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琅琊山刻石(《书法报》2014年4月9日(总第1511期))


琅琊山刻石

说到安徽滁州,人们自然会想到琅琊山,想到欧阳修和他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琅琊山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城山相接。是皖东第一名胜,风景区面积11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0%。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24大文化名山之一,中华百座名山之一,安徽省五大风景区之一。风景区内丘壑林泉、寺宇、亭台、古道、古关隘均以其蔚然深秀,清幽淡雅而得天独厚。境内大小山峰层峦起伏,沟谷深邃,溪流潺湲,森林茂密。

琅琊山之名,始自东晋。西晋末年,琅琊王司马睿因避乱驻跸于此,后来,司马睿成了东晋元帝,借其曾在此山一住之光,才有了琅琊山这个名称。到唐代大历六年(公元771),滁州刺史李幼卿与法琛和尚在山上共建宝应寺(即今日之琅琊寺)书法家李阳冰为寺中庶子泉作铭题于石崖。自唐宋以来李幼卿、韦应物、欧阳修、辛弃疾、王安石、梅尧臣、宋濂、曾巩、文徴明等历代无数文人墨客赋诗题咏,在琅琊山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琅琊山拥有“名山、名寺、名亭、名泉、名文、名士”六名胜境。其中琅琊寺为皖东著名佛寺,也是全国重点寺观之一,宋代所建醉翁亭因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所著《醉翁亭记》一文而闻名遐迩,被誉为天下第一亭,宝宋斋内苏东坡手书《醉翁亭记》碑堪称稀世至宝,欧阳修手植古梅为全国四大梅寿星之一。琅琊山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相互辉映,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

琅琊山的古碑和摩崖石刻也是非常珍贵的书法瑰宝。 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中石刻不可胜数,年代最早者可以追溯到1200多年前的唐代摩崖石刻。它留存了从唐代至今的名人官宦手迹,记述了1200多年的沿革历史。内容有游览纪胜,题赞和记事等。书体楷、行、草、隶、篆均有,以楷书居多。题刻的作者有唐代的李幼卿、韦应物、皇甫曾,宋代的王禹偁、欧阳修、苏轼、曾巩、辛弃疾,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王世贞、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张瑞图,清代的王士祯、铁保等,共有历代石刻400余块,虽经漫长的风雨侵蚀、剥落,尚可辨识的仍有200多块。现存的摩崖石刻唐代有6处,其余大多为两宋的遗迹

在楷书石刻、石碑中,除苏轼所书碑有自己的风格外,大都师法唐初书家和中唐的颜真卿。在留存的石刻中有五块隶书石刻引人注目,唐代1块,宋代4块。已故安徽著名书法家刘夜烽先生曾给予高度评价,刘先生认为;这在我国书法史上,是一个重大的发现。过去许多书论家都认为,唐以后是隶书的没落时期。但仅从这些石刻的书体来看,宋代隶书石刻,则占所有宋代石刻的四分之一。这说明,隶书在宋代并未没落。若从唐、宋5块隶书石刻的艺术风格来看,亦颇有研究价值。李幼卿的隶书石刻,字体方正,严谨,波磔分明,似《纪太山铭》与《石台孝经》,因其距唐玄宗时代最近,故隶书体势亦很接近。
  至于宋代隶书石刻,则不若唐隶严谨,而是风格多样,各不相同。比如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中山刘汝言纪游石刻上的隶书,书体十分怪异,近似楷隶,行笔似《孔宙》,体势若《张迁》。又宋治平二年(1065年)山僧上铨所刻杜符卿赠他的一首诗,隶书字体,亦很怪异。多用篆笔,有《夏承》之遗韵。南宋孝宗淳熙乙已年(1185年)滁县知县王璆所书:郡守陈晖,贰车丁允元,知县王璆,仪真簿王言信以淳熙乙已二月望日,劝耕来游。璆书。这三十四个隶书,颇为精妙。方正似《熹平石经》,挺秀如《史晨》,并兼有《石门》飘逸之势。又南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郡守丁介所作之纪游石刻数十字的隶书,也很佳妙。既似《西狭》之古厚,又有《石门》之纵逸。
  从这里,我们就可知道唐代有唐初欧阳询的《房彦谦碑》等碑刻为规范,故而唐隶大都趋向端庄、严谨。而宋代隶书,因当时无规范之约束,故无一定之规,反而显得奇异多姿,风格多样。琅琊山隶书石刻,虽然为数不多,但已为我国书法史中关于隶书的继承和延续问题,提供了极为可贵的研究资料。

 

                                      方洪(文、图摄影)

 


                  宋  苏轼《丰乐亭记》碑



                           宋  山僧上铨隶书石刻



                            宋  刘汝言隶书石刻



                               宋 王璆隶书石刻



                             唐  李幼卿隶书石刻

 


                                                       宋   苏轼《醉翁亭记》碑刻





 











 



                                              宋  欧阳修手植古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坛 | 宋代金石学的兴起对宋代书风的影响
“小篆鼻祖”——秦代李斯四幅石刻书法作品赏析
颜真卿勤礼碑集古诗文节录 欧阳修 醉翁亭记
欧阳修在琅琊山写下《醉翁亭》,竟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悲惨故事
每日名胜|琅琊山风景名胜区
秦代石刻书法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