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月经不调去看病,医生却让我看精神科


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忽视或者误诊边缘型人格障碍。今天我们借小墨的故事来谈谈有关边缘型人格障碍的那些事,希望可以帮助和小墨一样深受人格障碍困扰的人。

把家里搅得鸡犬不宁的小墨得了什么病

小墨,女,41岁,某国企职工,未婚,现和父母在一起生活。

小墨多年来一直和父母关系很差,家中战火不断,父母已经七十多岁,经常被小墨气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小墨因先天左脚略有畸形,走路不是很稳,但不影响正常生活,走得慢一点,别人也很难发现异常。技校毕业后分配到当地的一家国企工作,但自己总是对工作不满意,多次表示以自己的才华,应该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做一名白领,或者成为像巩俐那样的大明星。

小墨去年月经不规律,她便怀疑自己得了绝症,不停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是内分泌失调,医生说只要规矩作息,降低焦虑,配合着吃药,便无大碍。但小墨不相信医生的结论,觉得这肯定是个庸医,于是又连换了好几家医院检查,后来有位医生建议小墨去精神科看看,开点缓解焦虑的药也许更有效,小墨一听就和医生吵起来,骂医生才是精神病,家人忙不迭给医生道歉,生拉硬拽才把小墨拉回家。

小墨回家后还是不消停,每天都要求父母带她去省里或者北京的大医院去检查,小墨的弟弟无奈,求人找了一位资深的妇科专家带小墨去看,专家仔细看了B超检查结果,告诉小墨,她子宫内有一个不到3厘米的肌瘤,但还达不到做手术的标准。可以每隔半年来做一次检查,只要不再长大,就不用管它。如果长到5厘米以上了,再根据情况看是否手术。

但小墨从此每天都吵着要去医院做检查,她担心一夜之间肌瘤就长得很大了,虽然小墨的弟弟专门就此咨询过医生,医生也答复说,只要不出现明显的腹痛、不规律出血症状,半年来检查一次就可以,肌瘤不可能一夜之间就长大。但这并不能消除小墨的疑虑,只要家人不答应她去医院检查的要求,她就大哭大闹,说全家人都盼着她死……

这样闹腾了一年多,小墨有次再去医院检查时,肌瘤长大了一点,医生建议再观察观察,但小墨坚决要做手术,医生征求了小墨家人的意见,给小墨做了手术。

手术很成功,小墨请病假休息了两个月。临近病假结束,小墨突然提出要从单位办理离职。小墨在国企工作,多年来单位也因小墨的身体情况予以了照顾,她的工作性质是安全检查,一般列行公事每天巡检几次,保证安全生产,出现故障及时上报就可以。但这份人人都觉得很轻松甚至清闲的工作,小墨却感觉很有压力,总是担忧在自己工作期间出现问题。多年来和同事之间除工作外也再无交集,生活中也没有朋友。

图源:www.unsplash.com

据小墨弟弟讲述,近来因小墨要离职的事全家吵得鸡犬不宁。小墨月薪五千左右,每月发了工资就基本都花光,从来也不存钱。父母担心小墨的这种情况,离职后没有了收入,离退休还有十几年的时间,父母年龄大了,万一这期间父母去世了,谁来养活小墨呢?所以父母对小墨要离职的事表示反对,劝她再坚持坚持,但小墨对父母的劝说反应非常激烈,有时她甚至一整夜都不睡觉,和父母大吵,说父母不体谅她,不关心她的身体,是在逼迫她,是盼着她早死……每天父母做好饭叫她起床,她有时睡到中午才起来,对饭菜挑三拣四,攻击母亲不会做饭,故意不做她爱吃的饭菜。

小墨和弟弟关系也很糟糕,有次小墨的弟弟轮休回家,给姐姐特意带了她爱吃的糖醋里脊,吃饭时小墨心情还不错,但刚吃完饭,她上了个洗手间出来,脸色突变,又开始指责母亲做饭不好吃,一点都关心她的身体。小墨的弟弟生气说了她两句,姐弟俩就吵起来了,小墨的弟弟摔门而去,回单位宿舍去住,接连几天都没回家。小墨又主动给弟弟打电话说:你得回家呀,你不回来父母也不好好做饭,家里整天冷冰冰的,也没有个家的样子……说得弟弟感觉内心一阵愧疚,他觉得姐姐有问题,但全家人都束手无策,而自己把这烂摊子全撂给父母,自己太自私了。

小墨的弟弟知道小墨是打死都不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的,更不可能去找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接受诊断和治疗,万般无奈,他只能通过讲述姐姐的情况,来让我帮忙看看,能否给予小墨一些心理疏导建议。

