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提高后进生的策略方法与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提高后进生的策略方法与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张月莉       陈彩元

 

       我校申报的课题《提高后进生的策略方法与研究》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教学方法创新实验与研究》的子课题。该课题于20103月开始筹备,20106月获得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的批准立项。两年来,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学方法创新实验与研究》总课题组和县教研室的指导下,我们坚持以研究为突破口,从申请立项、构想策划、确定方案、理论学习、前期调查,到后来的贯彻实施,总结提升,具体深入地开展研究活动,在一次次的学习、实践、研讨、交流、改进、调整中,我们真实地听到了自己成长的脚步声,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将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我校属于海南省中部山区,位于城乡接壤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我校的生源复杂,大部分的学生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部分为附近农村学生。这些学生的家长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加上平时忙于生计,在生活和学习上对孩子的关心很少。这使我校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后进生群体,他们纪律散漫,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行为习惯差,加上受本地地方方言的影响,许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弱,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低,导致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在我校占了一定的比例,成了制约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课堂阅读教学方面,存在着一些低效的行为:教学目标不明确;不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阅读习惯;一讲到底,一问到底充斥课堂;朗读漫无目的,没有层次,没有点拨,甚至没有要求;不重视对教材进行有机整合等。这些行为在一点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基础薄弱的后进生更难达到学习要求。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基础性、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它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能力是为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奠基的基本能力。为了改变语文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激发后进生学习的兴趣,使后进生的转化做到科学、有序、高效,让全体学生都能热爱语文、学好语文,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提高后进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研究的意义

      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这个影响。同时,阅读既是一个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观照过程,即通过阅读来反刍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这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因此,我们以为,我们的学校应该把开展课外阅读,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当作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而且,我们的语文课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任务,要把这个工作看成是语文教育改革实践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归根结底,语文课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培养学生读和写的能力,其中读是根本,是前提。我校阅读能力差的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数也逐年增加,严重影响语文教学效果。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能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文学熏陶必不可少。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势在必行。

3、课题的界定

      所谓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思想道德和学习成绩都有比较严重的缺点,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本课题研究的后进生主要指不会读书,不爱读书,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语言贫乏,知识面窄,见解肤浅,思维板滞,阅读能力低下的学生。

所谓策略,是指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遵循一定的原则,利用一定的形式,通过一定的方法等形成的可操作的措施。指导后进生学习的策略,主要是指在素质教育、因材施教等理论的指导下,遵循以人为本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等原则,根据后进生心理特征、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实际,采取有效的教育转化和指导学习的方法和措施。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课程要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并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不仅对扩大学生知识、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读写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对发展思维、陶冶情操、促进志向的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由于阅读能力低下,无法完成阅读任务,从而产生了厌倦阅读,不利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只要在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才能达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2、苏霍姆林斯基有关阅读的论述。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能不能顺利地学习,首先就取决于他会不会有效地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否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否阅读。因此,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3、心理学观点 。心理学家认为小学生的心灵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向质变的发展过程。而大量阅读、语言的积累则是促进质变的有效渠道。因为大量阅读扩大了信息的输入和积累,这些信息的广泛性、层次性和新颖性,促进学生人格与才华向高层次发展。也只要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完成阅读工作,才能记诵、分析、理解阅读材料,才能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阅读效果取决学生的阅读能力。再者,根据人的发展关键期论点,十三岁以前,也就是小学阶段是人的机械记忆的黄金时期。因此,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应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让学生多读多记,通过大量的阅读结合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定基础。

4、阅读能力的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但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还可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能让学生去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的情操与情趣的熏陶,同时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世界。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寓教于乐,用生动新奇的语文阅读内容,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满足学生的求趣心理。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内外语文阅读活动,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帮助学生产生更大的学习劲头。

2、通过对语文后进生的转化,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燃起其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全面发展。

3、最大可能防止两极分化,通过阅读,使不同层面的学生知识得到扩展,使枯燥无味的词语生动起来,从而实现反复应用并巩固的目的,把单纯的语言学习变为通过语言培养素质,为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供条件。

