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10讲

【7.23】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方见上卷)

【7.24】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方见上)

【7.25】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宜桂枝汤。(方见上卷)

伤寒,便秘六七天了,如果头痛身上温热,就用「承气汤」下掉。

这里诊断得有点简单,能否用「承气汤」,还要做一下腹诊,看病人肚子是否拒按。如果拒按,可以先用「调胃承气汤」试探,再根据情况用「大/小承气汤」。

其实现代人的便秘一般用「润肠丸」就可以搞定,不用「承气汤」那样的大阵仗。

如果小便又清又长,说明没有内热,体液也还好,就算他便秘,病位还是在表,可以用「桂枝汤」处理。

所以中医问二便很重要。

23小编清长肚子拒按.jpg

【7.26】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紧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方见上卷)

这个条目写得比较隐晦,其实老张想说的是「麻黄汤」发汗之后,不要再用「麻黄汤」,而是用「桂枝汤」来再次发汗。

喝完「桂枝汤」,再喝粥盖被帮助发汗。大家不要忘记「桂枝汤」贵妇级的服药方法哦。

【7.27】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规则:病人即便“汗、吐、下”,甚至伤血伤津液,如果这个人的脉都还好,就能自愈。

胖叔估计仲景想说的是,如果这个人体质好得很,底子厚,思维简单,遇到再庸的庸医,用再下的下法,病都能自己好。

第一式汗法:用了「麻黄汤」,「大青龙汤」发汗;

第二式吐法:用了「瓜蒂散」催吐;

第三式下法:用了「承气汤」系列下之;

第四式针法:针刺放血,攻击瘀血但是引起崩漏;

第五式火法:火劫汗蒸(大汗之后再用下法)。

【7.28】 大汗之后,复下之,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久久小便必自利。

张仲景装死,反正被别人搞得津液都干掉,小便也不大利索了,不知道感冒好了没有,那就装死,等他自己好。即便病没好也要等有症状出来再说。

深合胖叔心意。

本来折腾了两天,病已经快好了,病人说我尿不出来哦,如果你再开利尿的药,不是要伤人吗?

张仲景提醒医生不可以阻止病人身体自愈。

身体刚刚在自我疗愈的时候,必须要沉住气,不要过度治疗。这个时候最怕滋阴的药,把阳气浇灭了。

这点一定要记牢,成为原则。该装死的时候就装死。

装死.gif

【7.29】 大下之后,复发汗,其人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内外俱虚故也。

上一个条目是先汗后下,这个条目是先下后汗,往死里整。

也可能下法或者汗法都没错,只是用药阵仗大了些,然后这个人在那里打寒颤,脉变得细微,整个人虚掉了。

脉微细,用「四逆汤」或者「真武汤」来救。

【7.30】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而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24干姜附子汤.jpg

以药测证,「干姜附子汤」是补阳的方子,而且又没有炙甘草的缓急。什么情况要用这样的方子补阳?

被用了下法之后,又被发汗,病人白天的时候烦躁,无法睡午觉。但是到了晚上会安静下来,胃口还好不口渴——没有阳明病,不呕吐——没有少阳病,脉沉微,有点低烧。

这个条目比较微妙的一句自然是“昼日烦躁不得眠”。我们知道卫气是白天出来站岗放哨,晚上就回营休息。如果有外邪缠绵在腠理,白天卫气出来发现有外邪,就在卫分打来打去,因为卫气太弱了——“下之后,复发汗……脉沉而微”,打来打去打不过,连高烧都烧不起来。到了晚上,卫气收工下班,不打了,人也就不烦了。

这人的卫气真是弱爆了,这时就要去补爆他的卫气。

补卫气,之前我们列了ABCD,而仲景在这里选择了A+这条路。

我们知道「桂枝汤」是从太阴里面开太阳,调和营卫。

11桂枝汤.jpg

而「干姜附子汤」的结构和煎服方法,是从少阴里面开太阳。

「干姜附子汤」的药性方向很粗旷也很细腻,粗旷与细腻优雅地结合在一起,就是美:)

JT叔叔说「干姜附子汤」,两味药,加水600ml煮到200ml,30分钟左右煎好,顿服。药性是很粗糙的,而只有这样粗糙,药力才能乱跑到体表,跑到腠理(皮肤),跑到卫分。

可是用「四逆汤」就不行,「四逆汤」有炙甘草,干姜和附子是慢慢热出来的,从脾肾暖到肌肉四肢。

当然「炙甘草干姜汤」也不行,「炙甘草干姜汤」是补阳,过半天手脚暖了才补回来的。

这里的“脉沉而微”,病位在表,病根在里,需要快速地由里及表。那么「麻黄附子细辛汤」行不行呢?可惜,「麻黄附子细辛汤」虽然可以由里及表,但无法开到卫分,补不到卫气。

