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花治百病3

百花治百病3

菩提花
菩提树挺拔伟岸、枝繁叶茂,夏月开花,呈黄褐色,缀满枝头,清香飘溢。“菩提”为梵语,意译正觉,指明辨善恶,觉悟真理之意。其树原产印度,晋唐时始传入我国。佛教传说释迦牟尼曾在此树下得证菩提果而成佛,故名此树为“摩诃菩提”。《大唐西域记》载:“菩提树者,高数百尺,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而谓之菩提树焉。茎干黄白,枝叶青翠,冬夏不凋,光鲜无变。”笔者故乡“昭仁寺”为唐时所建,大雄宝殿前有此树,20世纪50年代曾见繁花盈枝,煞是好看,今已不存,甚为可惜。而最值得一提的是,其果实色黑而坚,可作念佛用的数珠,有诗云:“暗数菩提子,闲看薜荔花”即指此。宋代辛弃疾“菩萨蛮”写“菩提叶灯”词云:
看灯元自菩提叶,依然会说菩提法。法似一灯
明,须臾千万灯。 灯边花更满,谁把空花散。
说与病维摩,而今天女歌。
菩提花为椴树科落叶乔木南京椴的花序。芽及幼枝密被灰白色星状毛,叶互生,卵形至三角状卵形,先端短尖或渐尖,基脚斜心形,边缘有粗锯齿,具小尖端,上面深绿色,下面密被灰白色毛,叶柄长;聚伞花序,花10-12朵,苞片生于叶腋,细长匙形,从苞的中央抽出花梗,萼片、花瓣均5枚,黄褐色;小坚果球形。花期6-7月,果期9月。生于山坡、山沟等阴湿处,分布山东、江苏、浙江、安徽、四川、陕西等地。花序于7月采收,晒干用,其树皮、根皮亦入药。现代研究:花含大量黏液和挥发油,油中主要含金合欢醇,又含一种有发汗作用的苷:树皮含脂肪及蜡、果胶。
菩提花性味苦辛,凉。有发汗,解热,镇痉功效。治疗风热感冒,劳伤久咳。
1.风热感冒:菩提花3克,温开水浸泡,加糖调服。
2.失眠多梦:菩提花3克,合欢花3克,开水冲泡,于睡前饮。
3.久咳不止:菩提花3克或菩提树皮21克,枇杷叶10克,水煎加红糖或黄酒调服,或均蜜炙后水煎服。
雪莲花
雪莲花生于高山,花生枝端,亭亭玉立,洁白如雪,或呈紫红,色香俱美,故而得名。梵语音译“优钵罗”,意译为“青莲”。唐代岑参得之,写长序并“优钵罗花歌”赞之:
白山南,赤山北,其间有花人不识,
绿茎碧叶好颜色。叶六瓣,花九房,
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
移根在庭,媚我公堂,耻与众草之为伍,
何亭亭而独芳。何不为人之所赏兮,
深山穷谷委严霜!吾窃悲阳关道路长,
曾不得献于君王。
诗中“中国”指“中土’,他虽处边关,还念念不忘“忠君”,乃古代文人之悲矣。
綢微草堂笔记》云:“塞外有雪莲,生崇山积雪中,状如今之洋菊,名以莲耳。”《柑园小识》云:“雪莲生西藏,藏中积雪不消。暮春初夏,生于雪中,状如鸡冠,花叶逼肖,花高尺许,雌雄相并而生,雌者花圆,雄者花尖,色深红。”休草纲目拾遗》云:“雪荷花产伊犁西北及金川等地大寒之地,积雪春夏不散,雪中有草,类荷花,独茎,亭亭雪间可爱,较荷花略细,其瓣薄而狭长,可三、四寸,绝似笔尖,云浸酒则色微红。”以上仅供参考。
雪莲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绵头雪莲的带花全株。全株密被白色或淡黄色长柔毛,茎常中空,棒状,基部有棕黑色残存叶片;叶互生,密集,无柄,披针形或狭倒卵形,边缘羽裂或具粗齿,密被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多数,密集,每序长15-25毫米,总苞片狭长倒披针形,花两性,全为管状花,直立,长约1厘米;瘦果扁平,棕色。花期6-7月。雪莲花品种较多,形态大异,大苞(新疆)雪莲花(有毒)头状花序顶生,花棕紫色;水母雪莲花头状花序密集,花紫色;西藏雪莲花头状花序顶生,密集,花紫红色。均入药用。生于海拔1500-4000米之高山砾石间,分布青海、甘肃、四川、云南、西藏、新疆等地。于花期采收全株,拣去杂质,晒干用。
雪莲花性味甘苦,温。有除寒,壮阳,调经,止血功效。治疗阳痿,腰膝软弱,妇女崩带,月经不调,风湿性关节炎,外伤出血。
1.阳痿:雪莲花30克,冬虫夏草30克,白酒500毫升,浸泡7日,每次10毫升,日服2次。
2.妇女崩带:雪莲花20克,党参20克,黄芪20克,加水炖鸡肉至熟,食肉喝汤。亦用于月经不调,属气血虚弱者。
3.风湿性关节炎:雪莲花15克,白酒100毫升,浸泡7日,每次10毫升,日服2次。
4.雪盲、牙痛:雪莲花6-12克,水煎服。
5.外伤出血:雪莲花适量,研为细末,外撒创口,包扎。
野菊花
晚秋时节,黄叶凋零,但山区到处可见黄色的野菊花,迎风冒霜,盛开怒放,把大地装扮得格外妖娆。别看这微不足道的野花,宋代司马光曾有诗赞云:
野菊未尝种,秋花何处来?
