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研究课题结题
培养低年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
我校是各周边村小的集合体,由于各所学校的英语教学水平不同导致了每个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的不同。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的英语教学水平,我校近年来不仅在低年级也开设了英语课,而且课时也在逐步增多,可以看出学校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如何在低年级开好英语课, 成了我校目前急于解决的问题。该课题的提出旨在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研究的意义
我校目前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农村的孩子,很多孩子连幼儿园也没有去过,在学龄前基本上没有接触过英语,只有少数孩子在幼儿园学过英语,基于学生知识基础差别较大,最主要的是学生刚正规接触英语又于拼音易混淆,加上学生运用英语的环境相当的欠缺,所以学生学习英语自信心不足,也不太感兴趣。为此,我提出此课题——《培养低年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研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三、研究的依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指的是正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初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对英语学习的好奇和兴趣是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因此小学英语教学要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出发点,因材施教,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学中玩,在玩中学,逐渐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使他们觉得学习英语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从而达到学习英语的良好效果。
四、研究的目的
英语作为语言类学科,让学生能大胆开口说英语,使其能真正成为一种与人交流的工具。
五、研究的过程
1.唱歌激发兴趣
歌曲和童谣短小精悍并且音韵和谐、琅琅上口,为儿童喜爱。我在教学中常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动作,结合游戏让学生边表演边吟唱。这些活动还可以巧妙地把英语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以布置相对自由的作业。
例如,在教英语数字时,可以利用英语儿歌“Ten little Indian boys”进行英语教学。歌中唱道:
One little, two little, three little Indians,
Four little, five little, six little Indians,
Seven little, eight little, nine little Indians,
Ten little Indian boys.
这首歌可以让学生正数着唱,也可以让学生倒数着唱;可以课上唱,也可以课后唱。小学生会觉得学习英语的数字十分简单。还可以在此曲调的基础上创作新的童谣,练习新的语言知识。
2.比赛增加兴趣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本身就比较枯燥、抽象,加之没有相应的语言环境,学生的学习难免会有陌生感。特级教师魏书生曾说:“即使是对毫无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渴望在竞赛中取胜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的投入到竞赛中去。”确实如此,小学生活泼好动,好争好胜,表现欲强,因此,有目的地把教学寓于竞赛中,既可以满足学生强烈的好胜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在紧张刺激的竞赛活动中,体验胜利的喜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教stand up, sit down 等时,请一名学生当施令员,每组派两名学生参赛。施令员下指令说:“Stand up!”后,参赛者必须按指令迅速起立,否则马上淘汰出局,最后的幸存者为该轮比赛的胜利者,并为该组夺得100分。经过数轮的激烈角逐,获得最多的组为冠军,教师予以表扬,对负方予以鼓励,鼓励其不断努力,永不言败。
3.表演发展兴趣
学习英语是为了交际,为了应用。小学生好动,模仿力强,进入角色快,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课堂上,我们利用情景表演把小对话、小故事生活化,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情境表演中的服饰、头饰,小演员的动作、声音都让学生感到生动有趣。如教学What’s the matter?时,鼓励学生大胆的模仿,带着表情说句子:“I’m hungry.(作饥饿状)”“I’m thirsty.(作口渴状)。”在教学动物类单词dog, cat, m, bird, tiger等时,让最有表现欲的学生上台扮演动物行走时的姿势和叫的声音等,让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把动物的动作、叫声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这样,他们在课堂上不但能大胆发言,勇于进行角色表演,而且英语成绩也提高了?

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马塘小学  张海蓉

一、问题的提出

 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什么途径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教师常常思考的问题。英语谚语是使用英语的各民族在生活和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并且与使用英语的各民族的特定历史、生活、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学生对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生活、历史都充满着好奇心和兴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谚语的恰当渗入能使学生在欣赏谚语的同时,充分感受英语国家的民族特色,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在教学中,我发现课堂中英语谚语的渗透很少,大部分情况下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教。这样学生不仅没能学好谚语,反而会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降低学习的兴趣。   

二、问题的研究

(一)理论学习

1.小学英语课堂上渗透谚语,有助于学生记忆单词,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2.小学英语课堂上渗透谚语,有助于学生了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3.小学英语课堂上渗透谚语,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三)实施方法及策略

  1、帮助学生记忆单词

在英语的学习中,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我们课本上出现的单词中,有一部分是不易为小学生所掌握的。因此对于这些单词的记忆变成了学生的难题。而对于学生而言,谚语和童谣、歌曲一样简洁、易懂,而且琅琅上口。所以,在单词的教学中渗入谚语,让学生联系谚语记忆单词,使他们快乐记单词。

例如:Spare the rod, spoil the child. 棍棒底下出好人。)

      No pains, no gains.不劳无获。)

      Like father like son. (龙生龙,凤生凤。)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每天吃苹果,医生找不着我。)

我们还可以发现,有些谚语中也出现了我们课本中没有的一些单词,这样,除了更容易的记住我们所要掌握的单词外,学生还学到了更多的单词,这样他们的词汇量也随之多大了。

   2、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的认识

通过谚语的教学能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进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在一次课堂教学中,为了活跃一下课堂气氛,由刚刚讲到的dog这一词联想到了与它有关的一个谚语:Every dog has his day. 我让学生猜猜这则谚语的意思,可是始终猜不出。从字面来看似乎是“每只狗都有他的一天”的意思,而它真正的含义是“谁都有得意的时候”,为什么用狗来比喻人呢?我说:“在中国,用“狗”来形容人时,往往带有一定的贬义。在西方,一般情况下狗是忠诚的象征。因此,“dog”在英语谚语中是很受欢迎的。”对这则谚语的介绍,学生都显得颇有兴趣,课堂气氛一下变得活跃起来。其实在英语中,很多动物常常被赋予与中文意思大不相同的含义,在谚语中用得尤其多,这也是文化差异的一个方面。

     例如:a gay dog   一个快乐的人

           lucky dog幸运儿 

           Each bird loves to hear himself sing.(鸟儿爱听自己的鸣声;每个人都欣赏自己的话文章是自己的好。)

           You cannot catch old birds with chaff.有经验的人难骗。)

           A cat has nine lives.吉人天相。

……

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搜索谚语小故事,在课堂上分享。教师可以在课外作业中增加一条,即搜索英语谚语,了解谚语小故事。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摘录下来,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分享谚语学习带来的快乐。

   3、完善课堂的评价

课堂可用谚语来进行恰当的评价。新课标规定教师的评价用语应以鼓励性为主,而用谚语鼓励学生,不仅会让学生感觉新颖,而且又增加了课堂语境的真实感。

例如: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

      Speech shows what a man is. (言如其人。)

         Still water runs deep. (大智若愚。)

         ……

另外,我还制作了一些小卡片,画上一些卡通画,写上鼓励性的谚语,用来奖励课上表现、作业好的学生。学生都很渴望这张卡片,得到的学生都很珍惜,有的把它当作书签夹在自己喜欢看的书里,有的把它放在文具盒里,时常用来勉励自己。 

 4、增强学生的思想认识

《英语课程标准》有关教材编写的第三条原则指出,英语教材应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应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使学生在课堂上健康快乐地学习并成长。

英语谚语中有好多是关于思想教育的。例如:

W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

Well begun is half done.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

A man can do no more than he can. 凡是都应量力而行。)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患难之交见真情。)

……

学生学了这些谚语既能丰富自己对英语的积累,拓宽知识面,又能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每次渗透谚语,除了让学生记录,拼读写,理解意思,我还请他们结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我发现学生们都很会说,在他们说的过程中,一方面说的同学自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另一方面其它听的同学也受到了熏陶、受到了感染。另外,为了让学生牢记所学的谚语,我规定每个人都要在组长那儿背诵过关。有的时候我在课上安排时间来进行说谚语比赛,看谁积累的谚语多,学生对此颇有兴趣。

这样,学生通过经常接触积极向上,鼓舞性强的英语谚语,久而久之能陶冶他们的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三、成效与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学生从一开始的被强制性的记忆谚语,变成了主动地学习谚语。有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积累了很多谚语,甚至还能灵活地运用,学习英语也更积极主动了。但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要达到这个程度还比较困难。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依然致力于如何通过英语谚语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研究,将英语谚语活学活用,并从这些优美的言语中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使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盎然。 

   

  初中英语新教材环境下课外阅读兴趣与习惯培养课题结题报告

南京市第三十四中学 刘文秋

    英语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在没有英语真实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已经成为学生感受语言、使用语言的重要手段之一。指导学生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课外阅读,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单词量,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借助课外阅读中的背景知识和有关内容可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另外,课外阅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感。语言具有社会性,语感的形成离不开语言环境和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离不开语言实践活动。只有足够量的积累,对语言的运用和感悟能力才能有质的飞跃,课外阅读就是这个的积累过程。更重要的是,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使其阅读理解能力有或多或少的提高。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四级目标要求学生除了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0万词以上;五级达到15万词以上;六级达到20万词以上。说明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英语阅读,同时对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2001标准建议:中学英语教学须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指导,为他们终生学习奠定基础。《标准》明确规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培训。

