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体存在着功能作用相同的腧穴——同功穴*

人体存在着功能作用相同的腧穴——同功穴*

蒋海琳 王富春

(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治疗的刺激点,其配伍应用是针灸临床取效的关键环节之一。腧穴并非一个孤立的点,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结构特性,与之共同构成“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整体。在现代文献及教材中,关于经络的功能作用都有明确叙述,然而,关于各个腧穴的功用则鲜有论述。在针灸学术飞速发展且日趋成熟的今天,对腧穴功用的整理与研究,并使其规范化、统一化,已显得日益重要。王富春教授研究腧穴配伍理论多年,结合临床选穴经验,认为人体针对每一病症都存在着一类功能作用相同的腧穴——“同功穴”[1],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腧穴配伍理论及其协同增效作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同功穴”的古代雏形

在古医籍中,对腧穴功用的记载虽不很明确,但在腧穴主治病症的记述中却可观其一二。如《素问·水热穴论》中关于“热病五十九俞”的记载:“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云门、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支之热也;五藏俞傍五,此十者,以泻五藏之热也。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热之左右也。”此“五十九穴”称为“热病五十九俞”,是治疗热病的59个腧穴,古人将这59个腧穴的功用整理并归类:“越诸阳之热逆”者共25穴、“泻胸中之热”者8穴、“泻胃中之热”者8穴、“泻四支之热”者8穴、“泻五藏之热”者10穴。又如《素问·水热穴论》中关于“水俞五十七处”的记载:“肾俞五十七穴,积阴之所聚也,水所从出入也。尻上五行、行五者,此肾俞……伏菟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肾之街也。三阴这所交结于脚也。踝上各一行、行六者,此肾脉之下行也,名曰太冲。凡五十七穴者,皆藏之阴络,水之所客也。”据王冰考注,所谓“水俞五十七处”即:脊中、悬枢、命门、腰俞、长强;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内俞、白环俞;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中注、四满、气穴、大赫、横骨;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街(气冲);太冲、复溜阴谷;照海、交信、筑宾等。其在正中者为单穴,两侧者为双穴,共57穴,皆为治疗水液代谢之疾患的腧穴。由此可见,古人对腧穴的功用及其归类已具有初步认识。

  现代诸多医家亦对某些病症的古代选穴规律进行了整理研究,任玉兰等[2]搜集先秦至清代末年的针灸专著、中医经典医籍、中医综合性医书中针灸治疗“痞证”“痞满”“胃痞”“胃脘痛”等病证的 393首针灸处方,结果显示:古代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针灸处方中共运用了130个腧穴,其中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内关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最常用的腧穴,皆有调理脾胃之功能,且足三里与中脘相配是最主要穴位组配方式。苏志维等[3]以“飧泻”“泄泻”“下利”“大便不禁”“泻利”等为检索词,搜集《中华大典·针灸推拿分部》所收录的先秦至清末中国医家所著的针灸专著、综合性医籍、医经、方书和临床各科文献共235条处方,共使用腧穴76个,使用频次靠前的依次为:天枢、关元、神阙、中脘、大肠俞、三阴交、肾俞、脾俞等,皆对胃肠疾病具有一定的调整作用,且其中腧穴配伍项集为中脘与天枢,其次为关元与天枢、脾俞与肾俞、脾俞与中脘、脾俞与大肠俞等。可见,古人通过反复地探索与试验,慢慢发掘在治病选穴的时候,具有相同功能作用的腧穴配合使用能够达到治病的最佳疗效,这也是“同功穴”初现之时。

2“同功穴”的现代文献及教材研究

尽管古人对腧穴的主治及功能作用已具有初步认识,但由于各腧穴主治范围较广,尚缺乏明确的归类,且古今文献中所载之病症的选穴,有些出入较大,使得人们在治疗疾病时很难把握病症的取穴规律。为此,许多学者试图通过近现代临床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寻求对症选穴的规律。于心同[4]等以“失眠”“不寐”“针刺”“针灸”“电针”“穴位”为关键词检索了2001至2011国内针灸治疗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并进行筛选,最后纳入文献共158 篇,经统计,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由高到低依次是神门、三阴交、百会、足三里、内关、四神聪,其中主穴使用频次较高的是神门、百会、三阴交、四神聪、内关,是针灸治疗失眠最常用的腧穴,皆具有调整神志以助安眠之功效:失眠病位主要在心,神门穴为心经原穴,内关穴为心包经腧穴,二者皆具有养心安神之功效;脑为元神之府,百会位于巅顶,属于督脉,具有醒脑开窍、安神定志的功效;四神聪穴的前后两穴位于督脉循行线上,左右两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线上,可多方位、大面积刺激大脑,具有健脑调神之良效;失眠与肝、脾、肾等脏密切相关,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三经交会穴,具有协调肝、脾、肾气机以调心神之功效。梁爽等[5]通过统计60篇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文献,结果得到使用频率较高的腧穴依次为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太冲、曲池、行间、血海、太溪、合谷等,关联规则分析支持度和置信度最高的是三阴交-血海-曲池,其次是曲池-合谷-阴陵泉和三阴交-合谷-阴陵泉,痛风发病因于浊毒瘀滞留滞于关节部位所致,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能够健运脾胃、化湿泻浊,曲池、合谷、血海等穴泻热除瘀,皆有主治痛风性关节炎之作用。