羞随众草后,故犯早霜开。
寒蝶舞不去,夜蛩吟更哀。
幽人自移席,小摘泛清杯。
亦记得笔者于20世纪60年代末,曾写电影剧本鋰予菊花》,描写一位医生扎根山区治病救人的故事,其主题歌中有“野菊花,野菊花,山区处处都有它,不怕寒霜秋风吹,艰苦环境把根扎。……”
对于家菊与野菊之分,宋代欧阳修《六一笔记》云:“本草所载菊者,世所谓甘菊,俗又谓家菊,其苗泽美,味甘香可食。今市人所卖菊苗,其味苦烈,乃是野菊,其实蒿艾之类,强名为菊耳。家菊性凉,野菊性热,食者宜辨之。”可资参阅。
野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野菊的花序。顶部的枝通常被白色柔毛,有香气;叶互生,卵圆形至长圆状卵形,有羽状深裂片,中裂片较大,侧裂片2-3对,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先端尖,上面被疏柔毛,下面被白色短柔毛及腺体,具叶柄;头状花序顶生,数个排列成伞房花序状,总苞半球形,外层苞片椭圆形,较内层稍短小,外围为舌状花,淡黄色,先端5齿裂;瘦果。花期9-10月。生长于路边、丘陵、荒地及林缘,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于夏秋间采收全草或花序,晒干用。北野菊、岩香菊亦入药。《本草纲目》云:“治痈肿,疔毒,瘰疬,眼瘜。”现代研究:花含刺槐素-7-鼠李糖葡萄糖苷、野菊花内酯、矢车菊苷、苦味素、o-侧柏酮,又含挥发油,内含Dl-樟脑、廿四烷、廿六烷、维生素A类物质及维生素Bi等:全草含挥发油、蒙花苷、木犀草素的苷、矢车菊苷、菊黄质、多糖、香豆精类、野菊花内酯,挥发油中主要为莰烯、樟脑、葛缕酮等。药理实验有降压、抗病毒、抗菌作用。
野菊花性味苦辛,凉。有疏风清热,消肿解毒功效。治疗风热感冒,肺炎,白喉,胃肠炎,高血压,疔痈,口疮,丹毒,湿疹,天疱疮。全草能清热解毒。
1.预防流感:野菊花15克,大青叶15克,鬼针草12克,贯众12克,水煎服。亦用于预防流脑。
2.扁桃体炎:野菊花15克,金银花15克,山豆根10克,水煎服。
3.高血压:野菊花流浸膏1毫升(相当生药2克,水煎多次浓缩成膏状),单糖浆5毫升,加水至10毫升,每次10毫升,日服3次,有改善本病失眠、头胀、头痛、眩晕之症状。
4.肠炎、泄泻:野菊花15克,马齿苋30克,水煎加糖调服。
5.泌尿系感染:野菊花(全草)30克,海金沙15克,益母草15克,水煎服。
6.宫颈炎:100%野菊花注射液,冲洗患处,或用野菊花粉撒涂患处,每日1次,3-6日为1个疗程(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7.疔疮痈肿:鲜野菊花叶适量,洗净捣烂,外敷患处。或用全草30克水煎服。
8.湿疹:野菊花15克,苦参15克,水煎外洗,日数次。
旋覆化
旋覆花秋季开黄花,头状花序,叶花似菊,山野皆见。寇宗爽云:“花缘繁茂,圆而覆下,故曰旋覆。”因其花朵圆似金钱,又名“金钱花”。唐代来鹄咏云:
也无穫郭也无神,露洗还同铸出新。
青帝若教花里用,牡丹应是得钱人。
苏颂云:“今所在皆有,二月以后生苗,多近水旁,大似红蓝而无刺,长一、二尺以来,叶似柳茎细。六月开花,如菊花,小铜钱大,深黄色,上党田野人呼为金钱花。七、八月采花。”全草亦名“金沸草”。
旋覆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旋覆花的花序。茎具纵棱,绿色或微带紫红色,具毛;叶互生,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尖,基部稍狭,半抱茎;头状花序少数或多数,顶生,呈伞房状排列,总苞片数层,外层披针形,内层线状披针形或线形,舌状花1层,黄色,雌性,花冠先端3浅裂,基部两侧稍连合呈管状:瘦果长椭圆形。花期7-10月。生于山坡、路旁、田边或水旁湿地,分布东北、华北、华东、西北等地。于夏秋季采摘即将开放的花序,晒干用。其线叶旋覆花、大花旋覆花亦入药。《名医别录》云:“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死肉,目中眵 ,利大肠,通血脉,益色泽”。现代研究:花含槲皮素、异槲皮素、咖啡酸、绿原酸、菊糖及蒲公英固醇等多种固醇;大花旋覆花花期地上茎含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大花旋覆花素和旋覆花素。药理实验有抗菌、消炎、平喘、降压、松弛平滑肌,并有箭毒样作用。
旋覆花性味咸,温。有消痰,下气,软坚,行水功效。治疗胸中痰结,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心下痞硬,噫气不除,大腹水肿。
1.咳喘痰多:旋覆花10克,枇杷叶12克,炙麻黄6克,杏仁6克,水煎服。
2.痰厥头痛:旋覆花15克,牛蒡子15克,共研细末,每次3克,米汤饮冲服。
3.右胁胀痛:旋覆花15克,葱白4寸,降沉香3克,水煎服。亦用于妇人半产漏下。
4.腹胀、水肿:旋覆花15克,鲤鱼200克,去净鱼肠,将药装入鱼肚内,炖熟食。
5.小便不利:鲜旋覆花15克,洗净捣烂,取汁加白酒调服。
6.乳痈初起:旋覆花15克,蒲公英30克,甘草10克,水煎服,并用热药渣包敷患处。
款冬花
严冬之际,枯叶铺地,然在北方河畔,却可见开着金黄如菊的小花,那便是款冬花。《尔雅》云:“北草冬荣,忍冻而生,故有款冬、苦萃诸名。”款者,至也。“雪积冰坚,款冬偏艳”正说明它“至冬而花”的特点。然由于地下开花,人们很难看到真正的花朵,大概是早已采撷的缘故。而繁殖则依靠生命力很强的须根,埋下即活,当年结花,故可栽培观赏。晋代傅咸《款冬花赋并序》云:
余曾逐禽,登于北山,于时仲冬之月也,冰凌盈
谷,积雪被崖,顾见款冬,烨然始敷。赋曰:
惟兹奇卉,款冬而生。原厥物之载育,禀淳粹
之至精。用能托体固阴,利比坚贞。恶朱紫之相
夺,患居众之易倾。在万物之并作,故韬华而弗逞。
逮皆死以枯槁,独保质而全形。华艳春晖,既丽且
殊。以坚冰为膏壤,吸霜雪以自濡;非天然之真贵,
曷能弥寒暑而不渝。
唐代张籍赋诗云:
僧房逢着款冬花,出寺吟行日已斜。
十二街中春雪遍,马蹄今去入谁家?
