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小说燕云十六州 - ※历史※ -【以史为鉴】 - 赤诚公社 ---位卑未敢忘忧国!...
[原创]小说燕云十六州

    公元936年,五代时期后唐帝国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起兵叛唐。他以割让燕云十六州为代价,请求契丹辽国施以援手。辽国的太宗皇帝耶律德光,御驾亲征,帮助石敬瑭打败了后唐军队。随后,辽国皇帝册封石敬瑭为皇帝,国号(后)晋。当时,时年四十七岁的石敬瑭为了表达自己感激涕零的心情,主动拜认比自己整整小了十岁、时年三十七岁的辽太宗耶律德光为“爹”,自称为“儿”。

    何为燕云十六州(又做幽云十六州)?既:幽(今北京)、蓟(今天津蓟县)、瀛(今河北河间)、涿(今河北涿州)、莫(今河北任丘境)、檀(今北京密云)、顺(今北京顺义)、新(今河北涿鹿)、妫(今河北怀来境)、儒(今北京延庆)、武(今河北宣化)、云(今山西大同)、应(今山西应县)、寰(今山西朔县东北)、朔(今山西朔县)、蔚(今河北蔚县)。

    打开一张中国地图,你会发现这十六州自东向西包括了今天我们天津,北京和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东西长约六百公里,南北宽约二百公里,全部面积差不多为十二万平方公里的一大片土地。而且这些州县基本上都分布在长城的南侧,是长城这条古老的防线背后的战略支撑点,其中的瀛,莫二州还深入到河北腹地数百里。

    在此之前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少数民族无休无止的杀伐争战中,沿长城一线的险峻地形始终是以步兵为主的中原军队抗击北方游牧民族骑兵部队的天然屏障。长城要隘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雁门关,居庸关,都在这一带。失去了这些土地和战略支撑点,地处中原的王朝就等于失去了中国北部,西北部的山川之险,也等于是失去了长城防线。

    地理的因素对于战争态势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把战马做为兵器,以迂回,穿插,长途奔袭做为主要作战手段的游牧民族的骑兵,摆脱了崇山峻岭,狭谷陡涧这些个困扰着他们行军,作战的不利因素,而突然出现在华北平原的时候,他们那些对自己有利的作战特点在战争中马上就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在广阔的平原地带进行野战时,无论是速度,机动性,灵活性,冲击力和杀伤力上,骑兵对步兵的优势都是非常明显的,并不是每个中原王朝的士兵都能够具有像“堰城之战”时岳飞的军官和士兵们去砍对方马腿那样的勇气和军事素质的。

    津、京一带北部(蓟,檀,顺,儒,四州地)的燕山脉的山区与南侧的华北平原的海拔落差非常的巨大,也就是说在山地和平原之间,不存在任何的类似于丘陵地带的过渡地型。平原就在悬崖的脚下。当我驱车在北京北面的八达岭高速公路上沿着陡峭的盘山道坚难行驶的时候,当我穿过,八达岭,居庸关长城的城楼,穿过漫长的八达岭隧道的时候,望着公路两旁怪石嶙峋的山体,我不禁会问自己这样一个奇怪的问题,几百年前,我要是带着两支千人队,就偷偷的埋伏在某个山头的上面,当入关的满州骑兵经过山脚下的时候,我猛下毒手,不知他们还能够剩下多少人可以赶去东面的山海关与吴三桂的军队汇合。但当你再开1个来小时的车时候,地势马上会变得非常的平坦,与此同时,你刚才的那个关于伏击战的勇敢想法会马上变得无影无踪,因为你看见了一块路标牌,箭头指南,牌子上面写着“30华里故宫”。

    明之有险尚不能守,况失州之无险,怎守?

    再向南看.

    从此南下千里,直至开封,皆为平原,五代中的四代(除后唐都洛阳)和北宋皆建都于开封(汴梁),开封的北面除了有两河(黄,淮)之外,再无屏障,基本上都是易攻难守的地方.从纯军事上的角度来说开封算是个四战之地。北来的铁骑和刀锋会很轻易的越过辽阔而肥沃的千里平原而立围于门下悬于城头。

    “胡人铁骑纵横驰奔,昼夜即可饮马黄河。”这话说的有点夸张,但也确确实实的从某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真实情况。

    金帝国第一次南下围攻宋都汴梁的战争中,金军于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十月起兵,于十二月攻到燕京,而次年的正月初七就兵临汴梁城下,其中从燕京到宋都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金帝国第二次南下灭亡北宋的战争中,金军于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八月底起兵,至十一月底兵锋已抵宋都汴梁城下,只用了三个月多一点的时间。

