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纲要
《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纲要
海安县开发区实验小学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
1.我校的客观实际
我校位于城乡结合部,生源较复杂,除了本地农村孩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些独生子女,大多是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大的。他们深受长辈的溺爱,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不良行为习以为常。
2.学生的身心需求
礼仪教育有利于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不仅对于学生个体具有极其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而且也是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的主要途径。
3.德育的必要举措
“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教育是德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小学生的启蒙阶段必须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首位。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首要的目标,就是要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为了落实这一育人目标,我们将“礼仪教育”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
二、课程目标
通过礼仪教育,学习礼仪知识,训练规范的举止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友好相处,为儿童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总目标
通过礼仪教育,要求学生把礼仪规范牢记在心里,自觉地表现在学习、生活的各个细节,切实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素养,改变师生精神面貌,从而刷新整个学校的道德风貌。
2.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现代生活中,最需要的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开设礼仪课,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习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交往、合作,促进学生素养的提高及其人格的健全发展。
(2)过程与方法
①认知明理,学握文明礼仪知识。
②营造环境,形成文明礼仪氛围。
③开展活动,促进礼仪行为养成。
④检查评比,激励学生自我完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继承优良传统美德,使本校每一个学生都养成彬彬有礼的习惯,养成儒雅文明的气质。
三、授课时间
总课时量:192课时
各年级课时量:32课时(1课时/周)
四、授课对象   
我校一年级至六年级学生
五、教学材料   
改编
六、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三个单元:“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交叉进行。)
1.校园礼仪
了解、掌握并使用校园礼仪,同学之间能够以礼相待、团结协作,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
2.家庭礼仪
了解、掌握并使用家庭礼仪,家庭成员和睦相处,享受温磬的家庭生活。   
3.社会礼仪
了解、掌握并使用社会礼仪,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处处受到欢迎,得到尊重,使他们的社会生活充满快乐,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具体内容见下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第一单元
校园礼仪
常用
礼貌用语
学会请教
学会商量
学会倾听
学会合作
学会感恩
尊重老师
尊重同学
校园活动礼仪
行走礼仪
师生礼仪
学会劝阻
校园
升旗仪式
校内公共场所礼仪
课间礼仪
校内公共场所礼仪
校园活动礼仪
校内公共场所礼仪
进校礼仪
课堂礼仪
放学礼仪
校园集会礼仪
校内
待客礼仪
校园活动礼仪
第二单元
家庭礼仪
起居礼仪
餐饮礼仪
仪容仪表
祝贺礼仪
邀请礼仪
服饰礼仪
做客礼仪
待客礼仪
与父母相处的礼仪
餐饮礼仪
仪容仪表
家庭
交往礼仪
第三单元
社会礼仪
问路礼仪
公共场所礼仪
购物礼仪
邻居间的礼仪
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礼待外宾
电话礼仪
节日礼仪
交通礼仪
节日礼仪
旅游礼仪
节日礼仪

七、课程实施的建议
学校开展礼仪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它教给人要懂得对别人的尊重,懂得谦恭礼让,懂得让人际关系融洽和谐,它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工作,要求从日常礼仪习惯、文明行为抓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改进德育现状、深化德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1.教育思想坚持五项原则
礼仪教育应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努力实现培养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为了使每一个学生从小学会做人,礼仪教育必须坚持五项原则。
1)互动性原则
礼仪教育要注重师生的互动,只有教师言传身教,讲究礼仪常规,才会带动学生明礼;只有师生快乐互动,才能营造礼仪教育的良好氛围。同时,互动还表现在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家校之间等的互动影响,以此形成礼仪教育合力。互动之中,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得到展现,其主体地位也能够顺利实现。
2)针对性原则
礼仪教育在总体设计上应力求遵循教育规律,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特点开展;在具体设计时,应切合实际,加强针对性。如对一年级学生,其教育重点是升旗礼仪、集会礼仪、课堂礼仪的教育与训练;对六年级的学生,其教育的重点可放在个人礼仪、社会礼仪等方面。
3)开放性原则
礼仪教育要把时代生活引进校园,让改革的大潮冲击孩子们的心田。在内容上,要加强与形势教育的联系;在形式上,要向校内开放、向家庭开放、向社会开放。如配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和落实,在礼仪教育中融入对学生进行“做合格小公民”的“五小”(在社区和公共场合做小卫士、在社会做小标兵、在学校做小伙伴、在家做小帮手、在独处时做小主人)教育活动,就是让学校充分走进社区。
4)实效性原则
注重实效性是现代管理的本质,是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要体现礼仪教育的实效性,也就是要解决如何将礼仪教育落实到师生的行动中,达到全校师生人人明礼仪,个个讲礼仪的目的。在管理工作中,要有德育处和科研室等管理实施机构作组织保障。
5)创造性原则
礼仪教育必须不断创新,不仅老师要创新,还要鼓励学生创新。要特别注意在礼仪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不断出新。
2.教育内容注重六个结合
要实现礼仪教育目标,在内容上应注意以下六个结合:
1)礼仪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礼仪教育作为做人教育的基础工程必须坚持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精神,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同情、学会关心、学会尽责。
2)礼仪教育与亲情教育相结合
重视亲情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尊老爱幼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礼仪教育要善于在亲情中融入礼仪,在礼仪教育中灌注亲情。
3)礼仪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
养成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容,它在较大层面与礼仪教育是相互交叉的。按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狠抓学生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的习得,通过系统整合,可形成时代感很强的礼仪行为规范。
4)礼仪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
