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投稿 | 日本家喻户晓的“忠臣藏”究竟是什么?


“忠臣藏”,在日本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它讲的是日本江户时期四十七位武士为主君报仇的故事。这个故事来源于一件发生在日本元禄年间的真实历史事件,事发当时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后来又经文乐(木偶剧)、歌舞伎等的多方演绎,至今以“忠臣藏”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还在不断上演。


“忠臣藏”的故事是如此的受到日本人的喜爱,鲁思·本尼迪克特甚至还在她的《菊与刀》中还引用了这个故事——试图以此来解释清楚日本人对于忠孝、大义等概念的认识和实践。那么,“忠臣藏”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它的魅力又何在呢?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事情的起因,是日本江户时代元禄十四年(公元1701年)四月间,发生在幕府将军居住的江户城内的一起拔刀伤人事件。拔刀伤人的,是播磨国(现兵库县)赤穗藩藩主,叫做浅野内匠头。而被伤的,是上野国(现群马县)国司,叫做吉良上野介。那么,是什么引发了两人的争端,居然能让浅野如此不分场合,在将军的居所内拔刀伤人呢?


对此,正史之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而野史的说法是,浅野当时是吉良的下级,吉良曾向浅野索要贿赂,却遭到了拒绝。吉良因此对浅野怀恨在心,对他进行多方刁难。在一次欢迎天皇使臣的典礼上,吉良再次对浅野恶语相加,受尽欺侮的浅野终于忍无可忍,才拔刀伤了吉良。



因为此事发生在江户城中,而且还是迎接天皇使臣的这样的重要场合,当时的幕府将军德川纲吉大为震怒,当天就命令浅野内匠头剖腹,并剥夺了浅野家赤穗藩藩主的继承权,可以说是做出了重罚。而吉良一方,则没有受到任何追究。幕府的这一处理方式,引起了浅野家臣的强烈不满。


原来,当时的日本武士社会,处理类似纠纷的时候,会遵循一个叫做“喧哗两成败”的原则,也就是说发生了纠纷(日语中叫做“喧哗”),涉事的双方都应该受到一定程度的处罚。然而,在处理这件纠纷的时候,幕府却以当时吉良没有拔刀为由,未对吉良做出惩罚。


浅野的家臣们认为自己的主君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他们最初本打算拒绝接受幕府的处分,准备死守赤穗城,对抗幕府。后来又改变了主意,服从了幕府的处分,交出了赤穗城。浅野家消亡了,家臣们失去了立身之处,就不得不离开赤穗藩,流落到了近畿、关东等地,成为了浪人。


所谓的浪人,在日本江户时期,指的是脱离了藩国,流落他乡的武士叫。沦落成了浪人之后,浅野旧臣们的报仇的念头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加强烈了。在旧浅野家第一重臣(日语叫做“笔头家老”)大石内藏助的统领下,他们暗暗地立下誓言,要杀掉吉良,为主公报仇。



也许是出于对浅野家的同情,当时的整个日本社会舆论,都带有一种浅野家“此仇必报”的情绪,人们都期待着浅野家臣能够手刃仇人。而作为“目标”的吉良心里也很清楚,他知道大石统领下的浅野家旧臣早晚要来找自己报仇。他辞去了幕府的官职,加强了自家府邸的警卫,来了一个“深居简出”。


当然,即使是有舆论的支持,大石等人也不敢轻易造次,毕竟吉良也是幕府的高级官员。他们在明处不再提及为主复仇之事,暗地里却缜密策划。终于,在元禄十五年12月14日,也就是伤人事件发生的一年零九个月之后,大石内藏助率领的原赤穗藩出身的浪人武士,夜袭了吉良的宅邸。参与这次夜袭的,共有四十七名武士,他们被后世称为“赤穗浪士”,或者“赤穗义士”,再或者“四十七士”。



赤穗浪士兵分两队,前门一队由大石内藏助带领,架梯进入吉良宅邸,后门一队由大石主稅(大石内藏助的儿子,当时只有16岁)带领,用大木槌击开后门进入。他们同时还封锁住了吉良家臣集中居住的巷子的巷口,让他们无法前来救援——这大大削弱了吉良势力的力量,吉良手下的100多名家臣,最终只有40余人赶来救援。

 

攻入了吉良宅邸的赤穗浪士,直奔卧房,却发现吉良已经趁乱逃走。在搜索整个宅邸后,终于在灶间找到了躲藏在堆放杂物的房间里的吉良。吉良当场即被杀死,赤穗浪士,大仇得报。夜袭吉良宅邸,前前后后只用了两个小时。吉良一方死者15人,伤者23人,赤穗一方仅伤者2人。