款冬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款冬的花蕾。基生叶广心脏形或卵形,掌状网纹,叶柄长;花茎长而具毛茸,小叶10余片,互生,叶片长椭圆形至三角形;头状花序顶生,舌状花在周围一轮,鲜黄色;瘦果长椭圆形。栽培或野生于河边、沙地,分布西北及内蒙古、河北、河南、湖北、四川、西藏等地。于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在花未出土时采挖,摘取花蕾,去净花梗及杂质,阴干,生用或蜜炙用。《神农本草经》云:“主咳逆上气善喘,化痰止嗽。”称“治嗽要药。”《外台秘要》曾载唐时医家崔知悌治久嗽,用此花蜜拌使润,置铁铛中燃烧,再插竹筒吸其烟咽之以治疗。亦有用款冬叶作含漱剂治气管炎。现代研究:花含款冬二醇等固醇类、芸香苷、金丝桃苷、三萜皂苷和挥发油等。药理实验对呼吸系统有止咳、祛痰、平喘作用,并对血压有先降低后升高,及抑制胃肠道平滑肌作用。
款冬花性味辛,温。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嗽功效。治疗咳逆喘息,喉痹。
1.咳嗽痰血:款冬花、百合各等份,共研细末,蜜丸如龙眼大,每次1丸,食后临卧细嚼,姜汤送服,噙化尤佳。
2.暴发咳嗽:款冬花60克,桑白皮15克,川贝母15克,五味子15克,杏仁1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
3.感冒咳嗽:款冬花15克,紫苏叶10克,杏仁10克,水煎服。
4.久咳不已:款冬花90克,紫菀90克,共研细末,每次9克,以水一盏,入生姜O.5克,煎3分钟,去渣温服,日3-4次。
5.肺痈:款冬花15克,鱼腥草30克,薏苡仁30克,桔梗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
6.口舌生疮:款冬花、黄连各等份,共研细末,加水作成药饼,先以蛇床子煎汤漱口,后以饼敷患处,日数次。
葛花
葛花为野葛之花,其藤蔓极长,绕树爬墙,可作装饰。初夏开花,色呈紫蓝,形似飞蝶,煞是好看。有诗赞云:
深山野葛藤蔓长,攀树援枝绕屋墙。
刘伶若是醉荫下,花自解酲梦更香。
传说有一山野农家,正当野葛花盛开之际,农夫酿制一坛酒准备待客,当启盖察看时,不料一阵风将葛花吹落坛中,直至待客时打开一尝,发现酒味全无,味淡如水,方悟乃葛花所致。后来人们众口相传,皆知葛花可解酒毒。这对于贪杯嗜酒之徒,乃救命良剂。
葛花为豆科多年生藤本野葛的花。其藤可长达10米,全株密被黄褐色粗毛,块根肥厚;3出复叶互生,具长柄,叶片菱状圆形,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总状花序腋生,花密生,小苞片线状披针形,蝶形花,蓝紫色或紫色,花萼5齿裂,旗瓣近圆形或卵圆形,翼瓣狭椭圆形;荚果线形,扁平。花期4-8月。生于山坡草丛中,或路旁及较阴湿之地,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于立秋后花末全开时采收,晒干用;其块根(即常用药“葛根”)、茎叶亦入药。《滇南本草》云:“治头晕,憎寒,壮热,解酒醒脾,泻痢,饮食不思,胸膈饱胀,发呃,呕吐酸痰,酒毒伤胃,吐血,呕血,清热。”现代研究:葛根含异黄酮成分葛根素、葛根素木糖苷、大豆黄酮、大豆黄酮苷及B-谷固醇、花生酸,又含多量淀粉。药理实验葛根黄酮有增加脑及冠脉血流量、解痉作用,煎剂或浸膏有降血糖、解热及雌激素样作用。
葛花性味甘,凉。有解酒,醒脾功效。治疗伤酒发热烦渴,不思饮食,呕逆吐酸,吐血,肠风下血。
1.饮酒太过,呕吐头痛:葛花15克,白豆蔻15克,白术6克,干姜6克,水煎服。
2.饮酒伤胃,发热烦渴:葛花30克,黄连3克,滑石30克,粉甘草15克,共研细末,制成水丸,每次3克,开水送服。
3.酒醉:葛花9克,开水冲泡,代茶频饮。
4.吐血、便血:葛花15克,白及15克,槐花15克,水煎服。
萱草花
萱草南北皆种,春季发芽,叶长如蒲,新旧相代,碧绿柔软;五月抽茎,花色橘黄,形似漏斗,娟秀娇美。《诗经》云:“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即萱草。据说妇女怀孕时于胸前佩戴此花会生男孩,俗称“宜男”。唐代白居易言“杜康能解闷,萱草能忘忧”,又名“忘忧草”。宋代苏轼诗云:
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
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
明代袁宏遭“插花”诗云:
朝看一瓶花,暮看一瓶花,
花枝虽浅淡,幸可托盆家。
一枝二枝正,三枝四枝斜,
宜直不宜曲,斗清不斗奢。
傍拂杨枝水,入碗酪奴茶,
从此颜萱斋,一倍添妍华。
萱草花又名“金针菜”、“黄花菜”,为营养价值极高的干菜。方法是于清晨将含苞欲放的花蕾采下,蒸熟晒干。食前置热水泡开,其味甘美可口。据分析,干菜每百克含铁221.5毫克,磷1305毫克,钙1475毫克,糖60%以上,胡萝卜素17.2毫克;鲜菜中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但尚含秋水仙碱(有毒),遇热即可分解破坏,食用时应蒸煮加工再服。黄花萱草含丰富的维生素A,小萱草含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及蛋白质、脂肪。花粉含海藻糖酶。
