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千人册(401-410)

401、颜之推(531年~591年以后),字介。颜氏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先世随东晋渡江,寓居建康。侯景之乱,梁元帝萧绎自立于江陵,之推任散骑侍郎。承圣三年(554年),西魏破江陵,之推被俘西去。他为回江南,乘黄河水涨,从弘农(今河南三门峡西南)偷渡,经砥柱之险,先逃奔北齐。但南方陈朝代替了梁朝,之推南归之愿未遂,即留居北齐,官至黄门侍郎。577年齐亡入周。隋代周后,又仕于隋。家训一书在隋灭陈(589年)以后完成。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所著《颜氏家训》是传世代表作,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写成《颜氏家训》一书告戒子孙。《颜氏家训》成为了我国封建时代家教的集大成之作,被誉为'家教规范'。全书共20篇。

402、高纬(556年5月29日-577年11月),即齐后主(565年-576年在位),字仁纲,武成帝高湛次子,母胡皇后。高纬即位时,腐朽的北齐政权已经摇摇欲坠,他自己仍然荒淫无道,导致北齐军队衰弱,政治腐败,北周来攻,齐军大败,周军不久破北齐京师邺(今河北临漳),高纬慌忙将皇位传于自己8岁的儿子高恒,然后带着幼主高恒等十余人骑马准备投降南方的陈朝,但他们刚逃到青州(今山东青州)就被周军俘虏了,被北周封为温国公。北齐承光元年(577年),被诬与宜州刺史穆提婆谋反,与北齐文襄帝高澄第五子高延宗等数十人皆被周武帝宇文邕赐死。北周大象末年,葬于长安北原洪渎川。北齐亡国之君,是南北朝有名的昏君。任用奸佞,残害忠臣,纵情声色,终导致亡国。尤其擅杀名将高长恭、斛律光坐实昏君称号。

403、宇文泰(507-556)。其先出于匈奴,自后燕归魏。泰子宇文觉称帝后,追尊为太祖,谥文帝。北魏末年六镇起义中,参加鲜于修礼和葛荣的起义军。尔朱荣镇压葛荣后,隶尔朱荣部将贺拔岳麾下。永熙三年(534)党于高欢的侯莫陈悦杀死贺拔岳,宇文泰继统其军众,东进据长安。魏孝武帝与高欢不睦,入关就将宇文泰任命其为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次年,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文帝),改元大统,是为西魏,政权实际掌握在宇文泰手中。宇文泰善于谋略和指挥。在军事上主要依靠来自北镇尤其是武川的镇人,他们以后又成为西魏、北周政治上的支柱。宇文泰与东魏多次作战,互有胜负。西魏文帝娶柔然公主为皇后,并废原来的皇后为尼,最后赐死,以取悦于柔然。对于突厥,亦曾遣使通好。但宇文泰对南朝则采取攻势,先后夺取了益州和荆雍之地。宇文泰注意屯田以资军国之用,同时十分关心行政效率,大统元年采纳苏绰建议进行改革。他制定了公文格式,以朱色、墨色区别财政支出与收入,定出户籍册和胪列次年课役大数的计帐制度。大统七年,苏绰又制定地方官必须遵守的6条诏书:清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宇文泰对于儒士表示尊敬。以后又命令卢辩仿照周礼更改官制,甚至政府文告也要仿先秦文体。北周的实际创建者。他建立府兵制,扩大了兵源,这一制度为隋唐所沿袭。

404、高长恭(541年―573年),又名高孝瓘、高肃,祖籍渤海调蓨(今河北省景县),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生母不详,高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分享。累次升任至并州刺史。突厥攻入晋阳,高长恭奋力将其击退。邙山之战,高长恭为中军,率领五百骑兵再入周军包围圈,直至金墉城下,因高长恭戴着头盔,城中的人不确定是敌军或是我军,直到高长恭把头盔脱下来城上的人才知道是高长恭,派弓箭手开始放箭保护他,之后高长恭成功替金墉解围,高长恭在此次战中威名大振,士兵们为此战而讴歌他,即后来知名的《兰陵王入阵曲》。后历任尚书令、录尚书事、大司马、太保、太尉等。与段韶征讨柏谷,又攻打定阳。段韶患病,高长恭总领其众。前后以战功别封钜鹿、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后因'国事即家事'招致北齐后主高纬记恨,于武平四年(573年)被高纬赐死。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将领,封爵兰陵郡王,“兰陵王”原型,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

兰陵王

405、斛律光(515年―572年),字明月,朔州(今山西朔县)人,高车族,祖父斛律大那瓌,为北魏光禄大夫,第一领民酋长,父亲斛律金,曾为北魏武卫大将军、左丞相。初任都督,后拜大将军、太傅、右丞相、左丞相,封咸阳王。他骁勇善战,在与北周近20年的争战中,多次指挥作战,均获胜利。他治军严明,身先士卒,不营私利,为部下所敬重。北齐名将。善于骑射,号称'落雕都督'。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斛律光。

