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心所欲不逾矩——教育培养个人习惯


  罗纳尔夫妇最近为儿子的坏脾气很头疼,虽然儿子保罗只有6岁,却脾气暴躁,稍不如意就大发雷霆、大喊大叫。为此,他们对自己的小叛逆者用尽了各种各样的方法。

  他们打他、罚他站墙角、逼他早点上床、责骂他、呵斥他,但这些都不起作用,小保罗的暴躁脾气依然如故。

  这天晚上,一家人都在客厅里,保罗在看电视,罗纳尔夫妇在看报纸。保罗突然说想吃冰淇淋,已经很晚了,商店都关门了,罗纳尔夫妇试图跟他解释,劝他明天再吃,然而,保罗的脾气又上来了,便倒在地上大哭大闹。他尖叫,用头撞地,挥手踢脚。这次,父母亲都被彻底激怒了,但却一时不知所措,于是他们便置之不理,他们一声不吭地继续读他们的报纸。

  这恰恰是这个小叛逆最不期望的情形。他站了起来,看着他的父母亲,又倒下去把先前的“好戏”上演了第二遍。他的父母亲对此仍然没有任何反应。这一次,他们心照不宜地看着对方,然后惊讶地打量着保罗。保罗突然又倒在地上上演了第三遍,保罗的父母亲仍然不理睬他。最后,保罗大概也觉得自己趴在地上哭叫实在太傻了,于是自己爬了起来,回房间睡觉去了。从此保罗再也不朝别人乱发脾气了。

  保罗的暴躁脾气之所以消失是因为没有得到强化。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特制了一个大水槽,放进了一条鲸鱼和一些小鱼,很快,小鱼们被吃得精光偌大的水槽里只剩鲸鱼在满足地游来游去。接下来,科学家们把一块特殊材料做成的玻璃板放进了水槽,鲸鱼和小鱼被分别放到了玻璃板的两边。看到食物就在眼前,鲸鱼以狠地朝小鱼们游去,可是,鲸鱼结结实实地撞到了玻璃板上。莫名其妙的鲸鱼继续朝食物游去,每次都被撞得昏头昏脑,直到它终于意识到眼前这些小鱼是吃不到的,于是.鲸鱼放弃了继续进攻自己的猎物,它的猎食行为因为没有得到强化而消失了。后来,科学家们拿走了挡在鲸鱼和小鱼之间的玻璃板。小鱼看到鲸鱼就在眼前,于是纷纷逃避,鲸鱼却视眼前的食物如无物,再也没动过心思,多次的碰壁使鲸鱼认为:这些小鱼是吃不到的。最后,强大的鲸鱼居然饿死在水槽里。

  这就是著名的强化一消失定律实验。它证明了人或动物的本能,如果没有得到强化,最后将会消失。强化一消失定律不仅仅是孩子和动物学习新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也是成人通过肯定或否定的反馈信息来修正自己行为的手段。

  对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 日常生活中的好习惯和坏习惯都同时存在,如何鼓励孩子保持好习惯,矫正不良习惯,一直是困扰父母的难题。如果适当运用强化一消失定律来做这项工作,事情就会变得容易很多。比如,父母如果在处理孩子的事情上奖惩分明,关注孩子正确的行为,使之强化;批评孩子的坏习惯,使之消失,孩子好习惯的培养一定会变得更为容易。

  掌握强化一消失定律的关键是奖惩分明。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情,而且事先有声明他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那么父母绝对不可以姑息迁就,否则,言行不一致的父母无法在孩子面前建立威信,孩子也无法养成好的习惯。同时,如果孩子的行为值得表扬,父母绝对不要吝啬,也许只需要你说句话而已,但对孩子来说,那将是他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对好行为、好习惯进行奖赏、进行强化,对错误的行为、坏习惯进行惩罚、让它消失是强化一消失定律的核心,因此,只有赏罚分明,强化一消失定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但是我们很多家长在教育子女时虽然懂得有奖有罚,但却没有掌握好尺度。尤其是奖励行为缺乏目的性与引导性,导致过分的和不合时宜的奖励让孩子在规范的学习上陷人了一种功利性的怪圈。

  一位青年女教师正在上公开课。这位老师非常懂得赞美在教学中的作用,每当学生答对了问题,她都会毫不吝啬地说:" "啊,真聪明! ” “非常了不起!" “棒极了!”下课后,老师们来到会议室开始评课。听课老师普遍认为这位老师的课上得很成功,对她通过表扬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行为更是大为赞赏。

  这时,一位专家不紧不慢地说: “我发现这位老师在表扬学生的语言策略上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是吗? ”所有在场的人都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专家说: “心理学家赫洛克曾做过一个试验。他以106名四五年级学生为被试者,要他们用5天的时间练习难度相等的加法,每天练15分钟。他把这些被试者分为4个组,每天做完加法作业后分别对各个组的同学施以表扬、训斥、忽视等不同的刺激,结果发现受表扬组的成绩最好。可见,赞扬确实是沟通的"法宝, ,只要给予鼓励,就能加强他们的良好行为,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可是别忘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奖励也是一样,虽然奖励在总体上能够达到激励的效果,但如果不注意讲究策略,不但效果不佳,还可能对人造成心理伤害。

  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有的父母认为奖励就是给孩子买他想要的东西,给孩子的奖励越多,就越会让他们延续好的行为习惯。其实,这些想法都是片面的。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于1971年做了一个实验。在实验中,他让大学生做被试者,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者都无奖励;

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者每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者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

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当作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结果发现:实验组(奖励组)被试者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者有更多人在休息时间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这个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即外加报酬) ,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发生。有个孩子对画画感兴趣, 自己在家很自觉很认真地画画,画得很投入、很开心。这时父亲走进来,为了表示对孩子的关心,说:“孩子你好好画,爸爸奖励你10元钱。”结果这孩子变成只为钱而画画,没有钱就不想再画画了。学校里,学生认真学习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经常发奖品,结果会发现没有奖品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大打折扣。


奖励如果不讲究策略,不但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会适得其反。美国的一个学校采用发“代币券”的形式褒奖学生的做法就很可取。如果老师要褒奖学生的某种良好行为,就会给这个学生发一张价值若干元的代币券。这张代币券可以在学校的小卖部换取同样价值的小商品。如果学生不马上兑换代币券,或将自己的良好行为保持一段时间,抑或又有新的良好行为,他就可以到老师那里换取一张面值更大的代币券。如果学生仍不兑换,并持续保持良好行为,老师的褒奖方法则仍根据以上原则类推。

  这种做法使学生的良好行为得到了持久强化。研究表明:人做某事的积极性等于成功概率和价值判断的乘积。也就是说,奖励的同时要给予人一定的期望,这样才会收到比当下良好行为更好的效果。一旦驱使你去做某件事的诱因消失之后,即使有再好的意向也难以实现,因为,谁都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太早得到的葡萄一定不够甜。

  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需要重视的一点,而家长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赏罚分明,同时要注意奖励措施的合理性,把握好尺度,这样才能使下面激励的作用长久保持,才能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早应知道的教育法则——成长源于信任
父母迭代升级与孩子同频同行(人民日报推荐8个家庭教育法则))
孩子12种必须纠正的坏习惯
你不可不知的80个心理定律
风靡全球的教育法则, 越早看好处越多
八戒 | 行为转变的第三定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