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收藏)

第一章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收藏)

教学目标

1、了解建国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大纲)编写概况;

2、理解与把握语文课程标准的四大基本理念;

3、理解掌握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及其在工具性和人文性方面提出的新要求;

4、理解和把握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关系及它们在课程目标中的整合。

重点与难点

1、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2、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关系及它们在课程目标中的整合。

学时安排】  4个学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语文课程标准

1、语文课程标准的定义

表述一:语文课程标准也称为“教学大纲”“课程纲要”,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是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课程计划(也称教学计划)制定的,体现了国家对语文教材和教学的基本要求。

表述二: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颁布的教育方针和教学计划制定的语文课程的带有法律意义的文件。语文课程标准是有关语文课程编制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准则,规定了语文学科的性质、教学目标、任务、要求、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教材编写的体系和结构,提出对教学的原则要求。

建国至今,已颁布了七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19501956196319781987199220017月,国家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九年一贯制)。

2、语文课程标准的功能:

1)编写教材的依据

2)教师教学的准则

3)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尺(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二、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课程的性质是某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只有正确地认识课程的性质,才能在教学中正确地把握方向,落实课程的教学任务,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因此,正确地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文教学的首要问题。

概括起来,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代表性的观点有:

1、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

该观点认为,语文课程内涵非常丰富。在教材里,讲语言文字即是“文”,

讲思想就是“道”,介绍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时则有较强的思想性,欣赏小说、散文、诗歌时,又有丰富的文学性(形象性)。在能力训练方面,既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等等。所以说,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

2、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

1963年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工具。”

1978年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恢复了小学语文“基础工具”的提法。

1986年、1992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将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为“工具性”。

语文是学习的工具;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是交际的工具。

3、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过去语文课程的性质的争论作了总结,并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了明确: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一提法,除了继续突出语文的交际工具的性质外,更强调语文的人文性质,语文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1)关于工具性

其一,语文是彼此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其二,语文是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

  其三,语文是传递文化的工具。

  其四,语文是学习知识和增长才干的工具。

  (2)关于人文性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语文的人文性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语文教材中蕴育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它囊括了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精神文明和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包含着主体意识、创造思想、责任感、独立人格、权力意识和审美精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二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它主要体现在师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做到“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服务人、发展人,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生命,健全人格。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同时又是潜移默化的。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人的生命、心灵、精神律动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语文教育绝不仅是概念的分析、概括,也不仅是工具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的熏陶和人格的养成,所以说其人文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需特别强调的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是相互对立的,也不是“工具”与“人文”的简单相加,而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工具是就其形式而言,人文是就其内容而言;工具性是躯壳,人文性是灵魂。没有语言这个工具,人文内涵无以依托;舍弃人文,语言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语文应是这样的一门课程: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传承文化,培养人格,促进人的社会化,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

 

三、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和学科内容,使学生达到的培养目标。它受国家为基础教育规定的教育目的的制约,是总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课程目标是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准则和指南,在课程标准中属于主体部分。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语文课程标准》制定组成员方智范指出:“课程目标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和学科内容,使学生达到的培养目标。”

2、语文课程目标

语文课程目标则是从语文科的角度规定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是指导小学语文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它是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规定的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语文新课程的目标体系由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组成。

3、语文课程目标的特点

(一)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九年一贯,通盘安排

   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颁布的课标或大纲中第一次整体考虑并通盘安排小学与初中的教学目标,有利于中小学教学的衔接。“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在每个学段都保持合适的梯度,避免小学、初中脱节的状况。

◆突出主体,注重实践

   语文新课程的总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语文素养而提出的。它有三个鲜明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时代特色:一是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总目标关于学习语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表述,是从学习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的。二是凸显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总目标中有培养信息素养、口语交际能力的表述,又有“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以及“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等精彩表述。三是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大大淡化了对系统的语文知识传授的要求。即使设计必要的语文知识,也都是和有关能力的要求结合在一起表述的。

◆阶段分明,大体有序

   语文新课程阶段目标根据儿童心理和语言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要求安排,每项目标之间保持一定的梯度,循序渐进,有些目标梯度不太明显,则大体有序。

 

(二)五个领域协调一致

每个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领域提出要求。各个领域的目标左顾右盼,协调一致,以利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协调发展。比如,汉语拼音与识字,识字与阅读、写作,写字与写作,阅读与口语交际,等等,充分考虑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考虑各种能力水平的协调。

