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技如何影响人们的亲密关系
李开复曾经发过一篇帖子,说有一个作家写了一本书,叫《如何用30天改变你的妻子(wife)》,两个星期卖了200万册;后来编辑发现,哎呀,书名中有个单词写错了,其实是《如何用30天改变你的人生(life)》,改回来后,两个月只卖了两本。
  
  还有一部美国老电影,说一对夫妻到了一个镇上,丈夫发现,镇上所有男人的老婆都非常好。他就觉得很奇怪:“哎,为什么你们的老婆这么好?我的老婆却经常跟我作对。”后来有个男的秘密地告诉他:“其实我们的妻子都是机器人,她们被设定了我们想要的程序……”
  
  不久前,日本有一个人宣布,他跟初音未来结婚了,初音未来是个二次元的虚拟人物。
  
  作为一个研究关系的人,我经常被问:“你觉得传统的婚姻模式会不会被重构?”
  
  我想说,既然我们都已经可以跟非人类结婚了,那么答案当然是:“会。”
  
  所以在未来,和一个机器人结婚,有可能不仅是男人的梦想,也是女人的梦想。
  
  现代人的婚姻状况
  
  我们来看一下现代人的婚姻。科技时代,选择单身的人特别多。
  
  美国有23%的人选择终身不婚;在日本,50岁不结婚的人中,男性占25%,女性占17%;在欧洲的大城市里,一人家庭的比例达到55%。
  
  中国的离婚率正在逐年上升,而结婚率正在逐年下降。中国最发达的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恰恰也是离婚率最高的城市。
  
  很有意思的是,排名第一的离婚理由竟是生活琐事。什么叫生活琐事?就是家里边的鸡毛蒜皮。
  
  我一直以为,很多人离婚是因为出轨,但是出轨和背叛的占比实际上是很小的。
  
  在很多人的婚姻中,可能有一方的热情已经被生活琐事磨灭了,而另一方还懵然不知。
  
  人与人之间,什么变了
  
  那么,离婚和科技发展有什么关系?科技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我们都知道,男人的“男”字是“田+力”,“男主外女主内”好像是约定俗成的。这样的一种角色分配,其实是跟传统社会中男性和女性在婚姻家庭中所提供的不同价值有关。
  
  但是,由于科技在很多领域无差别地延伸了人类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不管男性还是女性,都可以借助科技完成很多以前的人做不到的事情,甚至获得更多的财富。在这个过程中,女性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婚姻中很多的内容因此而改变。比如,本来我们要一起做饭,一个人炒菜,一个人洗碗;如果我去接孩子,你可能要做一些其他的事情;灯泡坏了要有人换,马桶坏了要有人修……但现在不是这样了。
  
  你会发现,有些人家里根本没有厨房或者说只有一个无烟厨房;不会做饭或者不想做饭的话,很简单,打开一个App,外卖直接送到家,想吃什么吃什么。包括孩子的教育,家庭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购买服务来解决。在这样的情形下,婚姻的功能,或者说婚姻对我们的意义就变了。
  
  另一方面,社交媒体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改变了我们的相处方式。
  
  当你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想找人诉说,又不想跟朋友或者闺密分享时,陌生人交友软件可以帮助你。彼此都不知道对方是谁,但是你可以跟他说心里话,甚至还能有莫名的安全感;再加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利他的愿望,所以来自陌生人的回应,有时候尤其温暖。
  
  被满足的和不满足的
  
  为什么很多人,特别是女孩子,喜欢自称“宝宝”?因为做一个婴儿是最幸福的。
  
  婴儿的幸福源自哪里?在于自己的妈妈。妈妈是那个特别喜欢自己孩子的人,婴儿被特别地宠爱。其次,妈妈对于你的要求,能有特别的回应。什么叫特别的回应?孩子一哭,妈妈就来了。
  
  所以现在的人都想做别人的“宝宝”,原因就在于,我想在你心里是特别地被喜欢,同时还想要你能够立刻满足我。
  
  而我们想做“宝宝”,就是悦己需求更强烈的时候。这时候,我就需要去做各式各样能够满足我,同时最好不需要我去负太多责任的事情,或者去找这样一个人。
  
  当我们的悦己需求越来越强烈的时候,会发现身边“糟糕”的人越来越多。
  
  为什么呀?因为我们的要求很高啊。因为“85后”“90后”,都是喜欢思考“我是谁”的一代人。
   为什么他们喜欢思考“我是谁”这个命题?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一代人出生的时候,生存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问题了。
  
