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教父》你可能不知道的40件事情(上)
盘点:关于《教父》你可能不知道的40件事情(上)
编译/臭蛋
原文/Nate Rawlings(时代周刊)


引言:
1972年3月15号《教父》上映,造成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轰动。四十年过去了,它早已被公认为是影史上最优秀的电影之一。本刊为您特别整理了关于《教父》的一些精彩内幕、奇闻轶事和花边新闻,一同来纪念这部伟大的作品。



1.猫
当教父唐·科里昂平和地给殡葬业者包那萨拉解释什么是“友谊”的时候,第一个全身镜头里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一只灰白相间的猫坐在了马龙·白兰度的膝盖上。导演科波拉说:“马龙手中的猫并不是计划内的。我看到它在摄影棚内转悠,于是就把它抱到马龙的手上。”白兰度非常爱小孩和宠物,于是就顺理成章了。但这差点毁了那一组镜头,我们的收音团队根本听不清白兰度的台词,害怕要用到对白字幕才行。问题就出在那只猫身上,它咕噜咕噜的喘息声盖过了白兰度的声音,当你看影片的时候,你还能听到。
不速之客小猫



2.乔治·卢卡斯拍摄了一些镜头
科波拉和乔治·卢卡斯的友谊可以追溯到数十年前,当时他们都是南加利福尼亚名不见经传的电影从业者。科波拉曾做过《电子迷宫》THX 1138的制片人,这是卢卡斯的处女作。第二年,卢卡斯就反过来帮科波拉做《教父》的助理。卢卡斯拍摄了报纸插页的镜头,这张报纸让迈克知道父亲遇刺了。卢卡斯最大的贡献可能就是一个小建议,在拍摄了迈克在医院避开暗杀的镜头后,科波拉发现在走廊的时候,他并没有配合好画面与脚步声的音轨,于是卢卡斯就建议当演员们出框以后,拍摄一些空镜头,再加入脚步声的音轨。卢卡斯还帮科波拉冲洗了那几秒的镜头,实际上卢卡斯的方法加强了那个场景的紧张感。
乔治·卢卡斯拍摄的报纸镜头



3.电影的开场
在执导《教父》之前,科波拉参与编写了《巴顿将军》的剧本,还拿了一个奥斯卡奖,也成就了二十世纪影史上最具标志性的开场。当科波拉改写《教父》的时候,有朋友建议这一部的开场设计应与《巴顿将军》旗鼓相当。科波拉说他觉得《教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是科里昂女儿的婚礼,因为那一天他无法推脱别人的请求。包那萨拉讲述的故事包涵了一个概念,那就是这个国家的法律没法一直保护公民,所以他找到了科里昂,把他当做是德高望重的代理人。电影的开场,用到了当时还是高科技的电脑技术,处理了一个变焦镜头,科波拉先把镜头聚焦在包那萨拉的脸上,然后慢慢地拉远,在包那萨拉对科里昂耳语之前,又保持了30秒。
《教父》的开场镜头



4.另一个结尾
《教父》的结尾是七〇年代电影中最压抑的之一。凯·科里昂(黛安·基顿 饰)得知了他的丈夫是个残忍的黑手党,办公室的门缓缓关上掩盖了她的脸。其实,科波拉拍了另一个结尾,更加符合原著,那就是凯在教堂里,点了一支蜡烛为他丈夫的灵魂祈求恕罪,作为一个盎格鲁撒克逊的女人接过意大利宗教的仪式。最终科波拉还是坚决地剪掉了这个结尾,他怕这与黑帮片的气氛不符。
《教父》的结尾,凯的脸被缓缓关上的门掩住



5.时代背景原本设定在一九七〇年代
乔恩·刘易斯教授撰写的论文写道,作者马里奥·普佐在刚开始改写的时候,本来要把故事设定在七〇年代。这是派拉蒙的制作总监罗伯特·伊万的意思,但是当出一稿出来以后,大多数人都觉得这样不妥。后来,科波拉改写的剧本更加具备,原著中传达的怀旧气息。真是多亏了科波拉,你能想象留长头发的迈克会是什么样么?
阿尔·帕西诺在《冲突》(1973)里长头发的摸样



6.马头
毫不夸张地说,关于马头的场景可能是美国电影史上最具图标性的,这一段在原著里已经非常有名。当杰克·华尔兹醒来的时候,床上惊现血淋淋的马头。这让观众看得很害怕,甚至感到恶心,有人会问马头是真的么?

