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宦振宏:“形质色纹”赏石理念最早的提出者及其发展历程(1)
“形质色纹”赏石理念最早的提出者及其发展历程
文/宦振宏
摘要:当今赏石界不少人认为“形质色纹”赏石理念在民国时期由张轮远研究雨花石时首先提出,也有人认为提出者为王猩酋。最早的提出者是王猩酋还是张轮远存在不同看法(后文简称“王张之争”。“王张之争”目前已成赏石界的悬案,但提出时间在民国时期尚无争议。然而赏石家俞莹最新发现清代《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通灵宝玉”特征的相关文字旁,朱批“体、色、质、文”四字。他认为这应该才是首次指出雨花石鉴赏的体(同“形”)色质文(通“纹”)四字诀。这是一个重要发现。受此启发,本文对“形质色纹”赏石理念在赏石史上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也试图通过分析和推理,破解“王张之争”悬案之谜,指出王张二人对“形质色纹”的贡献和意义。
“壮”志凌云 雨花石
第一章 “形质色纹”赏石理念的最早提出者
“形质色纹”赏石理念最早的提出者,目前赏石界多数人认为是张轮远于1948年在其雨花石专著中提出。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是王猩酋。这里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双方基本没有公开地反驳对方。因此,长期没有定论,成为当今赏石界的一宗“悬案”。而最早提出的时间在民国时期,这一点没有争议。
然而,最近赏石家俞莹在其文《从古典小说看赏石传统》中提到:“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描绘'通灵宝玉’特征的相关文字旁,还分别朱批了'体、色、质、文’四字。” 1并认为,这应该才是首次指出雨花石鉴赏的体(同“形”)色质文(通“纹”)四字诀。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封面
这是“形质色纹”赏石理念的一个新的重要发现。这一发现的意义在于直接跳过“王张之争”的“悬案”,将此赏石理念的提出时间由民国推前至清代。也就是在古代已经有此赏石理念了。
这一发现引起了笔者的兴趣。于是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书影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卷八”对“通灵宝玉”的描述旁进行了批注。“大如雀卵”旁批“体”字;“灿若明霞”旁批“色”字;“莹润如酥”旁批“质”字;“五色花纹缠护”旁批“文”(纹)字2《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原文在事实上对“形质色纹”进行了描述,但文字上没有直接出现。而是批注者直接总结出了“体色质文(纹)”四要素。这属于无心插柳,却被俞莹发现成了荫。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批注“体色质文(纹)”是什么时候?谁批注的?

猴王(雨花石)

目前已知的16个脂本都是甲戌本(1754年)的衍生本或过录本。那么《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最早的版本的时间上限应该是1754年。尽管甲戌本的真伪存在争议,但红学家中的主流依然认为其真。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批注者不只脂砚斋一人。甲戌本的批注者包括畸笏叟、松斋、常村(或为“棠村”之误)和梅溪等,而且所批时间各异。“甲戌本”批语还存在后来加批的﹐如署时“壬午”(1762年)﹐“甲午”(1774年)等。

金陵第一钗 林黛玉(雨花石)

因此,可以认为“体色质文(纹)”四字不能确定一定是脂砚斋本人所批。作者是脂砚斋、畸笏叟、松斋、常村(或为“棠村”之误)和梅溪等其中之一。时间难以确定,上限是1754年。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的“体色质文(纹)”直接出现四要素中的三个字“色质文(纹)”,第四字“体”与“形”高度相近。

南京1937(雨花石)

这一发现给了笔者启示。既然清代已经有了“形质色纹”的赏石理念,是否还有其他古代文献资料提到该四要素?对此,笔者再作了一些研究,也找到了一些线索。
(古代还会有怎样的“形质色纹”?欲知详情,请看下集)
·END·

本文作者宦振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宦振宏:“形质色纹”赏石理念最早的提出者及其发展历程(2)
绝色:石头上的艺术-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影印)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