容易被误诊的边缘型人格障碍

“我姐姐是不是得了抑郁症?”面对小墨弟弟的疑问,我对他摇了摇头。

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对于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 personality disorder,BPD)的九大诊断标准的描述:


01


极力避免真正的或想象出来的被遗弃(注:不包括诊断标准第5项中的自杀或自残行为)。

02


一种不稳定的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以极端理想化和极端贬低之间交替变动为特征 。

03


身份紊乱:显著的持续而不稳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感觉。

04


至少在2个方面有潜在的自我损伤的冲动性(例如,消费、性行为、物质滥用、鲁莽驾驶、暴食)(注:不包括诊断标准第5项中的自杀或自残行为)。

05


反复发生自杀行为、自杀姿态或威胁或自残行为。


06


由于显著的心境反应所致的情感不稳定(例如,强烈的发作性的烦躁,易激惹或是焦虑,通常持续几个小时,很少超过几天)。

 07


长期感到空虚。

08


不恰当的强烈愤怒或难以控制发怒(例如,经常发脾气,持续发怒,重复性斗殴) 。

09


短暂的与应激有关的偏执观念或严重的分离症状。

以上这9条症状,如果有5条符合的话,那么就有很大可能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以此对照分析,我觉得小墨的很多行为表现,更像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症状。

小墨的情绪表现,是属于“喜怒无常”,非常不稳定。不知道因为哪一句话或哪个举动就惹怒她。她的人际关系一直很糟,生活中没有朋友,也没有正式谈过恋爱,和朝夕相处的亲人就是天天争吵。

小墨时而自信,时而自卑。大多时候表现出来的是自信满满,甚至有些自负,一般人看不上瞧不起,其实她又非常自卑。据小墨弟弟讲,小墨以前还经常逛街买衣服,后来因为常年不洗澡,也不理发,整个人邋里邋遢,身上总有一股难闻的味道,可能去买衣服怕试穿衣服时引起别人的侧目,或者曾经历过别人异样的目光吧,所以,后来也不爱逛街了,下班就回家,买东西都是网购。

综上情况,所以我分析小墨不是单纯地患有抑郁症,而应该是边缘型人格障碍,伴有抑郁症共病。

由于边缘型人格还存在抑郁症、焦虑症等其它共病,也会引发内分泌失调、睡眠障碍等躯体化症状,所以很容易被误诊,治疗也不那么简单容易,需要长期持续不断地药物治疗配合心理咨询。




康复之路漫漫又长远





康复第一步是确诊,而有些人会把边缘型人格障碍和双相情感障碍弄混,这两者的确有相似之处,都是情绪会大起大落,但只要我们记住一点,就可以把两者识别区分开来:情绪高涨的持续时间不同。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情绪高涨时可以持续好几天,而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的高涨情绪可能最多只持续几个小时,一天内情绪变化起伏不定,一会高兴,一会愤怒,相比较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情绪的变化时间更短。

边缘型人格障碍和抑郁症的相似,是患者一般都有自残、自杀的行为,而区别在于抑郁症是“真想死”,而边缘型人格障碍有时候的自杀行为是“死给你看”。(不包括发生在分离性体验中,患者为确认个体感受能力时的自伤行为)由于对被抛弃的恐惧,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会用自残、自杀作为威胁手段,去控制关系。但由于实施自杀的时候有可能失控,所以有8~10%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会自杀“成功”。(那些经常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人,或许是边缘型人格障碍。)

参照边缘型人格障碍(BPD)表现特征第二条:“一种不稳定的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以极端理想化和极端贬低之间交替变动为特征”,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最大的特点就是很难和别人建立正常和谐的关系。在关系中经常贬低别人,为满足自己的私利经常利用别人,而这种特征表现在行为上,就是PUA。就像小墨在家中总指责亲人不够关心她,对父母的照顾挑三拣四,通过大吵大闹让全家人都围着她转,满足她种种不合理的需求。对于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来说,PUA别人,不是TA为了操控别人的精神后天刻意去学习的,而是无意识的一种人格表现。

(小墨接下来的日子该如何跟家人好好相处呢,下期内容揭晓哦)

//



(未完待续)



野子



原名李荣,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督导师、沙盘游戏写作导师、舞动治疗师、全国多家公益组织心理疏导志愿者、历任十余年电台心理夜话类节目主播。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玫瑰生涯.女性幸福人生全攻略》、诗集《地脉》、《静美之季》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少年情绪低沉,又冲动易怒,到底是抑郁症、双相障碍、还是边缘性人格障碍?
月经不调去看病,医生却让我看精神科(下)
9年3进精神病院,我被诊断为3种精神病
一文读懂「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识别与干预
什么是边缘型人格障碍?(7个回答)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