萱草花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萱草的花。根茎丛生,具肉质肥大的块根:叶茎生,线形,先端渐尖,基部抱茎,全缘,主脉明显,在背面凸出;花茎圆柱状,自叶丛抽出,高出叶面,花6-10余朵,集成伞房花序,两歧,苞片短卵状三角形,花大,橘红或黄红色,无香味,花被下部管状,上部钟状,6裂,裂片长椭圆形:蒴果长圆形。花期6-7月。生于山坡、山谷,阴湿草地或林下,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其黄花萱草、小萱草(花淡黄色)、大花萱草、麝香萱草、黄金萱草等亦药用。于花期清晨采摘,蒸后晒干用,其根、嫩苗亦入药。《本草求真》云:“萱草味甘而气微凉,能去湿利水,除热通淋,止渴消烦,开胸宽膈,令人心平气和,无有忧郁。”现代研究:重瓣萱草含Y-羟基谷氨酸、赖氨酸、琥珀酸、B-谷固醇:大花萱草含Y—羟基谷氨酸、天门冬素、酪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琥珀酸、乳酸、无羁萜、B-谷固醇葡糖苷、苯甲酸乙酯。药理实验根可治疗血吸虫病,有抗结核菌作用。
萱草花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通乳功效。治疗口干咽燥,吐血,咯血,衄血,便血,产后缺乳。根能利水,凉血:嫩苗能利湿热,宽胸,消食。
1.口干咽痛:萱草花50克,胖大海10克,分5次开水冲泡,加冰糖代茶饮。
2.吐血、咯血:萱草花10克,三七6克,白及10克,水煎服。
3.阴虚胃痛:萱草花10克,蜂蜜30克,开水调服,每日2次。
4.痢疾:萱草花15克,马齿苋30克,水煎加红糖调服。
5.忧郁不寐:萱草花、玫瑰花、菊花各10克,水煎服。
6.产后缺乳:萱草花10克,加瘦猪肉或猪蹄100克,炖熟食用。
7.乳痈初起:鲜萱草花或叶适量,捣烂,外敷患处。
紫荆花
紫荆树株较高,先叶开花,呈紫红色,状如蛱蝶,缀满枝头,逢夏盛放,栽培观赏,令人开怀。苏颂云:“紫荆处处有之,人多种于庭院间,木似黄荆,叶小无丫,花深紫可爱。”历代文人亦有赞颂,唐代韦应物咏云:
杂英纷已积,含芳独暮春。
还如故园树,忽忆故园人。
元稹对南方红荆树于十月开花感到惊讶,赋诗云:
庭中栽得红荆树,十月花开不待春。
直到孩提尽惊怪,一家同是北来人。
古时有一传说,言兄弟俩人因分家阋墙,院内紫荆树花萎枝蔫,经人劝解,和好如初,紫荆树又花繁叶茂,似乎此物也有灵性,喜欢和睦家庭。后世皆以此为前车之鉴,教育晚辈。
紫荆花为豆科落叶乔木或小灌木紫荆树的花。小枝无毛,有多数皮孔;单叶互生,叶片近圆形,基部深心形;花先叶开放,4-10朵簇生于老枝上,花萼钟状,花冠蝶形,紫红色,花瓣5枚,大小不一;荚果扁带形,紫红色。花期5月。生于山野或栽培于庭院,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于花期采收,晒干用,其树皮、果实亦入药。《滇南本草》云树皮“治筋骨疼痛,风寒湿痹,麻木不仁,瘫痪痿软,暖筋,止腰痛。治妇人血寒腹痛。”
紫荆花性味苦,平。有清热凉血,祛风解毒功效。治风湿筋骨痛,鼻中疳疮。
1.风湿疼痛:紫荆花50克,白酒500毫升,浸泡7日,每次10毫升,日服2次。
2.鼻中疳疮:紫荆花适量,研为细末,撒敷患处。
3.疮疖肿毒:紫荆花适量,研为细末,每次6克,开水送服。
4.生漆过敏:紫荆花9克,加瘦猪肉炖熟,食肉喝汤。
5.鹤膝风挛:紫荆皮15克,木瓜15克,加黄酒煎服。
6.产后小便不利:紫荆皮15克,加水与黄酒各半,煎服。亦可研末,水丸,治疗妇女血寒腹痛。
紫薇花
紫薇枝繁叶茂,花紫而艳,婀娜娉婷,绰约可爱。由于花期较长,新旧交替而开,又称“百日红”;又因花满枝头,紫红美丽,亦称“满堂红”。唐代自居易赋诗赞云:
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
明代薛蕙亦有诗云:
紫薇开最久,烂漫十旬期。
夏日逾秋序,新花续故枝。
楚云轻掩冉,蜀锦碎参差。
卧对山窗外,犹堪此凤池。
紫薇花为千屈菜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紫薇的花。枝条光滑,幼枝具4棱;叶对生,上部互生,近于无柄,椭圆形、倒卵形或长椭圆形,先端尖或钝,基部阔楔形或圆形,平滑无毛;圆锥状花序顶生,花萼6浅裂,裂片卵形,花瓣6枚,近圆形,紫色,边缘皱曲,基部成爪;蒴果圆球形。花期5-8月。多栽培于庭院,分布华东、中南及西南各地。于花期采收,晒干用,其叶、根亦入药。现代研究:根含谷固醇和3,3,4-三甲基并没食子酸;叶含生物碱,主要为德新碱、德洒明碱、印车前明碱、紫薇碱等:豆荚中生物碱含量最高。药理实验叶对真菌及白喉杆菌有抑制作用。
紫薇花性味微酸,寒。有清热,解毒,止血,止带功效。治疗产后血崩不止,癥瘕,崩中带下淋漓,疥癞癣疮,小儿烂头胎毒。