 4、通过课题实验,使学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量的要求。

5、探索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在学校形成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氛围,提升所在学校的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四、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本课题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阅读教材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阅读教学效益为核心,以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为重点,探索出提高后进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二)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把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尤其注重实践者也要成为研究者,研究的结果要及时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方法。课题小组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本课题研究的实践者,同时也成为本课题研究的研究者。在实践研究中,不断反思和总结,把研究的结果及时运用于实践。

2、调查法

    调查法主要是通过调查,深入课堂弄清当前课堂教学现状,从中发现问题。为解决问题,为探索和改进当前课堂教学现状提供相关依据,以便有针对性地研究,以期达到最佳研究实效。

3、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主要是通过对本课题研究过程中较有效的方法进行及时的总结提炼,形成成果在学校推广应用,促进本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研究。

4、文献法

文献法就是收集有关文献资料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实施材料。

五、课题研究措施

      为确保研究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提高研究成果的信度和效度,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课题研究:

1、建立机构,加强管理

      本次课题研究实验是我校力度最大的全新实验,任重而道远,我们抓住机遇,摸石过河。为加强对实验与研究的领导和管理,切实保障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课题组长,省级、县级骨干教师为攻坚力量的课题小组机构。各成员分工明确,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学方法创新实验与研究》总课题组及县教研室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有问题和困惑及时咨询,根据指导意见对研究工作进行完善、提升。

2 加强培训,更新观念

      思想观念将左右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开展形式多样的师资培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素养就成了课题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为了更有效推进课题实验工作,我校定期召开研究小组会议,认真研究分析,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认真组织实验教师进行阶段性总结,撰写经验材料,召开交流会,推广先进经验。开展不同层次的理论讲座、学习、讨论活动,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科研理论水平。积极组织实验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学习自主合作及探究学习的理论、科学实验理论,组织实验教师外出参加有关会议、活动,并学习、观摩公开课、示范课等,借鉴外地实验与研究的先进经验,以改进和提高自己,提高实验与研究水平。通过专家引领,校本培训,个人自学等方法开展学习培训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多渠道、多途径的学习培训方式,以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3、加强交流,突出实效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通过网络研讨教研活动内容,交流实验情况。

2)通过博客等平台建立资源库,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3)开展教师听评课活动,加强校际间的交流。

4、提炼成果,及时总结

       为了促进实验与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定期交流研讨,合作攻关,及时总结取得的成果,不断把课题研究引向纵深。要重视课题实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既要有成果,又要有过程,既要有文本档案,还要有电子档案。要求每位语文教师根据自己所确定的专题研究任务,确定一个专题,每学期备好一节专题研究课,上一节专题研究课,写2篇专题研究论文、2篇教后反思、2篇教学案例、2篇教学故事,要体现本课题研究的深度,课题论文要有独特的见解、充实的例证。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主要工作

(一)准备阶段(20103月至20106月)

成立课题组,小组成员就本校小学语文后进生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思考课题研究的方向,确定研究重点,制定研究方案,布置研究工作,明确分工,下达研究计划。

(二)实施阶段(20107月至20117月)

1、教师学习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与阅读教学的方法,并分析实验的各种数据,撰写阶段小结和论文。

2、收集整理课堂案例及分析报告

3、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方法指导。

4、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总结阶段(20118月至20123月)

收集、整理、总结研究材料,向上级汇报实验成果,完成研究报告和相关课题成果资料的整理工作。

七、课题组成员

   长:陈瑞标

副组长:陈彩元  张月莉

  员:黎德文  刘信红  黄燕   黄秀英  陈晓茹  高金卿

李丽  杨慧  黄婷  陈娟  黄丽虹  洪芳  郑名慧  杨艳  王春南

八、课题研究的策略与实施

(一)        调查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为了使研究工作能够有针对性,我们对后进生的学习现况摸底调查,每班选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经过跟踪调查,发现很多家长对孩子读书不够重视,调查的对象家里几乎没有藏书。即便有,也是少的可怜的几本图画书,大多数家长甚至反对自己的孩子买课外书。他们认为课外书是闲书,会影响学习,学好课本知识就可以了。有的家长长期在外奔波,没有时间顾及孩子的学习,形成学困生学生态度散漫,孩子无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导致阅读水平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后进生成因分析报告》,使后面的研究工作能够有的放矢。