    针对玄武区34中学及13中科利华中学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现状,同时考虑到34中小班化学习小组教学模式,20069月到20088月在两校4个班级进行了课外阅读兴趣与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并取得了满意的成效,现将课题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1、新教材、新课标的要求

    新英语课程目标把阅读技能目标描述为:朗读各种文体、英语诗词、报刊杂志、原著及各种商品说明书等非专业技术性资料并理解大意。根据情境、上下文、构词法、句子结构来猜测生词及词组的意思,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理顺事情发生顺序人物行为等。用参考资料、工具书、网络等不同资源、渠道,推理、提取筛选、重组加工信息,解决各种问题。进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策略,形成阅读兴趣,最终提高阅读能力。

    以上可以看出新教材、新课标明显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上都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对阅读要求的增加是非常符合当今中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发展方向的,然而,新教材可提供的阅读材料相对薄弱,和新课标对阅读的高要求存在不吻合的现象,这无疑就要求学生的课外阅读达到一定的量,光凭课内阅读是远远不能满足新课标要求的。

    2、中考考察力度的加大

    近年来,我市的中考英语加大了对阅读能力的考查力度,今年的卷面成绩比以往又增加了6分,其中增加一篇阅读占5分,阅读理解篇幅、阅读量增加,96分的卷面成绩中阅读占了50分。让学生自主地多进行英语阅读,是中考的导向之一,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以致用。养成英语阅读习惯,从长远来看,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门语言工具,增加竞争砝码;从短期来说,就是要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3、实际教学发现的问题

    阅读能力的提高,功夫往往在课外。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教学实际中往往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自主进行英语阅读的意识和习惯,都是以被动的形式进行的,即便有课外阅读,阅读量也是远远不够的。其次,在阅读过程中,如果遇到生词,即使是符合拼读规律的单词,有一大部分学生也不敢自己尝试按照拼读规律读出单词,而是等着老师教。另外,学生在阅读时,不能够根据上下文猜测单词的意思,有时对于一词多义的单词不能够准确的判断单词在句中的语义。遇到生词就产生放弃的心理,不肯根据上下文尝试着猜测词义,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

    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以为,一方面是没有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养成,缺乏基本的日常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是缺乏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指导。我们试图在这两方面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以一定的指导,强化日常养成,以期探索一条以兴趣和习惯促发展,大幅度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尤其是适用于小班化形式下的阅读方法、原则、策略。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词汇是语言的最基本单位,是语言的基础,英语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词汇的扩展。有的学生由于词汇量小,看不懂课文,因而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此外,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比较重视听说,而忽略了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如何扩大词汇量,增加阅读的理解力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2、除了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影响阅读理解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认知策略,包括猜词悟义、预测、分析、判断和总结等策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这些必要的阅读策略的支持。由于缺乏高质量的阅读实践和阅读技巧,学生不善于抓住关键词和主题句,不善于猜词悟义,难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课外阅读或甚至是课内的练习,这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策略和技巧是我们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3、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和训练,学生形成了种种不良的阅读习惯,如声读、唇读、指读、回读、重读等,这些都影响阅读速度和效果。了解并纠正学生阅读时的不良习惯是我们研究的第三个问题。

    4、英语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设阅读第二课堂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本课题的最终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以调查法、观察法、个案法、谈话法、经验总结法为基础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调查法:对初中生对英语阅读往往产生畏难情绪的调查,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加以取证,以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阅读。

    2、实验法:利用我校是南京小班教学实验学校的优势,采用小班化教育教学中的小组进行实验,选择两个基础相等,教学条件及设备相同的小组之一作为实验组,与另一非实验组在实验一段时间后进行效果的检测。

    3、个案法:针对性的研究学生个体,建立个体档案。通过观察,谈话,统计等方法了解学生阅读时的一系列问题:阅读时最大困难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最喜欢的阅读材料是什么?需不需要老师辅导?你是怎么进行课外阅读的?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

    课题实验班为4个班,初三(5)班,初一(2)班,初二(5)(6)班,13中科利华班初三(3)班,两校共计5个班的196名学生。

 

五、课题研究的各阶段的主要工作

    1、收集资料与调查分析阶段(20063—20065月)

    收集研究了新课标、教学理论,英语阅读技巧等有关资料,为进行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同时调查分析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所在,有限的阅读量和不适当的阅读习惯会严重阻碍学生学习英语的进程和兴趣。

    2、明确目标和要求阶段(20066—20068月)

    1)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对课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2)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做好实验进程安排。

    3)确定了实验班和学生

    4)对实验学生进行英语阅读学习兴趣及方法的调查,撰写了调查分析报告。

    3、具体实施阶段(20069—20086月)

    对所选的教学实验班,按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有条不紊地进行,开展活动,努力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1)引领学生每周完成一定量的阅读任务。

以《英语练习册》、《21世纪中学生学习报》、《书虫系列》、《英语阅读300篇》为主。

    2)每周安排一堂课,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词汇的习惯;培养猜测词汇的能力;共同探讨阅读策略来提高英语阅读速度。

    3)要求学生每周在自备的摘录本上摘录不少与十个常用词汇,十句佳句,科利华班的学生完成一篇评论(comment),并可利用班会课进行英语辩论赛。

    4、总结成果,结题阶段(20087—20094月)

    试验一学年的实验和研究,基本达到预期的目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表现为:

    1)实验班整体已形成较浓厚的英语阅读氛围,课外阅读的兴趣有所增强,学生的阅读习惯有所改进,期中期末考试阅读成绩有所提高。

    2)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了。

    3)综合比较分析试验班与非试验班的阅读能力,水准的差异,全面分析本课题操作程序,实施条件,应用策略,在此基础上撰写出了《初中英语新教材环境下课外阅读兴趣与习惯培养》的结题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初步体会

    经过二年的实验与摸索,我们体会到:

    1、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在起始年级就开展的英语阅读第二课堂,通过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阅读非常有趣,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了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同时,充分利用小班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展开小组间的合作、交流、竞争。这对激发学生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加强引导,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因此,要指导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生的一日一读、摘抄、表演等活动都大大地促进了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养成。

    3、开发阅读资源,使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开发阅各种读资源,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至昏昏欲睡,应该巧妙,开展各项活动。指导学生看一些英文广告、英文包装说明书、宾馆饭店英文提示语,听一些英文歌曲,看一些原版大片,让学生校内校外都能学习英语,享受英语带来的乐趣。

 

七、课题研究结论

初中英语新教材环境下课外阅读兴趣与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

    新英语课程目标把阅读技能目标描述为:朗读各种文体、英语诗词、报刊杂志、原著及各种商品说明书等非专业技术性资料并理解大意。根据情境、上下文、构词法、句子结构来猜测生词及词组的意思,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理顺事情发生顺序人物行为等。用参考资料、工具书、网络等不同资源、渠道,推理、提取筛选、重组加工信息,解决各种问题。进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策略,形成阅读兴趣,最终提高阅读能力。

    以上可以看出:新教材、新课标明显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上都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对阅读要求的增加是非常符合当今中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发展方向的,然而,新教材可提供的阅读材料相对薄弱,和新课标对阅读的高要求存在不吻合的现象,这无疑就要求学生的课外阅读达到一定的量,光凭课内阅读是远远不能满足新课标要求的。

    所以要想提高阅读能力的提高,功夫往往在课外。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教学实际中往往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自主进行英语阅读的意识和习惯,都是以被动的形式进行的,即便有课外阅读,阅读量也是远远不够的。其次,在阅读过程中,如果遇到生词,即使是符合拼读规律的单词,有一大部分学生也不敢自己尝试按照拼读规律读出单词,而是等着老师教。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以为,一方面是没有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养成,缺乏基本的日常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是缺乏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指导。我们课题组在这两方面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以一定的指导,强化日常养成,经过近两年的实验,基本探索出一条以兴趣和习惯促发展,大幅度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尤其是适用于小班化形式下的阅读方法、原则、策略。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呢?我们进行了以下探索和实践。

    一、调查分析学生存在的阅读障碍及不良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先决条件,扫除阅读中遇到的障碍无疑会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目前针对学生阅读的现状,我们做了一次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学生在进行阅读时的却存在着一些不良习惯,本文就调查结果及本人多年教学实践,对初中生英语阅读的障碍及不良习惯及其对策做一些探讨。

    (一)调查现状分析

    调查表明,学生在阅读时会遇到一些障碍,造成阅读困难,从而影响到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效率。我们将学生遇到的障碍分为知识性障碍与非知识性障碍。知识性障碍包括词汇、语法、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障碍;非知识性障碍包括学生阅读习惯、周边环境、心理素质的影响等,其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影响来自学生个体的阅读习惯。

