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征北战》高营长:与爱妻分居后,多次卑微求和无果,崩溃自尽

《南征北战》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以其壮观的场面,宏大的制作,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电影中,参演高营长的演员冯喆,因为精湛的演技、风度翩翩的形象,而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最终成为一代著名影星。

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冯喆的一生事业可谓蒸蒸日上,但爱情却跌宕起伏,终成悲剧。

冯喆在婚后,由于花花公子形象受到妻子无限猜疑,甚至两地分居。他去世后,妻子的遗愿是将自己的骨灰放在其他两处,至死也不与丈夫合葬。甚至连他的死,其中也有妻子的手笔。

风流才子,坎坷佳人

1920年,冯喆出生于天津一个书香门第,父母从小精心栽培。在文化熏陶中成长的他,自幼多才多艺,曾考入过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后来经人推荐,他进入上海'美艺剧团'当了一名话剧演员。

冯喆进入演艺圈后,在上海国泰影业公司签了约。此后他片约不断,一直到出演《南征北战》高营长自此走向事业巅峰。在这期间,他的爱情也没有落下。

也许是命中注定的缘分,同年张光茹来到上海演出,冯喆偶然在观看张光茹的《棠棣之花》彩排时,对小十岁的她一见钟情,就此展开热烈追求。

张光茹原本是四川人,原名张启珍。但由于家境贫寒,她9岁时就加入宜宾'凡尔登戏院',在各地登台演出。

然而天妒红颜,由于张光茹相貌清秀,一次在演出时,被一个军官看中要娶做小妾,军官以钱和权势压人,她的母亲是个慕权贵又爱钱财的人,欣喜的答应婚事。张光茹不从,在订婚时偷偷逃跑

在这之后,她遇到了生命中第一个爱人陈三公子。那时候她在台上唱戏,陈三公子就每日在台下捧场,出手打赏无比阔绰。那时的张光茹还是一个未经情事的女孩,对陈三公子的偏宠感动不已,少女心里萌生情愫,不久后两人同居。

而陈三公子是典型的花心浪子,很快腻味后就抛弃了张光茹,另寻新欢

童年的家境与遭遇让张光茹变成一个渴望爱,又极度害怕失去的人。张光茹犯了小女生都会犯的错误,把头脑发热当做爱情,识人不清的她最后也承受了不小的代价,但她能如何呢?

只能用斩断左手食指的疼痛来警醒自己,发誓再也不信男人。这段往事和她决绝的个性,也为后来她的婚姻埋下了伏笔。

冯喆的出现,就像张光茹改名后的寓意,她以为自己找到了光明。

当时的冯喆已经是大明星,他遇到张光茹后,却低下身段展开猛烈的攻势。冯喆的的父母认为张光茹配不上,极力阻止他们,冯喆也不为所动,张光茹最终也被他的真情打动,他们自然而然走到一起。

几年后,冯喆与张光茹在香港举行了隆重盛大的婚礼,此时一个已经是成熟的29岁,一个正好是花季19岁。这对金童玉女得到了许多人的祝福,张光茹也以为找到一生挚爱。

殊不知,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现实永远不会像童话般,结局只有幸福美好。

人生如戏,命运多舛

1950年,他们从香港回到大陆。婚后的生活,也维持过一段甜蜜。

《围城》里说过: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当爱情只剩下鸡毛蒜皮的琐事、和各种猜忌,再炽烈的感情也会烟消云散。

冯喆作为演员,拍戏时难免与女演员接触,张光茹无法忍受,不断争吵。她在心底对男人其实已经不再信任,两人的婚姻状态也急剧恶化。冯喆与年轻女子说话,张光茹就会质疑他,他还因此对朋友抱怨过:'光茹太敏感,让我无法畅快地呼吸了。'

这样的相处方式,无法评判对错,她给不了他温柔,当一个温柔的妻子;他也给不了她安全感,做一个合格的丈夫。

1952年,冯喆出演了家喻户晓的《南征北战》,一跃成为一线男星。拍摄结束后,他要随慰问团前往朝鲜前线慰问志愿军,临行时冯喆提出想要个孩子,却遭到张光茹拒绝。

这时,他们的婚姻已经出现无法忽视的裂痕。她的心里已经对爱情不抱期望,又何必再来一个孩子来作为羁绊呢?