(二)调查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情况

       学生的阅读水平低,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息息相关。在研究的初期,课题组的主要成员随机听了一部分语文老师的课,发现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缺乏正确的、多元的读书方法的指导;不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阅读习惯;一讲到底,一问到底充斥课堂;朗读漫无目的,没有层次,没有点拨,甚至没有要求;有的老师把阅读仅看作是读懂一篇文章内容而已,主要以理解文章内容为目的。老师往往只注重引导学生去阅读、理解文章的涵义,而忽略教给学生完成这些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方法,或者课堂上对于学生阅读方法的掌握、迁移、运用,缺少训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语感较差,阅读速度慢,上课不专心,对教师的课堂讲解一知半解,自己独立读书时一目十行,囫囵吞枣,大而化之地解析。不善于抓住文本中的关键字词来理解,注意的重心放在不适当的地方。

(三)开展课例研讨实践,探索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方法

       组织教师认真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找出课堂教学中低效甚至无效的行为,进行再设计,注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逐步提高教学的实效。研究的过程中,采取同伴互助的原则,课题组教学能力较强的老师率先上示范课,再进行说课,提高老师们的教研能力。

  四)开展读书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校课题组先后开展美文诵读、乐在课余、感受经典、读书座谈会、每周一诗等读书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会阅读,乐在阅读,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有益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及人格的培养。

九、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学生获得了发展。

1、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题开展之初和后期,我们对学生进行了两次阅读行为调查。从学生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阅读心理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人数40人,3—6年级学生。

调查内容

帮扶前调查比例

帮扶后调查比例

不喜欢阅读

30%

10%

喜欢阅读

60%

72.5%

能感受阅读乐趣

 10%

34.6%

不能感受阅读乐趣

60%

32.6%

认同课外读书

19.4%

31.6%

不做读书笔记

60%

40%

害怕阅读

23.5%

10.4%

调查的结果可见,学生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感受能力、记诵能力,阅读兴趣都有小小的进步。70.8%的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问题能及时想办法解决(请教或查阅工具书),并愿意主动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而在课题开展初期,这一比例只有40%

我们开展的阅读心理测试也说明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了许多。教师向推荐经典读物,学生阅读后谈谈自己的阅读收获和读书的感受。调查对象是三至六年级的学生(每班5人),每一位教师分别为每名学生推荐5本书,此次调查教师共为学生推荐200本书籍,并要求学生认真阅读,阅读后写心得体会,召开读书座谈会,让学生说说阅读后的感觉与收获。从学生的读书心得上看,学生大部分喜欢上了阅读,对阅读的文章有了一定的兴趣,厌恶、害怕读书的心理有明显减退。

       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使学生的阅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我们先后进行了两次阅读能力测试,短文分析题型,主要从学生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感受能力、记诵能力方面出题测试,参加考试的学生40人,调查对象是三至六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测试平均分数47.9分,第二次测试平均分数62分。

2、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许多学生正在由被动学习逐步向主动学习转变,由老师教转变为我能学,由师生间的单向性活动转变为双向性互动、多边性互动,增大了课堂信息量,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小组合作、乐于探究,他们发扬团队精神,团队之间互相竞争、优势互补,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课前,学生能积极主动地预习课文,收集有关资料,阅读有关书籍文章。课堂上,学生能够热烈地交流预习所得,主动感悟课文内容,他们小组合作学习,大胆质疑,乐于探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参与面逐渐变广。课后,能自觉温习知识,深化学习,拓展延伸,广泛阅读,积累优美词、句、段、文,做好读书笔记,并加以运用。很多学困生变得敢于表达,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能够提出问题积极思考,并能够多方收集资料,论证自己的观点。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懂得如何听、如何看、如何想、如何记忆、如何理解、如何分析、如何集中注意力等。 学习方式的转变、阅读理解水平的提高带动了语文学科考试成绩的提高。从以下对比表中可以看出:

三至六年级40名后进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对比表

年级

抽查人数

2010年期末平均分

2011年期末平均分

三年级

10

45

62

四年级

10

56

65

五年级

10

50

66

六年级

10

58

70

从上表分析,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实验后各年级后进生的平均成绩要比实验前高出9-20分,说明了实验的过程是有效的。