    1、知识性障碍

    1)词汇障碍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石。学生由于没有充足的词汇量或没有掌握好学好的词汇,在阅读一篇新材料时,遇到陌生的词汇,就难以解释它的意义, 又不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给阅读带来巨大困难。

    2)语法障碍

    学生没有扎实牢固地掌握好所学的语法知识,没有弄懂语法结构,阅读材料时,难以理解句子文段的意思,更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如有些学生没有掌握好动词的时态,就难以理解材料所反映的内容,给阅读带来麻烦。

    3)文化知识障碍

    学生由于阅历不够丰富,知识储量较小,视野不够开阔,对欧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生活习俗、思维习惯等不够了解,给阅读与理解材料带来诸多不便。如外国人与中国人思维习惯不同,如果学生对一些背景知识不了解,做题时就会出现偏差。

    2、非知识性障碍

    阅读的非知识性障碍表现在:有的学生心理素质欠佳,遇到一篇陌生的材料,碰到许多新单词及词组,或是急躁冒失,匆忙阅读,草率作答,或是存在畏难情绪、恐惧心理,轻言放弃等;而学生的阅读习惯最直接的影响到学生的阅读效率,就调查问卷的结果而言,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阅读习惯。

    1)出声阅读

    问卷表明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阅读时采取默读的方式,三分之二的人都有出声阅读的习惯。这种阅读方式的主要弊端就是使阅读速度和效率受到说速度的限制。因为正常默读速度几乎要比出声朗读的速度快两倍以上。此外,出声阅读往往以不同方式表现出来,有时是唇诵,有时是喉诵。读写活动都会影响眼睛的扫视速度。因此,要克服这种不良的阅读习惯,就要养成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号的视读能力。

    2)指读

    指读就是用手指,钢笔或其他东西指着一个一个词进行阅读的习惯。调查过程中,发现近一半的学生有这种习惯,有的甚至发展到不用手指着就无法阅读的地步。这种单纯的机械运动不仅会严重影响阅读的速度,而且还会把注意力引向错误的方向。况且对英语考生的要求不是考其注意单词的位置,也不是让其在每个单词上都平均花费时间,而是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作者要阐明的思想内容上。恰恰是这种指读的习惯妨碍了眼睛的运动,并限制了大脑快速活动的能力。因此,必须克服这种不良的阅读习惯,逐渐养成用脑反映文字信息的能力。

    3)复视

    复视即回视,重读现象。阅读能力差的人往往过分依赖复视,以至于养成习惯。所以阅读大量难度适宜的读物,就不会因遇到生词或不懂的短语,句子和段落而回过头再来看,以至于养成复视的习惯。阅读时要尽量控制自己,尽量做到一眼读完就读懂。如果这样效果仍不明显,可选用遮盖训练法,即看一行遮一行,使眼睛不重看。这样反复练习可产生一定成效。

    4)查字典

    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部分生词,平时教学过程中见到的遇到生词就立即查字典的学生大有人在。问卷中只有2889%的人不去查字典。频繁地查字典,看似勤奋,实则用手代替了脑的思考。阅读时,查生词的次数过多,不仅影响阅读理解,而且容易打断阅读的思路,不利于阅读的进行和阅读能力的培养。遇到生词应锻炼学生采用猜测或逻辑推理的办法加以解决。有很多词完全可以根据上下文线索以及构词法推测出来。比如上下文同义或反义现象,关联词,以及前缀和后缀等。

    在实践的过程中,除以上提到的各点之外,还发现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比如说有人阅读时心不在焉,有的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转笔,不时地发出声响。有的人身体乱动,还有人过多地进行语法分析,或喜欢逐字逐句地阅读,不懂时回头再读一遍等现象。而这些现象频繁的出现就会变成不良的习惯,影响阅读的效果。针对此情况,我让学生做对比阅读。同一篇文章,我给学生设计了几个问题,一部分按科学的方法(scan  readingskimming  reading)阅读,一部分按逐字逐句的不科学的方法,通过对比,学生了解到了科学阅读的重要性。所以在英语泛读中,让学生克服和防止使用指读、唇读、回读、译读、析读等错误方法。

    二、调查分析学生课外英语阅读兴趣状况

    近几年,在教学中却发现学生在阅读题目上失分较多,实际教学了解到英语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针对这种情况,课题组就此内容在34中初中三个年级的小班化班级进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研究,在初中三个年级各随机抽取100的学生,共发出问卷300份,实际收回300份,有效问卷295份,有效率为98.3%。调查结果如下:

    1、课外英语阅读时间的情况

    统计调查数据的结果显示(见表1),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平均每周课外英语阅读时间在3小时以下的占56%,尤其是在1小时以内的占26%。这说明初中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时间不足。通过与一些教师和学生的个别访谈,发现主要有如下原因:

    1)多数学生缺乏英语课外阅读的兴趣;

    2)学校和学生对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

    3)中学生拥有的可阅读的资源不足,课后有大量的作业、习题、模拟试卷占用了学生的课外时间,九年级毕业班平均每周阅读时间1小时以内的学生比率远远高于八年级。

    2、英语课外阅读资源

    调查结果显示(1),在初中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资源中,报纸占58%,通过访谈了解学生订阅较多的报纸有Learning  EnglishEnglish  WeeklyEnglish  Coach21st  Century;固定教材(主要指《新概念英语》)占总比例15%。为数不少的学生坚持学习《新概念英语》,把其作为主要的课外阅读资源;另有少部分的学生更喜欢看英文动画片或网上阅读一些当前流行的英文读物。在调查对象中,20人认为可找到的英语阅读材料太少。从对阅读材料的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除了英语练习之外很少接触到其它的阅读材料。

    3、课外英语阅读的方法

    从表1同样可以看出,60 %以上的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习惯借助、甚至依赖汉语译文,多数课外阅读资料提供译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检查理解能力提高与否的标准,但如果过分依赖译文,则不利于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译文反倒成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障碍。

    从对表1的统计数据不难发现,目前初中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缺乏必要的指导和交流,学生们不知道读什么、该如何去读,其课外阅读的随意性、盲目性是显而易见的。

    4、对课外英语阅读的认识

    调查对象对英语课外阅读的作用大小认识不一。30%的调查对象认为英语课外阅读对英语学习的帮助很大。而9%的调查对象认为英语课外阅读对英语学习没有帮助。45%的调查对象认为英语课外阅读对英语学习帮助一般。总体而言,初中生对英语课外阅读的作用认识不足。

    三、针对学生阅读不良习惯的对策

    面对初中生在英语阅读中遇到的障碍和不良习惯,教师必须仔细分析,科学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为学生全面提高英语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正确的阅读方法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掌握,它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内化为学生日常阅读的自觉习惯。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我指导学生采用以下的阅读方法:

    1、浏览全文、了解大意

    遇到一篇文章,要在短时间内快速阅读一遍,以对全文有一个总体印象,了解它的主旨大意,不要拿到材料立即就逐句逐字阅读,拿到一份阅读材料,也可以先看材料后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抓住特定信息,使做题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选择性。

    2、猜测生词,记时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一些生词。要善于利用已提供的信息去推测未只知信息,结合上下文来推测词义。不必见到生词就查词典,这样可以保持阅读的连贯性,不致于影响阅读的速度和对文章的整体理解。

    那么,碰到生词该怎么办呢?可以采用下列三种办法来处理:

    如果是专有名词,一般可以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它是人名还是地名,或是其它组织的名称。对于这些词不认识关系不大,只要知道它代表什么就行了。

    通过构词法来分析判断。如有些词的词干是学过并且掌握了的,只不过是加了前缀或后缀转换了一下词性或词义而已;又如有的是两个单词合在一起的合成词,等等。对于这些词只要有些构词法的知识就能够猜测判断出它们的词性或词义了。

    另有一些单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语气来判断它们的含义。如果遇到个别难以猜测其义而又会影响到对文章理解的单词,就应该查阅一下词典。阅读能力的高低有两个标志,即阅读的精确性和速度,这一点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有明确的规定:“……三年制和四年制阅读速度分别为每分钟40505060个词,理解正确率达到70%。因此,可以经常做记时阅读训练,以求通过不断的训练来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时一定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不能边聊天边阅读,也不能边阅读边干别的事。学会独立地读,默默地读,不受他人干扰;阅读时不摇头晃脑、东张西望、避免指读;阅读后写些心得体会等。

    4、不同文体,区别对待

    对于不同内容的阅读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对于重点的文章、精彩的段落、典型句式要精读,即逐字逐句地熟读深思,达到出口成诵的目的,对于一般的文章只需泛读,即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或故事的情节概况,以求达到一定的阅读量;这样,阅读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一定的时间内收到最大的功效。

    5、探讨并使用英语阅读中的策略

    教会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常用的三种有效策略:扫读(scanning)、略读(skimming)和细读(reading details)。

