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二钟声·卷下

 其他格式

  一、连环格(分咏嵌字合一)

  朱淑贞·梅(分咏)招怨六唱

断尽柔肠犹怨别,
蜕余香骨漫招魂。

柳梢月上空招谤,
篱角风来莫怨春。

枝上抱香休怨老,
陇头樱留为招魂。

  二、居易格(上下分嵌古人名)

语言无忌缘心正,
否泰相如是道坚。

把酒论文同此乐,
显身名世复何心。

傅粉何须嫌太白,
施朱偏是喜轻红。

不信玄珠沉赤水,
须知丹鹤出青田。

双垂明月娇难比,
一顾横波梦自牵。

望去荒丘为乐土,
折来新柳是谁枝。

空有芳情传绿绮,
剩将清泪寄红绡。

纤纤明月空临照,
小小青山不解颦。

满载一船山争去,
只留万里水光浮。

胡帝胡天随子意,
一风一月入余怀。

留病转教能去病,
驻年翻自不延年。

  三、诗谜格(分咏格一种,只限定
大范围题目)

  限剧名

依约好春来画阁,
安排仙梦到琼钟。

 分咏“艳阳楼·蝴蝶杯”

滴沥竹梢欺病耳,
嵯峨海上割愁肠。

 分咏“潇湘夜雨·剑峰山”

  限词牌名

帘卷西风睛更好,
花开东阁冷犹香。

 分咏“秋霁·早梅芳”

江上钓鱼惟此老,
厕中化彘是何人。

 分咏“渔父·戚氏”

一骑红尘妃子笑,
半窗凉月旅人愁。

 分咏“荔枝香近·秋思”

  限人名

寄泪何堪凭素帕,
传情真欲托冰弦。

 分咏“红绡·琴操”

恍如苍隼舒双翼,
疑是银河落九天。

 分咏“张舟·山涛”

  限书名

小聚不堪嗟往事,
奇文应自去陈言。

 分咏“感旧集·新语”

抛绣光阴宜弄笔,
飞英时节好传杯。

 分咏“女红余志·花间集”

已遣乌衣为寄信,
更教红叶与通情。

 分咏“燕子笺·韩诗外传”

或北或南俱可达,
无冬无夏始为佳。

 分咏“史通·春秋”

老去惟堪亲酒盏,
静中最喜听蛙声。

 分咏“醉乡日月·幽闲鼓吹”

北枝犹复开冰蕊,
来世依然见玉箫。

 分咏“二度梅·再生缘”

纵可案头编六帖,
何如海内写三登。

 分咏“居易录·太平寰宇记”

  限古僧名

百啡明珠供笔砚,
一泓秋水入丹青。

 分咏“宝志·图澄”

眼中余子称谁氏,
天下苍生误此人。

 分咏“无可·道衍”

遵路欣看平似砥,
感恩只说大如天。

 分咏“道安·惠洪”

澄心自可生虚白,
拔脚居然脱软红。

 分咏“怀素·无垢”

一轮初浴澄潭影,
四野难寻送杵声。

 分咏“皎然·无相”
 


附卷:张丛碧先生和作
 

  嵌字格

  唐水二唱

高唐有梦曾为雨,
洛水无波只剩尘。

  边卢三唱

不容边叟嘲空腹,
愿向卢生借枕头。

  上铜六唱

万事能如争上水,
一贫钱比失铜山。

  木虚七唱

心死先看形若木,
名存终见实为虚。

高桐百尺多孙木,
下笔千言尽子虚。

  入魅愁人(双钩格)

入世渐深皆是魅,
愁根本有不关人。

  知路却骚(双钩格)

知机能隐休寻路,
却病无方只赋骚。

  镜一(蝉联格)

三生了悟能如镜,
一死缠绵始尽丝。

  春花秋月(碎锦格)

万点春花皆别泪,
一钩新月是秋心。

  疏香还斗(碎锦格)

细柳摇时风自斗,
疏梅开候雪还香。

  红烧鲤鱼(碎锦格)

赤鲤跳门鱼激浪,
红霞散绮火绕天。

  窗雨新美(碎锦格)

春风入座如新雨,
明月窥窗似美人。

  六州歌头(碎锦格)

头白九州犹作客,
眼青六界只悲歌。

  行曲(下楼格)

