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家解密老子《道德经》千古之谜,波澜壮阔,值得收藏

言坤解说《道德经》之5:有物混成(通行本《道德经》第25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呵寥呵。独立而不改。

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原创文章

下面分而述之。

【原文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呵寥呵。独立而不改。

【解说】有一种客观存在,在宇宙还是混沌茫然没有方位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他形成的时间甚至比天地还早哦。他无音无形,唯寂静和冷寂相伴。岁月流逝,时光在空旷高远的宇宙中缓缓流淌,他依然特立独行,永恒不改。

【分解】

物,客观存在,客观性。

混,混沌,茫然不知。指宇宙混沌茫然不知的时候。

成,已经存在。

独立,独特性的意思,有别于其他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特性。

不改,指的是这种'独特性'不改。好比一个人爱开玩笑的特性,从小到老,样貌虽变,但爱开玩笑的特性依然不改。

无音无形又无处不在

【原文2】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

【解说】他就是天地的本源啊!我实在不知道他究竟是什么,只能根据他的特性用'道'这个字来标识他的存在,如果非要给他起名,我只能勉强名之为'大'。

【分解】

名和字,在古代含义不同。名,小孩出生三个月,父亲给孩子起名,名是家里人叫的。字,男子20岁长大成人,根据他的性格或外貌特征起一个别名,叫字;女子的字在出嫁的时候起。字是成年后给外人叫的。比如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耳是父亲起的,家里人才可以叫他李耳;聃可以自己起,因为老子耳廓大,往下垂,这个就是'聃'的意思;不是家里人不能叫他李耳,只能叫老子、老聃或者李聃。

结合上下文,'字之曰道'就是:因为我不知道他原来叫什么名,所以只能根据他的特征起一个字,叫'道'。所以'道'这个字,表示的是一种特性。

老子为何要用'道'这个字?西周地域辽阔,有两个国都,国都镐京和东都洛邑,一个在陕西西安,一个在河南洛阳,距离很远。因为军事和政治的管理需要,在两个国都之间修建了一条又长又大的国道,叫'周道',也叫'王道',帝王出行必须走这条道。老子借用这个'道'来起字,意思是连天地的形成都要走这条'道',以此来形容道之大。

【原文3】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解说】道,大啊!大到什么程度?举目四望,他已经成为历史,静悄悄地消逝在茫茫的宇宙中。为何消逝?悠久啊!在漫长而悠远的历史长河之中缓缓远去。远到什么程度?道的特性向远方无限展开,又循环往返,周而复始,延绵不绝。

【分解】

大,无限大,无所不容。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浩瀚的宇宙中,连光都来不及填充空间,四周黑暗、悠远,就能体会什么是大。

逝,消失,已成为过去、成为历史。

远,悠远,漫长,悠久,无边无际。

返,周而复始,循环往返,称之为返。

大而悠远,周而复始

【原文4】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解说】道之所以大,因为道的特性无所不容、周而复始延绵不绝,连天地都为其所生,故道大。天之所以大,因为天空能笼罩大地,阳光普照大地,故天大。地之所以大,因为大地滋养万物,哺育众生,故地大。王之所以大,因为王制定纲领,统筹万民护卫家园、农耕制造、学习创新、流通物资,使士农工学商井然有序,万民各司其职,故王亦大也。所以国家有四大,王必居其一。

【分解】'王亦大'和'王居其一',有些版本是'人亦大'和'人居其一',解说到这里,其实不用考究也明白这里应该是'王'。至于我所用的版本,在后面会有介绍。

【原文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解说】人类进步要顺从大地的特性,摆正观念,正确选择,才能更好地发展。大地的改造要顺从天的特性,找到正确的规律,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才能长久。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要顺从道的特性,按照各自的轨道来运行,才能永存。道的运行要顺从宇宙中的自然规律,才能够周而复始、延绵不绝!

【分解】

法,甲骨文本意是'人离开家园到外面捕猎的时候,要象獬豸一样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要象水一样慢慢渗入而不要倔强,(这样才能收获更多,才能活着回来)',重点突出的是:一,正确选择;二,慢慢渗入,不要倔强。

獬豸,传说中的独角兽,是一种神兽,它能明辨是非,谁做错了,它就用头上的独角去顶撞做错的人。

很多人把'法'字理解为'效法'、'顺从'、'服从'、'遵从'等等,其实在老子时代已经有了'顺'、'服'、'遵'等更贴切的字,但老子偏偏用这个'法',就是要说明白:'法',是用正确的方法有序渗透,不是盲目顺从和效法。

道,润物细无声,无所不容

这章的整体解说大致如此,先说下章节问题。

认真来说,这章才是言坤解说《道德经》的真正开始。前面四章其实都是铺垫,是对老子和《道德经》的历史背景做一个简单介绍,然后就两个比较容易混淆的阴阳的概念做了一个简要说明。

在章节上,言坤是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来安排的,这样能最大程度地尊重老子道的思想。因为,先有道,然后有天地,才会有人,有人才会有德,有大德才能有邦和国,有邦有国的人才能够称之为民,然后有斗争。基本就是按照这样的规律来展开解说的。

《道德经》的版本目前知道的有400多种,每种版本的分章和断句都不同。目前出土的最早版本是郭店楚墓竹简版,然后是马王堆帛书甲本,这两个版本都是不分章不断句的,而且顺序跟目前的通行本也不尽相同,说明分章断句是后人为了研读方便自己分的。

所以言坤认为,这一章作为解说老子《道德经》的开篇,应该是比较合理的,也是符合道的规律的。

其次说下使用的版本问题。

言坤用的版本是高明先生的帛书点校版。高老师(1926—2018)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学家和古文字学家,生前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教授。

高老师那个年代的教授,治学严谨,爱惜名声甚于一切。作为最早一批接触帛书版的专家,高老师不会轻易删改原文中的哪怕一个字。所以我坚信,高明先生点校的版本是最接近帛书原文的版本。

静是一种错觉

评论区问题解答。

有朋友问,'侌'和'昜'哪个是静哪个是动?表面看到的是静止'侌'吗?

答:老子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意思是'道很大,很悠远,无限延伸,循环往返,永不停息'。所以道是永恒运动的,静止是一种错觉。

举例说明:观察天上的太阳,感觉是静止的,是'阴(侌)',但我们知道太阳一直是运动的,只有间隔一段时间后,才会发现太阳已经离开了原来的位置,是动的,是'阳(昜)'。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太阳太大、太远,所以感觉静止。道也一样,太大了,比太阳大,比天大,所以感觉好像静止,实际却是运动的。

为什么说'道'不是阴阳?老子已经说得很明白,道是循环往返、周而复始、永恒运动的:'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帛书版道德经原文
细说《道德经》对老子思想的篡改(二)
帛书《老子》与今本《道德经》
(159) 老子道德经具体是怎么被篡改的(16)
现代人为何读不懂道德经?汉朝帛书道德经出世,给人们揭开了谜底
如何快速正确地读懂《道德经》?如何证明已经读懂了《道德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