然而,单纯凭借临床研究的数据来断定取穴规律,尚缺乏统一的、可靠的凭证。教材是供人学习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来源,学习者将教材所授之内容视为一种标准,因此,对各类针灸教材中所载腧穴的主治进行统计分析,也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已有学者统计教材中治疗某一病症的腧穴并予以分析,得到主治失眠的腧穴共有45 个[6],主治胃脘痛的腧穴共有54 个[7],主治呃逆的腧穴共有56 个[8],主治腹泻的腧穴共有109 个[9],主治腹胀的腧穴共有115 个[10],主治呕吐的腧穴共有92个 [11],主治腹痛的腧穴共有123个[12],主治便秘的腧穴共有77 个[13],主治肩周炎的腧穴共有 69 个[14]

  通过对现代文献及教材的整理与分析,结合针灸教材的腧穴主治规律,总结各个病症的“同功穴”,即从研究腧穴的共性入手,使腧穴的研究思路从研究某个穴位可以治疗某种病症或某几种病症,转变为研究某一病症有哪些腧穴可以治疗,从而探寻其中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腧穴配伍规律,使腧穴配伍理论不断得以完善和发展。

3“同功穴”的现代实验研究

关于人体中存在“同功穴”的现象,在现代实验研究中也已得到验证。有研究[15]表明,脊髓、脑干、大脑皮质和小脑等各级中枢神经都存在着既接受来自患病部位或相关脏腑的传入信息,又接受来自体表传入信息的神经元,或两方面传入的信息投射在同一部位的汇聚现象。也就是说,针对某一病症,针刺不同穴位产生的感觉传导在上述部位均有汇聚,汇聚之处即为腧穴配伍协同作用的整合部位,而这类“不同穴位”皆能促进疾病向愈,视为“同功穴”。

童晨光等[16]应用荧光双标法探究小肠与小肠俞募穴之间的神经联系通路,将标记物分别注射“小肠俞”和“关元”穴区及小肠包膜下,之后观察到“关元”-小肠与“小肠俞”-小肠两组出现标记细胞的脊神经节段范围基本一致。张娜等[17]通过颈外静脉给药,模拟自主神经效应,使大鼠空肠处于不同运动状态,每组分别电针天枢、曲池、上巨虚及大肠俞,并记录空肠内压变化,结果显示: 天枢、曲池、上巨虚均表现为单向优势效应,且效应量随着机体状态的不同而变化,大肠俞具有双向效应。王光义等[18]采用急性实验性高血压大鼠为模型,证实电针“曲池”或“丰隆”穴均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如若同时电针两穴,其协同的降压作用明显优于单刺穴。冀来喜等[19]选择临床治胃病常用的3个腧穴,将其进行不同配伍并比较作用,试图找到其中的最优组合,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8组:模型组、足三里组、中脘组、内关组、足三里+中脘组、足三里+内关组、中脘+内关组、足三里+中脘+内关组,结果显示,各电针组胃黏膜细胞损伤程度均减轻,但足三里+中脘+内关组为显,以此证实了同时电针“足三里”“内关”和“中脘”减轻胃黏膜损伤的作用优于其单穴或双穴使用。

从上述实验研究中可以看出,针对某一病症所选之腧穴,皆具有相同的主治功能或作用[20]:小肠俞与关元皆主治泄泻,尿频,遗尿,遗精等病症;天枢、曲池、上巨虚、大肠俞皆主治腹胀腹痛,泄泻等病症,具有调理胃肠之功能;曲池、丰隆皆主治头痛、眩晕、癫狂等病症,从而有效地缓解高血压;足三里、中脘、内关皆主治胃痛、呕吐等胃腑病症。从实验的配伍研究中可以得知,治疗某一病症的最优组合,其参与配伍的腧穴皆具有相同的主治功能或作用。

4“同功穴”的现代临床应用

在现代临床研究中,亦不难观测到腧穴的“同功现象”。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之上腹不适、餐后饱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时,临床常选择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穴以及内关穴等配伍使用,原因在于:位于胃脘部的中脘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腑之所会,能够健运中州,通调三焦气机;天枢穴为大肠之募穴,可清胃宽肠,消食导滞;足三里穴为胃经的下合穴,“合治六腑”,是治疗胃腑疾病的要穴;内关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过阴维合于胃经,联络上、中、下三焦,可开胸舒膈、和胃降逆,四者皆为治疗胃腑病症之要穴,共凑消食和胃理气之功效。杨佐琴等[20]通过临床对照观察,得出针刺中脘、天枢、内关、足三里等穴能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王盛春[21]等对比观察电针神门、四神聪对原发性失眠患者多导睡眠图的影响,将60例轻中度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电针神门、电针四神聪、电针神门+四神聪,另择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配伍组无论睡眠进程还是睡眠结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两单穴治疗组与正常组比较仍有差异,但配伍组与正常组比较则不存在差异,表明配穴的协同作用要明显优于单穴。