1.风疹、丹毒:紫薇花30克,水煎加醪糟调服。
2.痈疽肿毒:紫薇花或根,研末加酒调敷。
3.疥癞癣疮:紫薇花或叶3-9克,水煎外洗患处。
4.痢疾:紫薇叶或根9-15克,水煎服。
5.湿疹:紫薇叶适量,捣烂外敷患处。
6.小儿胎毒:紫薇花10-15克,水煎洗头部。
啤酒花
啤酒花又名“蛇麻掣’、“忽布”。夏秋季开花,雌雄异株,雄花圆锥花序,雌花穗状花序,花小而为淡黄白色。其花在酿造啤酒时加入,不仅具有特殊的香味,而且有防腐作用,故得此名。
啤酒花为桑科多年生缠绕草本啤酒花的雌花序。茎长可达10米,全株有倒钩刺,茎枝及叶柄密生细毛;叶对生,纸质,卵形,3裂或不裂,基部心形或圆形,边缘有粗锯齿;花单性,雌雄分生,雄花排列成圆锥花序,花被片5枚,雌花每2朵生一苞片于腋部,苞片覆瓦状排列成穗状花序;果实呈球果状。多为栽培,新疆北部有野生,分布东北、华北及山东。于花期采摘雌花序,鲜用或晒干用。现代研究:含葎草二烯酮、葎草烯酮Ⅱ、葎草酮、蛇麻酮等,尚含黄芪苷、异槲皮苷、芸香苷、山萘酚等。药理实验有抗菌(革兰氏阳性细菌)、镇静、解除痛经作用。副作用为胃肠道症状、皮炎等。其苦味和香味来源于葎草酮、蛇麻酮,有苦味健胃和杀菌作用。
啤酒花性味苦,微凉。有健胃,消食,利尿,安神功效。治疗消化不良,腹胀,浮肿,膀胱炎,肺结核,失眠,脏躁症,痢疾。
1.消化不良:啤酒花6克,合欢花6克,绿茶3克,开水冲泡,代茶频饮。亦用于虚烦眠差,头晕者。
2.肺结核:酒花素片(为啤酒花提取物,每片约含酒花浸膏3 5克),每日8片,分2-3次服,3个月为1个疗程。亦用此片(每片0.48克)治急性菌痢,每次3片,日服4次,7-10日为1个疗程。
3.消化性溃疡:啤酒花8份,白屈菜2份,研细末,每次1克,日服3次。
4.小便不利:啤酒花15克,车前草15克,白茅根15克,水煎服。适于泌尿系感染尿少、水肿属湿热者。
5.淋巴结结核:酒花素软膏外敷,隔日换药1次。
瑞香花
瑞香花早春开花,呈淡红或纯白色,散发馨香,令人陶醉。由于为古代名花,又称“蓬莱花”,谓其犹仙境之花。究其花名,瑞者吉祥,香者花气,是言丰姿神韵,馥郁浓烈之花。宋代杨万里有诗赞云:
外著明霞绮,中裁淡玉纱。
森森千万笥,旋旋两三家。
小霁迎风喜,轻寒索暮遮。
香中真上瑞,花麝敢名家。
李时珍云:“南土处处山中有之,枝干婆娑,柔条厚叶,四时不凋,冬春之交开花成簇,长三四分,如丁香状,有黄、白、紫三色。”可供参阅。
瑞香花为瑞香科常绿灌木瑞香的花。枝细长,光滑无毛;叶互生,椭圆状长圆形,全缘,先端钝或短尖,基部近楔形;花富有香气,白色或淡红色,成头状花序,生于枝端,苞片披针形,4裂,无花冠;浆果圆球形,红色。花期3-5月。多栽培于庭院。于花期采摘,晒干用,其叶、根亦入药。现代研究:全草含白瑞香苷、白瑞香素-8-葡萄糖苷,尚含多量伞形花内酯。药理实验有降低血液凝固性、促进体内尿酸排泄的作用。
瑞香花性味甘,咸。有清利头目,祛风止痛功效。治疗咽喉肿痛,齿痛,风湿痛。
1.咽喉肿痛:白瑞香花及根鲜品12克,捣烂取汁,加兑开水煎,漱口或服。
2.牙齿疼痛:白瑞香花6克,鸡蛋2枚,水煎取汁,煮蛋至熟食用。或鲜花捣烂,含痛处,或泡水含漱。
3.胃脘痛:瑞香花30克,白芍药30克,共研细末,每次3克,日服2次,开水送下。
4.坐骨神经痛:白瑞香花适量,研为细末,装入胶囊,每粒0.4克;另用碘化钾胶囊,每粒O.6克(临服时装入)。服法:第1晚服瑞香花胶囊1粒,第2晚服碘化钾胶囊2粒,第3晚各服1粒,连用6日为1个疗程。亦可用单味瑞香花试治痛风病。
5.风湿痛:瑞香花6克,木瓜12克,桂枝9克,水煎服。
6.疔疮:鲜瑞香叶适量,捣烂加蜂蜜少许调和,外敷患处。
蒲公英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田问路旁随处皆有。每逢春初,发芽生叶,随后开花,呈鲜黄色。僻芳谱诠释》云:“花罢成絮,因风飞扬,落湿地即生”。唐代徐寅腑旁草》诗,借以惜之:
楚甸秦原万里平,谁教根向路旁生。
轻蹄绣穀长相踏,合是荣时不得荣。
因其茎叶全草均含乳白色汁液,故又称“奶汁草”。对此命名,尚有一段趣话:相传一位富家千金,患乳部红肿病,疼痛难忍,既羞于启齿求医,又唯恐父母责备,苦不欲生,投河自尽。恰好被一渔家父女搭救,渔家女名蒲公英,得知小姐病情,当即在河岸采了一种草药,亲自熬药,让小姐服下,又用药渣外敷乳部,不料数日后乳疾治愈。小姐把草药带回,移植于花园,便将其草起名“蒲公英”,以感激渔家女救命之恩。
蒲公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蒲公英的带根全草。全株含白色乳汁,根深长;叶根生,排成莲座状,叶片矩圆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倒卵形,先端尖或钝,基部狭窄,下延成叶柄状,边缘浅裂或羽状分裂;花茎被白色丝状毛,头状花序单一顶生,舌状花,总苞钟状,花黄色;瘦果倒披针形,着生白色冠毛。花期4-5月。生长于山坡、草地、路旁、河岸沙地及田野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于春夏开花前后连根采挖,除净杂质,晒干用。縝南本草》云:“敷诸疮肿毒,疥癞癣疮。祛风,消诸疮毒,散瘰疬结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闭,利膀胱”。现代研究:全草含蒲公英固醇、胆碱、菊糖和果胶:根含蒲公英醇、赛醇等:叶含叶黄素、蝴蝶梅黄素、叶绿醌、维生素C、维生素D:花含山金车二醇、叶黄素和毛茛黄素。药理实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杀菌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也有杀菌作用。临床报道有利胆、保肝、健胃、轻泻作用,目前已制成注射剂、片剂、糖浆、冲剂用于各科感染性炎症有显著效果。
