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3的学习笔记——怪诞行为学2
首先,人不是理性的,总有些非理性的想法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就像尽管有些事情长远来看对人们有利,但大家却往往不会去做。我们的良知激励我们要采取行动,但多数人宁愿逃避那些目前不尽愉快的事情(比如参加锻炼、从事令人厌恶的工作、打扫车库),尽管将来会有好的结果(有益健康、获得晋升、得到配偶的赞许)

而行为经济学正是把这些作为研究的起点,在行为经济学中,我们并不把人都假定为感觉灵敏,善于计算的机器,相反,我们观察人们实际上怎样去做,这些观察得出的结论常常是人们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理性

行为经济学所要做的就是:找出存在于不同领域行为和决策背后的各种力量,针对影响我们个人、企业,以及公共生活的普遍问题,找出解决方案

为什么巨额奖金带不来高效率:

现象:
1.到达某一点之前,激励可以促使人们更好地学习和表现,但超过这一点,过高的激励反而会影响人们的发挥
2.对于认知能力要求越高的工作,高额奖金产生反作用的可能性越大,但对于非认知乃至机械性的工作,奖金越高则可能成绩越高

原因:
1.过高的激励意味着过高的压力,它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使他们不能专注于手里的工作
2.一旦激励放在...
显示全文
首先,人不是理性的,总有些非理性的想法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就像尽管有些事情长远来看对人们有利,但大家却往往不会去做。我们的良知激励我们要采取行动,但多数人宁愿逃避那些目前不尽愉快的事情(比如参加锻炼、从事令人厌恶的工作、打扫车库),尽管将来会有好的结果(有益健康、获得晋升、得到配偶的赞许)

而行为经济学正是把这些作为研究的起点,在行为经济学中,我们并不把人都假定为感觉灵敏,善于计算的机器,相反,我们观察人们实际上怎样去做,这些观察得出的结论常常是人们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理性

行为经济学所要做的就是:找出存在于不同领域行为和决策背后的各种力量,针对影响我们个人、企业,以及公共生活的普遍问题,找出解决方案

为什么巨额奖金带不来高效率:

现象:
1.到达某一点之前,激励可以促使人们更好地学习和表现,但超过这一点,过高的激励反而会影响人们的发挥
2.对于认知能力要求越高的工作,高额奖金产生反作用的可能性越大,但对于非认知乃至机械性的工作,奖金越高则可能成绩越高

原因:
1.过高的激励意味着过高的压力,它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使他们不能专注于手里的工作
2.一旦激励放在那里,人们就觉得那是他们应该可以得到的东西,而人们失去自认为是属于自己的东西时会产生痛苦,这一痛苦要大于得到同样数量的东西时所产生的愉悦感。就是说我们有损失厌恶倾向,觉得损失引发的痛苦大于收获所带来的喜悦,即第一点所说的,过高的激励带来过高的压力,从而会影响我们的行为

解决:
1.如果企业真的想让工人有产出,就应该努力使他们感到工作有意义,不仅仅通过愿景规划,而且要让雇员有成就感,确信只要做好工作就会得到肯定

为什么我们会高估自己的劳动成果:

现象:
1.我觉得仅仅是花费了几个小时的功夫和力气,就把我和玩具柜的距离拉近了,我对它的感情比对家中其他家具的感情深,我想如果它有感觉,它也会比其他家具更喜欢我,人类的这种情感根深蒂固,总是对自己制作和拥有的物品感到骄傲
2.加入某一团体所做的努力,如联谊会等,这种努力越艰难,越痛苦,越屈辱,成员们对该团体就越忠诚(所以中国人要花大力气去办一场吃力不讨好的婚礼,就是想使人们觉得为这场关系已经投入太多,所以懒得离婚?)
3.我们只有把作品完成才会高估它的价值,那些没有完成的作品,即使我们也在它们身上投入了难以计算的劳动,但就是会爱不起来。投入更多努力确实能增加我们的依恋,但必须是经过努力最终获得成功之后,如果努力没有获得成功,对作品的依恋度会急遽下降

问题:
1.为什么我们有时候把东西看做自己的,有时候却不这样认为?我们在制作过程中要投入的什么程度才能心安理得地为它感到自豪?
2.毫不费力与费心费力之间有种微妙的关系,你让人们投入太多劳动就可能把他们吓跑,而让人们投入太少又会让他们失去量身定制和个性化的感觉,失去了依恋产品的机会,平衡如何把握?

原因:
1.投入劳动会产生依恋,各种领域里劳动的增加都会导致价值的提高。(所以我们会一直和一个不适合自己的人在一起,就因为从前的时间和精力已经成为了“沉没成本”?)