(三)三个维度有机融合

与以前的语文教学大纲相比较,《语文课程标准》的最大发展,就是“系统地提出‘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并使这三个方面的目标综合性地体现在各个阶段目标之中”。课程标准中的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纬度属于显性目标;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属于隐性目标。过去我们的目标设计,只是从可见的显性目标入手,而忽略了事实上对人的发展具有更大作用的隐性目标。可以说,过去的单纯的工具训练对于人的培养来说,其弊端无异于釜底抽薪。

◆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以往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由于受单一“工具性”的片面影响,人们往往看不到作为语文知识、技能的“工具”实际上蕴涵着浓烈的“人文性”,而忽视了作为“工具”的知识、技能所黏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造成了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人为分裂。实际上“工具”学习与使用的同时也实际地在形成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语文的同时,学生实际上也学习着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如不注意这一点,可能就会造成比较恶劣的后果。比如,让学生每个字抄写一百遍,尤其是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这显然在培养着与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相抵触的思想感情;又如,必须“同心协力”不能“齐心协力”,这种“标准答案”与其说在培养语言能力,毋宁说是扼杀个性;阅读教学中按一定模式“归纳中心”的技能,写作教学中按一定模式“构思作文”的策略,都不可避免地同时在练习、训练着对待语言文字、对待认识社会的一种态度、一种认识方式。就像有人说的,一味宣扬“崇高+光明”的主题,“导致学生作文与做人的两极对立”,“我们的孩子们就是这样被纳入了一个早已准备好的套子之中,孩子们的精神、个性就是如此被泯灭的”。

语文知识、技能中同时包含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且后者往往更为关键。这是以往语文教学的失误给我们的教训,也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着意要改观的。现在按“三个维度”来设计语文课程目标,就是将过去在知识、技能中潜藏的往往被掩盖了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凸显出来,从而引导教师正确面对。

◆关注“过程和方法”

语文学习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语文能力往往体现为正确地运用听、说、读、写的方法。“过程和方法”本来就是语文课程目标的一个侧面,有时可能还是比偏重于结果的“知识和能力”更为重要的侧面。但在过去,由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单维设计,过程和方法很大程度上也被掩盖了。语文教学更关注那些结果性的东西,甚至使学生沦为“标准答案”的“刻录机”,而语文教师则很少反思教学中塞给结论、告知答案的做法有多少合理性。“三个维度”的设计强有力地引导语文教师关注“过程和方法”这一维度,这尤其体现在阅读、写作和综合性学习等方面。

◆落实“知识和能力”

    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过程和方法”并不等于轻视乃至放弃“知识和能力”。关于知识与能力,现在有一种说法:以前语文学习重视“双基”,即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现在似乎不需要“双基”了。这是一种误解,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有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语文课程也不例外。本次课程改革从三个维度确定课程目标,知识和能力仍是不可或缺的一维,说明语文课程不是不要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但是,过去那种只追求知识和能力,并把它们的作用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这样的教训必须记取。

   关于语文知识,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什么是真正的语文基础知识?二是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目的是什么?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学科知识体系,逐渐形成了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以知识为中心,必然导致对知识的烦琐分析和训练,并追求知识的“深刻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实践证明它容易使语文教学发生异化。以知识为中心,教师只需要传授,学生则从根本上丧失了成为学习主体的可能。因为这种教学中重视知识的本体价值而忽视知识的工具价值;只承认知识重要而轻视或完全忽视经验和体验的重要;只重视掌握知识的结果而轻视掌握知识的过程。语文课程不是不要知识的教学,但在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重点应该是应用语言教学,重在言语技能的培养,所以我们应该从言语技能培养的角度,或者说从语用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语文课程的基础知识。对于实践性和人文性都很强的语文课程来说,应用、实践、体验无疑是更重要的。

   关于语文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建国以来历次大纲的基础上,重申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点。同时,对“语文能力”内涵作了一些新的界定:在“前言”中提到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理念”中增加了“识字写字能力”,把听话、说话能力改为“口语交际能力”。这是因为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起点,在基础教育阶段打好识字写字的基础,对于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和加强国际交往都是极为重要的。而口语交际的核心在于“交际”,听方和说方双向互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能力”的提法更全面、准确,更符合时代要求。

