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冯仑:年轻人不婚不生孩子是一种进步
2019年08月06日 07:54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本文内容选自冯叔最新音频节目《冯仑商业私房话》

  来源:冯仑风马牛

  文|冯仑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条新闻,说的是年轻人不愿意早早结婚生孩子了。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数据, 2018 年全国结婚率只有 7.2‰ ,已经连续五年下降了。全国的新生儿人数是 1523 万,比 2017 年减少 200 万人,出生率仅为 10.94‰ ,创下了近 60 年来的新低。

  之前民政部有过一个调查,表明 2012 年以前办理结婚登记的主力军是 20 岁到 24 岁的年轻人,到了 2017 年主力军就变成了 25 岁到 29 岁的人,推迟了整整 5 岁。

  从数据上可以明显地看出来,这届年轻人对待婚姻的态度和前辈们大不一样了。晚婚晚育甚至是不婚不育,在他们看来都是很正常的。

  我觉得,现在年轻人不婚、不生孩子的思想挺正常,甚至可以算是社会的一种小小进步。今天我就来聊聊这件事,我为什么会认为这是一种进步?

  在说到不婚不育之前,我想说说婚姻和生孩子这事的本质。

  先说婚姻。之前我说过一句话,好女人都是‘追求爱情,顺便结婚’。而有的女人却常常会‘追求结婚,顺便爱情’。对于男人来说也是一样。这里的好坏不是在简单的褒贬和评价,只是想说明这个人对待婚姻是不是怀着一种功利的态度。

  那么从婚姻来看,大家都会想到爱情。实际上婚姻是一种契约,它是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的,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法的理念不外乎正义,正义的本质就是公平。’

  在结了婚之后,夫妻双方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财产的问题,俗气一点说‘结了婚就得谈钱’,如果是怀着‘追求爱情、顺便结婚’的态度,爱情就是主导,那么这时候两个人的经济能力差距就不重要了。

  但如果是怀着‘追求结婚顺便爱情’的态度,婚姻很可能成为一个工具,用来拉平夫妻双方的经济差距,不管是男强女弱还是男弱女强,这种基于利益的婚姻就不纯粹了。

  说到这儿,我想起一个故事,在‘新文化(3.710, -0.12, -3.13%)运动’的时候,流行过一部舞台剧,叫做《玩偶之家》,易卜生的作品。里边的女主角叫娜拉,是家庭主妇,本来生活挺幸福,但有一次因为帮朋友找工作的事情和丈夫吵架,意识到丈夫其实只关心他自己的名誉和地位,把妻子当成了一个不需要爱和尊重的玩偶,所以娜拉离开了家。

  娜拉尚且觉醒,敢于离家出走,拒绝了凑合着过,现在的年轻人就更有想法了,他们更看重人格、精神和经济的独立,流行的生活态度是‘不将就’。东西可以少,但质量要好,所以他们对待婚姻的态度就会更加慎重。

  再来看看生孩子这件事。

  繁衍是生物的本能,但当人类发展到现在,生孩子又不完全是为了繁衍。

  在古代,对于生孩子有一个很精辟也很现实的解释,那就是‘养儿防老’。在那个年月,人老了,他就会丧失下地劳动的能力,如果他不是一个知识分子或者商人、官僚,那他就很难在年老之后养活自己。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只能靠结婚、生孩子,而且最好能生儿子,越多越好。这样家里才能有壮劳力,保证老两口下不了地的时候依然有饭吃,有衣穿。

  在那个时候温饱就是人生的头等大事,所以生孩子不是为了‘爱孩子’,而是为了‘用孩子’,把生孩子当成了一笔投资去做。

  大家知道这种想法现在已经不合时宜了。现在我们有了一整套的社会福利和保险制度,还有商业保险来做补充,如果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努力奋斗,做好理财规划,那么等他老了,他可以去养老院或者请保姆,没有孩子也能够很好地生活。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生孩子的意义才又被人拿来重新思考。

  这些年流行过一个词,叫做‘原生家庭’,就是指一个人和父母组成的那个家庭。从前交流的时候大家都会说,‘我爸怎样,我妈怎样’,现在大家更愿意去讲‘我的原生家庭是怎样的’,看起来区别不大,其实这个词要强调的,不是你父母本身有什么优缺点,而是他们的性格和行为对于你个人有什么样的影响?这才是最重要的。

  从‘原生家庭’这个词上可以察觉到,温饱问题解决了,大家开始更多地关心到内心层面,愿意去回本溯源地找到自己性格缺陷的来源,也很关注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保证温饱之后还要给他一个什么样的家庭环境?