  我小的时候,每天想的是今天吃什么?现在很多孩子的童年,他每天想的可能是:我要拒绝父母给我吃什么。
  
  一旦人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他就会开始思考。思考什么呢?思考“我是谁”。
  
  我的工作室有一些“90后”“95后”的年轻员工,他们很特别,有什么想法会很大方地提出来,不像“70后”,即使有想法一般也不说。另一方面,我发现,只要是他们喜欢的事情,我就算发相对少一点儿的工资,他们也很乐意干,有钱难买我乐意。悦己需求对他们来说,真的非常重要。
  
  但是,很多时候,婚姻需要的是一种极大的利他性,渴望巨大的责任性。所以在未来,单身的人可能会越来越多。
  
  每一個人对婚姻的定义都不一样。更早一些的时候,很多女性认为,“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婚姻更多的意义在于解决生存问题,而现在的人不一样。
  
  但是现在的人,又都普遍缺爱。
  
  许多人说的爱,不是“如我所愿”,而是“如他所愿”。可很多人想要找的一种“被爱”,是如我所愿的,而不是如他所愿的。
  
  所以,缺爱的人在微信朋友圈里一般会做这三件事:感慨人生、频繁自拍、转发鸡汤类的文章。
  
  哪怕我刚刚起床没有刷牙洗脸,拍出来一张照片,通过美图软件,也可以修得非常漂亮。一定要修过再发,因为我想让别人看到美美的我,想让别人喜欢我。这个“我”,其实是“理想自我”,我们需要一个很好的“人设”去呈现给大家。
  
  这个时候,我们到底在表达什么呢?
  
  其实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亲密关系的,因为人需要归属感。如果我们有了一层关系,我就会有一种归属感;如果没有人陪伴,我们就会孤单。这种孤单如何排解?唯一的办法就是陪伴。
  
  但是,很可惜,当你在朋友圈里晒你的“理想自我”时,你遇到的那个他,也有可能是晒着他的“理想自我”。那么,当你认识他之后,有可能就会发现:啊,原来这个人只有在朋友圈里才是那个样子,而在现实中完全不是。
  
  你想要怎样的亲密关系
  
  那我们如何去跟别人保持亲密关系呢?真正的亲密关系是什么?
  
  亲密关系有3个组成部分:长久的互动、共同的兴趣或目标,以及彼此能够更深层次地互相影响。
  
  现在人的亲密关系变成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有一次,我去一个大型的互联网公司,晚上10点钟,我看到一群女孩子在加班。我问其中的一个:“你们没有男朋友吗?”她说:“我们都有,这一排的人都有。”我说:“你们的男朋友呢?难道你们不需要约会吗?”她却说:“咦,男朋友都在加班呀,我也在加班呀,我们在线上沟通,线上陪伴。”
  
  所以,现在的陪伴实际上不一定是需要两个人面对面在一起,在线上也是完全可以陪伴的。
  
  社交媒体让我们的沟通更快捷,人们最希望得到的及时回应,在這里也可以得到满足。
  
  婚姻的形态已经存在了数千年,随着现代科技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已经被深深地影响。现代人对婚姻的诉求、想在婚姻中获得的价值已经不一样了,所以婚姻的形态一定会变。
  
  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到底你更愿意让一个机器人来陪伴你,还是一个人来陪伴你?
  
  很多“宝宝”经常希望,自己什么都不需要做,别人主动“发一个男朋友给我”,或者“发一个女朋友给我”。其实这些现在已经可以做到了,算法可以帮你实现。只要你上传择偶条件,算法就能帮你算出:你的真爱正在一公里之外……
  
  但是,再好的算法,如果说彼此之间所有的东西都通过数据来匹配,当那个人走到你面前的时候,你还会感到惊喜和好奇吗?
  
  久而久之,我们可能会忘记人最重要的、让我们感觉到美好的那种直觉。再完美的机器人和再精准的算法,也无法替你产生直觉。所以,当别人问我:“科技会不会改变传统的婚姻模式?”我说:“会。”
  
  科技是不是让我们的亲密关系多了一个机器人的选项?我说:“不是的。”
  
  对我来说,再好的机器人,也只是一段代码、一个程序,我更愿意跟一个人真实地接触。我觉得人与人之间能够互相陪伴,那是一种幸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朋友圈喜欢做这三件事的人,其实最缺爱
人类若长生不老了,你还选择生娃吗?
再好的关系,实质上都是一种互利
请,小心手机!!!!
女子竟然爱上了一个机器人,并决定嫁给它
人与人之间(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