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读社会性的发展与培养(非常好)

对社会性的一些认识

社会性不断完善是奠基健全人格基础过程,人格是在18岁左右初步形成,18岁之前是人格塑造期,25岁左右基本稳定。

社会领域包括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在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得关键时期。良好得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会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知识能力智慧作用的发挥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社会性是一个人发挥能力的重要前提,一个孩子不能适应群体,适应班级,会对班级形成一个消极态度,不喜欢集体活动,难接受老师指挥,难以参加合作学习,很难在学习活动中会有好的表现。为实现良好的社会性,需要给他创造一个温暖关爱的家庭和集体生活的氛围,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这些是孩子性格健全发育的前提。

良好的幼儿园教育不是它教什么课,而是由什么样教师,在什么样的师生关系里面教,要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建立安全感信任感,发展自信自尊,在良好的社会性和文化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建立基本的认同感,归属感。遵守规则是自控力发展的表现,也是孩子适应集体生活的表现。

专家追踪一些刚入小学的孩子,发现第110周在社会技能表现不同:

1)对同伴痛苦能安慰,对同伴困难能帮助,对于处于困难中同伴同情,当有好东西时愿和同伴分享,这是良好的社会技能。

2)另外一些孩子表现出在发生冲突时采用攻击的办法,对集体活动表现破坏的倾向,对别人表现出退缩回避的不接触倾向。

这两组孩子在第814周观察,前一组师生关系更亲密,更多的受同伴接纳,后一组跟老师冲突更多,更受同伴排斥。到1316周时,师生关系亲密的学生,更愿追随老师活动,更愿去做老师让他们做的事,学习上更加主动。那些师生关系冲突受同学排斥的孩子更回避老师交给的任务,更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更愿意扰乱课堂。在第2832周时,那些能追随教师主动学习的孩子,成绩更好,那些回避任务,扰乱课堂的孩子,他们的成绩更差。以上说明那些社会性不好的孩子将来影响学习,影响潜能发挥。

解读社会性的发展与培养

幼儿社会性成分:

一)乐群,热爱集体生活

二)社会技能:解决社会性问题表现的技能。

1)别人玩游戏怎样加入。

2)解决冲突:争抢玩具,武力解决;有的可以轮流分享。

3)轮流和分享:不以自己为中心,能等待。

4)观点采择:遇到问题知道自己怎么想,还能知道别人怎么想,能知道站在矛盾对立面人怎么想。

三) 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一个人性格的核心,包括自信心自尊心、自主性、自控力。只有有了健全的自我意识,才能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

四)关爱他人

五)自控力的培养 :自控力是早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指标(6岁前就可培养),

心理学上最著名的意志力实验:棉花糖的诱惑 2017-09-24 10:19 来源:劉勇劉堂永 原标题:心理学上最著名的意志力实验:棉花糖的诱惑

在欧美科学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一心想得诺贝尔奖的,得不到诺贝尔奖。”在我国的学术界也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不要急于满口袋,先要满脑袋,满脑袋的人最终也会满口袋。”这两句话的大意都是说: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要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棉花糖实验”(延迟满足)的实验,也表明了类似的观点。想要成功,需要有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即自控能力。

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1968年,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在位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比英幼儿园主持了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在这32名成功参与了实验的孩子中,最小的36个月,最大的58个月。实验开始时,每个孩子面前都摆着一块棉花糖。孩子们被告知,他们可以马上吃掉这块棉花糖,但是假如能等待一会儿(15分钟)再吃,那么就能得到第二块棉花糖。结果,有些孩子马上把糖吃掉了,有些等了一会儿也吃掉了,有些等待了足够长的时间,得到了第二块棉花糖。在那之后,先后有600多名孩子参与了这项实验。

这项实验最初的目的,只是研究孩子在什么年龄会发展出某种自控能力。然而,18年之后,在1988年的跟踪调查却获得了意外的发现:当年“能够等待更长时间”的孩子,也就是说当年“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在青春期的表现更出色。1990年第二次跟踪的结果提供了更客观的依据: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SAT(美国高考)的成绩更优秀。2011年,当初参加实验的孩子已经步入中年,他们接受了最新的大脑成像检查,结果发现早年延迟满足能力强的人,大脑前额叶相对更为发达和活跃,而这个区域负责着人类最高级的思考活动。