    扫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特定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时间、名称、地点和数据。扫读前,首先要确定你要寻找的信息,想一想它们会以什么形式出现,在决定到文章的哪一部分去找。然后就快速移动目光,直到找到所需信息,仔细阅读这一部分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往下读。

    略读是一种寻找文章大意的快速阅读方法。略读时应特别注意文章的开始段、结束段、文章中每段的首句和结尾句以及篇章连接手段和行文中的信息词。略读只需一二分钟,它帮助我们获得阅读材料的大概轮廓并使我们更好地跟上作者的思路。

    细读即在该范围内逐句阅读,特别对关键词、句仔细琢磨,对没有学习的生词,可根据上下文或自己的背景知识来推测其意思。读报时,会碰到很多新鲜的内容,因此我们常用五个WWhatWhichWhenWherewho)和一个H(How)提问,引导学生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所在,学生可以通过扫读(scanning)发现这些问题的答案通常所在。至于文章的细节,主要指导学生用略读或跳读(skimming  and  skipping)的方法,获取信息,快速完成。重要的细节鼓励用细读的方法来完成。

    面对学生的阅读障碍,作为教师要冷静分析原因,科学指导学生阅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班学生的阅读理解题得分率高了,阅读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增强。当然,这仅仅是初步尝试。对于如何克服初中生阅读障碍,只要我们立足实践,勤于钻研,善于总结,更新更好的方法会不断出现。

    四、利用报刊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针对这个问题,课题组进行了一些实验活动,其中一项就是采取报刊阅读的方法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本文就是从问卷调查和教学实践的角度来分析和探讨报刊阅读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中的作用。

    为了更好了解学生获取英语阅读信息的方式以及学生对报刊阅读的现状,我们课题组以南京34中的三个班级和13中科利华的一个班级共计150位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问卷150份,收回150份。这四个班从基础很好的班级到较弱的班级都有,对于英语阅读的反映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大部分学生的水平,他们中存在的问题基本上就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调查结果分析

    问卷表明,现在获取信息的方式大多数学生还是通过课堂(占56.88%,其次是通过报刊(占45.87%)和因特网、电视(35.78%)。很少有学生课外阅读过身边的与学校英语学习不相干的英语资料(31.19%)。

    究其原因,首先,他们所读的英语资料不外乎是教材或者是课文的一些配套材料,而那些材料多半是一些过时的、仅为考试而设计的,趣味性、时效性不是很强。比如学生想了解目前社会上的一些流行话题、新闻背景(如SARS、伊拉克战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禽流感等等),或是想了解世界各地的说英语国家人民的风土人情以及影视明星、体坛明星的情况,他们平常所读的那些材料很少有提供的。其次,由于词汇量的逐渐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越来越广泛。他们不愿意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课本阅读教学,而对每天做不完的阅读理解题又逐渐产生了厌倦情绪。他们希望能通过一种轻松愉快的、新颖的课外阅读形式去涉猎更多的实用英语,学习各类题材的英语文章,而目前我市的一些中学生英语报刊恰好可以满足学生的这一需求。

    (二)报刊阅读的特点

    基于英语报刊自身语言及文本形式新颖灵活,丰富变化的特点,它能全面提高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与求知欲,使学生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而当学生能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英语阅读中时,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必将有很大提高,这又必将反过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使英语学习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为此,我在全班开展了报刊阅读的活动,我选择了《21世纪中学生英语报》,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题材多样,内容丰富

    该报刊内容丰富多彩,融知识性与实用性为一体。内容上有文化、体育、保健、娱乐、历史、地理、科技等多方面知识,在形式上则有新闻报道、原版读物、分析推理等等。而且运用的语言能够涵盖学生所关心的话题,且可以从多种角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难易适中

    报刊的文字难易度适中,即使学生碰到生词、术语或难句,文章中也配有一定的注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而且,文章的篇幅长短灵活,学生不宜产生厌倦心理;

    3、把握时代气息

    该报能很好地把握时代气息,精心选材,紧扣学生心理和阅读兴趣;

    4、图文并茂

    该报图文并茂,色彩多样。不仅能使学生获取必要的语言知识,而且给人一种良好的视觉享受。所有这些都是现成的教科书无法比拟的。

    为了切实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我们课题小组决定开设报刊阅读课,进一步指导学生实施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促进其综合阅读能力。

    (三)报刊阅读的实施方式

    1、激发动机、强化兴趣

    报刊的内容具有多样性、时代性等特点,其涉及的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但是教师不可能利用大量的课堂时间给学生进行阅读,大部分的阅读应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利用一些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报刊阅读的指导,并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报刊阅读课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对学生所读的文章课前进行选择。选择适合学生读,且学生感兴趣的文章。具体内容分类如下:英语国家历史、文化背景类;文化、教育类;体育赛事、明星人物类;时事、新闻报导类;幽默故事类。每个大类又包含各种不同的小题材,如:时事、新闻报导类中就有关于电脑发展情况、电脑巨人盖茨、坠机、联合国会费、三峡工程、希望工程、国际热点新闻、国际投资、亚运会等等。

    比如,今年春晚中的魔术师刘谦深受大家喜爱,开学后的第一期《21世纪中学生英语报》就出现了介绍刘谦的文章,非常吸引眼球的图片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记得老师刚把报纸拿到教室,很多同学看到刘谦的照片,不用发就被一抢而空,很多同学就开始迫不及待看起来,文章介绍了刘谦及他的魔术,我顺势提出文中涉及的一些问题,同学们都非常踊跃的发言,而且很快掌握了    magic,magical,magician这几个词的用法。在此基础上,老师再提出一些阅读要求,要求课后寻找相关春晚的英文人物介绍的阅读文章,第二天课前利用五分钟进行交流。结果,第二天有的同学找来宋祖英春晚花卉服饰的文章,有的介绍小沈阳的文章,我想这些学生喜爱的文章能够使他们在兴趣和爱好中主动地去阅读并从中获得信息。

    所以,阅读之前的热身步骤必不可少,因为这个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强化兴趣的重要过程。在整个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发掘每个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对其取得的点滴长进都要予以肯定和鼓励并让他们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强化学习动力,增强创新兴趣。

    2、学为主体、诱导质疑

    既然是报刊阅读课,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都应交给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和进行相应的活动,如分组讨论,辩论等,同时又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一定会遇到生词和很难理解的句子,要求学生自己动脑,结合上下文进行猜测和理解,努力做到四个提倡:提倡七嘴八舌、提倡标新立异、提倡学生上台、提倡问题上墙。我们学校是南京市小班化试点学校,所有班级都是36人,全班36名学生,每6人一个学习合作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黑板,他们把阅读文章当中的疑难问题和有不懂的句子写在自己的小黑板上,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和提问,并以学生的问题为突破口,创造性的引导、诱导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促使学生勇于发现新问题,善于解决新问题。

    3、归纳总结,激活思维

    报刊阅读课的传统做法往往是要么忽略学生对语言背景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的了解,要么就是由教师进行灌输。前者使学生的阅读在无明确目的、无背景知识及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很难对阅读材料达到深层的理解和把握。而后者的做法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我们的尝试是将读前准备放到有一定交际性质的课堂活动中进行。针对文章的难度,或是作有关的背景知识介绍,或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或分组讨论,或就文章内容提出一些预测性的问题,或是布置读后需要解决的问题等。以上活动的开展都不是单一和不变的,而是根据情况灵活掌握,综合应用,并牢牢把握一个原则,即以学生为中心,尽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事实证明,这样进行授课可以使学生兴奋起来,精力也很投入,即使文章长一些,读起来也不会觉得乏味。

    对学生阅读过程的指导应尽可能根据各种不同的题材设计不同的阅读要求,培养学生各种阅读技能。如在阅读新闻报道时,应要求学生根据新闻标题,用查读的方法快速从语言材料中查找到新闻的主要内容(如来源、时间、地点、所涉及的人物、数据等)。这种阅读需要学生直接准确地查获所需的信息,信息查找完毕,阅读理解过程也就基本结束。如果学生阅读篇幅较长的文章,可以指导他们运用略读通览的方法,对所读材料的内容有大概的了解,也可用研读的方法,即阅读全文,并对文章中的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作全面、深入的了解,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开展各种思维活动,如预测、想象、推论、判断、对比、归纳、总结等。应当指出的是,即使是在同一篇文章中,也可以根据理解层次的需要而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在阅读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运用语言、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帮助自己理解阅读材料。

    4、强化训练,引导创新

    通过前三个过程之后,学生对背景知识和阅读材料提供的信息都有了完整框架。教师应用交际化的手段巩固和提高学生掌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所获得的信息与同学进行交流。

    首先,教师应设计出一定数量的问题让学生读后解答,用以核实学生所获信息的准确性和发现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偏差。这些问题应包括对文章大意、关键句子的理解(字面意思和隐含意思)、词义的猜测等。