曲子歌残桃叶渡,
行人魂断杏花村。

坊曲柳阴寻旧巷,
露行叶底避朝阳。

家世曲江非旧梦,
客身行李剩残年。

流觞作曲须依水,
垂柳成行直到门。

周官徒卒行司马,
异氏风流曲相公。

花木禅房通曲径,
吴山江月带行营。

江土峰峦湘女曲,
水边天气丽人行。

  分咏格

  吴文英·暖水瓶

拆碎楼台仍是宝,
装来汤谷却如泉。

  秦观·黄花鱼

去鲞来鲥堪比味,
微云衰草足传名。

  阮籍·重阳

浊世人皆遭白眼,
边城秋不见黄花。

  走马灯·端午

蜡烛为天纱作地,
榴花插帽艾悬门。

  鬼趣图·梦痕

悠扬归路惟灯见,
哀乐重泉赖笔知。

  碧·喜

白雁歌传天水谶,
红鸾星照洞房春。

  远山·鸡

数点犹留湘女意,
一声即起世人忙。

  西厢记·蛩

若使传情惟白石,
最怜作嫁是红娘。

  樗蒲·暮春

画图呼六休张口,
节序逢三已到头。

  投缳·盘香

千秋恨满罗巾血,
万叠灰余锦字心。

  李易安·伞

帘卷西风愁菊瘦,
楼张春殿想莲狂。

  黄山谷·马子

并世相称苏学士,
一生不识汉留侯。

  温飞卿·蝙蝠

旖旎花间推领袖,
模棱世上似衣冠。

  文天祥·鼠

柴市独留千古节,
笔须曾扫万人军。

  陈后主·砚

歌残忍对胭脂井,
泪尽犹思芍药泅。

  相士·桃

看去便能知贵贱,
分来无复问雌雄。

  猫·头

相形亦畏韩擒虎,
至死犹酬吕马童。

  鹧鸪·剑

风义千秋吴季子,
名篇一代郑都官。

醍醐未醉须频劝,
勋业无成莫更看。

  鹰·鬼

架臂待追先去犬,
到头都是未来人。

直上天中施矫健,
每从花下得风流。

  李广·茶

有客舍中称博士,
无人灞上识将军。

  辛稼轩·鼻烟壶

千古并称苏玉局,
一时争贮赛金花。

  贺双清·梦

失意偶然蕉叶底,
伤心一样柳梢头。

  李义山·诗钟

侍臣不赐承盘饮,
座客同为刻烛吟。

  赵飞燕·月饼

唐宫制拟长生乐,
汉殿开来并蒂花。

  戚夫人·杖

不愁蜀道腰身健,
无奈商山羽翼成。

  谷气·土地庙

两面有诗墙不倒,
一年无涝祀方多。

  笔·饭

即从万纸书难尽,
纵是千金报亦轻。

  不倒翁·结婚

比貌疑为长乐老,
同心好为后来人。

  朱淑贞·梅(分咏)招怨六唱

词疑六一同招谤,
身属逋仙不怨孤。

寒姿因瘦常招雪,
薄命由才莫怨天。

 

 

规矩诗钟

  诗有诗式,诗钟也自有其定式。但式微既久,知之渐少,且随时代之推移,似有重新检讨、厘定新法之必要。

  诗钟之法,清唐景崧《诗畸》列有八式,林景仁《东海钟声》定为七法。近代闽人陈海瀛先生《希微室折枝诗话》综合成十二则,陈涓音先生《折枝入门》整理出十五要点。上举先辈诸贤所定诗钟之法式,大同小异。今以陈海瀛先生所提诗钟犯忌之十二式,谈谈今日诗钟创作应遵守之法则。

  一、动静无别。以动对静,不能相称,诗钟谓此病为“内外科”。如“越职悔陈言事疏,好官笑剩买山钱”句,以“越”对“好”就不相称了。

  二、虚实难称。以虚对实,虽非大错,然未可为法。如“遂非我见承平远,亦既人怜少小孤”句,“远”字虚,“孤”字实,终觉不妥。

  三、畸形不整。此为诗钟之大忌,俗称“三脚蟾”。如“去棹如飞移岸走,有山无数渡江来”句,“岸、山、江”为同一类字,“岸、江”相对甚好,但惜用“山”字,变成畸形,故曰不整。

  四、同音相犯。虽非大病,但应尽量避免。如“星影满江将眼乱,秋声在树已心凉”句,“星、心、声”同音,应避。准此,同韵也应不得相犯。

  五、字异义同。此病不易觉察,偶然用之在所难免。如“闲似白鸥沧海客,健如黄犊少年人”句,下联“如”字若改为“于”字,即可免犯此病。

  六、意同词异。此则诗中之“合掌”,应避之。如“栖寂不教投众浊,避嚣但要赏孤芳”句。

  七、左右相撞。此病系同类项字在钟联中不对称排列。如“颇疑风露花前立,最爱湖山雪后看”句,出句已用“风露”,对句复用“雪”,同属天文类字,故曰左右相撞。

  八、子母相失。排比有子母与非子母之分,它们应各自为对,否则就是子母相失。如“斑兽西还看早晚,崖州南望泣孤寒”句,“早晚”为子母排比字,而“孤寒”属非子母排比字,故不能相对。

