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儒家的“性”、佛家的“性”、道家的“性”——关于“性命”

“性”这个词在儒释道三教中的含义是不尽相同的。

儒家之性

在东汉时期,经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从心生声。”这种解释受到了孟子性善论的影响,更偏向于儒家的色彩。“性”是具体生命在生长变化发展中必有所向,即其生命之性所在

一般认为,儒家讲性,自孔子开始多将“性”集中在人性论上。《论语·阳货》中说,“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此时“性”尚无善恶之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认为人的好恶、喜怒哀悲等特性乃是察自天地的气,此气藏于内即为“性”,发于外则为“情”。孟子论性着眼于人之善性的先在性,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仁义礼智四种善性,这四种善性无须后天形成,只要人肯用心发现、培护,它们即可呈现。

荀子则明确地区分先天本性与后天的道德理性,他认为,人生而好利恶义,其在现实中表现出来的善性,则是后天教化的结果。在经典著作中,《易传》、《中庸》、《孝经》等都把性理解为与生俱来的本性的倾向,就人而言则又着眼于仁、义、礼、智、信。

宋代大儒在心性问题上很大程度继承和发挥了前儒之见,将人性与天道相结合,建构了一个心性论的形上本体哲学。仅就宋儒对“性”的梳理来说,他们已将“性”分为天命之性气质之性,认为气质之性属于人欲,是恶的;而天命之性则体现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和价值,因而是善的。他们还主张“本心”即是“性”,即是善。

佛家之性

与儒家有别,佛教所言的“性”原本没有性质的意思,而是指“界”或者“因”。佛性亦即佛界、佛因,即《大涅磐经》所云“如来藏”。

佛性说的根本意义是探讨如何成佛以及众生成佛的可能性。无论是从众生来讲佛性,还是从人的内在心体智识上或从外在的法相境界上讲成佛,都是基于此点。国学大师章太炎说:“佛家之谓性,浑沌无形,则告子所见无善无不善者也。”

佛教的心性理论,在历经南北朝时期关于心性问题的争论之后,到隋唐时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隋唐佛教诸宗,特别是富有理论色彩的天台、法相唯识、华严、禅宗等宗,各自建立了富有特色的心性论体系。

天台宗的心性论体系中,“性具善恶”是其基本理论命题之一。所谓“性具善恶”,是指众生之心体本具善、恶二性,这是对众生之心体与佛法理体之间所具有的关系的理论说明。佛性即真如,亦即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一般佛学理论中,都只言其“非染非净”,也就是超越染净善恶二性。

天台宗的开宗祖师智顗大师,则在慧思禅师大乘止观法门》之说的基础上,提出“性具善恶”之说。此说认为,佛亦具恶,只不过佛“以自在故,广用诸恶法门化度众生,终日用之终日不染”

华严宗则以“真心”本体而倡导“性起”学说,并将这一逻辑线索贯彻于其心性论的各个方面。“性起”有三层涵义:

其一,意指一切众生及世间万法均可于毗卢遮那佛之“海印三昧”中网罗殆尽。此中之“性”,指如来之体性。

其二,若从因位或曰众生位言之,“性起”意指一切众生都是如来性之体现,只要称性而起,便可成佛。此中之“性”,即佛性,亦即如来藏。

其三,不变之性真如理体,在众生身中名为佛性,在非众生中名为法性

华严宗通过这一理论将清净的佛之体性即佛果果位推移到因位(因果),从而将众生的心体佛之理体合一。

唯识宗提出“三性”学说,用以描述“识”的体性,同时也将心体和理体联系在了一起。这三种性分别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成唯识论》中说,“三种自性皆不远离心、心所法”。

禅宗作为中国佛教史上最重要的一个宗派,其心性论的理论高度不言而喻。在禅宗最重要的经典《坛经》中,“性”是最常出现的概念,也称为“自性”。与此相近的概念还有法性、本性、自本性等。《坛经》说,“性含万法是大,万法尽是自性见。一见自本性,即得出世。”自性既是万法之本体,又是众生之本体,也是众生成佛之根据

《坛经》所谓“自性”可有以下五种含义:

  • 自性是清净性。如《坛经》第18节所谓“自性清净”、《坛经》第20节所谓“自性常清净”等语屡屡出现。
  • 自性是真如性。《坛经》第27节称,自性“即自是真如性”,所谓真如性就是真实如此的本性。
  • 自性是智慧性。即《坛经》第28节所谓“本性自有般若之智”。
  • 自性是空寂性。《坛经》第48节云:“性本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此即谓众生之本源空寂,而“性”则是超时空、无生灭、无去来的绝对之存在。
  • 自性是含藏义。《坛经》第45节所谓“自性含万法,名为含藏识”,即是此义。

以上五义可以合并为“真如佛性”而言之。换句话说,《坛经》所言之自性是蕴含于众生之中的真如理体。

在禅宗中,从心性本体论的角度来看,心与性实际上是自心与自性,即同一关系。这种心性同一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就众生的证悟和解脱而言,二是就含容万法而言,心与性也是同一的。前者是就佛性而言,后者是就法性而论。总的来看,佛教各宗派都强调“心性本净”和“心性本觉”。此外,随着大乘佛学在中国的成熟发展,逐渐地以心理为佛性的观点与中国文化的心性论结合起来,佛性即心性的看法在隋代吉藏以后成为思想主流。

道家之性

与儒家、佛教相比,“性”的观念在道家与道教中出现得较晚。

在道教《道德真经》(《老子》)和《南华真经》(《庄子》)内篇并不涉及“性”,而只在外篇、杂篇中提及。

《南华真经·骈拇》中所谈的“性”是指生之即具、个体自足的自然本性,而非普遍的抽象本质或原则。

在道教中,“性”除了个体主体精神的意蕴外,还有“道性”之义。对此,道教经典《老子河上公章句》以及《老子想尔注》都有提及。《老子河上公章句》说:“道性自然,无所法也。”所谓道性,指众生体察大道或与道同一的不变之性,谓其为修道而得道的根本依据和可能性。

道教经典《升玄内教经》、《太玄真一本际经》都对道性作了阐述。

《升玄内教经》提出“真性”之观念,认为“真性常一,未始暂有,未始暂无”。《太玄真一本际经》认为道性即是清净心

杜光庭在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中提到:“凡欲得成真性,必须修持常性,方能得道性。得道者动也,动其本性,谓其得性也。”

佛教影响,南北朝中后期至隋唐时期,道教中逐渐形成了道性论,即从内在心性去追寻人成仙之道的根据和方法

唐朝时期杰出的道家学者成玄英心性学说是当时道教心性论的大成,他认为是与相通的,称之为“性彻”,即“道全则神王,神王则气灵,气灵则形超,形超则性彻。性彻者,反复流通,与道为一。”他把道性视作真性,即自然之性、天理之性,认为向真性复归,是体道、悟道的根本途径。

唐代道士孟安排所撰的《道教义枢·道性义》则更多地表明了道性说与佛性说之间的内在联系。他认为,“道性以清虚自然为体,一切含说,乃至牲畜、果木、石者,皆有道性也。究竟诸法正性,不有不无,不因不果,不色不心,无得无失。能了此性,即成正道。自然真空即是道性。”到了晚唐以后,随着道教内丹学的兴起,道家对“性”的理解更进一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儒、道、佛三家的“明心见性”,就在于追求敬、真、净之善
儒道佛三家“修心”之法
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功夫自述之总结(十六,之二)
【万景元:礼法与修道】
三教一贯心性法门(连载)
理学受佛、道的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