答案是真的。工作组曾建议科波拉用假的马头,但是科波拉不喜欢弄虚作假。他的助手发现,纽泽西一家狗食厂刚好要屠宰一头马,于是《教父》的艺术指导挑了一头跟电影里很像的,并跟厂长说:“宰了以后记得把马头送过来。”科波拉回忆道:“有一天,他们把马头和干冰放在木箱里,送了过来。”
真材实料的马头



7.科波拉并非第一选择
1971年以前,科波拉已编写、导演了几部罗杰·科曼制作的低成本电影,比如《雨族》(里面的詹姆斯·凯恩和罗伯特·杜瓦尔都是后来《教父》的主要演员)。他编写的乔治·C·斯科特导演的《巴顿将军》为自己赢得了一座奥斯卡奖。为什么科波拉会被选作《教父》的导演?因为制片方认为他年轻、便宜、好控制,还因为他是意大利裔。不过在科波拉之前,制片方考虑过很多大牌,包括伊利亚·卡赞(《码头风云》)、阿瑟·佩恩(《邦尼和克莱德》)、彼得·叶茨(《警网铁精钢》)以及希腊导演科斯塔·加华斯(他执导的《焦点新闻》曾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教父》的原作者马里奥·普佐曾经写道:科斯塔对这部电影很感兴趣,觉得这是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隐喻,可是他拒绝担任导演一职,因为他感觉自己是个外国人,而剧本是非常美国化的,很难掌控。
年轻时代的科波拉



8.本来有不同的开头
科波拉原计划这样拍开头,就是明朗地俯拍科里昂家族的婚礼。但是一个朋友看了剧本以后,对此表示疑惑,他觉得科波拉应该尝试拍一些不同凡响的开头。在《巴顿将军》中,科波拉写的开场是一段在美国国旗下的演说。科波拉把朋友的话记在心里,于是就把《教父》的开场改成包那萨拉简短的,具有反讽意味的说话,以“我相信美国”为起始。
电影原本设想的开头



9.只有少数人支持阿尔·帕西诺演迈克
制片方总是在搜寻下一个超级巨星,当科波拉预备找迈克的演员的时候,派拉蒙方面知道这个角色对于年轻演员来讲是一个起跳板,他们需要像罗伯特·雷德福或者瑞恩·奥尼尔一样的类型。当时,除了科波拉以外没几个人支持由阿尔·帕西诺来演,因为帕西诺之前只演过一部叫《毒海鸳鸯》的电影,对于制片方来说他还不够格。但是,当科波拉构思迈克在西西里岛乡村漫游的场景时,他的脑海里只有帕西诺的脸。马丁·辛和罗伯特·德尼罗也曾来试镜,但都无济于事。当乔治·卢卡斯的妻子编辑试镜报告时,她对科波拉说:“帕西诺用他的眼神让我全身赤裸。”科波拉最终搞定了制片方,让阿尔·帕西诺来演迈克。
科波拉心中,迈克的人选只有阿尔·帕西诺



10.伯特·兰卡斯特扮演教父?
马龙·白兰度在《教父》里贡献了精彩的演出,很难想象要是由其他人来演唐·科里昂会是怎样。但是,制片方一开始不想让白兰度来演,他们找过欧内斯特·博格林、理查特·康特、安东尼·奎恩、以及伯特·兰卡斯特等。科波拉回忆道:“我们一直在试镜,一直在试镜,几乎试了所有人。”其他角色他试了很多演员,但是在他心中唐·科里昂非马龙·白兰度莫属。
伯特·兰卡斯特在《危险人物》中



