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轮秋影转金波

作者:萧玉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每年阴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根据习俗,人们常常在中秋佳节这一天凝聚着美好的期待和祝福登高赏月。而远在他乡的游子,也会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了传统的活动。


到了唐代,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也成为了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每天都在砍伐它,可是无论怎么砍下去,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这样的情况周而复始,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修成之后,在天界触犯了天条,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不分昼夜地砍伐桂树,徒劳而无功,以示惩处。李白在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月亮在中秋独具神秘色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古时的文人墨客也常常在这一天借月抒情。苏东坡在《水调歌头》中写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此时,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以求兄弟团聚。到密州后,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苏东坡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和对亲人的思念。


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元代,当时,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的压迫,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得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光阴似水,日月如梭,每逢中秋之夜,一轮皓月便将这皎洁的月光洒向人间,诉说着亘古不变的真诚。值此佳节,祝福所有人节日愉快、团圆美满。





水调歌头·寄语中秋

涤月

云雾漫千里圆月半遮颜
骤然瑟瑟风起叶落见秋寒
几处笙歌扶醉几处高墙梦碎泪眼望乡关
粉饰掩哀怨广厦蔽残垣
望明月思故旧夜无眠
寄言苍宇遥祝英魄返家园
自古中秋伤感况复妖邪当道满目尽奇冤
何日阴霾散清色满人间




 

 

中秋吟
子清
金秋又月圆,长思一水间。
惟愿更精进,早迎恩师还。
桂华生广寒,花雨落碧天。
缤纷洒大道,清香入心田。
明月照千古,今夕最盈盈。
人间行大道,天气渐清明。
天上一飞镜,无声转古今。
对镜窥天地,悠悠照我心。
沧海又桑田,忧思在广寒。
仙子应无恨,人间换新天。
清光本无意,空惹千古愁。
绵绵似流水,悠悠载归舟。
一杯对明月,可曾照故人?
犹记当时约,寻他千百春。
当年明月在,万古一清辉。
溶溶出天际,为照故人归。
香茗入皓月,清风卷桂香。
神思到故国,仙韵共琼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天空,回想当年月下事 --中国国学网
八月十五中秋节 团圆节
天涯共此时--乡情紫云--余惠
易班
古人过的才叫中秋,我们顶多算是放假
解惑: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