蒲公英性味苦甘,寒。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功效。治疗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痢疾,肠炎,尿路感染,盆腔炎,疔疮疖肿。
1.各种炎症:蒲公英60克,金银花30克,水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为稀粥,日服2次,连服3-5日。
2.感冒伤风:蒲公英3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大青叶15克,水煎服。
3.肺痈:鲜蒲公英60克,鱼腥草30克,水煎加白糖适量服,日服1剂,连服3-5日。
4.慢性胃炎:蒲公英30克,猪肚1个,加水炖熟烂,分2次食肚饮汤。亦用于消化性溃疡(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5.急性胆囊炎:鲜蒲公英50克,金钱草30克,水煎服,连服15日。
6.上消化道出血:蒲公英、地榆各等份,烘干研末,每次10克,开水冲服,日3次。
7.便秘:鲜蒲公英60克,水煎取汁50-100毫升,加白糖或蜂蜜适量饮,日1剂,连服3-5日。
8.小便淋涩:蒲公英60克,玉米须60克,水煎加糖调服。
9.腮腺炎:蒲公英30-60克,水煎服。或浸于白酒500毫升中7日,每次20-30毫升,日饮2次。或捣烂外敷。
10.痈疮疔毒: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绿豆60克,先煎药取汁入绿豆煮成粥饮。
槐花
槐树苍劲挺拔,枝繁叶茂,夏日开花,雪白晶莹,团团簇簇,甜香迷人,更有那蜜蜂采花,嗡嗡嘤嘤,组成一曲蜂鸣花香的交响乐。唐代诗人多有咏颂,朱庆余诗云:
绿槐花堕御沟边,步出都门雨后天。
日暮野人耕种罢,烽楼原上一条烟。
郑谷亦云:
毵毵金蕊扑晴空,举子魂惊落照中。
今日老郎犹有恨,昔年相戏十秋风。
还有常兖诗“丽日千层艳,孤霞一片光。密来惊叶少,动处觉枝长。”记得渭北高原的故乡,家家门前种植槐树,常于夏日纳凉槐荫,或读书玩耍,或听老人讲故事,清爽惬意,童趣犹新。进入20世纪70年代,人们采收槐花,纷纷交给药材收购站,后来制药厂建立,用槐花提取芦丁粉,据云其含槲皮素,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防止细胞凝集作用,可防治动脉硬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故乡县城成为西北最大的槐米市场,年收购量达650多吨,在国内享有盛誉,并远销东南亚和西欧,进入国际市场。不料小小的槐花,却成为致富门径。
槐花为豆科落叶乔木槐的花朵或花蕾。树皮灰色或深灰色,粗糙纵裂,内皮鲜黄色,幼时绿色,具毛,皮孔明显;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叶片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全缘;圆锥花序顶生,花乳白色,萼钟形,花冠蝶形:荚果长而有节,呈联珠状,肉质。花期7-8月。生于山坡、平原或植于庭院,我国大部地区有分布。于花初开放时采收,花蕾名“槐米”,晒干用,其根、枝、树皮、叶、果实(槐角)亦入药。此与刺槐(洋槐)之花有别。《日华子本草》云:“治五痔,心痛、眼赤,杀腹藏虫及热,治皮肤风,并肠风泻血,赤白痢。”现代研究:含芸香苷,(以花蕾中含量多,开放后含量少),以及三萜皂苷,水解后得白桦脂醇、槐花二醇和葡萄糖、葡萄糖醛酸;另含槐米甲、乙、丙素,甲素为黄酮类,乙、丙素为固醇类。果实含9个黄酮类和异黄酮类化合物。药理实验芸香苷及槲皮素能保持毛细血管正常的抵抗力,减少血管通透性,并且抗炎、抗菌、解痉、抗溃疡作用:槲皮素可扩张冠状血管,改善心肌循环,且有降低肝、主动脉及血中胆固醇量,可防治动脉硬化症。果实有升血糖、抗菌(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作用。
槐花性味苦,凉。有清热,凉血,止血功效。治疗肠风便血,痔血,尿血,血淋,崩漏,衄血,赤白痢下,风热目赤,痈疽疮毒,亦用于预防中风。槐角清热,润肝,凉血,止血。
1.动脉硬化、高血压:槐花5克,菊花5克,绿茶5克,开水冲泡,代茶频饮。亦用于高脂血症,可预防脑血管意外(中风),有抗衰老作用。