11.对马龙·白兰度的约法三章
马龙·白兰度早年出演的很多影片都成了经典,比如《码头风云》、《欲望号街车》。但是到了1971年,他经常和导演、幕后工作人员发生争执,也常常被人指责迟到。虽然白兰度在《教父》中只出现了三分之一的时间,科波拉还是认为需要有这样一个具有神秘力量的演员。制片方的头头斯坦利·杰夫曾说:“只要我还是制片方的领导,马龙·白兰度就不会出现在电影里。”经过一番折腾,杰夫还是同意由白兰度来饰演教父,但要约法三章:第一,白兰度的薪水要比平常的低。第二,不可以迟到,否则扣钱。第三,一定要参加试镜。
白兰度在《教父》中只出现了三分之一的时间,科波拉认为需要有这样一个具有神秘力量的演员



12.令人惊奇的试镜
得知马龙·白兰度从来不去试镜的,科波拉就带着手提摄影机到了他家里,根据一个同行的工作人员描述:当时,白兰度穿着一件日本和服,扎了个马尾鬏。他慢悠悠地投入唐·科里昂的角色之中,把鞋油往头上抹,往两颊塞了克里奈克斯纸巾,看起来像一只牛头犬。白兰度抽了一口雪茄,含糊地说着话。

当科波拉和制作人阿尔贝特·鲁迪给高层看这一段的时候,他们甚至没认出这就是马龙·白兰度。之前发誓绝不同意的斯坦利·杰夫看过后,终于答应由白兰度来演教父。那一期的Variety杂志的头条是:没有人胜任教父这个角色,只有一个名叫白兰度的人。

马龙·白兰度试镜的时候,嘴里塞着纸巾。真正拍摄的时候,据称塞的是两枚橄榄。





13.科波拉算老几?
科波拉拍《教父》的时候,曾多次差点被炒鱿鱼。当他完成剧本以后,科波拉和高层纠缠了十多回,几乎每一个角色都要争论由谁来演。当拍摄开始以后,高层看了他们在橄榄油公司拍摄的场景后,非常不满意。刚开始几周,就有朋友对科波拉说:“看起来他们要解雇你。”得知电影公司从来不会在周中解聘导演,科波拉决定主动出击,他先炒掉了副导演和一些工作人员。接着他重拍了很多场景,这让高层怒不可遏。那时,科波拉因为编写《巴顿将军》而获得一座奥斯卡小金人。他说:“那段时间真的是苟且偷生,不管怎样,我幸存下来了。”
左起:迈克·杰克逊、科波拉、乔治·卢卡斯



14.一次“宫廷政变”
《教父》刚开拍不久,有个剪辑师叫阿兰姆,曾联合执导过具有开创性的音乐片《夏日爵士》,他对科波拉的工作方式极为不满,并向制片方打小报告。在派拉蒙的头头皮特·巴特在回忆录中写道:令我惊讶的是,执行制作杰克·巴拉德在一次会议上宣称,他觉得科波拉无法胜任这份工作,他想要指派剪辑师阿兰姆来接替导演一职。制片人阿尔·鲁迪提醒过我说,阿兰姆正和巴拉德搞小阴谋。在此事件以后,制片方领导罗伯特·伊万斯宣布开除阿兰姆。于是,科波拉新招了两个剪辑师,一个叫彼得·齐恩内尔,一个叫威廉姆·H·雷诺兹。
科波拉在做现场指导



