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宦振宏:“形质色纹”赏石理念最早的提出者及其发展历程(6)

接上集宦振宏:“形质色纹”赏石理念最早的提出者及其发展历程(5)

第二节 “王张之争”-书稿内容之争

文/宦振宏

二)王猩酋对“形质色纹”在其书中的具体论述
《雨花石子记》卷一的标题为:“史、地、质、形、色、纹”
此处“史、地”不论,仅看“形质色纹”四要素。
1 质:
“雨花石质约分数种,最优者可定名为蛋白质……此质直是一团清气,不止如液体而已。”,(蛋白质再细分:)“……是谓澄清蛋白质……谓之杂糅蛋白质……谓之疤痕蛋白质,虽曰蛋白,无足贵焉。”,“玉质玛瑙质,虽亦细润温厚,然不如蛋白质之清虚灵妙也。”,“瓷质泥质,或滑泽而不透,或涩粗而不光,二者质劣。”51
“质”中的要点
“雨花石以长江流域为范围,得大江清润之气,无论何质,皆秀泽可喜,虽粗糙者一望而知为雨花。”,“古人重玉,取其纯白也。若以文章美丽而言之,石之胜玉者甚多。而雨花之妙尤为玉所不及。字书王部石部之字,所引注解,每云石之次玉者,余尝笑其无识。……石何以皆次玉,盖不加察也。今局外人见雨花石则赞称云如玉如玛瑙,非知雨花者也。” 52 

2 形:
“雨花石固无定形”,“余与友人弄石,定一例:凡石之具体形者曰外形;其石中之纹色成一物形者曰内形;故外形亦曰具形,内形亦曰寓形。”,“具形虽逼肖,无甚趣味,唯寓形最有可观,虽不甚像,人亦喜之。”,“石之形以平扁有两面为善,因有景物纹色便于观玩也。”,“雨花石之形有浅显易见者,有奥秘难名者,亦在弄石者眼界为之定名。”,“局外人及粗俗人之拟形定名,类多不雅,未免侮石,可置不理,又可勿令见之。”53
“形”中的要点
“形定而名于是乎定,尝有石美而无所成名者,亦有石虽寻常.而有形可名,便升一格者,形能逼肖,又可列为优等也。”,“外形唯动物最易引人注意,他物形皆未易显亮。内形则动物之外草木果实皆上也。器具形次之,若夫山水园亭城廓林皋风景若画片者,往往可以卧游,可以握游,自是石之上品,外形安有此乎,故曰具形不如寓形。”,“年来阅石既多,其周圆或正方长方形者甚少,惟椭圆而扁者作横幅风景画看,或上稍锐而下丰,皆取景之惯例也。故椭而长形者恒不立取景。”54

3 色:
“色与形相倚也。因形命名,其色又不刺谬,是为上品。假如有形似竹,而色绿为合,色朱色黄为乖……以此类推,故色与形相得益彰也。”,“有单纯色……有复杂色……雨花石以绿色为上,红黄次之,白与黑又次之。绿者稀少,红黄者多。”,“色贵鲜艳浓厚,亦有轻描淡写,如人工画图者,亦为佳妙。”,“五色绚烂可喜者,虽不成景,亦自可取。”,“色之绿者蓝者可以养人之目,而红者眩人。此近世之常识也,雨花石之例亦如之。”,“色有敷于石面者,有融洽于半内半外者,有由孔隙灌而渐深者,是亦蛋白清透可见也,此品最上,深而可见尤难得。”,“色有生于皮面者,稍微凸起,疑为全部剥削外皮而独留此也。然此色又复常有范围作他色,非全剥而独留此也。此尤不可解之妙。”,“欲观石之色者,浸之清水中,观毕则干之,久浸则败色。”,“有一色而分别浅深者,错杂不成纹理,不成景像,自是寻常品。有形象分别,而色亦随之分别浅深者,是优秀品。如竹与树形分别,而绿色之浅深亦分别;叶与鸟形分别,而黄色之浅深亦分别。”55
“色”中的要点
“雨花石之色,有如画工之妙者,能恰好渲染其地位,不溢不歉。”,“《云林石谱》论石,每在形势玲珑上着意。至颜色,则十八九不论及。故余谓杜氏之于石非内家也。倘有颜色,何拘形势,石何形而不可。”,“石以色胜为第一要点,色胜则虽不成形,亦不失为美石。倘无颜色,虽形质可贵,终非尽善。故余之癖石也偏于好色。”56

4 纹:
“石之有纹,莫奇于雨花,盖各具一完全具体之纹,而非破碎也。”,“有平纹,只有界限之形者是也。有深刻纹,如刀工镌刻之图章是也。”,“纹之美者,曲折变更,参差错落,方圆相衬。或三棱六角龟背锦文;或花瓣缤纷,星斗的历。”,“纹之劣者,刷丝缠线,如螺蚌壳。虽极细千万层,无足取。东坡所谓如人手指螺,亦下等纹也。”,“凸出之纹,突起于平地,如古泉币之文字,只一二字,其傍平地宽绰,此纹颇可贵。”,“有各色之纹,相间不同色。有一致之纹,通体皆一律。有杂错之纹,一石中百态千状。”57
“纹”中之要点
“纹之成形物者,亦须其色之相合而不相乖也。如雪花六出,白色则合,他色则乖”,“雨花石之绘画雕刻,乃出于天然,岂非世界之大怪乎。故玩雨花石之文藻,虽未酷肖人工,却较人工为有趣。况有时精异之石,非人工所能绘画雕刻者哉。”58

