带上的一种制度,各分封诸侯国与周王室的关系更近,这样相比于殷商更利于中央对边疆的统治性。同时通过分封也能使得新占领的领地,更快的被周人所统治,对于开疆拓土来说,非常有利。

四、起源层面

据史书记载,殷商是最早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文明,但因经常四处迁移,故而整个商族之人都擅长以物换物的商业贸易,最后在缓慢的发展中,壮大起来。直至成汤时期,在东边的商人已经非常强大了,最终积蓄力量一举西进灭了夏朝,从而建立殷商。而周人则是起源于西北地区的半游牧半农业文明,直至商朝中后期才逐渐迁移至岐山脚下的周原,从此才完全完成至农业文明的转变。由此可见,殷商与宗周的发迹轨迹完全不同,殷商乃是从农业文明转为农业与商业文明的结合体,而宗周却是由半游牧文明转变为全农业文明。这样两者之间本质的差异不是可以靠短短几代人就能融合掉的,在周人取代殷商之后,必然会去除掉自己不能理解的那一部分,这也是两者出现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4.1.1 商人灭夏,西进示意图

通过以上殷商与宗周文化的对比,可以发现其差异是十分巨大的。首先宗周并没有继承殷商的宗教信仰——即崇拜天帝,而是转向了“天命”与“德政”的综合体,这也就避免了华夏文明政治上诞生出“君权神授”的概念。同时在女性社会地位上,宗周却没能在殷商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男女平等,而是转向了男尊女卑的社会体系,这实为一种遗憾,但也是可以预见的。毕竟宗周是从半游牧半农业文明演变成农业文明,其中男性无论是在游牧还是农业中都占据了主导权,这并不像是殷商从事商业贸易,男女皆可从事。而在制度上,宗周实行的分封制是一种以严格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制度,它有着严格的等级观念,从而保护了当时贵族的权利,同时也保证了王室对于偏远区域的有效影响力。而殷商与宗周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在了解他们的文明发展起源之后,已经可以完全明了。半游牧文明转变而来的宗周和农商结合的殷商注定在整个世界观上不可能重合,相反由此带来的偏差直接使得华夏文明发展开始转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硕:从周公到孔子,被刻意抹去的隐秘历史
从西周之变来阐述先秦时期华夏文明
收藏《翦商》:孔子破译华夏文明密码
他是古朝鲜人的始祖,现在韩国却坚决否认!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夏代最可能的存在方式
你知道“华夏”一词的最初来源及最早形成时间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