2.肠风便血:槐花15克,黑芥穗15克,水煎服。
3.痔疮出血:槐花60克,苍术45克,地榆45克,甘草30克,共研细末,每次6克,开水送服,日2次。
4.血淋、尿血:炒槐花30克,煨郁金30克,共研细末,每次6克,淡豆豉汤送服。
5.赤白痢疾:炒槐花9克,马齿苋30克,枳壳9克,白芍药9克,水煎服。
6.崩漏、白带:炒槐花30克,百草霜(烧杂草附于烟囱的黑灰)15克,煅牡蛎15克,共研细末,每次9克,温酒调服。
7.淋巴结结核:槐米30克,糯米30克,焙黄研末,每日清晨空腹服10克,开水送下。
8.银屑病:槐花适量,焙黄研末,每次6克,日服2次,开水送下。亦可制蜜丸服。
9.暑疖:槐花30克,水煎取汁涂搽患处。
蜀葵花
蜀葵花期较长,花色艳丽,呈紫红色,或淡红、白色,花瓣甚大,有“花似木槿,叶比芙蓉”之说,极有观赏价值。因其植株较高,花朵艳红,又名“一丈红”;且花于端阳节前后开花,亦称“端阳花”。许多诗人托物抒怀,唐代陈陶赋诗云:
绿衣宛地红倡倡,薰风似舞诸女郎。
南邻荡子妇亡赖,锦机春夜成文章。
明代李东阳诗云:
羞学红妆媚晚霞,只将忠赤报天家。
纵教雨黑天阴夜,不是南枝不放花。
李时珍云:“蜀葵,处处人家植之。春初种子,冬月宿根亦自生。苗嫩时亦可茹食,叶似葵菜而大,亦似丝瓜叶,有歧叉。过小满后长茎高五、六尺,花似木槿而大,有深红、浅红、紫黑、白色、单叶、千叶之异。昔人谓其疏茎密叶,翠萼艳花,金粉檀心者,颇善状之。惟红、白二色入药,其实大如指头,皮薄而扁,内仁如马兜铃仁及芜荑仁,轻虚易种。”描述甚详,以资参阅。
蜀葵花为锦葵科二年生草本蜀葵之花朵。茎直立,具星状簇毛;叶互生,圆形至卵圆形,先端圆钝,基部心形,具3-7浅裂,边缘有钝齿;花单生于叶腋,有长柄,小苞片7-8枚,基部连合,花萼圆杯状,5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紫红色、淡红色或白色,花瓣5枚,倒卵形;果实扁球形。花期5~10月。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于夏秋季采收花朵,晒干用,其根、茎叶、种子亦入药。休草纲目》云:“治带下,目中溜火,和血润燥,通窍,利大、小肠。”现代研究:花瓣含一种黄色素,可能为二苯酰甲醇型的结构与山奈酚相关的物质:白花分离两种可能是二氢山萘酚的苷,一种是无色结晶,另一种是淡黄色结晶:深黄色分离出一种蜀葵苷。花的红色素在酸性时呈红色,碱性时呈褐色,可作中和的指示剂。
蜀葵花性味甘,寒。有和血润燥,通利二便功效。治疗痢疾,吐血,血崩,带下,二便不通,疟疾,小儿风疹。根能清热凉血,利尿排脓;苗能清热利尿,解毒止痢;种子能利水通淋,滑肠。
1.白带量多:白蜀葵花30克,白鸡冠花30克,共研细末,每次6克,食前温酒调服。
2.二便不通:蜀葵花15克,益母草30克,水煎服。或单用种子15克煎服。
3.痢疾:蜀葵花或根15克,委陵菜15克,水煎加红糖调服。
4.黄褐斑:蜀葵花15克,研为细末,加凡士林调成软膏,晚睡时搽面。
5.烫伤:鲜蜀葵花适量,浸于香油中数日,外涂患处。
蔷薇花
蔷薇花色彩缤纷,有粉、红、黄、白诸色,夏季开花,香气袭人。若移植庭院之中,青翠缭绕,姹紫嫣红,清风徐来,花影如浪,别有一番情趣。历代文人为之称颂,唐代白居易“戏题新栽蔷薇”诗云:
移根易地莫憔悴,野外庭前一种春。
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当夫人。
清代吴蓉齐咏云:
袅袅亭亭倚粉墙,花花叶叶映斜阳。
谁家姐妹天生就,嫁得东风一样状。
诗中一个以花喻妻,一个称花姐妹。实则“姐妹花”则指蔷薇花中有一种花虽小,但一小簇上有7-10朵,也名十姐妹,色彩瑰丽,“袅袅欲笑”(明代文人张大复语)。李时珍云:“人家栽玩者,茎粗叶大,延长数丈,花亦厚大,有白、黄、红、紫数色。花最大者,名“佛见笑”,小者名“木香”,皆香艳可人,不入药用。”而入药者,则以白花为良。
蔷薇花为蔷薇科落叶小灌木多花蔷薇的花朵。茎枝多尖刺,有时呈偃伏或缠绕状;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椭圆形或广卵形,先端钝或尖,基部钝圆形,边缘有锯齿,托叶明显;花多数簇生,为圆锥形伞状花序,白色,芳香,花瓣5枚,心脏形或广倒卵形:瘦果生于环状或壶状花托里面。花期5-6月。生于路旁、田边或丘陵地的灌木丛中,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于花盛开时择晴天采收,晒干用,其根、茎、叶、果实(营实)亦入药。体草纲目拾遗》云:“治疟,妇人郁结吐血。”现代研究:花含黄芪苷,又含挥发油;根含委陵菜酸;根皮含鞣质:鲜叶含维生素C。
蔷薇花性味甘,凉。有清暑,和胃,止血功效。治疗暑热吐血,口渴,泻痢,疟疾,刀伤出血。根能清热利湿,祛风,活血,解毒:叶能生肌收口;果实能利尿清热,活血解毒。
1.中暑发热:蔷薇花10克,扁豆花10克,开水冲泡,加糖代茶饮。
2.梅核气:蔷薇花5克,厚朴花5克,玳玳花5克,玫瑰花5克,水煎服。
3.吐血衄血:蔷薇花6克,白及15克,白茅根30克,水煎服。
4.口疮、消渴:蔷薇露(花之蒸馏液)30-60毫升,加温开水兑服。