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训练。《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从形式上看,新课程似乎也淡化了训练,但从它强调“基本训练”和“科学训练”来看,新课程遏制的只是充斥我们语文教学中的机械训练和重复训练。以往,我们的语文教学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上百个知识点、能力点,然后围绕这些“点”设计大量的系统,再让学生反复机械地做练习,还美其名曰“熟能生巧”,这是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也是造成语文课程繁、难、偏、旧的罪魁祸首。如“五颜六色”的意思,3-4年的学生不仅理解,而且无论在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中也很少用错,但有的教材编者设计的课文练习却不仅要学生回答“五颜六色”形容什么,而且还要回答“五”“六”各形容什么。这不是什么天方夜谭,而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大量存在的真实状况。而且,所有这些都打着加强基础,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的旗号进行。对于这种训练,学生苦不堪言,因为它不是有意义的言语实践。新课程遏制这种“题海战”的训练,倡导“基本训练”和“科学训练”,预示着我们的语文教学今后将一改旧的套路,形成一种崭新的格局。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而人的语言的发展是人的一切发展的基础,因此毫无疑问,新课程必将把发展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置于中心的地位。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三个维度”是内在的融合在一起的。所以对语文课程目标的把握,必须坚持“三维一体”的观点。

总之,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4、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十大总目标及其思想

1)十大总目标

语文课程目标是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规定的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目标体系由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组成。

[十大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课程总目标的思想

第一,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比如,第五条:“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从学习方式的角度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性;第八条“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也就是把每一个在阅读中的学生都视为为一个独立的自我,这样才能做到目标中所说的“在阅读中注重情感体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等要求。

第二,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

一是通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两个维度的目标来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二是通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来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第三,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比如,考虑信息社会的特点,加上了“初步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目标;着眼于现代社会人际交往频繁的要求,口语交际方面提出了“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的目标,强调文明交往和合作精神;鉴于语文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加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一条目标。

第四,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比如,第五条:“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同时让这一精神贯穿于汉语拼音、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能力要求之中,淡化了对系统的语文知识传授的要求。

[思考]    语文课程总目标表现了怎样的思想?

 

5、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内容详见课程标准)

每个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立体感。

如果说,九年一贯四个学段是一个纵向的结构,那么,“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构成的五个板块则是一个横向的结构。如果说,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组成了一个纵横交织的协调的平面系统,那么,目标中三个维度的交融则使这个平面的系统血肉丰满,成为一个立体化的生命体。

1)纵向的整体性

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整体考虑小学与初中的教学目标,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大纲小学、初中分开的状况。

意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明确义务教学的责任和要求。义务教育是政府的责任,从一定意义上说,培养目标也是政府对社会对公民的承诺。这是学习者应达到的目标,同时也是政府在这门课程中的责任。政府应尽力帮助学习者达到这样的目标,为学习者达到这样的目标创造各种条件。

整体设计有利于中小学的衔接。教学目标在每个学段都保持合适的梯度,避免小学、初中脱的状况。

2)横向的协调性

第一,追求综合化。五个板块的设计体现了对综合化的追求,这有利于增强目标之间的协调性。

汉语拼音放在识字与写字部分,因为二者关系特别密切,也有利于汉语拼音教学的准确定位。听与说整合成口语交际。专门设“综合性学习”。这种超越和沟通听、说、读、写的综合性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促进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第二,增强时代性。课程标准以现代意识统整目标,使各块目标都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根据现代化的要求,统一协调各块目标要求。

如,在不同的板块提出以下方面的目标:略读和浏览;搜集处理信息;电脑输入汉字;提出阅读、书写、写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提倡独立阅读、自主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鼓励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鼓励有自己的体验、有独到的见解,等等。

第三,整体提高,协调发展。各个板块的目标协调一致,以利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协调发展。不同板块之间,互相影响、互相牵制的目标,具有条件或因果关系的目标,保持协调一致。

如汉语拼音与识字,识字与阅读、写作,写字与写作,阅读与口语交际等等。充分考虑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考虑各种能力水平的协调。

同一目标出现在同一学段不同板块中时保持水平一致。如:普通话在汉语拼音、阅读、口语交际中都有所涉及,在同一学段,要求都是一致的。

板块之间相互渗透。如复述、讨论、交流等目标集中在口语交际板块,又散见在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中。

3)三维的交融性

新的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从课程的性质特点出发,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的素质要求出发,增设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构成了三维度的课程目标体系。三维设计的最大特点是它的整体性。三个维度七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血肉丰满的生命体——语文素养。

[思考]    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具有什么特点?

