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入伏第二十六天,不要身在“伏”中不知“伏”,虽非盛夏,还需伏虎
入伏第二十六天,立秋马上到来。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立秋,七月节。 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初候,凉风至【《礼记》作盲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周语》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
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後,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三候,寒蝉鸣。寒蝉,《尔雅》曰寒螿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今年立秋仍处在“三伏天”内,暑气一时还很难消。养生专家提示:“秋后一伏热死人”,此时节,市民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温。此时昼夜温差逐渐变大,也要预防感冒着凉。立秋带来的首先是天气变化。谚语有“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之说,是提醒人们不可对立秋盲目乐观,谚语说“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因此立秋后降温往往是由于下雨。这是人们长期观察天气得出的结论。
人们喜欢秋雨,因此有“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之说。立秋后每降一次雨,气温就下降一些,即“一场秋雨一场寒”。但立秋后无雨的情况也是有的,民间认为标志着“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其后果为“立秋无雨秋干热,立秋有雨秋落落”。
这些说话无非是提醒大家秋后天气有变化,无论凉热都要引起重视,对于养生来说,不要忘记​立秋在三伏内,还是不要忘记身在“伏”中不知“伏”。
虽然立秋了,我们的养生还是要根据伏天的要求来应对,等到出伏后才是​根据顺应四时的养生原则,秋冬养阴。从立秋到出伏,我们要抓住夏养阳和养心的尾巴。虽非盛夏,还需伏虎。
为什么要抓住养阳和养心的尾巴呢?
虽然很多养生文章提出夏季尤其是三伏要注意不要对着空调吹,不要贪凉吃冰,但很多人还是避免不了,立秋后,早晚还是有温差的,这个时候如果不抓住机会养阳和养心,真的进入秋天,肺也难得养好。
养阳,以前文章中有过介绍,​《中藏经》:“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顺阳者生,顺阴者死”。“凡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非阳能死物也,阳来则生,阳去则死矣”。阳气不足表现为:怕冷、手脚冰凉、消化不良、精神不振、无精打采、舌淡而胖、或有齿痕、脉象沉细。
阳气不足的五大表现
1、心阳不足的表现
胸部、心脏部位发凉,稍微劳累点就心慌、气短、情绪低落、不爱笑。
2、肝阳不足的表现
萎靡不振,没有生机,做事不积极,没有动力,处事犹豫不决。
3、脾阳不足的表现
食少腹胀,肚子发冷,经常拉肚子,消化不良,自我感觉压力大,爱胡思乱想,容易得忧郁症。
4、肺阳不足的表现
容易感冒,气喘,咳嗽,特别是顽固性咳嗽,哮喘久治不愈,爱哭,消极,做事没有魄力!
5、肾阳不足的表现
没有精神、面色发暗、性冷淡、手脚冰凉、腰以下发凉、小便多、夜尿尤其多、记忆力减退,做事喜欢半途而废。
养阳第一法是多晒太阳,补阳气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晒太阳,而不是单靠吃壮阳。要多晒背部,特别有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以及有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等各种慢性病的中老年人,背着阳光而坐,让肩背部的各个穴位吸收太阳之阳气,以启到壮阳祛寒的作用。当然,在晒太阳后要注意增加饮水,补充身体丢失水分。也不要正中午时晒。
养阳最简单第二法就是含姜或喝姜茶,​适当吃姜夏天正是吃姜的最好时候。姜是热性的,除了温阳,还能祛风发汗,最简单的就是喝上一杯姜茶。只是要注意含姜要去皮,因为姜皮是寒性。
​养阳第三法,自己也可以操作,如果有条件去专业的理疗店那是更好,通过足底按摩,养阳效果也显著。养阳要疏肝,古人有疏肝潜阳之说。按摩以下三个足部穴位可以疏肝潜阳。
​太冲穴别名太冲,穴义为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向上冲行,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也可以用来提高性能力。
太冲是肝经的原穴,从理论上讲,原穴往往调控着该经的总体气血,此穴位主要是采用指压法,​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太冲穴,用力应以适度微痛为宜,循序而进。切忌用力过大,否则会导致皮下淤血。一般一个穴按四五分钟即可。按压后可以喝少量的水,以助代谢。
太冲穴在足部的反射区为胸部,按压同样可疏解心胸的不适感。也是夏季养心要按揉的主要穴位之一。
行间穴,在足背侧,当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该穴名意指肝经
的水湿风气由此顺传而上。本穴物质为大敦穴传来的湿重水气,至本穴后吸热并循肝经向上传输,气血物质遵循其应有的道路而行,故名。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宿醉不适、眼部疾病、腿抽筋、夜尿症、肝脏疾病、腹气上逆、肋间神经痛、月经过多、粘膜炎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对月经过多,闭经,痛经,白带,阴中痛,遗尿,淋疾,疝气,胸胁满痛,呃逆,咳嗽,洞泻,头痛,眩晕,目赤痛,青盲,中风,癫痫,瘛疭,失眠,口喎,膝肿,下肢内侧痛,足跗肿痛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按摩:按摩,按压行间穴5秒钟,压到有酸感后,休息5秒钟再按压,一共20次。治疗因肝气郁结引起的疾病:配合太冲穴,由太冲穴向行间穴方向掐揉。也是夏季养心调理的主要穴位之一。
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别名水泉、大顺。一说“足大指爪甲根后四分节前”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具有调理肝肾、熄风开窍、安神定痫、理血的功效。大敦穴也是缓解焦虑的穴位之一,也是养心安神的主要穴位。
​脚拇趾是一般所说“肝经”的起始处,肝经由此到生殖器、肝脏、脑、眼等依序。因此指压“大敦”的话,能是头脑清晰、眼睛明亮。指压时强压7-8秒钟,才慢慢吐气,每日就寝前重复10此左右。指压大敦有速效性。因此迟醒的早上,不妨在床上加以指压。也可以艾灸此穴,功效相同,艾灸请到正规理疗店进行。
养肝护阳,以阳促心,养心也是养性情,疏肝潜阳,也是养心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对于女人,养眼的女人比较多,但养心的女人少之又少,因为女人不但需要肝好​还需要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德性情,女人如此,男人也不例外。
​伏天养阳要突出“动静结合”的特点。“静”突出在对精神心境的修养,戒怒戒躁、恬淡适从,方能心静自然凉;“动”主要是指适度运动,有助于畅达经络、疏通气血,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其中,做足底按摩和穿养生鞋走路都是一种很好的“动静结合”的养阳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清明」
太冲(俞木穴):治疗失眠的特效穴、降血压、平肝清热|
让自己精力充沛的简易妙招
失眠穴【太冲、行间】
求医不如求己(经络篇笔记)
行间穴的位置和功效--肝经穴位(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