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咖解读Bengio笔记】邓侃:用深度学习模型,解构并重构人类思维

2017 年 11 月 8 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 AI WORLD 2017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放售票!早鸟票 5 折 抢票倒计时 5 天开抢。还记得去年一票难求的AI WORLD 2016盛况吗?今年,我们邀请了冷扑大师”之父 Tuomas 亲临现场,且谷歌、微软、亚马逊、BAT、讯飞、京东和华为等企业重量级嘉宾均已确认出席。


AI WORLD 2017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 奥斯卡”AI Top 10 年度人物、 AI Top10 巨星企业、AI Top10 新星企业、AI Top 10 创投机构、AI 创新产品五个奖项全部开放投票。谁能问鼎?你来决定。


关于大会,请关注新智元微信公众号或访问活动行页面:http://www.huodongxing.com/event/2405852054900?td=4231978320026了解更多

1新智元专栏  


作者:邓侃


【新智元导读】Yoshua Bengio 在 Arxiv 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意识先验》的笔记。大数医达创始人、CMU 计算机学院暨机器人研究所博士邓侃专为此笔记做了解读。他认为:“笔记往往比论文更有启发,就如同与教授喝咖啡聊天,往往更容易学到教授的思想方法。”邓侃同时也是 AI WORLD 2017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医疗论坛的讲者,届时他将以《多模态智能疾病诊断系统的四大技术难点》为题做出精彩分享。


2017 年 9月 26 日,深度学习大佬 Yoshua Bengio 在Arxiv 上发表了一篇笔记,标题是 The Consciousness Prior 意识先验。

 

之所以说这篇文章,不是严谨的论文,而是笔记,是因为这篇文章,既没有严谨的算法和公式,也没有严谨的实验结果和分析,而是一篇冥想和提议。

 

但是笔记往往比论文更有启发,就如同与教授喝咖啡聊天,往往更容易学到教授的思想方法。


Bengio 把人类思维解构为三个层次:感知、表征、意识


Yoshua Bengio 在这篇文章里,把人类思维解构为三个层次,感知Perception、表征 Representation、和意识 Consciousness。

 

面对一张人物照片,人类“感知”到的,是一堆像素。进而抽象到“表征”,包括五官、发型、服饰、背景等等。再进一步抽象到“意识”,包括凝重的表情、粗犷的外表、苍凉的环境等等。

 

Yoshua Bengio 提议,可以借鉴深度学习模型,譬如 RNN,来模拟从感知到表征的第一次抽象的过程。


    h_{t} = F( s_{t}, h_{t-1} ),其中 s_{t} 是感知的像素,h_{t-1} 是前序的表征,h_{t} 是修正后的表征。

 

他进而又提议,从表征到意识的第二次抽象的过程,也可以借鉴深度学习模型来完成。


    c_{t} = C( h_{t}, c_{t-1}, z_{t} ),其中 c_{t} 是意识,z_{t} 是噪音。

 

之所以有噪音,是因为意识的界定,往往模糊。譬如粗犷和野性,虽然有区别,但是难以并没有严格界定。

 

假如我们有大量做好标签的照片,就可以训练从感知到表征的深度学习模型 F(* ),和从表征到意识的模型 C( * )。

 

一个简单的系统架构,是3-layer stacked RNN。当然也可以尝试用更多层的复杂架构,或者用 CNN 替换 RNN,或者用 Attention-based Transformer 来替换 RNN。


通过重构人类思维来验证解构过程

 

从感知,到表征,到意识,是人类思维的解构过程。为了验证解构的正确,Yoshua Bengio 提议通过重构来完成验证。

 

训练好从感知到表征的模型 F(* ),和从表征到意识的模型 C( * ) 以后,假如电脑能够自动合成一张人像照片,表情凝重、外表粗犷、背景苍凉,那么重构宣告成功。

 

如果重构成功,那么解构也被证明是成功的。

 

重构的模型可以用 GAN 和 VAE 来尝试。


打破语言的束缚,解放思维


模型 F(* ) 的输出,是表征,譬如五官、发型、服饰、背景等等。模型C( * ) 的输出,是意识,譬如表情凝重、外表粗犷、背景苍凉等等。

 

意识的形态是张量,是一组数字。但是人类习惯用词汇来表达意识。YoshuaBengio 提议意识与词汇之间的关系,仍然可以用深度学习模型来模拟,

    u_{t} = U( c_{t}, u_{t-1} ),其中 c_{t} 是意识,u_{t-1} 是前序词汇,u_{t} 是修正后的词汇。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说,“人有着这种感觉,他心里想说的话,总比他用言辞表述得更为清楚”。U( * ) 这个模型,把维特根斯坦的判断,表述得既清晰又简练。

 

人类的知识,往往由事实 fact 和规则 rule 组成,而且人类习惯于用简练的词汇,来表达事实和规则。所以,维特根斯坦认为,人类思维受制于语言结构,语言的界限决定思维的界限。

 

Yoshua Bengio 提议,直接用意识 c_{t} 来表达知识,而不受语言 u_{t} 的制约。

 

进而推论,不妨尝试用深度学习模型,或者强化学习模式,来重构思维逻辑,而不屈从于规则和一阶逻辑那样的推理演绎方式的束缚。

 

作者小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术人生】Yoshua Bengio:我的一生
Yoshua Bengio:注意力是“有意识”AI的核心要素
二十一世纪计算丨Yoshua Bengio
Bengio首期推特小课堂:从“AI未来五年”谈到“怎么教小孩学机器学习”
图灵奖得主Yoshua Bengio:用因果打开AI的黑盒
纵览深度学习技术前沿,Yoshua Bengio为你解读如何创造人类水平的AI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