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孙俪吼孩子上热搜:你什么脾气,孩子就是什么命

“当孩子有不满,愤怒,悲伤的情绪发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个拥抱,不要说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励他,那些大道理等他们情绪好的时候再去说吧……”

 

接下来,她又微吐槽自己现在嗓门变大,很有穿透力,全归功于7年的带娃历练。

众网友替“娘娘”感慨:可怜天下父母心。

如果吼叫解决问题,毛驴将统治世界。  

教育孩子,当老母亲怒火中烧,用发脾气、大吼大叫、漫骂斥责孩子时,不仅收不到效果,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反而对孩子的人格、心理健康成长有不利影响。

其实,老母亲应该换成低声教育方式了。

吼孩子,是种看不的语言内伤 

与低声教育想反的教育方式,是吼叫式教育。

法国公益短片《一句话,毁掉孩子一生》中,父母的话像毒针一样刺痛着孩子幼小的心灵。

 

“我造了什么孽了,竟有你这样的儿子!”

“你简直一无是处!”

“你就是个废物!”

“你至始至终都远不如你哥哥!”

字字否定,句句戳心!孩子在父母那里得到的,永远都是斥责的吼叫声,孩子们一次次失望,他们的内心看不到任何光芒。

从心理学上来说,“吼”就是不好好说话,属于语言暴力的一种是一种“看不见的灾难”,丝毫不亚于体罚对孩子的伤害。

台湾一个小视频,故事很平常,让人看后很有触动。

视频中,小女孩化好妆后,妈妈还没赶到,她就打电话,问妈妈在哪儿?妈妈急切地说,她正在骑车,等一下。小女孩无奈地“哦”了一声,继续等妈妈。

可过了好大一会儿,还是不见妈妈的踪影。

焦急之下,小女孩又拨打电话,妈妈非常不耐烦地说:“呐,一直打

“你大概在哪里?”孩子欲言又止,小心翼翼地试问妈妈

不知道,快要到就对啦,你一直打干啦?烦耶,拜拜!”妈妈不由分说地挂断电话。

还没来得及放电话,小女孩的眼泪一下子夺眶而出,伤心至极,早已泣不成声。

妈妈看着擦眼泪的女儿,意识到自己不耐烦的说话态度,竟然让女儿像受了重锤一般孤寂。

最近,国外的一项研究显示,88%的父母曾在孩子出生的头几年朝他们叫嚷或尖叫,甚至在7岁孩子的父母中,这个比例会高至98%。

美国语言学家艾伯塔·梅瑞宾也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沟通公式:沟通的总效果=7%的语言 38%的音调 55%的面部表情。

孩子长大后的性格怎么样,都藏在父母的日常情绪中。

父母情绪暴躁,孩子必定叛逆。

父母情绪温和,孩子必定温暖。

低声教育,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父母情绪稳定,对孩子有耐心,不吼不叫不说教,低声教育,才是一种教育智慧,一种人性化的教育理念。

有一次,我在地铁上遇到一个妈妈,小男孩可能犯了错,妈妈很生气,但她一直在用很低的声音,向孩子讲道理。

小男孩哭的也很克制,妈妈到站下了地铁后,拉着小男孩的手,依然用很低的声音对他讲着什么。

小男孩虽然哭的很伤心,但他是幸福的,因为他想哭就可以理直气壮的哭,妈妈也没有当众大声斥责他。

为小男孩有这样一位好妈妈点赞。

周末吃麦当劳时,一个老奶奶带着两个七八岁的孙女在楼上坐着,等爷爷在楼下取餐上来。

见爷爷端着餐盘上楼了,孩子们很兴奋,他们远远挥手招呼爷爷坐过来,但他们却有意压低了自己的音量,甚至比平时说话声音还小,低声叫着:“爷爷爷爷,这边!”想必在家,父母也是这样低声教育的。

所以,他们在公众场合,也不会大声喧哗,而是低声说话,周围的人都对两个孩子报以微笑,孩子们感受到了被尊重,更愿意去配合。

《孟子.离娄章句下》中有句话:人者,人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孩子从父母周围人那里到了信任和尊重,反过来也会尊重家和身边的人。

日常生活中,父母该何低声教育孩子?

