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我养不出一个乐观自信的孩子?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是幸福生活的奠基石,也是磨难挫折的均衡器。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能培养出一个乐观自信的孩子,但乐观并非是一项所有人都能天生拥有的才能。

望着桌子上的半杯水,有些孩子会积极地想着“还有半杯水呀”,有些孩子则会冒出“只有半杯水”的念头;面对挫折时,有些孩子会思考“我要如何做才不会让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有些孩子则悲天悯人地认为“生活就是对我不友好”。

如何教出乐观的孩子呢?我们整理了以下六点父母需要注意的地方,一起来看看是否对你有所启发吧。

1.不总是抱怨生活

一位拥有2岁和4岁儿子的梅丽莎·巴尔多夫(Melissa Baldauf)曾透露,每天她要开车送他们去西雅图一家儿童中心活动,因为遇上雨季加上一路上两个孩子吵吵闹闹,一家人经常迟到。于是梅丽莎变得越来越烦躁,每次都抱怨地说“我们永远也到不了那里”“为什么我们老是迟到”。

然而,这种总是将注意力放在消极想法或挫折上面的人,属于典型的悲观主义者。

身教优于言教,你越是习惯抱怨金钱问题或是生活上的不如意,你的孩子越有可能有样学样地消极对待人生。

相反,我们可以试着和孩子聊聊一天当中感恩的事情,无论大小,比如“今天我在公司搞定了一个大项目”“今天我在邮局碰到了一个超级nice的人”“真是美好的一天呀”,从这样的言语中孩子也会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

来自美国费城的一位妈妈珍妮·麦克里(Jenn McCreary)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鉴。

珍妮有一对可爱的9岁双胞胎女儿,每次晚餐期间她会和女儿玩一个名叫“玫瑰与刺(roses and thorns)”的小游戏,游戏中每个人要分享当天自己觉得最开心和最糟糕的事情,这样做的目的是把所有抱怨一吐而快之后,引导孩子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更积极的事情上。

2.提高对孩子的期望

早在儿子们上幼儿园之前,一位来自弗吉尼亚的妈妈普西里拉·贝克(Priscilla Baker)就在他们房间里贴了一张任务清单,上面要求孩子们完成早起铺床、自己换衣服、刷牙洗漱、整理好自己的房间等。

“如果他们没有完成这些任务,那么他们就不被允许下来吃早餐。”普西里拉说道。

尽管她的初衷是出于减少自己工作量的目的,但很快她就意识到孩子们会从中受益,比如他们会在做完事情后,一边快速的下楼一边兴奋地说“妈妈!今天我把床铺得很整齐,你快来瞧瞧!”

他们会从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中获得强烈的成就感。普西里拉表示。

孩子们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不会天生形成,给他们提供机会去证明自己的价值能够更好催化这一特性。

曾著有《让你的孩子从消极思维中解放出来》的儿童心理学家塔玛·琼斯基(Tamar Chansky)指出,“托付孩子去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会帮助他们肯定自我、减少负面情绪。”

但塔玛也表示,让孩子做跟自己年龄相符合的事情,才更容易实现成功。

比如家务活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一个两岁的孩子会自己收拾玩具,一个三岁的孩子会把脏衣服放在收纳篮里,一个四岁的孩子会将碗筷放在洗碗池里,一个五岁的孩子会帮忙倒垃圾,一个六岁的孩子会自己叠衣服……

3.鼓励孩子合理的冒险行为

很多父母不会否认培养独立性对于孩子的身心益处,可等到他们真正将孩子放手时,他们很容易变得焦虑,光是想到孩子会遇到什么突发情况就会眼眶泛泪、无比焦虑。

因此处于本能的护犊心理,他们宁愿让孩子参加一些温和性的活动,比如画画、音乐,而减少一些在他们看来刺激性的活动,比如滑板、攀岩、拳击等。

然而,不鼓励孩子去参加他们可能感兴趣的户外活动,会打击到他的自信心,产生“为什么其他孩子能玩?是因为我玩不了吗”之类的自我怀疑,继而令悲观情绪渗入。

著有《思乡与快乐:离开父母的时日如何帮助儿童成长》的儿童心理学家麦克·汤普森( Michael Thompson )指出,童年需要一个终点,而培养孩子独立和自我保护能力,让他们离开家长安全的怀抱,自主追求高一级的冒险和挑战,则是父母的职责。

就像你放手让他参加两天一夜的野外露营或者适龄的攀岩活动,比起害怕孩子因为尝试新事物而受到伤害,你更应该期望当他回家时对你说“我做到了”。

4.不要快速介入孩子的纠纷

在孩子学习一个新词语或者解开一道数学题时,父母很容易介入其中,希望帮助孩子快速通过这一道道关卡,但其实,给予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孩子尝试自己去找到解决办法,也不失为某种意义上的一劳永逸。

曾有一位母亲分享过自己女儿遭遇校园霸凌的事情。

在她听说另外一名二年级女孩笑她女儿肥胖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就是给女孩父母打电话,但最后她还是没有拨出那个电话。

她表示“相比指责当事人,我更希望女儿能够自己学会解决这件事情。”于是她跟女儿进行了一番交流,在引导中鼓励她应该如何应对此类事情。

当那个女孩再次嘲笑女儿时,女儿拿出了自己早已准备的话语“第一,我不胖;第二,我觉得对一个朋友这样说不是很好。”女孩意识到不对,立马给她道了歉。

等到女儿回到家后,她兴奋地向母亲讲述事情的经过,并认为自己感受到了内心的强大,而不是听信别人、否定自我。

5.鼓励孩子学会接受失败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挫折会打开孩子自卑的缺口,让他们陷入“我真的不够聪明”“我足球踢得真烂”“我不适合画画”等自我否定的悲观情绪中,继而全盘否定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安德鲁·沙特(Andrew Shatté)博士曾指出,为了防止孩子在这种自卑情绪里越陷越深,父母要及时将孩子拉回、帮助他们重拾自信。

父母要让孩子意识到困难并不只会“青睐”某一个人,每个人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磨难,比如引导他思考“你班上肯定也有同学不知道解这道数学题吧”“所有小朋友都跟你一样,一开始会感到沮丧,你并不是唯一”“万事开头难,勇于尝试后才会变得越来越好”。

让孩子先勇敢接受自己的不足,然后让他们知道透过不断尝试才有机会克服眼前的困难,“当你不记得自己努力了多少次的时候,那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6.不要给孩子幻想

如果你的孩子告诉你“我在新学校交不到朋友”,你会不会这样安慰他“不要担心,当身边的人发现你的优点后,一定会抢着要和你做朋友的”?

——这并不是明智之举。

一旦给予孩子虚假的希望,随着他们的自尊心的增强,父母们这种善意的谎言会被他们轻易地看穿。而稍显讽刺的是,不断让孩子相信“一切都会变好”往往会带来实际生活中完全相反的效果。

安德鲁·沙特博士表示,相比积极地看待问题,乐观更需要孩子学会如何实事求是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他们才能为即将面对的任何改变做好准备。

好比鼓励孩子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放学后带他去最近的游乐场、让他周末骑自行车在周边逛逛、参加社区活动等,创造机会让他们自己去结交新朋友。

你同意这些观点吗?也跟我们分享一下你成功的经验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吾老:如何培养一个自信、心理健康的孩子呢?听听专家怎么说
家长需对孩子做的三件事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父母不可不知几大妙招
孩子的自信和自卑来源于那里?
为什么不建议给孩子做挫折教育?
内心强大的孩子 背后站着这样的父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