5 小结
1)总结性
王猩酋对四要素理念没有总结性观点。
2)四要素之间的关系
四要素之间的关系总体不是很清晰,只有石“色”很明确:“石以色胜为第一要点,色胜则虽不成形,亦不失为美石。”。其他三要素需要仔细分析才能得出部分结论。
3)形的重要性
“形定而名于是乎定,尝有石美而无所成名者,亦有石虽寻常.而有形可名,便升一格者,形能逼肖,又可列为优等也。”这里可以看出“形”一旦“逼肖”有一定的重要性。
4)外形(具形)与内形(寓形)
 “石之具体形者曰外形;其石中之纹色成一物形者曰内形;故外形亦曰具形,内形亦曰寓形。”王猩酋将“形”分为“外形(具形)”与“内形(寓形)”。这是一个创见,有其特色,属于感性分类,但有不足,容易混淆。“外形(具形)”是指“形状”,而“内形(寓形)”为“形象或象形”。显然,二“形”的含义并不相同。“内形(寓形)”为“纹色成一物形者”应该归类到“纹”中,属于物类象形纹。简单地说,“内形(寓形)”不是“形”,而是“纹”。归在“形”的“要素”篇中,不太合适。“具形虽逼肖,无甚趣味,唯寓形最有可观,虽不甚像,人亦喜之。”这里可以看出王猩酋认为物类象形纹-“最有可观”。具形(外形)即使“逼肖”也不及“寓形”(即“纹”)。因此,物类象形“纹”重于“形”。“若夫山水园亭城廓林皋风景若画片者,往往可以卧游,可以握游,自是石之上品,外形安有此乎,故曰具形不如寓形。”“寓形”(即“纹”)中“若画片”的“风景”石才是石之上品。

5)质的重要性
“古人重玉,取其纯白也。若以文章美丽而言之,石之胜玉者甚多。而雨花之妙尤为玉所不及。字书王部石部之字,所引注解,每云石之次玉者,余尝笑其无识。……石何以皆次玉,盖不加察也。今局外人见雨花石则赞称云如玉如玛瑙,非知雨花者也。”此处对“质”的表述说明“质”有一定的重要性。
6)笔者的理解
王猩酋认为“形”、“质”都有一定的重要性,但未说清二者重要性的排序。因此,王猩酋关于四要素的关系只能大致总结为:色>上品物类象形纹(若画片之风景)>其他物类象形纹>普通纹、形、质(“普通纹”、“形”“质”因未明确相互重要性,故不分先后)。
王猩酋的表达也出现了“二最”,即“石以色胜为第一要点”,“寓形最有可观”。这与张轮远“三最”有某些类似,而且从文中可以看出王猩酋也认为“色、纹(物类象形纹)”是雨花石的“能力”,赏玩的核心。不同的是王猩酋更重“色”,张轮远更重“纹”。
二 二者“形质色纹”内容的比较
一)判断标准
要比较二人“形质色纹”的内容,谁能胜出?这需要列出判断标准。这里笔者列出四项标准:
1,文中事实上出现四要素;
2,文中直接并列出现或在一句话内出现“形质色纹”四个字;
3,对“形质色纹”进行理论研究和总结;
4,明确提出“形质色纹”赏石理念的整体性观点。

二)根据判断标准进行比较
1 二者的文中都明显做到了事实上出现四要素。此处打平。
2 笔者看到当代王猩酋《雨花石子记》的两个版本-2006版和2018版,都只在目录和“卷一”名称中才并列出现“史、地、质、形、色、纹”。但正文内没有并列出现四要素(或在一句话中出现);而张轮远的正文中多次在一句话中并列出现“形质色纹”。此项二人都得分,但张轮远略优。
3 二者对“形质色纹”四要素都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分析,也都很有个性特色,难分伯仲。而对四要素的排序属于个人的主观偏好,没有绝对的对错。此处打平。但王猩酋只是对四要素进行各自独立的深入研究,对四要素各自的相互关系的阐述不够清晰明确。因此,总结性不够。张轮远不仅列出了 “质论”、“形论”、“色论”、“文论”,还有关键的单独成篇的“总论”。四要素的相互关系也交代清晰。总结性很强。因此,此项张轮远略优。
4 王猩酋整本书都没有关于“形质色纹”整体的明确观点;而张轮远则观点清晰:“故形、质、色、文之客观上美好特点,为研究灵岩石之权舆。”,“就灵岩石之为物论之,不外石之形、石之质、石之色、石之文,四者而已。”此项张轮远胜出。
根据以上四项判断标准,从“形质色纹”的内容角度看,张轮远占了上风。
(“王张之争”悬案最终揭秘!张轮远的观点是否受王猩酋的启发或影响?欲知详情,请看下集)

宦振宏

网名“一粟斋”。上海市观赏石协会理事,上海诗词学会理事,上海博物馆志愿者(展厅讲解员)。爱好赏石及其理论研究。
·END·

国石文化出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雨花,石!—— 雨花石的初识及鉴赏
宦振宏:“形质色纹”赏石理念最早的提出者及其发展历程(1)
形意拳象形取意,并不是模仿动物外形
试论黄河石鉴赏的四个要素
象形雨花石 华夏盛宴、水果拼盘、文房四宝栩栩如生
成功的包装设计必须具备的要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