    其次,阅读完之后来谈谈自己感兴趣的那篇文章。可以是概括文章,也可以是复述某个故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边动脑思考边阅读,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练习形式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练习方法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也可以单独提问、相互补充。但不论采用什么方式,都应尽可能覆盖阅读材料中的语言信息(词汇、句法、修辞等)和社会、文化背景。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激发兴趣、扩大视野、提高能力 的实验目的,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实验原则,而且也坚持诚信实践性原则、过程形成性原则、探索创新性原则和学习发展性原则等,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班在历次英语大考中,阅读部分的得分率相对较高,这样对带动我们班整体英语成绩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而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开设第二课堂,采取多种形式,促进自主阅读

    (一)良好习惯的养成

    1、养成积累词汇的习惯

    对词汇的理解和掌握是影响阅读的重要因素,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与掌握的词汇量是紧密相关的,词汇量不足,必然导致学生的阅读困难,并影响其阅读兴趣。而现在信息的来源越来越广,学生可通过上网、看外语报纸,听外语广播,看外语电影等渠道来学习英语。从初一开始,我就引导学生要善于观察周围,将与英语有关的资料、信息一点一滴收集起来,形成自己的词汇百宝箱,每周学生将自己的成果拿到班内进行交流评比。学生收集的词汇种类名目繁多,食品类:hamburger(汉堡包)hot  dog(热狗)、pizza(比萨饼)。有商品名称,如Walkman(随身听)、Nike(耐克)、Sportsman(斯波兹曼)等。还有孩子们喜欢的Snow  White(白雪公主)、Mickey  Mouse  And  Donald(米老鼠和唐老鸭)、KFC(肯德基)。孩子们在公开场合发现了TAXIWC……在书报上记下了discovery(探索)、tsunami(海啸)……在电视电脑里看到了APECITVSfriendlies……认识了电话卡上的IPIDD、超市里的VCDSnoopyKitty……

    2、养成自主摘抄的习惯

    大量阅读是基础,自主摘抄则是读书的一种手段,在培养学生自主性阅读习惯的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要求学生凡是读书,必有摘抄,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同学,要求其在阅读中,勾画出自己认为写的好的词语或句子,并抄下来,多读几遍,甚至能够背诵或默写。对于基础较好,有较高阅读水平的学生,我不仅要求他们摘抄他们喜欢的句子,同时要求他们找出文章的主题句,思考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其标题。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积累了不少的阅读材料,很多学生会经常翻看这些属于他们自己的摘抄杰作,喜不自胜。学生在自主性阅读中边读、边思、边写,逐步把所读的内容化为成品、精品,有机地与自己的思想融合,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能力,这就是我们所期待的自主性阅读的最高境界。

    3、养成每天读一点的习惯

    阅读表面上看似乎是个人的事,但这种个体式的阅读不利于借鉴别人的长处,利用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可以充分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阅读习惯,教师要及时组织交流,及时表扬阅读中的突出点。为此,我们课题小组在试验班级中采取了多种形式,促成学生自主性阅读的形成。在培养学生自主性阅读习惯的过程中,在实验班级开展每日一读活动,全班轮流,每人一天,利用每天上课的前5分钟进行口头或通过学生自制ppt的方式向全班介绍自事先选好的阅读内容,学生自选主题,可以是时事政治,古今中外趣事,天文地理知识,师生情感交流以及校园生活等。并要求学生要自设问题提问,如果有生词课前就把生词写在黑板上,日积月累,这样积攒的词汇量也是很可观的。

    (二)发挥小班教学优势,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每周开展以班级学习合作小组为单位的词汇竞赛活动,词语接龙比赛,快速找出所给词的近义词、反义词,用不同的前缀,后缀合成新的单词等等比赛。所以实践的过程中,作为小班化试点班级,我们有着人数和设备上的优势,小班教室里都有四块小黑板,上面总是写满了学生小组为单位自己制作的小卡片,涵盖了学生阅读时积累的词汇。根据实际情况,每周或间周换学生制作的小卡片。通过收集有关英语信息,可使学生们感到英语无处不在,在实际生活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增强了竞争合作意识。词汇量的扩大,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从而潜移默化地为学生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阅读基础。

    2、利用我们的小班化教学便利进行小组间的阅读比赛、阅读交流等活动,每组都组织英语读报小组,科利华的实验班还经常开展让学生表演阅读内容、写读后感等活动。在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中,组织学生编演英语剧,英语演讲比赛等与英语阅读有关的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性阅读习惯的形成。

    3、举行阅读比赛,给学生指定同一课外篇目,让他们以各种形式进行阅读,可分为速度赛(比时间)、成功赛(比准确率)(见表2)、能力赛(比难度),使学生了解彼此的阅读优势,认识自身的不足,互相取长补短,让学生认识到只要有努力,我们都能行,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而且促进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同时促进了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今年四月课题组在七年级四个班的学生(126人)进行阅读的速度比赛,十二篇难度中等的文章,总分为70分,每个题目都是一分,时间为40分钟。比赛结果为6070分的有30名学生,占到总人数的23.3%50-59分的有5039.7%42分以上的共有110人,占到总人数的87.3%。应该说这个比赛的结果还是叫令人满意的。相信一学年下来还会有进步。

    (三)让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习惯

    可以每个周末把课外阅读布置为一项作业,要求学生最好能读点东西。当学生真正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习惯时,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就与日俱增了。为了让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开始阶段教师应采用书面或口头的形式检查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这样的一种作业在小班化里实施是完全可行的。只要这样坚持下去,学生不仅养成了课外阅读的习惯,渐渐变成独立的阅读者,而且他们的阅读兴趣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课题组盛老师用所教七年级的一个小班和另一个班级进行试验对比,进行了两次成绩比较(七上期末与七下期中)结果证明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的班级在两次考试的阅读方面的均分明显高于另一个普通班级。

    (四)开发阅读资源、拓宽学生视野,提高阅读的效率

    1、播放学生们喜爱和熟悉的英语电影、动画片等,如King  Lion”“Harry  Port等,还推荐一些格调健康、旋律优美的英文小歌曲。每周两个中午时间在全班播放,并建议每人学唱一首英文歌曲,通过对英文歌词的熟悉和理解来促进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2、利用寒暑假推荐一些阅读练习,让学生进行自行检测对阅读材料的掌握程度; 广泛的阅读可以扩大学生视野,可以复习、巩固、加深已学过的语法、句型和词汇,学习领会更多的东西。仅靠课本,练习册上的一点读物难以满足学生发展英语能力的需求。为此,建议全班在暑假订阅《书虫系列》、《初中生英语课外阅读300篇》和《21世纪中学生英语报》。同时,也向学生推荐一些英语网站,如:旺旺英语学习网(http://www.wwenglish.com/)、中国英语学习网(http://www.24en.com/)、腾迅外语(http://edu.qq.com/en/)等网站,让他们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素材。开学后要求学生们交换他们自己认为好的阅读文章。读物网络的构建,为学生开展广泛的自主性阅读提供了素材。

    3、利用国庆、五一、寒暑假等长假时间,每逢假期,课题组老师都会精心挑选几种英语读物,向不同水平的学生推荐,让他们自由选择一、两本作为课外阅读的材料。也可以建议一些程度较高的学生到网上查寻最新版的适合自己的英语读物,下载后供其他同学一起分享。

    例如,今年寒假,布置每位学生在寒假期间阅读1015篇英语读物作为寒假作业,在这过程中选取两篇最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并且是以前没有读过的阅读材料,或打印、或发邮件给我、或打印成书面作业上交,老师经过筛选后,选取部分作业编成,分发给每个学生作为阅读测试作业,并在旁边注明供稿者,被选取的同学喜出望外,学生阅读积极性自然也高。这样一来全班同学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阅读量大大增加。在增加阅读量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对学生阅读作业的指导。阅读文章的同时可作相应的摘抄笔记,不同层次的学生准备一本好词、好句、好段的软抄本,分别记下他们所认为的好词、好句、好段,要求A组记录好词、好句、好段B组只需要记录好词、好句,英语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C组学生只需记录下好词。这样,学生就会从被动变成主动,自主学习能力大大提高。

 

结束语:

    培养初中生自主性阅读的习惯,首先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其次,要强调教师在整个阅读习惯培养过程中的组织、指导作用。同时,教师、学校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学生自主性阅读习惯的形成。总之,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必须坚持不懈才能养成。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将终生受益。

 

英语子课题结题报告

默认分类 2009-10-28 11:32:56 阅读399 评论0   字号: 订阅

一. 课题简介

课题名称:农村中学英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课题负责人:王伟(希望校长)

主研教师:吕文丽,李弟明(希望教师)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二. 关键词:中学英语 合作学习 研究

三. 课题摘要

本文以我校探索《农村小学英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所作的工作为主线,从“农村小学英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研究”的选题意义,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计划及实施过程,取得的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旨在为相关专题的研究与推广提供借鉴。