 

6、 从三个维度把握语文课程目标

1)什么是“三个维度”?

《语文课程标准》跟语文《教学大纲》相比较,最大的发展就是系统地提出了“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并使这三个方面的目标综合性地体现在各个阶段目标中。“三维度”指的就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我们过去提到教学目标,去往往只局限于知识和能力。

 

2)课程标准为何要从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目标?

1)这是由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的。

《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说明语文课程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提高语文基本能力,而是具有多重功能,它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2)这是由语文教育的特点决定的。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

3)这是由语文教学任务决定的。

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内涵很丰富,除了知识和能力,还应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丰富语言积累,提高品德修养与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四、语文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提出语文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是: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全面提高就是要关注到每个学生,关注到学生的各个方面,关注到教学的整个过程。

1、什么是语文素养?具体内容是什么?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以及认识能力、人文素养等。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素养的内容要素的解说是:

1)语文课程应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2)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行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具体说来,语文素养的内容应该包括:

1)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2)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3)丰富的语言积累;(4)语感;(5)思维和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6)品行修养和审美情趣;(7)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可见,语文素养包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这些内容要素不是处在同一个层面上,不是平行并列的关系,这些要素在构筑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职能上是不同级别的,发挥的作用是有别的。

我们把这些要素分为四个层面:

听、说、读、写……显性言语行为

     

 语文知识、言语技能、语文感情、语文思维……知能因素

     

语文动机、情感态度、语文习惯、语文行为意志……直接的心理因素

 

语文主体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知识积累、智力水平、人格个性、具体的语言环境……背景要素

 

2、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

1)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2)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3)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4)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3、特点

1)与过去的大纲比,核心理念发生了变化。语文素养:第一次出现。

   素养是介于素质和修养二者之间的一个概念。修养指的是理论、思想、艺术、知识、能力等方面的一定水平。素质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的内容和发展水平。人的心理来源于社会实践,素质也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可以说,素养是指一个人通过教育训练在先天生理条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某一方面的一定的水平。语文素养则是指学生通过语文教育与训练在先天生理条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语文方面的一定的水平。

   素养与能力:能力指人能胜任任务的主观条件。心理学上指使人能完成某一活动、任务的心理特征。素养:平日的修养。内涵很广,低一点,包括人的知识、能力,高一点,包括人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知识技能、待人处事的态度等等。能力重视的是功用性,素养包括功利性和非功利性,重视的是整体性,是人长期素质的养成,重在养成。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这一理念主要应该体现在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加强言语的实践性和遵循汉字、汉语自身的规律上。

1、关注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语文是属于人文科学的学科,它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学科不同。自然科学:要求科学化、客观性、确定性。人文学科更多的是:情感性、主观性、不确定性。自然科学的学科可以由原理、公式、定理、法则等组成。这些原理、公式、定理、法则等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些学科可以先讲清原理公式,再围绕公式做一些练习加以巩固。并且这些练习的答案往往是惟一的。语文则不同,我们将语文课程和自然科学类的课程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许多语文材料本身就是多义的,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很强的启发性。当然人们对于语文材料应该有理解一致的地方,否则人际交流就无法进行。但是人们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在很多情况下,有个人的知识背景、生活体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这是完全正常的,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千位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同一个材料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而我们的语文教育曾一度极力追求科学化,追求客观性、确定性,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向自然科学靠拢,搞标准化,过度地进行理性分析。这不仅降低了语文教育的效率,而且也伤害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因此,语文课程应关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努力做到:

1)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要通过优秀作品的浸染,移人性情,提升人格。语文对人的影响是深广的,有时是隐性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短时期不容易看出来。而且,常常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因而不能指望立竿见影,不能急功近利。如果像理科学习那样,围绕知识点、能力点做大量的练习,难以让学生领悟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

2)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人们精神领域起作用,而且对人们精神领域特别是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俗话说,“开卷有益”,但实际是开卷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即使都是有益的作品,他们的含金量可能也有差异。因此,为了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多多受益,提高效率,必须重视对于语文教学内容的认真选择。

3)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的多元反应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贵的。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也是对真理的尊重。这是语文特点决定的。不要变成“一千位读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我们在课堂中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阅读是学生个性化体验的过程。《愚公移山》:坚定不移;破坏环境,还不如搬到山外去,既轻松又保护了环境。《小猫钓鱼》向别人学习的时候要动脑筋,不要生搬硬套别人的做法。

