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了不上清华,她少填了张答题卡:你的孩子,真的“听话”吗?

热播剧《以家人之名》完美收官,女主李尖尖获得了剧内剧外很多人的喜爱。女配齐明月却让我印象深刻。

她从来都是别人口中听妈妈话的好孩子,却在高考这件人生大事上,做出了让人瞠目结舌的事。她这么做,原因只有一个——反抗妈妈。

  

为了摆脱妈妈的控制, 齐明月故意少填了一张答题卡,整整少考50多分。她心满意足地没有考上清华北大,进入一所本地大学,毕业后做了一名记者。

实际上,从来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听话”。所谓的“听话”迟早会为了反抗控制而“叛逆”。

自由是人刻在基因里的需求,每个听话的孩子心里,都藏着最深刻的叛逆。

在很多家长看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好坏就是看他听不听话。家长间交流育儿经时总是会问:“你家孩子听话吗?”。而家长教训孩子的口头禅也是:“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

可是,这些“被听话”的孩子,看着是风平浪静的河流,内心却暗藏汹涌。

闺蜜前两天打电话来说,她离家出走了。我大吃一惊。

闺蜜一直是乖乖女,大学、工作都顺从父母的安排,就连青春期都没有违逆过父母。怎么作为一个30岁的成熟女性,反而来了次中年叛逆。

一问之下,原来是因为相亲。

闺蜜的妈妈为她介绍了相亲对象,男生高大清隽,是公务员,按理说应该是受欢迎的类型。可是闺蜜在见了一次面后,就回绝了他。而这已经是她回绝的第8个妈妈介绍的相亲对象。

于是闺蜜和妈妈爆发了“世纪战争”。闺蜜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

我问闺蜜:“你对这个男生哪里不满意?”闺蜜却回答说:“男生很好,可他是妈妈介绍的。人生的前30年,我一直在听妈妈的话,可不想后半辈子还活在妈妈的控制下。”

原来如此,没有人能坚持做一个听话的傀儡。

被一句“听话”压制的需求与渴望,终究会爆发出来。迟来的叛逆,是落下的第二只靴子,在意料之外,却情理之中。

中年人的叛逆尚且温和,有时候少年人的叛逆往往激烈且绝望。

一个名叫天天的15岁女孩失联了。最后能找到的线索是离天天家300米外的池塘。此时,爸爸已经超过20 小时,没有天天的音讯。

警方最后选择下水打捞,40分钟后,天天爸爸终于看到了女儿。

她仍旧穿着离家时红色格子上衣和牛仔裤,脸蛋还是圆嘟嘟的,不同的只是,女儿毫无生气。

天天爸爸痛哭流涕:“早知道是这样,我怎么也不会逼她一定要听话。孩子,你回来吧,这次,爸爸听你的。”

有时候“听话”真会要了孩子的命。

天天的老师听闻此讯,哭着说:“天天这孩子在学校里很听话,没想到会这样。”

你看,哪怕事实摆在眼前,“听话”仍旧是一个夸奖的词。究竟要多少惨剧才会换来一个人的清醒。

青少年时期,正是独立意识觉醒,想要自己的事自己做主的年纪。

可是,作为一个听话的孩子,他们的话为什么总是没有人听?!想法没人在乎,意见没人听取,孩子们生命的价值又怎么得到认可?