(二)促进了教师教科研、实践水平的提升。

1、理论水平的提升

      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为保证实验的顺利实施,自己不断加压,认真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长期的跟踪调查和帮扶,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教科研工作经验。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反思,不断提高教研能力。2011年,有13位老师参加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举办的全国中小学教师精彩一课征文评选,3位老师获一等奖,10位老师获二等奖。4位老师参加县级限时教学设计比赛和说课分别获二、三等奖;9位老师撰写的论文分别获国家级、省级奖。陈彩元老师撰写的论文《优化问题设计 提高教学有效性》发表在《新形式下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20116月出版,团结出版社),《品味细节的精彩》发表在《新课程》第四期(20114月)

获奖情况见下表:

1、课堂设计奖

课题名称

姓名

级别

《太阳是大家的》

刘信红

国家级一等奖

《刷子李》

黄燕

国家级一等奖

《酸的和甜的》

黄丽虹

国家级一等奖

《触摸春天》

陈彩元

国家级二等奖

《将心比心》

陈晓茹

国家级二等奖

《揠苗助长》

张月莉

国家级二等奖

《看电视》

杨慧

国家级二等奖

《太阳是大家的》

李丽

国家级二等奖

《伯牙绝琴》

黄秀英

国家级二等奖

《乡下人家》

高金卿

国家级二等奖

《乌鸦喝水》

黄婷

国家级二等奖

《清澈的湖水》

陈娟

国家级二等奖

限时备课教学设计

黄燕

县级二等奖

限时备课教学设计

陈晓茹

县级二等奖

限时备课教学设计

黄秀英

县级三等奖

说课《小白兔和小灰兔》

郑名慧

县级二等奖

2、论文奖

论文题目

姓名

级别

《优化问题设计  提高教学有效性》

陈彩元

国家级一等奖

《课堂需要平等与尊重》

张月莉

国家级一等奖

《默契缘于用心交流》

黄秀英

国家级一等奖

《低段阅读兴趣的培养》

国家级一等奖

《浅谈低年级学生语文兴趣培养》

陈晓茹

国家级一等奖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国家级一等奖

《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课堂添精彩》

张月莉

国家级优秀奖

《品味细节的精彩》

陈彩元

省级一等奖

《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点滴》

刘信红

省级三等奖

2、促进了课堂教学格局的转变。

      理论水平的提升带动了课堂教学的变化。两年来,课题组教师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先后有7位老师上了课题研讨课(见下表)。

执教者

 

 

黄婷

《乌鸦喝水》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洪芳

《争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高金卿

《乡下人家》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陈彩元

《桥》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黄燕

《老人与海鸥》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陈晓茹

《圆明园的毁灭》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杨艳

《我选我》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建立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精心创设的良好的教学氛围中鼓励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敢于探索、勇于创新。以往上课沉默寡言的学生也敢发表自己的见解了,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提高。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师生角色的转换,三维目标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课堂氛围的营造等方面都有所改变。如:陈彩元老师执教的《桥》一课针对很多学生读书时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现状,遵循一课一得的原则,精心设计研读重点,抓住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这句话作为研读的重点,让学生体会这句话的表达特点(连用三个感叹号,语言简练)让学生明白这种写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然后,通过反复引读,读出情境,领会这句话在特定环境中所起的作用。黄燕老师执教的《老人与海鸥》,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交流的时间,没有用琐碎的问题牵制学生,精心设计主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合作的时机,让学生与文本、与学习伙伴亲密接触,直接对话。交流时,仍然把自主权交还给学生,教师只是在学生交流时相机点拨、引导,体现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

      课题研究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专业水平,课堂上呈现出和谐、宽松、愉悦的氛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格局。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热情,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三)探索出了一套提高后进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课题组成员在前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两年的专题研究,不断的反思总结,撰写了大量的有经验的论文和课堂教学实录,如《浅谈阅读能力的提高》、《浅谈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默契缘于心的交流》、《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点滴》等,形成有较强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提高后进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1、培养学生自觉读书的习惯。

