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体内湿气咋来的?这个说法让我记了一辈子,张锡纯眼光确实高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今天和你说上一事,这就是水湿痰饮的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中医养生科普宣教的深入,这水湿痰饮的危害,已经为很多人所重视了。可以说,当代人很多亚健康以及具体的疾病,都和这有关系。化解水湿、去除痰饮,可谓人人关心。但是,这水湿痰饮到底是哪里来的呢?除了我们熟知的脾虚有失运化之外,还有一层因素值得重视。这就是心肺阳虚。闲言少叙,先把一张专门调理此事的好方告诉你——

准备中药白术12克,干姜15克,桂枝尖6克,炙甘草6克,茯苓片6克,生杭芍6克,橘红3.5克,厚朴3.5克。水煎取药汁服用。

列位看官,这张方源于哪里?答曰张锡纯的“理饮汤”。作为一张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出了名的化解痰饮的验方,它为现代中医临床家广为应用,治疗很多疾病。不过在这里,我们却要通过对其方义的理解,感受祖国传统医学对痰湿之邪的认识。

列位看官,让我们首先来回想一下最近的天气吧。天晴、天阴,这世界是大大不同的。话说天气如果阴雨潮湿很长时间,大自然是不是就有潮湿之气了?如果在茂密的原始森林,终日不见阳光,是不是到处都有沼泽?总而言之,如果阳光不在,大地万物恐怕早已湿浊丛生。相反,如果晴空万里、烈日当空,大地水湿之气得以蒸腾,哪里还有湿浊之气了?

恰好,在我们的身体里,也有一片天和一片大地。这天,指的就是居于上焦的心肺。这大地,指的就是居于中焦的脾胃。《伤寒论》说“膈之上属太阳”。太阳之心肺如果阳气不足,不能照射中土脾胃,自然就会有阴浊之气出现了。这就是水湿之邪产生的一大根由。

这样的解释,并非“精诚名医汇”所独创,而是化自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的精妙论述。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上方是如何巧妙化解水湿之邪的了。

首先,我们看那桂枝尖和干姜。那桂枝尖,性味辛、甘,温,入心、肺、膀胱经,功在助阳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利水,温通胸阳,温中散寒。那干姜,性味辛、热,入脾、胃、肾、心、肺经,功在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这两味药都有大热之性,仿佛两只大手,拨开心肺之云雾,令上焦之阳气得以生发宣通。这是解决问题的最关键的一步。心肺阳气得以提振,中焦水湿痰饮之邪,就有清散的可能。

接下来,我们用白术、茯苓、甘草三味药来加强中焦脾胃的运化之能。其中白术可以健脾燥湿,茯苓能健脾利水,甘草可以温中。有了心肺阳气的“照射”,再加上脾的“自强不息”,那水湿痰饮之邪,岂能继续赖在体内?

接下来,我们怕中焦“自新”之力不足,所以又配上两个帮手。这就是橘红和厚朴。厚朴性味苦、辛,温,入脾、胃、肺、大肠经,功在燥湿消痰,下气除满。行气、导滞,是它的绝活。叶天士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厚朴多用则破气,少用则通阳”。什么意思?恰当的少量用厚朴,可以增强脾胃阳气之健运。所以,我们用一点厚朴,可以通阳行气,帮助脾胃运化。那橘红,性味辛、苦,温,归肺、脾经,能散寒,燥湿,利气,消痰。它可以帮助茯苓和白术进一步运化水湿。

至于说加一点白芍,则是为了养阴,防治上述药物的燥热之性伤了阴津和肝胆。如此一来,我们的水湿痰饮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列位看官,什么样的人适合用这个方法呢?简单归纳,就是痰多,经常要咳痰,痰质地稀薄,色白,咳嗽,气短,食欲不振,不想喝水,体质较为丰实。由于心肺阳气不得宣通,郁结于内,所以患者还可以有气短、胸闷、发热的症状出现。有了这些苗头,这理饮汤就能建功立业了。应用前,要请中医师辩证指导,随症加减,以求最佳之疗效。

列位看官,关于理饮汤化解水湿的问题,“精诚名医汇”就和您说这么多。不知列位看官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肚子越大,心脏越老!这一招巧妙健脾瘦肚子,让心脏年轻一点
它是一种树皮,能”化脾胃之湿、消脾胃之宿食、除肺之痰湿“。
找准肥胖的原因,减肥又养生
一个方子,能散寒积、气积、血积、食积、痰积,国人受益千年!
张仲景治咽第一方,行气化痰,横扫嗓子干痒、咽喉肿痛
秋不排湿,冬生痰湿,入秋一定做好5件事,把残留的湿气都赶出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