总而言之,“棉花糖实验”系列之所以如此著名是因为它以一种令人瞩目的方式告诉我们:孩子的自制力培养与他们未来的成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选择为2颗棉花糖而等待,而不是马上吃掉1颗棉花糖,这其实是人生中无数重大决策的简化版本。

延迟满足,是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是意志力的表现。它是我们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

在生活中,一些人常要在周末或晚上放弃休闲活动,专心工作,难道他们不知道怎么消遣吗?这其实就是延迟满足的表现。为了保障退休后的生活,现在就将部分收入储蓄起来或者用于再投资,这也是延迟满足的表现。为了有健康的身体,不抽烟、不酗酒、不暴食,这也需要延迟满足的能力。

人有各种不同的目标,有些目标比较遥远。要完成遥远的目标,需要刻苦辛勤的工作。当完成目标时,所得的回报也很大。但要完成目标,便要付出代价,譬如要放弃即时的享乐,以及约束自己的行为。有时为了达到目标,先要完成一些比较单调的工作。

为了成为一位律师,就得先强记法律。人在从事这些单调的工作时容易疲倦,甚至面对着沉闷的工作而感到厌恶。这时候,一些可以令人获得即时快感的活动便成了一种很大的诱惑。如果在沉闷的工作中找一点消遣,也是无可厚非的事。可是,如果缺乏意志力,每遇上外界的诱惑,便放下学习或工作,追求即时享乐,这便很难完成自己的目标了。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自控能力呢?以下推荐四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一次只做一件事

这个时代真是太忙了,很多人都告诉我们,要一心多用,要多任务切换。但大部分人没有办法做到多任务切换。既然不能,那就先不要勉强,我们先一次只做一件事。这样没有太多的干扰,更容易专注。人一旦专注做某件事,就不会东张西望,不会想东想西,自控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所以,做某件事时,就把所有的东西都关闭,不要试图花一份时间做两件事,能做好一件已经很不错了。

2.规定期限,但要循序渐进

美国罗得艾兰大学教授詹姆斯·普罗斯把实现某种转变分为四步:

抵制——不愿意转变;

考虑——权衡转变的得失;

行动——培养意志力来实现转变;

坚持——用意志力来保持转变。

为了下定决心,可以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规定期限。

但很多时候有这样的情况,如果让你专心看书半小时,你可能很轻松就能做到,但如果让你看两个小时,你可能就会思想开小差,就会觉得很痛苦。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不是强迫自己一定要坐够两个小时,也不是自责,而是改变你的计划。

你能坚持半个小时,那就把你做一件事的时间定为半个小时,几天后,再定为四十分钟。只是提高十分钟,一般人都能接受。等你能轻松坚持四十分钟的时间,再提高到五十分钟……

这样循序渐进,最后你会发现,你专注做事的时间越来越长,最后长到你自己都无法想象。你要相信,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有些事情你做不到,并非你真的做不到,有可能只是方法不对。

3.积极的暗示

有些人是天生的消极派,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抱怨个不停,同时不停地想:这件事情我怎么可能完成呢?怎么这么难啊!

通常你这么想的时候,就预示着你很可能会放弃。一件事情看不到希望,让人做得那么痛苦,不放弃还等什么?所以消极的心理真的很不利于自控力的养成。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吧。可以先从语言上入手,跟任何人谈论你要做的事情时,都使用积极的词语,说它很好,很有前途,很有希望,不是太难。而不是说很糟糕,很费劲,很脑残,很难很难。

积极的暗示,会让我们心情变好,会让我们充满斗志,会让我们不断增加信心。而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有信心才能很好地完成。

4.制定一个“如果-那么”计划(if-then Plan)

“如果-那么”计划(if-then Plan)是指把环境线索和意向行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如果-那么”形式的心理联结,也就是说:如果(if)遇到环境Y,那么(then)我将启动行为Z。通过长期的训练,这种心理连结将会变成一种肌肉习惯。

