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共情和同情,一字之差,决定了爱孩子的深度

今天文章有录音哦~

共情和同情 来自大J小D 07:36

今天想换个形式,文章开头有几个场景,也许就是你和孩子日常会进行的对话,想一下,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大家先投票,再继续看下面的文章哦。

这次投票的选项是大家对孩子说的第一句话,也就是我们第一时间回应孩子的态度。请大家不要过于纠结细节,按照你的直觉选择。

之所以做这样的一个投票,是因为最近自己看了一个小动画片,是Brene Brown在一次TED演讲时插播的。这部动画片很好地解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共情”。动画片很短,只有2分钟,大家可以先看一下。

下面这个中文版本把“共情”翻译成了“移情”,大家看的时候自动替换一下就好了。


这部动画片对我来说很触动,都在说教育孩子要共情,但到底什么是共情?很多时候,我们做父母的都是见不得孩子任何不好的情绪的,所以我们总是想要通过“共情”来让他们的负面情绪赶紧走来,让不开心的情况赶紧变好,甚至让孩子马上就能忘记正在经历的痛苦和挣扎。

动画片里的那个掉到地洞里的小狐狸,就好比我们正在难过发脾气的孩子(也可以是任何一个心情跌到低谷的成人),她非常无助在大声地说,“我被困住了,这里好黑,我完蛋了!”

黑熊看到后,爬下楼梯对狐狸说,“我知道呆在下面的感受,你不是一个人”。黑熊看似什么都没做,没有鼓励狐狸,没有评价狐狸,只是走到了狐狸所在的位置,告诉她,“嘿,我懂你,我也在这里呆过”。这就是共情,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人的感受,全然地接受他人地感受,并且不加任何评判。

与之相反的,我们可以看一下动画片里的那个鹿。他探着头看一脸狐狸,然后说,“哇,真糟糕,对吧!”。然后自己拿出了一块三明治,对狐狸说,“没事的,你想要来点三明治吗?”。

而最最差的所谓”共情“就是用“至少”,看似在宽慰对方想开一点,其实只是居高临下的同情。

-我流产了

-至少你还能怀孕

-我积木塔最上面那块积木总是放不上去

-至少你已经搭了很高了

-我比赛总是输

-至少上次你赢了啊

-我的儿子被辍学了

-至少你的女儿是个全A学生啊

如果我们是那个狐狸,毫无疑问,我们都会更喜欢黑熊。生活中我们遇到困境,我们最需要的有个人可以懂我们,而不是对我们说“至少”这样的鼓励,因为那句话背后的意思似乎在说,其实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你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可是,生活中,我们似乎时不时都在扮演鹿的角色,孩子发脾气了、难受了、沮丧了,孩子遇到的每一个负面情绪,我们都期望用正面的方式去鼓励他们振作起来,“没事的,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再努力一下,不要发脾气”,我们期望这样的“共情”后,孩子的负面情绪就会烟消云散了。

但就像Brene Brown在演讲里说的,反馈不能宽慰他人,只有连接才能宽慰他人。共情,看上去是那么简单,我相信当我们在看动画片时,我们都有自己的判断。但为什么,真正遇到事情时,我们却又这么难做到呢?

那是因为愿意真正像黑熊那样走到下面,陪着狐狸一样坐在黑暗里是很难的。我需要先和自己某些痛苦记忆发生联系,才能体会那种“被困住”的感受。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知道那种感受不好受,于是都会潜意识去逃避再次经历这样的感受。

归根到底,共情,就是我们需要有直面自己脆弱的能力,并且愿意和对方一起分享这份脆弱,陪伴他一起度过。可见,真正的共情是最能体现爱的深度的。

下一次当我们再要和孩子共情时,请记得走下来,和孩子一起“坐在黑暗里”。也许,我们并不一定同意孩子正在发生的情绪,但是那些情绪是真实的,那时的孩子就是陷入黑暗中的狐狸,他们需要的不是方法论的机械情绪命名,不是转移注意力的其他提议,更加不是想要解决问题的鼓励。

他们需要的就是我们静静地陪着他们坐在黑暗里,告诉他们,我看到了你的情绪,我懂你的情绪,因为我也曾经经历过,我愿意陪你一起慢慢度过这场情绪的风暴。

聆听不是为了回复,而是为了理解。只有被看到的孩子,才能和我们发生连接;而只有连接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P.S. 最后让我们一起再回头看看文章开头的那三个场景,希望我们都会有更好的选择,甚至可以有更加完善的第四个选项。这是个开放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我相信,看完这个动画片的我们,一定都能做的更好。

大J叨叨叨

昨天收到了一张给我设计的漫画,好喜欢好喜欢,第一时间就发到微博和朋友圈得瑟了,啊哈哈。我给老公看了,他第一句话就说,原来你的特点就是脖子长啊,现在他开始叫我“圆脸长颈鹿”了(捂脸~)。我的小助手还特地帮我找出来原型照片,漫画比实物更美,哈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输不起、半途而废、自我否定?父母怎么办?
「育儿」父母应当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做理智的父母
真的误会了,一输就发脾气的孩子不是“输不起”
《共情力》:想要翻出压力这座五指山,你必须拥有这项能力
52集儿童情商动画片《快乐心心》
当孩子有情绪时,我们该如何对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