  九、属人属物。一对钟吟,语气及动作不能一句属人,另一句属物。如“开遍山花春欲老,坐残墙月夜将阑”句,上联“开”字的对象是花,属物,下联“坐”字的对象是人,属人,故相对不妥,若改“开”为“看”,则与“坐”同属人;或改“坐”为“照”,与“开”字同属物,则妥。

  十、联上联下。一对钟联的句法顺序不应相左。如“微径得从新鹿迹,寒林失却旧莺声”句,出句用倒装法,对句用直叙法,句法相左,不如改上句“得从”为“留多”,则句法相同无误。

  十一、总称别称。总称和别称应区分,各自为对。如“芳草送春无限碧,杜鹃劝客不如归”句,“芳草”是总称,“杜鹃”是别称或曰专称,例不得相对。

  十二、通用专用。词有通用与专用之分,亦不能相对。如“人海归来空有梦,白门游后怅无诗”句,以“人海”对“白门”,则是通用名词与专用名词相对了。

  此外还有什么“女名禁对男名”、“用典忌时代相隔太远”等,上述种种,均着眼于钟联的对偶,可见诗钟初始制法定式之所在。

  诗钟规范之要,乃在平仄上摒弃近体拗救形式的运用,以为倘如此则与律句无异,近乎联对了。对此,前人已多慨叹,故何刚德在《平斋诗存》中自注道:“前辈均重典实,格律极严。今则群趋声调而蹈空者多矣。”可知法度之严,令人生畏。

  今之钟吟,中规中矩,遵古法则者已难见一二。究其因,个中悉知诗钟之格律者无几,且于实践中又常为近体格律所左右,一时疏于检讨而使之然耳。准此,窃以为目下诗钟之创作应有如下之共识方妥。

  一、字数确定,仅限七言,一联十四字,不容增减。

  二、平仄严谨。此有二法,严者遵守旧制,是平是仄不能易位;宽者可适当运用近体之平仄要求,允许拗救存在。宽严应视个人的兴趣和钟题的难易而定。

  三、对仗必须工整、熨贴。上例先贤诸多法式,可供钟吟规矩守则,近体诗之对仗规则亦可用于诗钟创作之中。

  四、钟吟虽然有各自的意境和概念,但上下句在文义上要整齐划一,互相呼应。

  五、运典与白描还须严格分开。创作上闽派粤味、学识神韵应兼容并存。无论典句空句,以情事相类为佳。

  陈海瀛先生在《希微室折枝诗话》中曾指出:“折枝虽与近体异,亦别有不可犯之法式。”这就是今日诗创作应有的规矩所在。

    (1999年4月初稿)

 

整理后记

  《七二钟声》是天津市三位老学者寇梦碧、陈机峰、张牧石先生的诗钟结集,北京张伯驹先生也有和作附其后。因诗钟的创作时间正值“黄钟弃毁、瓦釜齐鸣”的文化大革命的中期,故书名《七二钟声》自有其特殊的含义,“不作寻常大小鸣”,“别留馀响起新声”,此之谓也。手稿的删定也在是年夏,钞成之时,巧值陈机峰先生夫人病逝。如今谈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令人怅然。

  二十年后的一九九二年,陈兆熊兄将手稿寄达我处,嘱余整理、校注并予出书。一九九四年初,我写定《诗钟初探》的同时,对《七二钟声》做了整理,但未能及时付梓,迟至今日才成现实。距兆熊兄的赐稿和嘱托,不觉已隔了十年之久,既愧对先后归诸道山的张伯驹、寇梦碧、张牧石三先生和如今唯一健在的陈机峰老先生,同时,也对不起寄于热望的兆熊兄,心中自是十分歉然。

  在付印之际,写上以上几句表示对四位前贤深切的怀念,并记下这一段三十年不寻常的经历。现将《诗钟初探》一文略加补充,成《辞赋馀韵话诗钟》以代前言,将《规矩诗钟》附置篇后,权作对有心敲钟的人指指路。

    李竹深
   2003年6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写对联(四)
折枝诗
【新提醒】钟声
纪念夏承焘先生诞辰120周年 | 周笃文:侍读札记(下)
晚风青争||隽永的诗钟(一)
诗钟格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