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伏天”养生之道与三伏贴药方

发表者:贺亚辉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按阳历计算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三伏天\"闷热潮湿,最容易诱发各种夏季流行疾病,因此,关于\"三伏\"时期养生保健的问题,受到市民的关注,医生在此提醒大家要注意疾病的预防。

       三伏天:冬病夏治好时机

       俗话说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冬病夏治由来已久。冬病夏治方法很多,除了三伏贴,还有三伏天**灸,三伏天拔火罐、穴位注射、隔姜灸、艾灸等等。医生根据病人的病症不同,在这些方法中选择一两种使用。

    很多慢性疾病都可以冬病夏治。包括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小儿感冒等,以及一些虚寒性的疾病,如胃痛、关节炎、肾虚引起的腰痛。

   专家推荐两种目前很流行的冬病夏治方法,三伏贴和三伏天拔火罐。之所以介绍这两种方法是因为它们具备4大优点:高效、安全、经济、副作用小。冬病夏治一般以3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需连续3年,也就是3个疗程。为巩固疗效,病人应于冬至日到医院复诊。

夏练三伏好吗?

   俗语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是古代长期养生修炼的经验总结。现代医学证明,在炎热的高温天气中,人体内会产生一种应急蛋白,可抵抗暑期对人体的伤害。由此可见人体本身有着适应不同环境生存的能力,在大寒大暑中锻炼身体,可提高身体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所以古人认为养生修炼得到的人可以\"不避寒暑,百毒不侵\"。但是夏练三伏要辩证避开高温时段防中暑,医生提醒:这种锻炼方法对普通人不宜提倡,特别是年老体衰之人,或长时间生存于适宜温度环境的人和孩子,其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较低,所以,这些人在伏天中还是避暑气微妙。当然,也不能躲在有空调的家里不出门,因为那样会使身体的适应能力更加下降。应当适当走出家门,做些适当的运动为好。如游泳,练太极拳或到避暑胜地去旅游等,都会使盛夏生活过得很充实而使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暑邪耗气伤津,于是有人认为三伏天更应进补。中医专家认为,这种观念是不科学的,三伏天应慎进补、重调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伏天养生
养好“三儿”,帮你轻松去湿热!
悟医道真(第一期)
在古代,半月板损伤的病人又没得做关节镜手术,请问怎么康复呢?难道古代人医不好吗?
七。中医的治病方式
疾病的源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