夜袭成功的赤穗浪士,随后来到了浅野内匠头葬在的泉岳寺,并奉上了割下来的吉良的人头,祭奠了先主。同时,他们也主动向幕府报告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幕府随即下令逮捕了赤穗浪士,并将他们监禁了起来。


说,在监禁的过程中,他们甚至还受到了相当的礼遇。后来,幕府下令赤穗浪士刨腹。参加夜袭吉良宅邸的赤穗浪士,除其中一名叫做寺坂吉右衛門的,在夜袭后不知去向以外,其余四十六人皆剖腹自杀。赤穗浪士,死后也都葬在了泉岳寺。



以上就是著名的“忠臣藏”,更准确的说是“赤穗事件”的概要。在这里要说明一下,“忠臣藏”和“赤穗事件”,所指的其实是不一样的。严格地说,“赤穗事件”指的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史实,而“忠臣藏”则指的是后人根据这段历史演绎、创作出来的传奇故事。

 

“赤穗事件”本身就极具戏剧性,再加上后人的多次再创作,其中的人物形象变得更加饱满,情节变得更加曲折、丰富,也就有了现如今在日本妇孺皆知的“忠臣藏”了。


“忠臣藏”故事最著名的版本是1748年在大阪竹本座首演的文乐(木偶剧)——《假名手本忠臣藏》。此剧目一经上演,就风靡一时。时至今日,不论是歌舞伎,还是电影,或者电视剧,“忠臣藏”的人气可以说是不减当年。顺便说一句,文乐剧目中有“假名”二字,是因为日语有四十七个假名,正好跟赤穗四十七义士相对应,故此得名。



“忠臣藏”的故事为什么能如此受人喜爱?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还是要归功于故事情节的辗转曲折、引人入胜。1958年拍摄的电影《忠臣藏》时长163分钟,而其中描写夜袭吉良宅邸的只有短短的8分钟。电影的绝大部分都是在叙述浅野内匠头刨腹之后,他的旧臣如何在表面上隐藏为主公报仇的意图的同时,暗地里紧锣密鼓地谋划行刺吉良的。而且,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如此充分的事前的铺垫,夜袭吉良宅邸的这一段才得以酣畅淋漓,大快人心。



其次,赤穗四十七义士为主公报仇而毫不吝惜自己的生命的这一行为,可以说完美地体现出了的日本人崇尚的“忠义”精神。当代著名的日本文化学者唐纳德·基恩曾经指出,“赤穗事件”发生的元禄年间,日本全国和平、稳定的局面大概已经持续了近百年,在冲突频发的年代(例如,江户时期前的日本战国时期)里大行其道的所谓“武士道” 也跟人们的日常生活离得越来越远。而赤穗四十七义士的复仇,就仿佛“往昔的一场大梦”,又唤起了人们对武士道的记忆,进而也紧紧地抓住了人心。



最后,还要注意到,“忠臣藏”的故事中,还含有一种对权力的反抗精神。赤穗四十七虽然杀的是吉良,但他们复仇毕竟是起因于他们认为幕府关于纠纷的裁决不公。他们的复仇行动,可以说是对幕府的一种无声的抗议。统治了日本250多年的江户幕府,施政肯定有不得民心之处。就拿裁决浅野刨腹的第五代将军德川纲吉来说,他还颁布过禁止日本全国上下杀伤任何动物的所谓“生灵怜悯令”,因为这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愚蠢法令,时人干脆给他送了一个绰号——叫做“狗将军”。


可以说,日本民众对江户幕府的不满情绪,在各个时期多多少少都是存在的。而赤穗义士身上体现出的对权力的反抗的精神,能获得当时以及后世日本民众的共鸣,也是可想而知的了。


现如今,日本虽然没有了拥有绝对权力的幕府将军,但独断专行、骄横放肆的上司可以说也并不少见——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忠臣藏”直到今天仍然人气依旧的原因之一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7名武士的“极致”复仇:日本传唱三百年,中国网友:很难理解
不得不看的日本史诗《忠臣藏》
日本近世幕藩体制的矛盾与困境——以赤穗事件为中心的考察
日本人看起来礼貌周全 为何日本军人那么残忍?秘密就在于武士道
有位中国圣人后裔,参加了日本最出名的复仇,性格和先人一脉相承
歌舞伎的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