四. 课题内容

(一)课题的选题意义

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信息时代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更加密切和频繁,也更加趋于互相依赖和互相依存。多元文化的地球村正在形成。外语教育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使学生能说几句外国话、能做翻译,而是为了使今后的公民能在多元文化的地球村中生存和发展做准备。中国要发展,要提高人们的外语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孩子抓起。而中国的实际情况是大城市带大农村,其中70%以上的人口都生活在农村,提高农村孩子的英语水平是我国发展外语人才的关键之所在。因此农村小学开设英语课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需要。在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就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出台了《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教基2号文件)决定“把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作为21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2001年出台的《英语课程标准》也要求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同时规定了小学生毕业时的英语水平应达到国家二级要求。由于小学英语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缺少成熟的教材和专业的师资,缺少可供参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与当前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要转换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即教师的角色将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理念大相径庭。同时,英语作为新开设的学科在农村小学面临重重困难:缺少学习语言的环境,教学资源严重溃乏,课时不足等。

因此,探索出一套适合农村小学学生生理及心理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已是农村小学实施英语课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提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要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与参与。新课程也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已成为现代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结合目前国际、国内及本校实际情况,我们准备就“农村小学英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相信本课题的研究对我区的英语教学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研究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与实效性,尤其是在实践操作上要加强研究,如合作技巧的培养,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合作的任务分工,合作学习的评价等,从而探索出具有农村特色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

2、研究如何创建利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环境,提高农村小学领导、教师、家长们对英语学科的认识,从而得到他们的支持,确立农村小学英语学科应有的地位。

3、通过研究,端正农村小学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持续性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

1、坚持兴趣性原则

通过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农村孩子在听、说、玩、演、唱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坚持主体性原则。

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以合作小组学习的方式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完成教学目标,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学习。

3、坚持平等、合作、互动原则。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学实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思想感情和信息的交流,它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的过程,还涉及生生互动,全员互动等多种互动过程。因而,遵循师生平等、合作、互动的原则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

4、坚持发展性评价原则。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的评价以小组评价为主,个人评价为辅,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态度、习惯、方法、策略的评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5、坚持综合性原则

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培养农村小学孩子听、说、玩、演、唱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实验对象:  北碚区澄江希望小学三年级二班(随机抽取)

实验对比班:北碚区澄江石板场小学三年级(随机抽取)

   2、研究方法

自然实验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资料收集法、个案分析法

(五)研究计划及实施过程

1、学习《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及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理论素养。开展前期调查,了解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拟订实验方案,选定实验班级和对比班级,做好学生情况分析。

2、积极、大胆地实施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构想,在教学策略上,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要创设一个全员乐于参与、主动参与的氛围,实行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结合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农村小学英语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即:

A、热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始上课,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合作互动的方式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师生问候,生生自由谈话,值日生汇报,分角色唱歌、说儿歌,集体TPR活动等,让学生迅速地把精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为后面的学习新知作好准备。

B、引入

这一环节是指在热身运动后,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复习旧知识,并自然过渡到新知识,让学生不知不觉进入新知识学习状态,初步感知新知识。

C、操练

新知识呈现后,教师可采取师与生、生与生、全员活动的方式进行机械操练,如:师生对话,生当小老师教读,分组比赛,开火车练习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合作互动进行意义操练和交际操练,如:小组调查,自由组合对话,小组讨论等,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互帮互学,互相评价、激励,以达到互相促进,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这是合作互动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让学生来做主人,通过分组活动、讨论、倾听、评价、激励和互为师生等方式使学生在“互动”中巩固并运用知识,教师只作适当的点拨、指导。

D、学习评价

这一环节主要是指教师在综合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评价。评价要坚持以群体评价、激励性评价为主的原则。评价的目的在于达到组内合作精神更强烈,组际竞争更激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评价完后,教师可适当给获胜组(人)一些形象的奖励如:小奖牌,流动小红旗等,让学生觉得竞争是十分公平、正规、有挑战性的,从而更深地激起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

(六)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通过两年的实践,我们从小学英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收益匪浅。运用合作学习,改善了课堂内的教学气氛,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成绩,促进了学生形成良好的识知水平。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说说唱唱,跳跳演演,不仅得到了美的熏陶,又营造了浓厚的英语氛围,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了学生。那些后进生在优生的带动下也得到了难以得到的表扬,学习自信心得到了增强,课堂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实验班的学生参加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取得过全国二、三等奖,区级一、二、三等奖。通过进行课题研究,主研教师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吕文丽老师撰写的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英语的兴趣》,《小学英语合作互动教学模式探讨》,《小学英语教学评价之我见》分别获得全国二等奖;《浅谈小学英语合作学习》获得全国三等奖;《探究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获得全国一等奖;《重兴趣,培能力,抓实效》刊登在《北碚课改》上;她自编自导了课本剧《小猫钓鱼》,《希望之子的心声》(此剧发表于国家级刊物《英语周报》上),编写的课堂教学设计《Let’s drink》获市级三等奖,赛课获得区一等奖,说课及说课稿、说课课件均获得了一等奖。李弟明老师在北碚区小学英语教师说课中也获得一等奖,说课案例被评为一等奖;在北碚区村小赛课活动中,执教的“What Would You Like?”被评为一等奖。2004年2月镇内赛课获二等奖,同年11月,镇内赛课获一等奖。所指导学生杨怡同学在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实践证明,在农村小学开展英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可行且有一定实效的。

(七)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中学习呈两极分化趋势,能干的同学越学越好,自信心越来越强,形成了良性循环,而困难的同学越学越吃力,兴趣越来越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合作学习中,一部分同学学习自觉性差,而教师没有及时督促,再加上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分工不明确或成员不负责任,让这一部分同学放任自流了。另外,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强调对集体的评价,个别同学集体荣誉感不强,教师也没及时加强思想教育,影响了学生对集体活动的参与及参与的效果。因此,小学英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分工、评价方式的探索还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  坦  “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中国教育报》1995年12月29日