406、苏祗婆,新疆人,苏祗婆其家世代为乐工,他不仅琵琶技艺超群,而且精通音律。苏祗婆曾从其父那里学了西域所用的'五旦''七调'等七种调式的理论,他把这种理论带到中原,当时的音乐家郑译曾从苏祗婆学习龟兹琵琶及龟兹乐调理论,创立了八十四调的理论。北周至隋代著名的音乐家,琵琶演奏家。是我国古代十大音乐家之一。苏氏乐调体系奠定了唐代著名的燕乐二十八调的理论基础,是我国古代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汉民族乐律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琵琶也因此大盛,成为我国主要的民族乐器。

407、陈霸先(503-559)。陈高祖。字兴国,小字法生。先祖在西晋永嘉时南迁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东)下若里。家世寒微,出身小吏,喜读兵书,长于军事。太清二年(548)侯景叛梁,攻陷建康。次年七月霸先消灭与侯景勾结的广州刺史元景仲,十一月在始兴(今广东韶关)起兵勤王讨侯景。大宝元年(550)出大庾岭,沿赣江而下,军至南康(今江西赣州),受湘东王萧绎节制。至湓城(今江西九江)与王僧辩会师,率甲士3万、强弩5000张、舟船2000乘,东进破建康,讨灭侯景。进位司空,领扬州刺史,镇京口。霸先与王僧辩迎立晋安郡王江州刺史萧方智至建康为帝而擅朝政。四年,王僧辩又纳北齐扶植的萧渊明至建康为帝。霸先从京口起兵袭杀王僧辩,废萧渊明,拥萧方智为帝(梁敬帝),并击败北齐军。敬帝太平二年(557)霸先加九锡,进爵为王,十月代梁即皇帝位,国号陈,改元永定。南朝陈的创建者。

408、张僧繇(yóu),字号不详,吴郡吴中(今江苏苏州)人。梁天监中,为武陵王国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历右军将军、吴兴太守。苦学成才,长于写真,并擅画佛像、龙、鹰,多作卷轴画和壁画。南北朝时期梁朝大臣,著名画家。成语'画龙点睛'的故事即出自于有关他的传说,记载他在金陵一乘寺用讲求明暗、烘托的'退晕法'画'凸凹花',有立体感,可知他已接受了外来的绘画技法,'笔才一二、像已应焉',很像现在的速写,被称为'疏体'。张僧繇的绘画艺术对后世有着极大的影响,与顾恺之、陆探微、吴道子并称为画家四祖,唐朝画家阎立本和吴道子都远师于他。

张僧繇“画龙点睛”

409、宇文邕(543年—578年6月21日),汉化的鲜卑族,生于同州武乡(今陕西大荔)。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武成二年(560年)至宣政元年(578年)在位。武成二年(560年)四月,在宇文护的拥立下,即帝位。建德元年(572年)终于诛杀权相宇文护,独掌朝政。后继续推行均田制,改进和发展府兵制度,将府兵指挥权从中外都督诸军事府收回由皇帝掌握,并开始招募均田户农民充当府兵,扩大兵源,充实军事力量,准备兼并北齐。建德六年(577年)正月俘北齐后主父子,灭北齐。 宇文邕在位期间,摆脱鲜卑旧俗。整顿吏治,使北周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国势强盛。宇文邕生活俭朴,能够及时关心民间疾苦。宣政元年(578年)五月,周武帝率诸军伐突厥,五道俱进。因病诏停进军。六月,疾甚,还军长安,当月病逝,年仅36岁。传位长子宇文赟。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皇帝,有为英主。

410、陈叔宝(553年-604年),即陈后主,字元秀,小字黄奴,陈宣帝陈顼长子,母皇后柳敬言, 582年-589年在位。陈叔宝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隋军南下时,自恃长江天险,不以为然。祯明三年(589年),隋军攻入建康,陈叔宝被俘。后在洛阳病死,终年52岁,追赠大将军、长城县公,谥号炀,葬于洛阳邙山。南北朝时期陈朝亡国之君,历史上著名昏君。《玉树后庭花》是其陈叔宝代表作,既显示出他很高的文化修养,也把他的骄奢淫逸展现的淋漓尽致。后来本诗被视为'亡国之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周亡于昏君“自毁长城”(2)
得到一个叛将,失去一个国家
南北终归一统: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
《南北朝系列》侯景之乱之九:东魏攻克颍川与高澄遇刺邺城
祸从口出!经典案例1个
唐张怀瓘《二王等书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