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萧何:我为天下苍生举荐韩信,也为天下苍生诛杀韩信

萌历史

谈史论道,以史鉴今,

用潘金莲的细腻与西门庆的任性为你讲述古今故事。


在中国5000年历史上,充满了虚情假意,明明非常恨一个人,不惜抹黑或杀死对方,却又要表演一番,表现的温情脉脉,无可奈何。


比如,康熙一方面祭拜明孝陵,一方面又抹黑明朝和朱元璋。


这些虚假,都可以从行为和语言的反差中,找到答案,因为说一套做一套,反差太大,后人通过史书可以发现其真面貌。


但历史上有些名人的所作所为,真很难让人分辨。


比如萧何和吕后合谋杀死韩信之后,泪流满面的说了一句话:“我萧何计杀韩信,终不负天下苍生!”但直至今天,都无人知道萧何说的这句话,是否真心实意!



01

作为一代超级军神,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没有韩信,就没有刘邦的汉朝。


所以,刘邦给予韩信的承诺是“三不杀”,即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让人意外的是,刘邦做到了这一点。


因为萧何和吕后合谋杀死韩信时,是将韩信关在竹笼子里,吊在半空中,用黑布遮住了笼子,让宫女用竹刀刺死了韩信。


所以说,韩信死的很郁闷,一群女人拿着竹刀杀了一代军神。


在韩信死前,韩信说了一句话,这句话大家都知道,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萧何月下追韩信,萧何的重视和举荐,才有韩信发挥的余地,萧何是韩信的伯乐。因此,韩信非常信任萧何,对于萧何的任何要求,韩信都给予信任。


所以,萧何喊韩信去宫内,韩信在微妙而危险的时刻去了,结果遭到吕后的毒手。

所以,韩信死前感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02

在历史上,没听说过萧何的狡诈贪婪等负面记载,那么萧何为何如此绝情?


要杀死一个对大汉建有大功劳,且对自己非常信任的军神呢?


如果简单归纳的话,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是为私,一种是为公。


(1)萧何自私自利,为了自身的名利。


(2)萧何为国“锄奸”——消除韩信这个不稳定因素,是为大汉和天下苍生着想。


萧何有没有动机为私呢?


客观的说,有!



韩信是公元前196年去世,刘邦是公元前195年去世,吕后是公元前180年去世,萧何公元前193年去世。


也就是说,杀死韩信之时,刘邦身体估计不行了,吕后却还很好,所以萧何为了保住自己,需要得到吕后的信任,帮助除掉韩信。


至于萧何的为公之心,那就更多了,史书上对他有很多描述,比如为人简朴,楚汉争霸中稳定刘邦后方,入咸阳后首先接收宰相府,查封那些典籍等,无比塑造了萧何安邦定国,为民呕心沥血的形象。


甚至于,萧何都有机会取刘邦而代之,但萧何却一直明确自己为大汉服务的身份定位。



03

韩信被宫女用竹刀残忍的杀死之后,萧何泪流满面,说出了一句话:“我萧何计杀韩信,终不负天下苍生!”


萧何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为国才杀死了韩信。换句话说,在萧何看来,韩信不死,天下难安。


果真如此吗?有人说,韩信在当时准备谋反,会让天下再起刀兵,所以杀了韩信,反而让汉朝稳固,天下太平了。


但也有人说,韩信并没有想谋反,如果军神韩信要真谋反,刘邦根本挡不住,况且在关键时刻,韩信还愿意见吕后和萧何,说明没想过谋反。


这两种解读,决定了萧何杀韩信的心态。


只是,历史已经远去,也无法知道历史是否被扭曲过,所以就没办法知道萧何杀韩信的真正动机了。


“我萧何计杀韩信,终不负天下苍生!” 究竟是为公,还是为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萧何在历史上究竟是个什么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中国历史上功高盖主第一人,自古无人能出其右,诸葛亮也比不上!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看看拥有“翻云覆雨手”的一代丞相萧何是如何当官的!
萧何月下追韩信,后设计害韩信,他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萧何曾月下追韩信并极力将他推荐给刘邦,为何后来又献计杀韩信?
历史解密:韩信将死,张良不救韩信的五点理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