2、胡春洞   《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朱纯    《外语教学心理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活用课堂用语激发高年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铜山县黄集镇左庄小学 张红
一,课题的提出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要通过说来表情达意,从而达到学习本学科的目的.小学阶段属于英语学习的预备阶段,小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知识,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可是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加上缺少浓厚的语言氛围,很多学生对英语是"想说爱你不简单",对之敬而远之.教师语言表达不清楚,学生就会过早的放弃英语,失去兴趣和自信,也会给以后学习带来旧大的困难和问题.根据这一阶段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设计和组织生动活泼,高效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始终对学习英语充满兴趣,感到轻松愉快和充满自信.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利于教师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自身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教学基本技能技巧.有效的使用英语开展各种课堂教学活动,让课堂成为高年级学生真实而多彩的生活世界和学习乐园.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快乐的成长,形成健康活泼的个性,为以后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二,理论依据
Corder在研究中发现,只要有学习动机,任何人都能学会一门外国语.外语教师也普遍认为:学习动机越强的学生,语言学得越快,学习成绩越好.对于学习者来说(尤其是年幼的学习者),只有他感兴趣的东西才会使他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应尽量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研究表明提问是老师最常用的教学技巧.在有些课堂,一半的教学时间用于问答(Gall 1984,转引自J.C.Richards&C.Loekhart,2000:185).Johnston(1990)在3小时的语言课堂上观察到522个问题;Long and Sato(1983)在6节小学阶段的二语课堂观察到938个问题(转引自Rod Ellis 1997:586).
研究者认为教师的提问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话语不仅是教师执行教学计划的工具,同时还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它在组织课堂教学和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Nunan 1990,转引自胡青球2004)."教师不但可以通过提问使学生参与交流,还可以通过提问使学生调整自己的语言,使其更具有可理解性"(Richards&Lock-hart 1996:185).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找出导致高年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要求,能力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学习英语态度消极,兴趣淡薄,缺乏信心.尤其是在农村小学,班额过大,师资力量匮乏,导致一个英语专职教师要教五,六个班级,教师无法顾及这么多的学生.尤其是到了高年级以后,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不得当,加之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出现了大批的"学困生".
现在许多农村小学从三年级起就开设英语课程.在开设英语之初,学生都充满了好奇,学习热情高涨,都认为英语课这么有趣,课后对于上一节课上出现的词,句也经常性地模仿.然而好景不长,升入高年级后,一大片"学困生"出现了.他们怕听写单词,怕朗读对话.待到上课时,不专心听讲,下课后他们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所学词汇少,遗忘严重.语法知识支离破碎,似懂非懂,没有形成清晰的概念,或者虽然记住了语法条文,但由于练的太少,没有形成习惯,往往掌握的不牢固,不会灵活运用.虽有学好英语的愿望,但不知道该怎样学,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且长期得不到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造成英语学习效率低.对英语丧失了信心.让英语老师感到很无奈.相信各位同行都会有同感.
所谓"英语学困生" 是指在一个班级中由于教师的偏见或由于家庭及学生自身等原因造成的,被其他学生所轻视的学生个体或群体.他们表现为态度不端正,缺乏自信,学习方法欠妥,学习被动,学习习惯较差.在正常的教学要求下,对英语学习感到困难,对完成学习英语任务有一定的困难.他们上课无精打采,厌倦作业,害怕考试,更缺乏独立思考和钻研的精神和能力,英语成绩越来越差.
(1),学生英语基础较差.
不少学生,由于长期不重视英语学习,对待英语学习很随便,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认真,回家不听磁带和及时复习.加上绝大部分家长又缺乏英语辅导能力,不能对孩子作适当的指导.常此以往,这样的学生就成了英语"学困生",到了五,六年级就表现得更甚,往往是朗读张不了口,写作动不了手,听力训练也皱眉头,英语的"听,说,读,写"一样也没掌握好.某些学生甚至于26个英文字母也写不全,读不准,更谈不上其他一些基础知识的掌握了.还有的学生是刚从外校转入,以前从没学过英语,或学英语的时间很短,进入新学校后却要学习较深的英语知识,知识承接过程中出现空白,导致跟不上班.
(2),学生学习方法呆板.
其实,基础差也没关系,用心学还是能后来居上的.然而实际情况是:教师在前头教,那些没兴趣学的学生却在后头吵,教师时常要停下维持纪律,使授课过程缺乏流畅性.这样一些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是迫于权威的,"为父母学,为老师学"的现象相当严重.有的学生记单词的方法很机械.如记"office"这个单词则是o-f-f-i-c-e地逐个字母读,读它十遍二十遍.当时记住了,过几天又不记得了,而且也不会灵活运用于表达中.他们总一味地认为英语学习难,枯燥无味,却不愿意花心思来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还有的学生上课虽不吵闹,但一节课基本上不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不愿意大胆操练,心思游离于课外,对所学的知识点模糊不清,导致无法正确地输出,找不到学习的成就感.
(3),学生缺乏学习信心.
一些"学困生",由于对学习缺乏兴趣,在课堂上总不能管束好自己,屡次违反纪律,难免要受到教师和家长的批评,反反复复中,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就受到了打击.而且,他们自己也认为自己的基础太差,落下的功课太多,好象无从下手去补救,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对英语学习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基础不扎实,到了高年级越发显形,学习信心更加难以确立.另外,英语教师授课的班级通常都比较多,有的班额又过大,时间和精力上难以照顾周全,老师对这些"学困生"的态度是:只要在课堂上不吵,不影响其他学生,做什么都没关系.态度好的教师也会不时地抓一下,如果跟不上还是会放弃.久而久之,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教师对他们也失去了耐心;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的成绩更差.最后形成了学生看见英语就讨厌,上课不听,作业不做.而教师一看见这类学生就头痛,对他们疏于管教.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了极不融洽的合作关系.
(4),教师教育方式陈旧.
补基础,教师得费一番心思,指导学生如何学则更是为人师身肩的重大责任.有的教师自身存在专业知识不扎实,教学方法陈旧低效,只管照本宣科而不寻思如何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学生不愿学,教师上起课来也觉得没趣,找不到教学的成就感.于是,死学与死教又形成了恶性循环.
2,通过活用课堂用语,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课堂用语用得多与少,用得是否恰当,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那么,如何巧妙地使用课堂用语,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呢 我觉得应该从这几个方面来思考.
(1), 遵循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的原则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英语也有这样一个过程.循序渐进,由少到多,慢慢积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年级不同,水平也不一样,所以需要区别对待.一般常用的口语或套语,以及几个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的常用语大致相同的,即便如此我们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争取难以程度相当的用语来适应不同年级的要求.例如;在课前组织教学这个环节中,三年级的初学者可以说:Class begins!Hi/Hello!Boys and girls!四年级的学生则可以说得较多一点,难一点,如:There goes the bell.It's time for class.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 等.学习了新单词和句型时,可以结合学生已掌握的内容来使用课堂用语.如:学习了Nice to meet you.(too)这个句型时,在课前组织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加上这一句.这样既起到了复习的作用,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灵活应用新学到的内容.
(2),表示同一个意识,要灵活多样,形式多变,反复使用
为了使学习空气更趋活跃,使语言更具灵性,学生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而不至于感到单调和枯燥,即使最常见的表达方式也可略加变换,不要重复单一的句式.例如:Nice to meet /see you,可以换成Glad to meet/see you,It's nice to meet /see you,It's glad /nice to meet /see you等.又如:叫学生重复某一内容时,不要总说;Again,please.可以经常换成Repeat please/Once more please/I beg your pardon /Would you say it again 等,再如对于某个句子或答案,问学生是否正确,除了Is that right 之外,也可以说Yes or No /Right or wrong /How do you like this answer 等.其实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另外,必要的重复也是应该的.有些句型反复使用,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运用,尤其是课本上出现的新内容,要反复使用,使学生达到掌握的目的.
(3),要有连贯性,要根据情景连续地自然流畅地使用课堂用语,而不孤立地说几个句子
为了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经常地听到教师的课堂用语,除了开始阶段使用一些比较简易,容易懂的句子外,随着程度的提高,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增加课堂用语的数量,做到连贯性强,前后浑然一体,而没有支离破碎的感觉,从而逐渐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能不断地用英语组织和进行教学.如;在教Let's talk时,我们就可以使用以下课堂用语:Now,look at the first picture,What can you see Can you speak it in English and Chinese Please hands up.Oh,sorry,that's wrong.Think it over and try again.Don't be shy.I'm sure you know the answer.
(4),坚持不懈地使用英语,逐渐过渡到用英语进行教学
从三年级开始,坚持不懈地使用课堂用语,到了高年级,就逐渐地用英语来组织教学了,从Class begins(上课)到Greetings(问候),再到Presentation(导入),其次是Practice(练习)最后是Homework(布置作业),教师都可以用英语组织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习惯了老师的英语教学,慢慢就过渡到了用英语思维和考虑问题.因此课堂上英语脱口而出,已不是难事.
以上所说,使用课堂用语,首先要遵循语言教学规律,紧扣课本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此基础上,大量地,恰当地,灵活地,持之以恒地使用课堂用语.我相信,课堂会真正地成为师生互动的场所,成为学生们学习英语的主阵地,而课堂用语的巧妙使用,也会活跃课堂气氛,创造外语环境,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辅助英语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本校高年级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现状的调查.
2,活用课堂用语提高学生兴趣的策略研究.
(一) 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和兴趣分析:
(1)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其学习水平.大部分学生有明确的学习动机,但是仍有小部分学生的动机不明确,这将影响其后继学习.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感到有兴趣,有信心,他们才会为学习做出努力.因此,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显得尤为重要.
(2)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既是英语学习的目的,也是英语学习的前提.我校六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水平较高,但仍有部分学生不喜欢英语.因此,教师需要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并保持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3)教师素质是影响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关键因素.大部分六年级学生都喜欢英语老师,因为老师上课有意思,幽默,平易近人.同时,英语老师的评价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很重要.所以,教师应努力发挥自己的个人魅力,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二) 激发并保持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方法和策略:
(1)感受英语语言魅力,引发深层学习动机.英语是一种蕴涵着丰富文化的语言.只有让小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英语纯正的语言魅力,才能促使学生从心底产生学习动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听或看一些通俗易懂的儿童经典英语故事和童话,使其充分感受到英语的丰富和优美,最大程度地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愿望.学习英语歌曲和小诗也是很好的感受语言魅力的方式,孩子们可以在抑扬顿错的节拍声,音乐声中感受到英语特有的韵律美.
(2)组织生动的课堂教学,提升真正学习兴趣.我校有近一半的六年级学生较少主动学习英语,同时,学生喜欢英语老师的主要原因就是上课有趣.因此,组织生动的课堂教学是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基本途径.这次调查显示,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就是游戏.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如能将一些程度适中,生动有趣的游戏引入课堂,一定会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进行思维和交际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型活动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部动机.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时,不再产生抵触情绪,而是有一种期待和自我获得满足的感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是在自然而然地运用英语做事,是在他们自己最需要的时候运用英语,是在交际.