其他:
1.一般来说,我们经常过多地根据结尾来评价某一事件的整体,从这个角度来看,蛋糕作为一顿饭的最后一道菜品,凸显出它特别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我的点子比你的点子好?:

现象:
1.每个人都偏爱自己的主张

原因:
1.不是因为这是TA想出来的,而是因为该主张与TA潜在的信仰和偏好相适应

应用:
1.“孩子是自己的好”能产生高度的参与意识,并引导人们无怨无悔的坚持自己的(或者他们认为是自己的)信念和创意(参照上一章,就是要让人们在一件事情上面付出劳动和代价)
2.如果你理解在工作和思想上投入了时间和精力可以引发专属感和自豪感,你就能鼓励自己和他人怀着更大的兴趣投身到目前的工作中

其他:
1.缩略语赋予的是某种秘密的、内部的文化,是人们交流观念的简洁方式,增加了人们对观念的重要程度的认识,同时又可以把外来的观念排斥在圈内人士之外

为什么我们寻求正义和公平的对待:

问题:
1.这种原始情绪背后隐藏着什么机制与激励因素?人们在什么情形下才寻求报复?是什么力量驱使人们不惜花费自己的时间金钱精力,甚至冒着生命危险非使对方痛苦不可?

现象:
1.即使轻微的侵害也可能引发人们报复的本能,一旦人们感觉需要采取行动进行反击,通常不会仔细辨别到底谁惹恼了他们(想要报复,首先要认清敌人。。)

原因:
1.报复绝不仅仅满足个人欲望,报复与信任其实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人们总是愿意相信别人,这一信任的基本因素也揭示出为什么建立在社会基础上的社会契约一旦被破坏,我们就会非常愤怒。诚信社会的好处太多了,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就是保持我们社会中的高度诚信

如何提高我们的幸福生活指数:

现象:
1.遭遇变化时,我们都会经历同样的过程,一开始,大家都有明显的感觉,但时间一长,人们就逐渐不再注意,到了一定程度,就习以为常了
2.我们都有快感适应现象,即把原有的正面感觉淡化,也把原有的负面感觉减弱
3.如同我们的眼睛可以很快适应光线和环境的变化,人类能够适应期望与体验的变化。工人的工作满意度与工资的相对水平密切相关,而不是与工资的绝对水平有关。换句话说,人们逐渐习惯于他们目前的工资水平(无论多高或多低),不管他们实际能到手的工资总额是多少,不过如果工资金额下降,人们就会痛苦不堪
4.生活中的突发事件,例如受重伤或中大奖,会对幸福感产生重大影响,但它的效应在很大程度上随着时光流逝而逐渐消磨。从长远来看,我们遇到了好事,最终不会像原来料想的那么幸福,发生了坏事,也不会像原来料想的那么悲伤
5.这个推动“别人有,我也要有”的怪圈又称作“快乐水车”,我们期待到手的东西会给自己带来幸福,但却意识不到这种幸福只是暂时的,一旦适应了又会去追寻别的,并且会想“这一次,它会让我幸福很长一段时间”
6.你是否注意到人们挠自己时很难感觉到痒?因为我们挠自己时,对自己手指的动作一清二楚,这种确切的预知扼杀了痒的感觉。有意思的是,如果用右手挠自己的右腋,根本没有痒的感觉,如果用右手挠自己的左腋,身体左右两侧神经系统的时间差产生细微的不可预测性,我们就有了轻微的痒的感觉。(新鲜感和不可预知性)
7.适应性的另一个教训与我们周围人的决策有关。别人有的东西我们没有,这种对比非常明显,因此我们会适应得比较慢。当我们考虑适应过程时,必须想到周围的参照物以及它们会对我们的适应能力有什么影响。我们的幸福感部分取决于我们是否能比得上别人

原因:
1.人们对于周围世界进行观察和学习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适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新事物过滤器,它能够帮助人们把有限的注意力集中到事物正在发生的变化上,预见到可能带来的机会或招致的危险。适应能力让人们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发现重要的变化并加以处理,同时忽略那些非重要的变化
2.人们对环境还会进行主动适应,“主动适应”既不是体能的,也不是快感的,它有点像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它的基础是在一长串的决策过程中做出很多细小的改变,因此最终结果与一个人的环境和局限相契合

问题:
1.我们是否有办法延伸对于新车、新城市、新人际关系的满足感呢?

应用:
1.延缓适应的关键是中断适应过程。你可能认为从事枯燥和无聊的工作,中途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会有好处,但这样的中断实际上减弱了你的适应能力,如果你需要重新开始工作会觉得问题更严重。假如你在打扫房子或准备报税文件,最好的做法就是一鼓作气干完为止。不要以为休息片刻可以暂时摆脱烦人的苦差事,想一想重新开始做不喜欢的工作有多难。同样的,假如你不愿意冒着凉气离开浴盆为自己的杯子里加饮料,想一想重新躺进浴缸的热水中会何等舒服
2.如果你考虑把钱花在短暂体验(自由落体跳伞)或者持续体验(买新沙发)上,而你预期二者给你的幸福总量相同,那就选择短暂体验,沙发对你幸福的长远效应可能比你预期的小的多,而自由落体跳伞运动给你带来的长期愉悦和记忆则可能比你预料的长久的多。(因为短暂体验不容易产生适应)(感情也是这样?)