例如,《一堂阅读课》——美老师讲《灰姑娘》

 

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该加强言语实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新闻发布会等)

◆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语感等。

◆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靠传授阅读的知识来培养阅读能力,不如让学生多读书;学生记住了一整套完整的写作知识,而没有写作的实践,也难以形成写作的能力;学生背诵了许多语法规则,而没有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语感,还是说不好话。这些都是很明白的道理。这样的知识没有实践的环节是难以转化为能力的。实践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只能在说话中学会说话,在读书中学会读书,在写作中学会写作,而不能片面强调“知识为先导”。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还处于感性的时期,应该让学生多接触感性材料,参加感性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实践能力,把握语文规律,学那么多理性知识没有什么必要,也没有多少益处。

 

3、语文学习应该遵循汉字、汉语自身的规律,重视感性、整体把握。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语文是母语,不是外语。孩子有母语学习的环境,孩子入学前已有很长时间的母语习得体验。他们学习母语主要是靠感性把握,而不是依靠语法知识。语法有时解释不了我们复杂的语言现象。靠语法知识不能很好地学习语言。且是先有语言,再有语法规律。语法规律是根据语言总结出来的。

 ◆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外语:单词与单词之间有空格,这就是逻辑关系的体现。汉语则没有。汉语也没有多少性、数、格的区别。汉语句子组合的重要语法手段是语序和虚词,如果一个句子的语序发生变化,句子的意思也发生变化,如“我开门出去”“我出去开门”意思不同,“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所传达的情感信息不同。句法对词语意义的控制力不大,有时,词的组合就像玩积木和玩魔方,灵活性很强,变数很多,弹性很大。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说,中国的语言是“人治”的语言,欧美的语言是“法治”的语言。在具体场合人们依据语境和语言结构内部的相互衬托来获取词的确定意义。这种语言更宜于在模糊中求准确。因而心领神会成了确定语法关系、理解句子的重要方法。教学中应重视整体感悟。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

传统的学习方式以被动性、接受性为主要特征,学生的主体性丧失,从而使学习异化为一种外在于学生的控制力量,并将导致人的主体性、主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新一轮课程改革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时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不只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建立在现代学生观、学习观基础之上的崭新的语文教学理念。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是指在教学条件下以学生的主动建构为特征的高品质的有效学习。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内在需要,这种内在需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学习兴趣。学习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对学生来说就会成为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效果是事半功倍。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一种责任,它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和事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控和自我评价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尝试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写作、自主活动。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是一种相互认同、相互接纳。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形式的合作: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师师合作、学生与家长的合作、老师与家长的合作、学校与社会的合作等等。

合作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学习方式,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指定性分组,自由组合小组),是小组或团队内一种任务定向的互助性学习方式。它首先要制定一个小组学习目标,然后通过合作学习活动对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评价。有时需要进行全班交流或者全校交流。

3、探究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一种实践活动。

教师要创设一种研究的情境,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研究、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方式,获取新的技能,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提出的三个维度之一,“过程与方法”实质就是要让学生亲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

探究性学习需要发扬三种精神:怀疑精神、探索精神、求实精神。

4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原因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

2)学生潜能的发挥,学生有特色地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利于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研究者。

需要指出的是,接受学习仍然是人类重要的也是特有的学习方式。接受学习的最大价值在于学生不必从零开始学习活动。他们可以通过直接接受前人与他人的认识成果从而加速个体的认识发展过程,从而使有限的生命个体能够更从容地面对无限的知识海洋与大千世界。所以接受学习不仅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意味着拒绝接受学习。只是应注意,即使是采用接受性学习方式,也要尽力把这样的学习变得有意义有价值。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针对以往语文课程的封闭和缺少活力而言的,它要求语文课程必须突破“三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

当前的课程改革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部各部分之间割裂的状况。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

    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具备如下特点:

1)从课程功能来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2)从课程结构来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应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层面。在课程类型方面,应包括语文学科课程和语文综合性课程。

   3)从课程目标来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应该包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态度和情感、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等层面,而不应仅仅限于系统的语文知识的传授。

   4)从课程存在的方式来看,开放的语文课程不限于教科书、教师,不限于校园,而是与家庭、社会生活密切相连。

   5)从课程的实施来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强调师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强调师生对课程的构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语文课标解读(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与解读
新课标的小学语文试题的探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