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永祥:浑元桩的训练程序

浑元技击桩歌诀

欲求浑元气充足,轰水试力最为先;

树本立基根生地,再把六面争力添;

三个争力要单做,然后组合出浑元。

 

首先要认清浑元桩技击桩(是包括三个争力的六面争力)与试力的关系。浑元技击桩是高级的试力,单个的争力试力是为技击桩做准备的,不做好单个争力试力没法站技击桩,因为不懂其内容只是空耗架子而已。技击桩是综合了前后、上下、左右争力的试力而成为浑元一体,故命名为浑元技击桩。下面把意拳内在的哲学道理、力学原理理和具体功法讲一下。

人体须以矛盾的意念为主导来训练,使其成为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如脚与地面的踩提矛盾、脚与脊骨的上顶下踩矛盾,在这两个矛盾的基础上,上身做前后、左右、上下的矛盾,使我们的身体形成一个由矛盾而紧密联系的整体,这样就给发力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再谈一谈力量的形成。力由物质运动产生,物质越重速度越高则力量越大。在力学上讲就是:质量×速度﹦力的大小。所以整体的发力要大于局部发力,这也是我们训练的目的之一。

在训练中,我们假借一些精神意念来完成我们自身的训练从而使挖掘自身的本能,使之很好地发挥出来,练成一触即发的整体爆发力。这个训练过程就是一个精神变物质的过程。

在发力的过程中没有矛盾就不会有力量。如地面没有摩擦力人将不能移动脚步从而不能移动位置,汽车的车轮就会打滑也就开不起来,还有许多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道理。我们的发力就是脚对于地的蹬力反作用上来的力量。如果蹬不上力就没有大地的反作用力,就根本谈不上发力了。所以练拳的人应该力从脚下发传导到作用点上,这也是练拳的人对发力最基本的认识。

浑元桩分解为四个动作三个阶段。四个动作为:

1、  拱水试力

2、  挥浪试力

3、  插托试力

4、  浑元桩技击桩

一般初学者,在人体内外矛盾争力的训练中,应先做体外单方面的阻力矛盾训练,如单做向前的阻力,单做向后的阻力及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的阻力感应的试力,之后再同时做两方面的争力训练。


身体向前的时候,同时要有身体向后争的力量,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的道理也是一样,都要同时做出两个方面的矛盾争力。再进一步就要同时做出前后左右上下的六面争力试力训练。这样才算是完成了浑元争力训练的全部内容。在此基础上,如果再由大动到小动,由小动到微动,那就成了技击桩。站技击桩时,仍旧是六面争力同时做,这就是浑元技击桩。


三个阶段为:

第一阶段,在试力时,应先由找大感觉做起。如在做前后轰水的试力时,要有轰起水浪的感觉(见图七)。上下的插托力,要有提擎天地的感觉。因此,这一阶段的训练目的,主要是找整体的大的协调感,而不要一上来就求细微的形体变化,否则将陷于局部之中。

第二阶段的训练内容,是要在大的协调感的基础上,以体内矛盾为主。这是重点,是要认真检查自己的周身,是否都在参加运动,是否具有争力,是否均整协调。这一阶段的训练极为重要,要真正获得发力的能力,这一阶段的功夫应十分扎实。

第三阶段的训练重点,是体外矛盾,它是体内外矛盾的高级圆融阶段。此阶段的训练程度深浅,是衡量意拳习者功夫是否精深的标准。这一阶段通过自身与体外假借意念争力的训练,能使身体达到与外界力相应合的实际锻炼效果,从而得到整体的感应发力,或叫无意之力。此训练要达到汗毛孔根根透风,感应外界。要求得一羽不能加,蚊蝇不能落,有感皆应,应感而发,周身无点不弹簧的境界。这时,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意境便体现出来,从而进入自然而然,天地人圆融统一的境界。

意拳在具体训练时要周身放松,不用笨力气。松到何时为度呢?正确的放松应是以身体放松后又稍微有一点力为度。意拳不是绝对的松软无力。所谓放松,就是要做到有力而不用力,而使气遍及周身(意遍周身),不用力而力自生。具体感受需要学拳者自身去体会。


人体周身的肌肉只有全体放松,才能有发力时全体的紧;只有当身体的肌肉能同时协调调动起来的时候,才能真正发挥出人体的巨大能量。


如果肌肉僵紧,必然动作反应迟缓,不仅有碍技术动作的发挥,而且会给人的心脏造成压力,不利于生理卫生。


所以,正确地进行意拳训练,能调节机能,平衡阴阳,调解清浊升降,使阴阳相济,加快血液循环,养先天之元气,补后天之不足,使人身强力壮,精力充沛。


特别是通过正确的放松训练,能使习者获得超过常人的耐力和体力,使身体从僵紧中解脱出来,使肩、臂、手,尽可能地放松,不可能有丝毫肢节的局部动作,这样便去除了多余的局部负担,一切皆服从于整体。同时由于周身的放松,便能大大减轻机体对心脏不必要的压力,使大脑轻松愉快,所谓无火而能温,无水而能润,流通精神,贯穿血脉,养我浩然之气,就是这个道理。


意拳讲究精神意念,就是说它的精神活动要与美好的自然环境相圆融,这样能形成身体的良性循环,对人的肌肉有积极作用,既能养身、健身、去疾,又能使周身均整协调,一动无有不动,力合宇宙,发挥良能,防身自卫,更能陶冶性情。常言道:精养灵根气养神,养功养道见天真。养得丹田长命保,万两黄金莫与人。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混元桩(抱元守一)到矛盾桩(霸王引弓)的过渡功法(独家)
体外矛盾争力
[转帖]浑圆桩六面力同时摸劲
姚承光先生大成拳问答(1)
意拳技击桩功
章长旺先生谈意拳技击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