培养自觉读书的习惯就是要求学生把阅读习惯化、生活化,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坚持阅读时间1个小时,要求读书时要学会阅读时边思考边动笔,如圈、点、勾、画、写等习惯。学生读书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实际上是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遇困难不依赖别人的习惯。

2、抓好课堂教学。

       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因此必须狠抓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首先把课文当做一篇阅读材料,让学生自己阅读,从整体去理解课文内容,而不是局部地学习和思考,只有这样,才有利学生的智力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才有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性的运用,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课文教学中,采用提问——阅读——思考——交流——巩固五步法,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有较好的帮助。也可采用读、思、文、记的形式,指导学困生预习教材,着重训练学困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过程。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逐步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读书习惯。

3、学法帮扶。

     采取低起点,小步子的教学方式。对待学困生我们不能搞一刀切,应因人而宜,适当降低教学要求,把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教学目标分成一个个阅读能力差的学生通过努力达成的中小目标,制定出学困生分层目标评价细则,然后和他们做出一天、一周、一月的约定,鼓励他们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向成功目标,继而争星脱困。比如朗读课文,读准确(2分),读正确、流利(3分),读正确、流利、有感情(5分),在实际操作中,以评价细则为指导,联系每一篇课文,让学生确定争取的目标,当觉得可以过关时再到老师处朗读,获得相应的积分。这样以写好每一个字,读好一篇课文为突破口,扎扎实实地帮助学生脱困。

4、心理帮教。

      解开他的心锁,让他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得到快乐和温暖。要给他客观的鼓励,课堂应有他的声音。首先教师的心中应该有学困生的地位,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能照顾到学困生,从一些相对简单的操作和提问培养学困生的阅读兴趣,比如阅读字词,回答全文有几个自然段等;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点滴表现要用鼓励的语气和赞赏的心态,以消除他的胆怯和自卑心理。就像于永正老师那样,为了让一个学生读好一个句子,一遍又一遍地鼓励她读,直到第八遍这个学生才读正确、流利。

5、多种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首先得投其所好,学生把阅读当做一种兴趣、休闲活动,将可养成阅读的习惯,将可获得各种知识。因此,教师应用科学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如:(1)每节语文课开始,让同学朗读《每周一诗》养成阅读习惯。(2)分组竞赛比高低,增强竞争意识。(3)提出疑问设悬念,培养思考习惯。(4)复述课文练口才,培养口头表达能力。(5)精要分析明主旨,在朗读中受到感染和教育等。再次,让他从较短有兴趣的读物开始,逐渐过渡到较长的文章,从较容易的短文开始逐渐过渡到难度大的文章。日复一日,每天坚持阅读,他的阅读兴趣自然就会得以提高,阅读能力也就自然增强。不管他是优生还是学困生,只要持之以恒,广泛的阅读,就会利于他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开拓视野、拓宽思路,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十、形成课题结题资料

 1、课题结题的主要资料。包括课题立项申请书、实施方案、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等。

2、课题研究材料。包括研究论文、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

3、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包括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调查问卷及分析、各类表格、能力测试、阅读活动及各类调查报告等。

4、研究过程中的图片、视频资料。

十一、课题研究中的体会与思考

       两年来,课题组成员认识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家一起努力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这项工作周期长,见效慢,实属不易。在研究过程中,一些问题也引发了我们的深思:

    1、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光靠学校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家庭的支持也很重要。学校与家庭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为学生提供可阅读的书籍。

 2、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这项工作,不能立竿见影,时间长,工作量大,许多教师难于坚持。我校将把提高后进生的阅读能力这项工作坚持下去。把好课堂教学关,关注学困生的发展。

 3、虽然经过我们的不断努力使部分后进生阅读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仍有少部分学生帮扶后效果不明显。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付出更多的汗水,坚持不懈的研究、帮扶,工作会更上一个台阶。

     两年的研究,我们在困惑中突破,在探索中前行。在研究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教师队伍,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也改变了教学面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但研究还只能说是个开始,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不断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海南省保亭县第二小学 

                                      《提高后进生的策略方法与研究》课题组

                                                                     201232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课题结题报告(附开题报告)
自主、合作、创新学习方法的研究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结题报告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阅读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题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