  之前我还看到过一句话,叫做‘为什么当父母不需要考试?’我一想,是啊,现在什么都流行考个试,拿个证书,在对待孩子这么重要的事上,造人却不需要‘考试’,不需要‘资格’。这是否合适呢?在整个社会层面上,年轻人似乎达成了一个默契,生孩子的前提从‘用孩子’转变成了‘爱孩子’,所以生孩子必须要很慎重。

  说到这儿,就不难发现,的确年轻人现在不婚、不育,他是有他的考量的,这种考量应该说是一种进步。道理很简单,整个社会已经意识到了结婚生子不再是一道必须简单使用的公式,而是一道没有对错的选择题。

  在宗族社会,人丁兴旺就代表着一切美好,每个人都被大家族捆绑了,所以年轻人就必须去结婚生孩子,否则就要面临很大的舆论压力和精神压力。

  但是现在人口流动太频繁了,宗族社会已经被瓦解,大家族的存在感已经很低了,逢年过节偶尔才会感觉到它的存在。平时都是陌生人和年轻的流动的人口在一起相处,父母也是一样,生活逐渐地形成了各自的轴心。老年人和年轻人各过各的,老年人跳跳广场舞,下下棋,中年人可以旅游,年轻人可以追追剧、刷抖音。

  平时谁会注意到一个陌生人有没有结婚生孩子呢?大家彼此似乎更关注自己,而不太把目光投射在别人的怀里。

  当然,目前年轻人不得不结婚生子的压力还是来自于上一辈的家庭,当上一代的家人和孩子的距离,无论是心理距离还是生活中的空间距离都越来越远的时候,这种压力就会逐渐消失,年轻人自己做决定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多。

  对于他们来说结不结婚、什么时候结婚、生不生孩子,其实是一个自己就能作主的选项。成年之后每个人都会清楚地感觉到理性和感性的博弈。现在的年轻人所面临的社会更加多元,有时候感情到位了,但是理性却让他们对待结婚生子更加谨慎。

  我一直有一个判断,每一代的人都有自己奋斗的驱动力,也有他们成功的理由。每一代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每一代人都会比他们上一代人更优秀更强。

  现在的年轻人通过网络不仅可以看到全世界的同龄人在想什么做什么,也能参考几十年前的同龄人的生活和想法,他们能看到计划生育的年代,也看到了开放二胎的年代。对于结婚生子,这些年轻人看到的样本不比任何一代少,所以他们在选择什么时候结婚生子,还要不要结婚生子的时候,可以参考的经验就更多,提出的想法和诉求也就更多。

  当这些年轻人面对人生的选择题时,他们利用看到过的样本,也能推理出适合自己的答案或者归纳出他们想要的生活方式,更何况现在科技进步了,人均寿命也在提高,社会变得更多元,所以容错率也就更高,大家彼此之间的宽容度也就更大了。

  哪怕这些年轻人先给自己一个不太合适的答案,那他也有机会一边奋斗一边积攒自己的能力和财富的资本,慢慢修正答案。

  去年有个新闻报道,在日本东京,有个男人叫敬腾显严,他和一个叫初音未来的动漫角色结婚了,花了 200 万日元办婚礼,还邀请了 39 位朋友做见证,敬腾显严也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人,他拿到了结婚证,已经是初音未来的作为妻子,发出的第 3700 张结婚证了,有意思吧?

  对于离家出走的娜拉来说,鲁迅认为她要么回去,继续忍受丈夫和没有爱的婚姻,要么就堕落。对于敬腾显严来说,他拥有了理想中的爱情,顺便得到了现实中的婚姻,不管新娘是不是真实存在的人类,他都是幸福的。

  总而言之,在我看来,现代社会给了年轻人可以不婚不生孩子的选项,只要他们能承担相应的后果,那这就是可以理解的行为,对于他们的选择大家都应该给予尊重,因为对于整个社会而言,生活得幸福有尊严比再漂亮的数据都好看。

  我祝福这些敢于做出选择,也敢于承担后果的年轻人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恋爱、不结婚、不生娃:这一批年轻人怎么了?|俞敏洪|结婚|冯仑|恋爱
冯仑VS俞敏洪:不生孩子,人生就不完整了吗?|共识
说说看,当代年轻人恐婚的源头是什么?恐婚恐的不是婚姻本身,而是对尚未经历事情的忧虑
越来越多90后夫妻已经撑不下去了,“缺钱”正在榨干中国下一代
你就是未来孩子的原生家庭
张德芬:这个除夕,30位读者的“感动瞬间”陪你开启新的一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