比如:如果闹钟7点响了,我就要起床;如果我正在做作业,那么我就要把手机关了;等等。

大量的调查已经证实,制定if-then Plan比起一个模糊的决心,在自制力的执行上有效得多。一项调查显示,参与if-then练习(if今天是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then我要去健身)的人中,有91%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这个计划,而那些只有一个模糊目标(我会常常去健身)的人中只有39%能坚持下去。在需要自制力的事件上,事先将目标具体化,结果会发生巨大的不同。

自控力来自大量的自主活动和自主游戏,人的自控力只有在人的自主活动里才能发展出来,在外部控制的环境中,在奴隶一样的生活里是发展不出自控力的。

社会性发展的原理和培养:维果斯基说人的社会性发展经过两次登台。第一次是他人对我们的矫正。第二次是我们对自己的矫正。

例如:大人与儿童玩象棋,儿童把“卒”往后倒,拱了对方的“车”

他说是爸爸教他的,其实爸爸肯定没教,此时大人让着他,他的错误就不能被矫正,就学不到玩象棋的规则。相反如果是与一个同龄的小孩玩象棋,对方不会让着他,他俩会打起来或被反对,那样他的错误就可被矫正,这就是第一次矫正过程。正是一次次被别人矫正,才能转变成自己对自己的矫正。所有的规则都要经过两次登台。

两次登台如何发生?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给幼儿提供了充分的集体活动集体游戏,提供了充分的社会交往的机会。若没这些自由的游戏,独立探索,自主游戏的大量的社会交往的机会,就不会发生第一次登台,也不会内化成第二次登台,因此社会性的教育不是在课堂上告诉的,是我们给他提供大量的社会互动的教育活动来实现的。

社会性培养途径包括以下几方面:

1)给孩子合作学习机会,避免给孩子过多竞争的引导。如:这个活动看谁完成的快,先完成的喊1,第二完成的喊2,这样只能促进竞赛,不能促进合作。

2)给孩子提供大量集体游戏的机会,团队活动机会。

3)重视幼儿期的假装游戏,角色扮演游戏,规则游戏。假装游戏有利于发展孩子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埃里克森把一个人发展分8个阶段,幼儿阶段是发展自主性重要阶段。我是由我控制的,我是由我负责的,并且发展出主动性。由于幼儿能力有限,不能让他真做这真做那,只能假装游戏。

角色扮演游戏,要体验不同任务心里状态。在幼儿园末期可以玩规则游戏,不能违反规则,不能侵害别人利益。

4)把同伴间的冲突矛盾错误当成教育的时机,有的老师把这些错误看成是给自己带来的麻烦,把同伴间的矛盾看成是不该发生的事,其实这些矛盾正是培养社会性最好时机,不能不希望发生矛盾,而是事先想好发生什么矛盾,我应用什么方法解决。教师要利用好每一个宝贵的教育时机。

5)充分挖掘故事里的品格教育的资源

6)对幼儿的评价要有针对性。对幼儿表扬习惯用你真棒,你真好,你真聪明,你做的真好。这样的表扬只能让幼儿意识到我比别人好,并不能让孩子知道我好在哪里,所以对孩子的表扬要更具体,更有针对性。

7)我们要赋予儿童权利责任

让孩子独立自主策划活动,去计划活动如何实施,只能在自主活动里,孩子才能得到更多锻炼,更好的培养社会性。

8)要为孩子提供为他人服务的机会。

9)如何对待幼儿的撒谎。

一个孩子做错事起源于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他撒谎是因害怕对错误负责,因害怕得到严厉的惩罚。对撒谎的最好办法:是不对他的错误进行过严的批评,越是严厉的批评,越是体罚责骂,越是培养出撒谎的孩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意志力》抵抗诱惑,储蓄意志力,这四条法则不可少
自我控制成就幸福人生 ——《棉花糖实验》读书心得
《延迟满足》
总忍不住暴食,运动几天就放弃,5招教你科学提高自控力
孩子不够自律,是因为缺乏意志力?心理学家揭秘真相并非如此
管住手的正确姿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