无论文献研究、教材研究还是实验研究,其最终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但临床疾病表现往往错综复杂,因此抓住疾病的最主要症状是进行临床选穴配伍的关键点。针对病症,主症选主穴,兼症选配穴,辨证加减穴,选择这类腧穴的宗旨还是在于消除疾病、消除症状,这是这类腧穴的共性特征,也是“同功穴”存在的意义。

5 小结

  综上所述,从古代文献、现代文献、现代教材及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诸多方面,都可窥视到人体内存在着针对某一病症具有相同主治功能或作用的腧穴——“同功穴”。每个腧穴都具有多向性,其主治功能或作用与其所在部位、所属经脉等相关,因此不同病症间的“同功穴”可能存在交叉,例如中脘、内关穴可互为胃痛的“同功穴”,而内关、三阴交也可互为失眠的“同功穴”。也就是说,一个腧穴可成为多个病症的“同功穴”,另一方面,各个病症的“同功穴”又存在重叠或交叉。我们探索并总结“同功穴”的意义,在于充分挖掘腧穴的共性,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腧穴配伍组方规律,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探讨腧穴配伍效率的临床和科学实验研究,深入探讨腧穴配伍治疗疾病的作用机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在腧穴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为“同功穴”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进一步为腧穴配伍效率的研究提供确实可靠的依据,使针灸学科向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富春.Discussion on “Analogical acupoints”[J].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15,8(1):24-27.

[2]任玉兰,赵凌,刘迈兰,等.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古代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选穴特点[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2):259-262.

[3]苏志维,任玉兰,周思远,等.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古代针灸治疗腹泻的经穴特点[J].中国针灸,2013,33(10):905-909.

[4]于心同,何天峰,邴兴红,等.针灸治疗失眠临床用穴频次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6) :72-74.

[5]梁爽,黄凯裕,卢圣锋,等. 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选穴规律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12):2598-2604.

[6]蒋海琳,王富春.失眠“同功穴”分析[J].吉林中医药,2015, 35(1):1-5.

[7]徐小茹,王富春.胃脘痛“同功穴”分析[J].吉林中医药,2015,35(2):109-112.

[8]杨康,张茂祥,王富春.现代针灸教材呃逆“同功穴”分析[J].吉林中医药,2015,35(3):217-220.

[9]史灵心,张茂祥,王富春.现代针灸教材主治腹泻的“同功穴”分析[J].吉林中医药,2015,35(4):325-327.

[10]马天姝,王富春.基于现代针灸教材对腹胀的“同功穴”分析[J].吉林中医药,2015,35(5):433-445.

[11]石云舟,王富春.现代针灸教材关于呕吐的“同功穴”分析[J].吉林中医药,2015,35(6):541-544.

[12]赵晋莹,王富春.腹痛的“同功穴”分析[J].吉林中医药,2015,35(7):649-664.

[13]张茂祥,王富春.现代针灸教材便秘的“同功穴”分析[J].吉林中医药,2015,35(7):757-760.

[14]闫冰,姜研舒,王富春.现代针灸教材关于肩周炎的“同功穴”分析[J].吉林中医药,2015,35(9):865-868.

[15]龙贤齐,姜会梨,任秀君,等.穴位配伍作用的神经体液及免疫机制研究进展[J].针刺研究,2015,40(4):314-318.

[16]童晨光,衣华强,谷世喆,等.小肠俞募穴与小肠特异性联系通路的荧光双标法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9(1):41-43.

[17]张娜,余芝,徐斌.电针对大鼠不同状态下空肠运动的双向调节效应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3,8(3):255-258.

[18]王光义,蒋乃昌.电针急性高血压大鼠降压效果应用及探讨[J].中国针灸,1997,17(2):105.

[19]冀来喜,闫丽萍,王海军,等.电针保护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基本腧穴配伍“胃病方”的筛选[J].针刺研究,2008,33(5):296-298.

[20]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42-260.

[21]杨佐琴,吴曦,李瑛,等.针刺经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1,43(4):76-78.

[22]王盛春,尹红博,刘继明,等.电针神门、四神聪对原发性失眠患者多导睡眠图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0,50(41):13-1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会穴的临床应用
风湿病的针灸疗法
针灸取穴原则和配穴方法 - 传统中医学圈 - 健康养生 - 搜狐圈子
针灸处方:风寒项强方
中医针灸常用的17种取穴配伍方法,别再说针灸不懂怎么配穴了
《基于Weka关联规则挖掘<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腰痛症穴知识结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