听话,将孩子的需求一刀切,轻松了父母,却害苦了孩子。

孩子们用耳朵听话,却用生命叛逆。

《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写道:

“每个人内心中都藏着两个我。一个是内在的父母,一个是内在的小孩。内在的小孩的就是我们对自己童年体验的记忆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内化。”

要求孩子听话,其实就是将理想的自己投射在孩子身上。通过孩子实现自己,却忽略了孩子成为自己的需求。

还记得那个与父母断绝关系的留美博士吗?他从小成绩优异,以市状元的身份考入北大。可在14年前,他就拉黑了父母的联系方式。

到现在他都能清晰的记得,小学时班级文艺汇演,老师要求穿短裤,可妈妈却硬要给他穿长裤。他成了表演队伍中的异类。他被指责,被嘲笑,他丢尽了脸。他的朋友,父母也要一一盘问。他们不喜欢的,儿子就不能来往。

从小到大,这类事情不胜枚举。不堪忍受父母如此强迫的控制,到最后用断绝关系的方式来反抗。而他自己,内心早已伤痕斑驳,不得不转修心理学,用整个余生来获得救赎。

叛逆越延迟,伤害越严重。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将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前者的特征是,“我”将对方视为和我完全平等的一个人,而后者的特征是,“我”将另一个人当成了自己实现目标的对象或工具。

用“听话”联结的亲子关系,无疑是“我与它”的关系。当孩子不能成为孩子自己,叛逆就理所当然的发生了。

李玫瑾教授曾举过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孩子放学回来,你叫他站住,他站住了,这就不叫叛逆。你叫他站住,他不仅没站住,而且还进了自己屋,把自己的房门关上,这时候孩子就是进入了叛逆期。”

孩子出现叛逆,归根结底是由于独立意识的觉醒。这是孩子成为真正意义上一个人的开始。

《无声告白》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叛逆就是寻找自己。

我们怎样面对孩子的叛逆呢?

最好的姿态,就是给孩子爱与自由。

同事的女儿进入了青春期,开始走非主流路线。她化妆,涂黑黑的眼影,棕色的口红,穿破破烂烂的牛仔裤,好好的头发非得弄成鸡窝头。

同事看的简直戳眼睛,本能就想说“不”。可是在与青春期女儿长期的对抗中,让她明白,一味要求女儿听话,女儿只会更不听话。

于是她就看着女儿顶着这种造型去上学了。

晚上,女儿放学回来,她问女儿:“你们班同学觉得你这个造型怎么样?”女儿回答说:“他们都说我很酷。”

她继续说:“你同学不会是不好意思说真话吧,就像你英语不好,他们也说好。”

女儿回答说:“是哦。”

同事顺势说:“那你明天邀请你的好朋友一起这样打扮,看看她愿不愿意,这样就知道她的真实想法了。”女儿赞同了。

结果在这之后,女儿再也没有这样装扮过。看来,她的朋友并不愿意和她一起“非主流”。

这件事,就在没有风波的情况下消弭无形了。

孩子叛逆不要怕,家长转变思维,进化爱的方式。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体验自己的人生,不处处约束,孩子很快就会回到正轨上来。

一个人有多幸福,取决于他有多大程度被看见。

家长理解孩子,看见孩子,与孩子建立情感联结,是解决问题行为最好的方式。

写在最后:

养育一个孩子,就像培育一株幼苗。我们要做的不是将他修剪成一株中规中矩的盆景,而是灌溉以阳光和雨露,让他成为参天大树。

纪伯伦曾写道:


你的儿女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望所诞生的儿女。

他们经由你出生,但不是从你而来,虽然在你身边,却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要向他们学习,而不是使他们像你。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会在昨日流连。


武志红在圆桌派上说过这样一句话,“听话是一场代代相传的骗局”,希望这场骗局到此为止。

作者:恬恬麻麻。90后职场妈妈,专注于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很喜欢、很向往的一种状态,叫做安详。微信公众号:安详心世界(ID:axxsj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到了“幼儿叛逆期”,多是这几种原因导致,父母应正确对待
家长须知:为何孩子叛逆,因为你的嘴碎!
孩子叛逆的2岁,父母巧应对!
如何与叛逆期孩子相处:你的讨好与指责,让孩子无法摆脱叛逆
一位妈妈的成长学习感悟:原来自己,才是解决这一切问题的答案。
“顶嘴”与“不顶嘴”的孩子,20年后差距明显,父母别不在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