15.黑暗王子
在《教父》之前,摄影师戈登·威利斯只拍过一部电影叫《柳巷芳草》。后来她又拍了《教父2》、《惊天大阴谋》、《曼哈顿》等。因为《教父》的拍摄风格,戈登圈内的朋友们给他取了个绰号叫“黑暗王子”。他拍的内景光线都比较灰暗,演员的脸会被遮盖,以显示出一种邪恶感。在电影开头的一些镜头,几乎看不到维托·科里昂的眼睛,威利斯说他的打光是根据马龙·白兰度化的浓妆来的。他说这是为了将昏暗的办公室内景和明亮的婚礼外景产生对比。令人惊奇的是,威利斯直到1983年才因《西力传》获得首次奥斯卡提名。
这个镜头十分暗,几乎看不到白兰度的眼睛



16.只有很少的非正统摄影
摄影师戈登·威利斯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人,1997年的时候他和作者皮特·比斯金德聊《教父》:“这是一部舞台戏剧性电影,意思是说没有运用当时的先进拍摄技术,像直升飞机航拍或是变焦镜头。”但是科波拉几次劝服戈登偏离他的拍摄哲学,包括开场的慢速后拉,以及当科里昂被枪击后的上帝视角。对于这些,威利斯一直有些不满,有一次终于忍不住喊道:“到底谁代表摄影的最高意见”。科波拉回应道:“我的意见就是上帝的意见,就是奥逊·威尔斯的意见。”
科里昂被枪击后的上帝视角



17.凯与假发
凯·亚当斯在故事里是个很重要的人物,是个催化性的角色。黛安·基顿对于凯的假发回忆道:“这是化妆师迪克·史密斯的主意,他要我戴上10磅重的金色假发,它就像一块砖一样。”假发有点惹恼了黛安,可是她喜欢和阿尔·帕西诺一起工作,她说:“对于我来说,教父三部曲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阿尔。”

凯是盎格鲁撒克逊白人,对于科里昂家族来说是个外人。黛安在她的回忆录里写到:要是用一句话概括凯这个人物,那就是一个女人伫在走廊里等着见他的丈夫。
黛安·基顿说她戴的假发像一块砖一样




18.白兰度和提词卡
在白兰度传奇生涯的早期,他就习惯用提词卡,觉得这样会增加表演的自发性。他的台词被印在一块板上,置于视线范围内,有些时候它需要被聪明的摆放。在《教父》的一张现场照中,我们可以发现提词卡被贴在,一盏灯后的墙上。在另一张照片中,我们看到罗伯特·杜瓦尔把提词卡放在胸前。

有人说白兰度用提词卡是因为懒惰,或者说记不下台词。在《教父》片场的时候,白兰度被问到为何他要提词卡,他说:“因为那样我就可以读下来了。”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讨论这件事了。
在这个场景中,白兰度的提词器被放在摄影机上方



19.帕西诺受伤了
当阿尔·帕西诺拍摄迈克刺杀索洛佐和麦克拉斯基的时候,他从饭店冲出来,跳上了一辆车的踏脚板,由于没有掌握好时机,扭到了脚踝,之后的两个星期都用上了拐杖。
这个场景中,阿尔·帕西诺冲出饭店跳上车,结果扭伤了脚



20.每个人都想知道唐·科里昂长什么样
大家都对马龙·白兰度饰演的唐·科里昂是怎样的非常感兴趣。当时,派拉蒙方面和LIFE杂志达成了独家协议,允许他们拍摄白兰度的上妆照。在拍摄唐在公众场合的时候,比如在纽约小意大利唐·科里昂遇刺的时,剧组动用了警力来维护秩序,防止其他媒体非法拍摄。
制片方头头斯坦利·杰夫、马龙·白兰度和科波拉在小意大利拍摄现场



图片来自截图和网络
原文将载于《世界电影画刊》5月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典佳作,值得回味,关于教父中的那些秘密和人生道理
一身烂债的导演,晚节不保的演员,夺下豆瓣9.3分,活该他红50年
马龙白兰度:演员中的教父,渣男中的极品!
重温《教父》,它说的是黑暗吞没良知的故事
看到第十遍,我确信《教父》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
一生要看的500部经典电影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