「干姜附子汤」喝下去的画面是这样的。

200ml浓厚通透的汤药直奔少阴区域,把少阴挤爆。少阴一看,我靠,哪里来的熊孩子,快给我滚粗去。然后把药力往膀胱区块赶,膀胱区域够大,干姜和附子在里面玩得很开心,而干姜和附子都味辛,辛能祛风,是偏气分的药(当归和地黄则是偏血分的药),这类气分的药加上急煎出来的粗糙的药性,可以把太阳区域的邪气给清干净,同时提振卫气。所以说药方很粗旷,效果很细腻。

这个方子把张仲景的龟毛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个症状用「桂枝加附子汤」会不会好?「桂枝加附子汤」急煎顿服,也可以从少阴开到太阳,也可以把卫分的邪气清掉哦。可老张偏不,因为「桂枝加附子汤」比「干姜附子汤」贵啊!!真是家庭主妇的好朋友。

学习这个条目会顺便说到另一种情况,阳虚的现代人,阳气都涣散掉了,整个人烦躁得很,无法沉下心来,十五秒看一次手机,欲望也大得吓死人。

玩手机1.jpg

要处理这些心浮气躁的人,中医的黑话就是“阳秘乃固”——阳气足,整个人就稳稳的,可以静下心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临床上也可以看得到,吃「夺天丹」吃得有点到位了,人就很稳,多余的欲望也没了。

而道家就会说让你“心向内”,问问自己内心到底要的是什么?

向发哥学习,生活过简单一些。

周润发.jpg

【7.31】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汤主之。

25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汤.jpg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这是啥情况?

大汗亡津液,汗出亡阳,脉迟为失血,这是伤血伤阴伤气又伤阳……营卫不合,身体疼痛。搞到这个地步,还真是有点麻烦。

我们之前学过,如果「大青龙汤」发汗太多,就用「真武汤」从少阴来救。而这个条目发汗多,用的是「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汤」,从太阴来救。

「桂枝汤」从太阴开太阳,姜枣调和营卫,处理身体疼痛。而“脉沉迟”,脉搏跳得慢了,一个可能是心阳不足,就用桂枝开心阳;一个可能是伤血伤津液,用人参和大枣补津液补血。

病人的身体感画面是这样:

脉沉迟,说明营分中的津液不够,而卫分的津液从营分来,营分的津液从脾胃来。所以卫分的津液不够时,就要向脾胃喊救命,因此“脉沉迟”,是太阴的问题。

为什么津液不够身体会痛呢?我们身体的表面看不到的大河流是经脉经络,小的分支叫做逊络,是有很多能量流动的。气的流动是要津液做支撑的,水和气是很难分的,所以津液不够的话,气就不通了,不通则痛。

如何让营分把津液布输到卫分呢?前面的「干姜附子汤」是讲如何补充阳气,这里的「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汤」是讲如何补充津液。所以「桂枝汤」是底子,而补充津液的药,就是人参,这里要用粉光参或者西洋参,用党参的话就要加多一倍。

药力要开到卫分,生姜就要加多一点。桂林本不加芍药,宋本是加芍药。

桂林本不加芍药有它的理由。如果桂枝的药力是往外开,加了好多水来煮,生姜也加量了,还要那么多芍药吗?所以不必加芍药,桂枝担负了人参的重量,生姜又不停地分它的叉。

宋本芍药加到四两也ok,不会完全没有效果。因为芍药要到肝脏来养血,所以用在月经后和生产后的脉沉迟,身疼痛。

血虚的时候荣气无法提供足够的津液,一般就不用加芍药的版本。营血不足,我们来加地黄好不好?不行,地黄连麻黄都可以束住,所以不可以加地黄的。

——JT叔叔

从上面的引述可以看到,「干姜附子汤」就是大火急煎,药性很粗糙,但是峻补阳气很给力。「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汤」是加很多水慢慢煎,药性很细腻,温补津液。

26细腻急躁.jpg

「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汤」这个方子很适合运动过度,心率变低,容易感冒的人类。

原创声明:

『经芳』公众号连载的《伤寒杂病论讲义》属于胖叔原创,欢迎大家转发和转载,任何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会诉诸法律手段保护作者原创权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传中医基础理论系列】《伤寒论类编补遗》厥阴病篇190
(1)《医隐》系列之《伤寒易玄》之六
奉献部分《医家枢要》第一《伤寒论辑要》连载
《伤寒括要》 > 卷下太阳篇七十三方
回到本草学经方====桂枝二越婢一汤(第十方)
肺痿 (甘草干姜汤,麦门冬汤,炙甘草汤 ,甘草汤,生姜甘草汤 ,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