5.痈疽不溃:蔷薇叶适量,研为细末,加蜂蜜和醋调敷患处,可使脓成自溃。
6.烧伤烫伤:蔷薇根鲜品适量,洗净捣烂取汁,外涂患处。或干品研成细末,用麻油调和敷患处。
7.大便秘结:营实10克,大黄3克,水煎服。
蜡梅花
严寒冬季,西风凛冽,大雪飞扬,百花凋零,惟见蜡梅含苞怒放,吐蕊溢香,使人寂寞之际,陡添无限欢欣。《梅谱》云:“蜡梅,本非梅类,以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酷似蜜脾,故名蜡梅。”古代诗人赞誉有加,苏轼赋诗云:
天工点酥作梅花,此有蜡梅禅老家。
蜜蜂采花作黄蜡,取蜡为花亦其物。
天工变化谁得知?我亦儿嬉作小诗。
君不见万松岭上黄千叶,
玉蕊檀心两奇绝。
宋代林逋字君复,孤山隐士,赐谥和靖先生。神农之末,种树梅岭,放鹤湖中,不婚不宦,萧然自适,人称其“梅妻鹤子”,其闲逸幽雅之趣,传为千古佳话。他的诗更是脍炙人口:
众芳摇落独鲜妍,占断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蜡梅花为蜡梅科落叶灌木蜡梅的花蕾。茎丛出,多分枝,皮灰白色:叶对生,有短柄,不具托叶,叶片卵形或矩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基部楔形或圆形,上面深绿而光亮,老时粗糙,下面淡绿色,光滑;花先于叶开放,黄色,富有香气,花被多数,呈花瓣状,成多层的覆瓦状排列,内层被小形,中层花被较大,黄色,薄而稍带光泽,外层成多数细鳞片;瘦果椭圆形。花期1-2月。我国各地均有栽培。花期采收花蕾,晒干或烘干用,其根及茎(铁筷子)亦入药。《本草纲目》云:“解暑,生津”。现代研究:花含挥发油,内含1,8-桉叶素、龙脑、芳樟醇、苯甲醇、乙酸苄酯、金合欢醇、松油醇、吲哚等,又含洋蜡梅碱、异洋蜡梅碱、蜡梅苷、a-胡萝卜素。药理实验洋蜡梅碱有类似士的宁之作用,亦有降低血糖、兴奋子宫及肠管作用。
蜡梅花性味辛,温。有解暑,生津功效。治热病烦渴,胸闷,咳嗽,烫火伤。
1.梅核气:蜡梅花10克,玳玳花10克,开水冲泡,加糖代茶饮。
2.咽喉肿痛:蜡梅花10克,大青叶10克,青果10克,胖大海5克,水煎服。
3.风火赤眼:蜡梅花10克,杭菊花10克,水煎调入蜂蜜15克服。
4.暑热口渴:蜡梅花10克,扁豆花10克,鲜荷叶15克,水煎加冰糖调服。
5.久咳:蜡梅花9克,泡水饮。
6.烫伤烧伤:鲜蜡梅花10克,捣烂取汁,外涂患处。
7.皮肤溃烂:蜡梅花10克,黄连3克,黄柏6克,青黛3克,共研细末,消毒后贮瓶备用。使用时取药粉适量,加香油调和,涂搽患处,日2-3次。
藿香
藿香春或夏季开花,色紫红或白,花冠唇形,密生成穗,香气浓郁,使人欣喜。休草图经》云:“藿香,岭南郡多有之,人家亦多种植。二月生苗,茎梗甚密,作丛,叶似桑而小薄,六月、七月采之,曝干,乃芳香,须黄色,然后可收。”药用有藿香(野藿香)和广藿香两种,以后者为佳。对其功效,《草木便方》云:
藿香甘温开胃气,霍乱呕泻胃寒枯。
心腹绞痛能思食,辛苦一种治不异。
藿香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广藿香的全草。茎直立,粗壮,四棱形,密被灰黄色长柔毛,上部多分枝;叶对生,阔卵形或卵形,下部叶较小,先端钝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具钝锯齿,有叶柄,叶揉之有香气;轮伞花序密集成穗状,顶生或腋生,花萼5裂,筒形,花冠唇形,淡紫红色;小坚果椭圆形。花期1-2月。广东、云南有栽培:野藿香花期6-7月,生于山坡、草地,全国大部地区有分布。于花期生长繁茂时采收,晒干用。《本草述》云:“散寒湿,暑湿,郁热,湿热。治外感寒邪,内伤饮食,或饮食伤冷湿滞,山岚瘴气,不伏水土,寒热作疟等症。”现代研究:广藿香含挥发油,主要为广藿香醇、苯甲醛、丁香油酚、桂皮醛等;藿香含挥发油,主要为甲基胡椒酚、茴香醚、茴香醛等。药理实验对真菌(许兰毛癣菌等多种致病性真菌)、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挥发油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能力。
藿香性味辛,微温。有快气,和中,辟秽,祛湿功效。治疗感冒暑湿,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痢疾,疟疾,口臭。
1.伤暑吐泻:藿香10克,滑石15克,丁香3克,生姜6克,水煎服。
2.急性胃肠炎:藿香叶10克,生姜汁10克,水煎加红糖调服。
3.疟疾:藿香15克,高良姜15克,共研粗末,分4次水煎服。
4.妊娠呕酸:藿香6克,香附6克,竹茹6克,水煎加食盐少许服。
5.口臭:鲜藿香花或叶少许,取汁含漱。有芳香化浊作用。
6.创伤出血:藿香、煅龙骨各适量,研为细末,撒敷伤口包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款冬花
河畔独步识花
萱草
纤茎窈窕擢薰风
射干,豹点也疯狂。
《诗经》里出现的植物排行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