1.孩子犯错时,用低声调批评孩子。

6岁的奇奇在朋友家的地板上又蹦又跳。

爸爸走近奇奇,他用轻得几乎让人听不见的声音,在奇奇耳边说:“你觉得不经允许就随便在人家地板上乱蹦,可以吗?”

爸爸的声音轻柔而坚定,脸上带着和蔼的微笑,但奇奇却像听到了严厉的批评,马上停止了乱蹦。

美国心理学家霍布兰德先生,曾研究过最佳的谈话方式表明:个人的的谈话方式,比高声说话有更好的说服效果。这在心理学上叫做“低声效应”。

低声让家长和孩子都处在理智、平和的状态,孩子抵触、防范心理减少了,更能听清楚爸爸讲话的内容,认为他说的有道理,马上停止了乱蹦。

2.孩子被否定时,懂得赏识孩子,而不是责骂。

一个10岁男孩,很想当一名歌星,但老师却说他五音不全。小男孩回到家后很伤心,把老师的话告诉了母亲。

母亲没有为此生气,更没有责骂他,而是用手搂着鼓励他说:儿子,你很有音乐天赋。今天唱得比昨天好听多了,只要你努力,一定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歌唱家!

听了母亲的话,小男孩的心情好多了。后来,这个男孩成了著名的歌剧演唱家,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素罗。

卡罗素回忆自己的成功之路时说,是母亲当年鼓励的话语,让他有了今天的成就。

孩子从母亲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满意的微笑中得到肯定,并成为他前进的重要动力。

没有什么比不用责骂,给予恰当时机赏识,更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了。唯父母用心给予孩子深切的和理解,才是正确的教育。

3.向孩子敞开心扉,采用“我式交流法”。

“我式交流法”就是对孩子说话时,以“我”而不是以“你”为开头。

有一次,女儿不小心打碎了我刚买的一只漂亮花瓶,我当时很气愤,心里埋怨她做事毛手毛脚,可一想,就算我再大声斥责她,花瓶也碎了,再也无法复原。

于是,等她收拾完碎片后,我对女儿这样说:我觉得很可惜这么漂亮的花瓶了,当你不小心把她打碎时,因为这是我让朋友从上海专卖店买回来的,所以我希望你以后擦桌子时一定要小心哟!”

说完,女儿紧紧抱住了我,满眼的惊讶和感动:“妈妈,我以后肯定会小心,再也不会把花瓶打碎了。”

显然,主动向孩子敞开心扉,暂时示弱,事情往往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4.将要求解释给孩子,态度温和而坚定。

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女儿圆圆小时候和她一起去超市,圆圆想买一种加了许多色素的饮料,他温柔而坚定地告诉女儿:这个不能买,它不卫生,不管什么时候都不可以喝这个。

圆圆为此很生气,不肯离开那个地方,最后干脆躺地下哭闹。

妈妈不搭理她,也不生气,圆圆见状哭闹得更厉害。妈妈沉着气不着急,耐心地等待女儿释放情绪。

几个回合后,圆圆没劲了,她意识到再闹也就这样了。当妈妈再问她时,她就乖乖地站起来,牵着妈妈的手,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整个过程,尹建莉老师一句批评的话都没说,也没再给圆圆讲道理。

波兰作家显克维支说:如果每个孩子都能有一只“温柔的手”在引导他前进,而不是用脚去踢他的胸脯……那么,教育就能更好地完成它的使命。

当孩子犯错时,让我们静下心来,换一种方式,换一种语气与孩子交流。声音低一些,坚定一些,心情平和一些,再平和一些。给予一个拥抱,也许,孩子会还我们一个意想不到的表现。

从现在开始,让我们用低声调与孩子慢慢交流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进孩子的心灵(0--6岁宝宝父母必读)
好用!孩子10个常见行为背后心理规律,快收藏以后用!
“回家过年”便是春节最浓的年味
女孩因搭错地铁当众连踹母亲3脚:是谁给孩子打父母的勇气?
最好的教育,是做孩子引以为傲的父母!
向孩子粉饰死亡, 后果有多严重?趁着清明,跟孩子谈谈'死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