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十二)

第11课——经络

古代对于疾病传变的认识

扁鹊医学举例:(五行学派)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疾病传变:病邪在表皮皮肤——再腠理——肌肤——经脉——脏腑——四海(骨髓)

      华佗医学举例:(五行学派)

      华佗曰:夫伤寒始得,一日在皮,当摩膏火灸之即愈。若不解者,二日在肤,可依法针,服解肌散发汗,汗出即愈。若不解,至三日在肌,复一发汗即愈。若不解者,止勿复发汗也。至四日在胸,宜服藜芦丸,微吐之则愈。若病困,藜芦丸不能吐者,服小豆瓜蒂散,吐之则愈也。视病尚未醒醒者,复一法针之。五日在腹六日在胃,入胃乃可下也。(《千金方·卷九》)

      疾病传变:皮—— 肤 —— 肌 —— 胸 —— 腹 —— 胃 

      神农医学举例:(阴阳学派)

      马王堆出土:《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记载的经脉循行。(涪陵出土的针灸经脉漆木人形)

      《五十二病方》:全书分52题,每题都是治疗一类疾病的方法,少则一方、二方,多则二十余方。现存医方总数283个,用药达247种,书中提到的病名有103个,所治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睢(疽)病,冶白莶(蔹)、黄蓍(耆)、芍乐(药)、桂、姜、椒、朱(茱)臾(萸),凡七物。一般疽病用白蔹、黄耆、芍药、桂、姜、椒、茱萸等七味药物通治)

 张仲景医学举例:(阴阳学派)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藏府,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涎。

       疾病传变:络 —— 经 —— 府 —— 藏

  华佗、扁鹊代表的五行学派,张仲景和神农医学为阴阳学派,我国古代的两大学派对疾病传变的认识都是由浅入深,一步一步逐渐加深的。

 神农医学学派的代表是马王堆出土的医书, 主要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记载人体经脉运行的。为什么十一条脉?那时候是按照五脏六腑没有心经,手厥阴心包经代心受邪,心包经和心经是一个整体,心经没有穴位。涪陵出土的针灸经脉漆木人形,说明神农医学学派是非常重视经脉的。是阴阳学派的,张仲景创建了六经辩证,因为他们那个学派非常注重经络。

 扁鹊和华佗的五行学派更重视空间观念,更重视木火土金水五种能量,创立了五行辩证方法,就是藏象辩证方法。(一般说木病、土病、火病,或者肝的问题、肾的问题… …而张仲景是说少阴病、厥阴病、太阳病……两个学派各有偏重,一个重脏腑,一个重经络)

江河类比经脉

 

       整个长江水系代表经脉,给长江注水的有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嘉陵江、岷江、乌江等,这些给长江汇聚水的就是络脉,络脉比经脉要小一些,长江主河流是经,湖泊代表脏腑,流入海洋,海洋代表四海。络脉的水(气血)比较少,汇聚到长江主干(经脉)气血越来越多,流到湖泊(脏腑)会蓄水,蓄积的气血能量是非常大的,最终经脉带着气血的能量流到大海(四海)。《黄帝内经》:“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所以应四海者也。”  所以络脉病会比经脉病要轻,经脉病会比脏腑病要轻,脏腑病会比四海病要轻。

经与络的关系

经——有路径之意。

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多纵行于躯体的深部,且有一定的循行路线。

络——有联络、网络之意。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常循行于体表浅部,且循行无规律,纵横交错,网络、遍布于全身。

通过经脉和络脉相互沟通联系,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人体的经络系统主要由经脉系统和络脉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经脉系统:经脉系统分为正经、奇经两类。

  十二经脉附属: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 十二经别: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有加强表里联系作用。

  ·十二经筋: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十二皮部: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皮肤分区。

  奇经系统 →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

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

奇经系统: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与十二经不同的是:分布不像十二正经那样规则;与脏腑没有直接络属关系,相互之间也无表里关系。

络脉系统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

络脉系统  → 十五别络、浮络、孙络

·十五别络:从十二正经及任、督二脉各分出一支别络,加脾之大络而为十五别络。以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作用。

·浮络:是循行于体表浅部,且浮而易见的络脉。

·孙络:是络脉中较细小的分支,是最细小的络脉。

针灸溯源

        1. 马王堆出土《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

        2. 十一经脉到十二经脉的过渡转换(手厥阴心包经代心受邪)

 3. 经络与穴位的关系

  是先有穴位后有经络,还是先有经络后有穴位,没有定论。

4. 补泻手法:呼吸补泻(黄帝内经)看患者的呼吸

出现酸麻胀痛的为泄法,

《素问离合真邪论》曰:“吸则内针,……候呼引针,呼尽乃生,大气皆出,……故命曰泻。呼尽内针,候吸引针,气不得出,……令神气存在,大气留止,故命曰补。”《针灸大成》日:“欲补之时,气出针入,气入针出,欲海之时,气入入针,气出出针。”(引针是引出、拔针的意思)

5. 宁失其穴,勿失其经(请勿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此说源于明·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卷二》:“宁失其穴 ,勿失其经 ;宁失其时 ,勿失其气。”临诊时先不要考虑病变所处穴位 ,而应该辨识清楚病变所在经络 ;宁可不拘泥于某日某时某穴开合的时间限制 ,而不要忽视患者经络之气的盛衰。强调了辨识经络的重要性。

经脉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 ,其脉可深入体腔内 ,连属于五脏六腑 ,也可浅出于体表、 肌肉 ,联络于筋骨、 皮毛 ,以濡养于周身。

6. 得气的感觉

要重点学习十二条正经,及经络循行,《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第十

学针灸要学三本书:《黄帝内经.灵枢》《太素》《针灸甲乙经》

最重要的是《灵枢》前十篇,要全文背诵

艾灸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适合内里气血充足而有内里寒气有特别重的人,气血虚的不适合。

病在经络,适合针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针疗法的基础:经络是针感的传导路径
祛瘀生新治疗体系
董晗 | 疾病是如何进入我们身体的?
经络系统的组成
针灸必背歌赋之流注指微赋
说经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