在礼仪教育过程中,注意在法制教育中渗透礼仪教育思想,在礼仪教育中融进法律常识,使礼仪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能使礼仪教育更具实效性。
5)礼仪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在开展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中,注意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赋予了礼仪教育更强的时代感,体现了新时期德育的与时俱进,其积极的意义在于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健全的人格、顽强的意志与适应和改善环境的能力。
6)礼仪教育与艺体教育相结合
艺体教育是一种美的教育,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在美的熏陶中教育学生学习基本的举止礼仪、服饰礼仪、谈吐礼仪等。动人的容貌、端正的神态、美的言辞声调都可以在艺术美的熏染中获得,所以,应当努力挖掘艺体教育中的礼仪因素。
3.提高教育实效的六种途径
学校实施礼仪教育的途径与渠道也是多种多样的,但要强化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必须重点关注六种途径:
1)教师示范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在礼仪教育中,强化教师的礼仪意识,规范教师的礼仪行为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中,可把礼仪教育与贯彻落实师德规范、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结合起来,可开展一系列师资培训活动;还可拟定教师礼仪常规,将教师的礼仪示范纳入师德考核内容。
2)学科渗透
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因而,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礼仪意识,理解礼仪行为的社会意义。
3)班队活动
多姿多彩的班队活动可丰富礼仪教育的内涵,让孩子们在不同主题的活动中举止更为得体、性格变得开朗、思维变得活跃、兴趣爱好更广泛,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表现、学会做事、学会创造。
4)社会实践
礼仪教育应让孩子走向社会,让其在丰富的社区文化中学会社交礼仪,同时也为提高辖区的文明程度服务。礼仪教育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社区,其活动内容要注意模拟现实生活,活动形式要力求联系生活实际,适应孩子的年龄特点,还要注意融艺术、体育、英语、文学等多学科为一体,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扮演角色、增强感受和体验、学会做一个文明的人。
5)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而培养孩子良好的礼仪习惯需要家长的通力支持和配合。可以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会,向家长宣传礼仪教育,征求家长的意见。假期可请家长和孩子同读一本礼仪书,同做一件文明事,同做一个文明人,以礼仪教育重塑孩子与家庭的新形象。
6)评价强化
教育评价历来是教育过程中最为棘手的环节。在良好礼仪习惯未养成以前,学校可成立专门的值班机构,重点对各班的各项礼仪进行检查、打分,一周一评,将得分的情况与学生评三好、班级评先进挂钩,以此有效激励学生对文明的追求和向往。科学正面的评价是强化礼仪教育的不可忽视的必要方式。
4.教育过程实现“五化”管理
管理是管理人员领导和组织人们去完成一定的任务和实现共同的目标的一种活动,其基本要求是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最好的效果,“部署整体化、内容序列化、要求具体化、训练规范化、形式多样化、评价科学化”可提高礼仪教育管理的水平,获取较高的效益。
1)部署整体化
礼仪教育活动应着眼于整体,统一认识,统一要求,统一步调,使各种教育力量互补,各项教育手段互补,各项活动沟通,凝集成一股和谐的教育力量,全方位地影响学生。在教育内容上,礼仪教育主要包括校园礼仪、家庭礼仪、个人礼仪等;在教育力量上,不仅要协调校内教育力量,而且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诸方面的联系,形成整体合力,体现教育的衔接性和连续性,形成整体效益。
2)内容序列化
礼仪行为的形成是一个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长期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行为训练的内容有一个系列安排,不能想到什么训练什么。实践中依据《小学德育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可将校园礼仪分为几个系列进行训练。
3)要求具体化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的要求必须具体明确,使学生学得会、做得到、记得住,符合学校实际,贴近学生生活,使常规动态化,操作性很强。例如:课间操礼仪,如果只要求组织好课间操,师生可能仍旧不清楚具体要求,为此我们将组织好课间操归纳为十个字:有序、安静、整齐、准确、安全,形成了课间操礼仪常规。
4)训练规范化
在礼仪训练中,必须制定明确的礼仪常规,训练有目标,有标准,有教师的指导和检查,有固定的训练时间和灵活的训练方式。
5)形式多样化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活泼好动的天性,如果行为训练的形式单一,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产生厌倦情绪。为使学生愉快地接受行为训练,要特别注意训练和指导的形式多样化。可采用模拟训练法、故事启迪法、岗位体验法、游戏感悟法、环境陶冶法、行为评价法等。
总之,礼仪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面育人,整体构建现代礼仪教育的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及评价体系,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八、课程管理与评价
1.课程管理
1)加强领导
广泛动员,制定出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采取措施,狠抓落实,让礼仪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
2)宣传礼仪
组织学生以文明礼仪为内容开展童谣、儿歌、三字经创编等活动。组织学生校园礼仪演讲活动。通过家长学校,面向家庭、社会进行礼仪知识的宣传,共创文明的良好氛围。
3)监控激励
将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学生文明礼仪行为表现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对校本课程教育实践活动普及广泛、工作成效显著的班级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评选校园文明礼仪示范班级。各班级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达到要求的学生给予鼓励。
4)师德建设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为人师表,应成为学生的终生楷模。
2课程评价
1)实施过程的评价
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主要包括礼仪课程的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同时也注重来自学生、家长、同行、社会对教师的评价,在课程实施中领导小组将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最终形成对课程实施过程的科学评价。
2)学生学业的评价
①注重学生自我评价
通过自我评价,帮助学生内化礼仪规范,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从而促进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②注重学生相互评价
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积极的评价,提高评价者主体地位,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在积极、友好、平等、民主的气氛中,让被评价者愉快地接纳和认同评价的结果,从而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都能在这种互动的礼仪教育评价中得到不断地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课程领导力建设
以“三个面向”为指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挂职总结) 2013.11.13
开发校本教材,彰显学校特色
《小学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研究》研究报告
“小学生雅行礼仪行动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研修感悟
八道沟镇中心小学未来三年发展规划[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