其他:
1.疼痛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感受,人们感受到的疼痛总量不仅是伤情在起作用,还取决于感受疼痛的背景环境,以及人们对受伤意义的诠释,如果疼痛与痊愈相关联,就能克服某些伴随疼痛而来的负面情绪

你会选择谁做你的终身伴侣?

现象:
1.适应性会产生巨大魔力,使人们觉得自己追不到的那些吸引力非常高的人,变得不那么吸引人了,不过真正的适应性远远不止是改变我们对世界看法和排斥我们得不到的,真正的适应性还含有这样的意义,即用阿Q精神法,让我们接受现实
2.审美缺憾者的适应方法:重新考虑侧重条件(我不喜欢秃顶男人,但我更看重别的条件)。“碰到谁就爱谁”不是在鼓吹爱情不忠,而是指我们有能力发现,并且爱上我们伴侣的特别之处
3.人们想找比自己稍微漂亮的人约会,但是,姑且假设是为了感到安全和放松,他们不想找比自己强太多的人

为什么在线约会比不上媒妁之言?

原因:
1.花椰菜和山核桃的化学成分并不能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实物的味道,把人们的各种特点分解列表也不能帮助我们了解是否能和他们相处或者共同生活(觉得豆瓣是一个很好的虚拟约会平台,因为有与周围世界的互动)

为什么我们选择帮助某个人,却漠视许多人的痛苦?

现象:
1.一个人的死亡是个悲剧,但是100万人的死亡不过是个统计数字
2.我们一旦看到一张面孔、一幅照片、一个人的具体情况,我们感同身受,随之而来的就是行动。但如果信息没有具体到个人细节,我们就不会有强烈的同情心,结果就很难采取行动
3.被引导个人关怀时,我们会立即采取行动,如果涉及人数众多,我们则不会。冷静计算不会增加我们对重大问题的关注,相反,它会压制我们的同情心

原因:
会拔刀相助的三种因素:1.你需要与受害者接近,产生“密切度”,我们常会出钱帮助一个失业的邻居,而不去帮助一个更需要帮助的无家可归的人 2.“生动感”,从远处遥望灾难,一切都会显得比较平静,我们不会觉得有必要改变任何事情 3.你是否有信心单枪匹马拯救受害者与水火之中

为什么我们常常感情用事?

现象:
1.在理想的世界里,人们应该会记住,在情绪的影响下决定的行为像傻瓜一样,因此,应该认识到没有必要继续那样做。不过现实是,人类对自己过去的情感状态总是记不住,但是,我们却能记住自己做过的决定。由此,我们把同样的决定一直重复下去。从本质上看,我们一旦感情用事,就会作出短期决定,而它却会改变我们很多的长期决定(又是沉没成本)
2.如果我们对情绪的反应时莽撞的做出决定,那么我们不仅会为随之而来的后果感到懊悔,还会创造出一种长久的决策模式,它将持续的误导我们,最后,这种自我羊群效应的倾向不仅在我们进行同样决策时,而且在做类似决策时也会发生作用

原因:
1.如果说我们可能跟随不很熟悉的人,那么对于我们无比敬重的人——我们本身,又会如何跟随呢?如果我们看到自己曾经做过的某个决定,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个决定有道理,于是我们就照此办理。这一现象叫做自我羊群效应,因为它与跟随别人在形式上相似,只不过我们跟随的是自己过去的行为(当然也包括在情绪影响下做的那些不理性的行为,所以情绪波动太大时最好不要采取行动。。)

应用:
在情绪控制下什么都不要做,就不会产生短期或长远的危害

其他:
1.在确立长久关系之前应该先寻找一种环境,那里没有现成的社交规则,来探索你们在其中的共同行为(如旅游、策划婚礼等),还有,应该密切注意那些可能导致关系恶化的行为方式,一旦观察到早期的警示现象,我们应该立即采取行动,绕开不理想的路径

为什么一切决策都需要检验?

原因:
1.禀赋效应和损失厌恶感,我们一般会高估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把失去它看做损失,损失在心理上是痛苦的,因此我们需要许多额外的激励才愿意放弃某些东西
2.保持现状偏见,一般来说,我们愿意保持事物现状,能不改变就尽量不改变
3.决定的不可逆转性,因为我们对未来知之不多,难以决断,一旦做出选择,却必须终身接受,并承担由此产生的后果,这样的选择令人生畏,又不知自己是否能够最终适应这一变化
16
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痛苦会翻倍?
诺贝尔奖得主告诉你:建立心理账户,让失恋不再痛苦
《动物精神》——人类本能与行为经济学
经济学中的处置效应:人们更不愿意卖出,那些产生损失的资产!
经济学的六个基本原理
关于薪酬的六个危险神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