(3)进一步发挥教师个人魅力,激发积极学习情感.在英语学习中,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个性魅力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其中,幽默诙谐的个性显得特别重要.因为英语不像语文那样易被学生理解;也不像数学那样有着独特的逻辑美;更不像美术,音乐,体育那样能直接地让学生感受到快乐,英语是一种交流工具,它最能让学生体会到的就是与人沟通的快乐.这种快乐需要催化剂,英语教师的幽默诙谐就是最有效的催化剂,它能化解学生的焦虑,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敞开心扉用英语和大家交流.
(4)完善现有评价机制,保持良好学习动机.要使学生保持长久的英语学习动机,最重要的在于让学生及时看到学习成果,从而产生成就感,并使之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要重视形成性评价方式的运用.小学生学习英语缺乏毅力,所以,及时,经常性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评价方式.教师可以通过竞赛活动,背单词积分活动等丰富多变的评价活动来检测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其次,教师应正确,有效,经常性地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果.及时,正确的鼓励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学习英语的自信心.鼓励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口头的鼓励,眼神的鼓励,用五角星或小奖品来鼓励,等等.
(5)激发外部学习动机,使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的意义:外部动机是重要的辅助动机,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让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的意义:收集一些世界各国使用英语情况和英语教育状况的资料并制作成幻灯片播放给学生看,使其了解英语是一门世界语言,掌握了英语就像是掌握了世界的通行证.其次,教师还可以组织一次关于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讨论,让学生分组去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在讨论活动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将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发现英语学习的意义.再次,教师可以在平时的课堂中,偶尔穿插关于用错英语而造成尴尬局面的小笑话,学生可以在笑声中轻松地了解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的重要性.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掌握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
究动态,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完成读书笔记及读书心得.用以指导本 课题的研究.
2,调查法.做家庭访谈,调查,分析高年级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的现状.
3,行动研究法.认真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扎实而大胆地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用英语组织教学,为学生提供积极的情感氛围,用简单的英语与学生交流情感,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学习.及时深刻的进行反思,总结,最大限度的激发高年级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4,经验总结法.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心得进行梳理和归纳,建立课题博客与大家进行交流.论证自己的观点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2月)
主要工作: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制定好课题的设计 方案,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课题研究任务.
研究方法:文献法.
2,研究阶段:(2008年12月----2009年10月)
主要工作:进行第一阶段的研究,依据实施方案开展研究,认真总结研 究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撰写阶段报告完成具体课例及实践活动, 完成个案研究.
研究方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分析法..
3,总结阶段:(2009年11月)
主要工作:认真分析研究过程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汇总研 究,最终形成课题研究报告.研究方法:经验总结法.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1,小学英语课堂用语的重要性
具有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是对一名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的基本要求.真实自然的语言输入不仅仅来自于课本和录音,还来自与教师的语言.英语课堂要求教师能够用英语组织教学,能用简单的英语与学生交流情感,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学习.而良好的英语语言基本功是完成这一任务的
基础,不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教师就会没有自信,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教师的语音语调不正确,语言表达不清楚,不仅会误人子弟,还会使小学生过早放弃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和自信,更会给中学英语学习带来巨大的困难和问题.
2,有效的使用课堂用语
课堂教学用语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所使用的语言,是成功课堂教学的保证之一.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质量在某种意义上是教师基本素质的缩影.教师在使用课堂教学用语时应注意使用策略,要注意体现"人本性",注重学生的情感因素.
教师的课堂教学用语从教学功能上可分为五大类:1.招呼/问候语 2.提问语 3.反馈语 4.指示/演示语 5.告别语.
1.招呼/问候语
教师的课堂教学实际上从其走进教室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A good beginning makes a good ending. 一个好的开端对于一堂课来说非常重要.教师主动,友好地同学生打招呼,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为开始上课作好准备,还可以创造一个平等,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 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提问语
教师在提问时态度和声音要和蔼,可亲.提问语的使用要注意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不要让学生感到紧张,有压力.注意提问语的使用策略可减轻学生的学习焦虑情绪,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反馈语
反馈语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评价和评估学生课堂表现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教学活动进展的有效方法.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现在提倡多种方式和多元化.这其中反馈语是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一种评价方式.教师要注意树立评价意识.不仅要对学生课堂上的学习表现给予评价,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表现都应通过评价给予鼓励,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
在使用语言行为评价时教师要注意语气和目光的注视,使学生对老师的表扬和肯定感到真切.
对学生有创意的,创新的思维火花及灵感要及时地,充分地,大大地给与肯定.不妨使用夸张些的语言.
在语言评价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语言的使用及使用的策略性.教师的一句话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如果教师总是说某个学生笨,这个学生有可能就会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因而放弃努力.当学生对自己没有信心时,教师的一句鼓励的话,就有可能激励他获得成功.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所使用的语言,要注意体现反馈语的"人本性",注重学生的情感因素.
反馈语可分为肯定式评语,参与式评语和启发式纠错.
(1)肯定式评语
教师在使用肯定式评语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肯定和表扬时,一定要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在由衷地夸奖他.要避免敷衍和流于形式.不要滥用'Good'.有的老师过多地单一使用 'Good' 评价学生的表现,很难使学生从中受到激励,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2)参与式评语
在采用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的手段时,教师要注意不要拿学生跟别人比,要拿学生同他自己比.教师可以说:同学们说某某同学说得好不好呀 进步大不大呀
在让学生参加评价时可以使用疑问和反意疑问句:
Isn't it a good answer
He/she did an excellent job, didn't he/she
(3) 启发式纠错
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要避免使用否定的评价语言,如:You are wrong. It's not correct. 对回答不出问题来的学生不要简单地使用"Sit down",要给他们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鼓励他们,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
It's almost right. Try again, please.
Come on! Think it over. I'm sure you can do it.
(See You did it really well.)
非语言评价及策略
非语言评价—既运用手势,表情(眼神,面容,微笑)及其他肢体动作语言(body language) 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的评价.在使用语言行为评价方式的同时注意非语言评价方式的使用可以加强评价效果.
方式和策略:
① 微笑加语言.
② 用力点头---是一种肯定.
③ 惊讶的表情 + 可表示赞赏.
④ 竖起大拇指,可表示一种高度的赞赏.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就感.
⑤ 一只手手心朝上不断煽动四指同时说道:Yes, come on, come on. 或Yes, go on.这种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手势的同时使用,不仅对学生的发言是一种鼓励和肯定,同时还可以激励,引导学生将发言进行下去,启发学生思维.不断的启发和鼓励能够起到引导学生思维,培养思维习惯的作用.
⑥ 鼓掌---当学生任务完成得出色时,教师可鼓掌表示赞扬.也可以号召学生一起鼓掌.掌声可以使人产生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⑦ 抚摸孩子的头,拍拍孩子的肩膀也是一种鼓励性的非语言行为的评价手段.这一手段的使用会使回答正确的孩子心中荡起美孜孜的幸福感和对老师的亲近感.这种感觉可以拉近孩子和老师的距离,拉近他们和英语课堂的距离,使他们喜欢上课并激发表达的欲望.对于回答错误的孩子,这一手段的使用可以起到安慰,消除他们心中的不安及沮丧,缓解焦虑情绪的作用.(此方法仅可用于低年级)
4.指示/演示语
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教师使用的指示语和演示语要避免过长和含糊不清,要力求简洁,清晰并且和蔼,可亲,避免过于生硬.例如:
This time, you do it one by one.
Now, listen to the tape.
Now, I'll read the …, please follow me.
5.告别语
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需向学生宣布,并向学生道别.
OK, class/ boys and girls/ children, that's all for today. I'll see you next time.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
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从某种意义上,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比传授知识更加重要,因为掌握学习方法是可以终身受用的,是通向成功的桥梁.
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从某种意义上,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比传授知识更加重要,因为掌握学习方法是可以终身受用的,是通向成功的桥梁.
1,学生的所得
在英语课堂上,我结合学生特点,通过各种有趣的英语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的英语学习也更主动和积极了,提高了英语学习效率.
我曾做过两次不记名问卷调查,在"你认为学习英语最难是什么 在去年的调查当中,几乎95%的同学认为英语学习最难的是听不懂老师讲的是什么,在今年的这次调查当中认为学习英语最难的比率下降到50%,五六年级不到50%.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调查表上来看,说明我们的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改革,并从正面促进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为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从我的课题研究我看到了一种可喜的变化,同时也提醒我们,今后的工作还任重道远.
2,教师的收获
a,转变了英语教学观点,不再以死记硬背,强逼硬崔为教学手段;
b,提高了英语教学效果,行之有效的方法总是会有相应的成效的;
c,减轻了教师心理压力,好的教学方法会给教师教学一种轻松的教学心态;
d,使英语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更和谐.
3.,教师论文成果
积累了大量教学论文和案例.
九,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这次课题研究我注重了在课堂上如何使用课堂用语,我想最终目的是让他们重新点燃学习英语的兴趣之烛,并且持久的保持下去.
1,今后我要不断摸索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如:课前怎样自主预习,课后怎样自主复习巩固.
2,今后我会继续做好课堂模式的探讨,并能结合实际,形成富有自己个性的教学风格.
3,把理论学习摆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来,,并切实做好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工作,做实做细课题研究工作,把课题研究落实到每一节课,以课题引领课堂教学,将课题研究引向深入,并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1 师生沟通的艺术
2 常用课堂用语
3 提高课堂用语输入的有效性
4 课堂用语的运用策略来激发兴趣
5 转化英语后进生
6 我如何对待后进生
7 小学英语学困生的转化
8 界定学习困难学生,确定研究对象
(以上八篇文章自己认为质量较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课题方案
关于培养中学生阅读兴趣的小课题研究
培养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实践与研究
提高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方法
新课程核心素养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课题鉴定报告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