    这哪里是在打仗?分明是在平原上骑马散步。

    中原王朝不可能不会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肃性和重要性, 当你发现在北面,只能以今天的海河和霸县一带作为与强悍的北方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国家的边界时,你不可能再高枕无忧的呼呼大睡了。因此收复燕云十六州始终是每一个中原王朝梦寐以求的理想。宋太祖赵匡胤在世的时候,专门设立了一个机构叫“封桩库”,其职能就是在每年的财政收入中,划出一定比例的盈余存储起来,打算存满了四五百万钱后,与辽帝国谈判关于交还燕云的土地和人口的事宜,倘若是辽国同意了,这笔钱就作赎地款用,否则就充作军费,武力夺取,以总数五百万钱,单价二百五十钱一个,买辽帝国20万精兵的人头。可惜,赵匡胤49岁正值英年就死掉了,这宗大买卖也就没有接着做下去。公元 959年,周世宗柴荣率领水陆两军北伐燕云之地,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收复了宁、莫、瀛、易四州,但却因为柴荣病重以及部分将领的异议而收兵,一个月后,柴荣病逝。二十年后,挟平灭北汉之余威,感觉良好的宋太宗赵光义想一鼓作气收复幽州,然而,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里,宋军数十战,这支刚刚攻占太原(北汉国都)的胜利之师同时也是一支不堪再战的疲惫之师,最终惨败于高梁河战役,赵光义身中两箭南逃,宋军天下无敌的精茫锐气也被消磨了不少,中原王朝为收复燕云十六州而发动的对辽帝国的第二次战争遂告失败。

    但更大规模的军事冲突还在后面。

    公元 986年(雍熙3年),宋太宗赵光义趁着辽国女人小孩当政,又集结兵力三十万,兵分三路,东出雄州,中路出飞狐口,西路出雁门关,挥师北伐,这次对辽的军事行动史称“雍熙北伐”。

    如果说上次的宋辽之战,是因为辽军以逸待劳占得先机而取胜的话,那么这次的两国再次开战则是双方真正实力的一场较量。战前宋帝国在军事上做了长达七年的准备工作,而且各路的领军主帅曹彬,田重进,潘美,都是曾在统一战争中立下过赫赫战功的常胜将军。

    三路大军的进展开始都非常的顺利,蔚,寰,朔,云,应,涿,数州皆克,可正当形式一片大好的时候,东路军主帅曹彬违背既定策略,急功近利,孤军冒进,在歧沟关,易州,高阳等地被当时辽帝国的名将耶律休哥连续击败,被斩首数万,伤者无数,全线溃退。东线的惨败,最终影响到整个战局,宋太宗赵光义被迫下令全线撤退。其中西路军因掩护寰,朔,云,应四州的群众撤往内陆,退兵不及而被辽帝国的另一员名将耶律斜轸截杀,伤亡惨重。西路军的副统帅也就是世人皆知的杨业(杨继业)也在战斗中被俘不降再而绝食殉国。

    至此,宋帝国企图以武力收复燕云地区的最后一次努力也宣告失败。

    在宋辽之间的这次大对决中,曾经在统一战争中南争北战,视夺城破国为无物的宋帝国的百战之师撤底的败在了契丹铁骑的手下。在这种失败的打击下,宋帝国的君臣将士普遍滋生了一种“恐辽心理”,这种心理几乎一直持续到辽帝国的灭亡。

    事实上,无论宋或其他的中原王朝和辽哪一方试图控制燕云十六州,都是无可非意的,都有其绝对的理由。           

    燕云十六州在历史上对中原国家的重大意义,前面已说过很多了。辽灭后晋,以及后来的金帝国两次轻而易举的兵临宋都汴梁(开封),从而灭掉宋帝国的这些史实更加证明了这一地域的重要意义。

    从契丹来说,对这一地域的占领有方面的重大意义,从军事上来说,这一地域险要的地形,成为辽帝国防止中原国家长趋直入的军事屏障。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这一地区的农耕经济与其原先的游牧经济形成了良性的互补(辽国在原占区,和燕云之地分别实行“北面朝官”,“南面朝官”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假设辽帝国没有占有这一地区的话,那他只不过是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的政权而已,并不能成为一个契丹族的强大帝国。契丹境内,部落繁多,社会经济发展的才平很不一致。辽帝国建国初期,虽然在现在的内蒙古东部,建立了一些城邑,利用汉人的劳动力,发展了一点农业,但主要还是以游牧采集经济为主体。耶律阿保机灭掉渤海,才得到一批城镇,然其发达的程度,决非封建经济已高度发达的汉人聚居的燕云之地可比。

    换句话说,中原国家失去了燕云之地,不会影响其原来以农耕经济为主的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而辽帝国一旦失去了这片土地,他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文明程度马上就会发生本质的退化,成为类似于前代,突厥,柔然,那样像流星一样划过历史的天空的游牧民族政权。

    谁都有这么多”绝对的理由”。那么只有采取战争的方法来解决所有的问题。

    燕云十六州到了明帝国时才又重新回到了中原国家的版图.

    每当冬天工作不忙的时候,我总爱去蓟县山区的姥姥家住上几天,我常独自一人站在高处,远眺燕地的山水,总觉得历史的云烟还没有在现代的天空中完全散尽,远山林密之处,似乎仍有呐喊声,战马的嘶鸣声和兵器的交击声隐隐传出。同时,我在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的身体中的血液里有没有几滴是来自遥远古代的契丹人和女真人的。如果有的话,他们现在是否还在我的血管里砰然的跳动......。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凌霄   2006-11-28 22:10   金钱   +20   精品文章。感谢你为赤友们提供了一篇好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故国晚秋~两宋繁华往事(4-6)
石敬瑭之契约
“燕云十六州”无法收复,宋太祖和宋太宗谁的责任更大
宋太宗两次北伐都失败了,原因都有哪些?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高梁河之战始末(上)
大宋少年志:辽和西夏为什么就能崛起?原来他们吃到了时代红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