后来冯喆从朝鲜回来,可能是'久别胜新婚',夫妻感情又奇迹般的短暂的重归于好,张光茹也怀上了身孕。

好景不长,一次冯喆在路上遇到前女友,回家后他不甚在意的向妻子提起,甚至翻出前女友照片与她比对,点评'身材不如她好'。敏感的张光茹当然受不了这样的'羞辱'。她为了报复冯喆,捡起闲置的川剧台功,每天跑步、翻单杠、练筋斗,造成了流产

所有的一切都有迹可循,两人的性格没有改变,又怎会长久呢?悲剧的发生已是必然。

这种争吵猜疑的生活也让人越来越疲惫不堪,最终二人开启了分居的生活,婚姻名存实亡。也导致后来冯喆在拍戏期间时感染血吸虫病,而妻子不闻不问。

1957年,张光茹离开冯喆回到老家,重回川剧舞台。孤身的冯喆也一心投入了电影拍摄。如果一直这样各自安好,生活也不失为平静。

但一次意外事件,冯喆离开上海来到四川,找到张光茹。几年不见,成为当家花旦的张光茹有些惊喜。这段时间顺风顺水的生活让她重拾自信,正准备让过往烟消云散时,却得知冯喆是因为尾随女警察而被处分来这里,张光茹的心有一次受到伤害,她立马变了脸色将他赶走。

冯喆伤心不已,多次在拍戏后买醉,患上胃病。

世事无常,终酿成悲

1966年,严打开始,冯喆因为来自外地又是明星身份,被抓起来游街示众。顶着巨大压力的他想寻求精神支持,多次卑微地向张光茹求复合,甚至在她的门口等了整整一夜。

张光茹的患得患失,让她不愿再重蹈覆辙,于是硬起心肠不予理睬。为了让自己更狠心,张光茹主动向组织交待了丈夫私下谈论形势的话,冯喆被发往农场关押劳改。张光茹的行为,将两人之间的裂缝撕到了最大。

妻子的伤害令冯喆万念俱灰,再加上特殊时期饱受折磨,最终导致他精神崩溃。1969年的一个早上,冯喆被发现在农场上吊自杀。

张光茹得知这个噩耗后,终于开始心痛。她听说冯喆曾对上影厂的演员倾诉:自己最爱的人就是妻子。张光茹自责懊悔不已,还写了一本《笔花诗集》来缅怀,她写到:'我悼亡君十八年,此心耿耿意绵绵。'这之后她并未再婚,主动公开为冯喆昭雪。

人总是这样,拥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失去才追悔莫及。但如果人生再重开一次,他们的悲剧依然会发生。归根究底,还是不适合。

不是只有爱就会有完美的婚姻。冯哲从小接受高等教育,性格开朗浪漫,不拘小节。而张光茹的身世孤苦,一再被家人和情人背叛,她需要的是内心细腻又能给他安全感的人。他们外表登对,但内心大相径庭。这使得他们无法风雨同舟,更难以携手抵挡命运的波折。

后来张光茹在去世前却表示:骨灰要一半葬在父母身边,一半葬在公墓。她为何不愿与冯喆合葬,也许是心存愧疚,也可能觉得终究有缘无分,来世也不想再造成悲剧。

人生苦短,除了爱情还有事业。冯喆的人生里,最光辉的就是作为演员的那些年。他逝去将近十年时,峨影厂终于为冯喆召开了一场追悼会来洗刷冤屈,把他评选为'中国电影百年百星'

虽然冯喆的爱情不尽如人意,但他也不负众望,将美好的荧幕形象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营长”冯喆:被妻子猜疑一生,49岁无奈自杀,夫妻没有合葬
《南征北战》的高营长:受尽猜疑无奈自杀,妻子至死不与他合葬
他是50年代男神,妻子死后不愿与其合葬
《南征北战》高营长冯喆,受尽猜疑49岁柴房悬梁,妻子拒与其合葬
演员冯喆:与妻子有隔阂,49岁绝望自杀,妻子怀念的方式让人泪目|大明星|演员|恋情|冯喆|张光茹
电影《南征北战》中的高营长,在真实婚姻中受尽猜疑,后无奈自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