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道周《书品论》注译

【按语】

   崇祯七年(1634),黄道周写下了《书品论》。像他这样一位书法成就极高的大家,开宗明义却说:“作书是学问中第七八乘事。”他从不以书法成就炫耀书坛,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他认为:第一,士大夫应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道德追求,书法只是一门技艺,他对王羲之因书法成就而埋没治国才能深为惋惜。第二,毛笔是古代中国人的书写工具,用毛笔写一手好字并非难事,像赵孟頫这样个人道德有瑕疵的书法家不值得推崇。第三,认为志向在技艺之上,“人读书先要问他所学何学,次要定他所志何志,然后渊澜经史,波及百氏。如写字画绢,乃鸿都小生孟浪所为。”黄道周始终把“经世致用”的正统观念当做人生第一目标,告诫后来人不要因为书法而丧失远大理想。

     黄道周评价了有代表性的书法家,列举了各种字体的特点,指出“大要少年长者都不可作草书。”接着对毛笔、纸张、墨锭、砚台进行介绍点评。一方面“每遇败素恶楮,罗列当前,泼墨涂鸦,真为市朝之挞。”强调心情和书写工具的作

用;另一方面又说:“不过随人携带笔楮研墨,因彼自得,吾不惮贱,吾为之役耳。”反映了黄道周看重精神而轻视外物的道德境界。工具对技艺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只有内心的精神世界才起决定作用。


【原文】 

     作书是学问中第七八乘事,切勿以此关心。王逸少品格在茂弘(1)、安石(2)之间,为雅好临池(3),声实俱掩。余素不喜此业,只谓钓弋(4)余能,少贱所该,投壶(5)骑射,反非所宜,若使心手余闲,不妨旁及。

     赵松雪(6)身为宗藩,希禄元廷,特以书画邀价艺林,后生少年,进取不高,往往以是脍灸前喆(7),犹循五鼎(8),以啜残羹,入闶门(9)而悬苴屦(10)也。余自归山来,作书不逮往时,而泛应益众,犹君山之笛(11),安道之琴(12),时时不拒耳。然自是著述意倦,讲论期疏,风日气调,笔研(13)具采,属致及之,似有波澜。每遇败素恶楮,罗列当前,泼墨涂鸦,真为市朝之挞。又自古俊流笔墨所存,皆可垂训。如右军书《乐毅论》(14)、《周府君碑》(15)、颜公《坐位帖》,尚有意义可寻,其余悠悠岂可传播?

   去年初得一帖,极是佳本,入手便临子敬洛神(16)、右军曹娥,至十数帖甚无要紧,何尝见刀剑窗几,圣迹神铭留至今日。近来子弟间有雅好,只看标题,不辩法意,间谈法意不寻文义。虽把笔握管,俛仰(17)可观,自反(18)身心有何干涉?某廷试时,亦尝竭力字规,剜心墨矩。撤榜之后,阁中寻卷,全篇之中分为数段,或亦嗜痂(19),以文义见私,大约风尘,何关出处?人读书先要问他所学何学?次要定他所志何志?然后渊澜经史,波及百氏,如写字画绢,乃鸿都(20)小生孟浪所为,岂宜以此溷于长者?必不得巳,如今日新诗初成,抑如曩时,长篇间就,倩手无人,滥草难读,笔精墨良值于几案,如逢山水时重游之耳。雅尚之伦,便当寻其意义,别其体况,安能阉然食汁腐毫(21)?与梁鹄(22)、皇象(23)之俦,比骊齐辙乎?


 【注释】

  (1)茂弘:王导(276~339),字茂弘,小名阿龙,晋朝琅砑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时著名政治家、书法家。扬州刺史、丞相。

  (2)安石:谢安(320~385),字安石,号东山,浙江绍兴人,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东晋政治家,军事家。

  (3)临池:指刻苦练习书法。晋·卫恒《四体书势》云:“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

  (4)钓弋:钓鱼和射鸟。明·文徵明《重修兰亭记》:“史称其清真任率,钓弋自娱,亦言其迹云耳。”

  (5)投壶:投壶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也是修身养性的礼仪活动。

  (6)赵松雪(1254~1322):即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7)喆:同“哲”,意为有智慧,聪明的人。

  (8)五鼎:古代行祭礼时,大夫用五个鼎,分别盛羊、豕、肤(切肉)、鱼、腊五种供品。三鼎、五鼎是士礼和卿大夫礼的分别。

  (9)闶(kāng)门:高大的门庭。唐·刘禹锡《论书》:“今夫考居室,必以闶门丰屋为美,笥衣裳必以文章鲜泽为甲。”

  (10)苴屦:草鞋。《汉书》:“冠虽敝不以苴履。”段玉裁注:“今时所谓履者,自汉以前皆名屦。”

  (11)君山之笛:指湖南君山的斑竹制作的笛子,亦称湘妃竹笛。

  (12)安道之琴:典出“戴逵破琴”比喻不趋奉权贵。晋朝戴逵,字安道。少时即博学,能琴善画,多才多艺。他的性格高洁,不喜欢鄙俗世务,常以鼓琴作书自娱。有太宰、武陵王司马晞听说戴逵善于鼓琴,派人召见他,逵当着使者把琴摔破,说:“戴安道不是王门伶人!”

  (13)笔研:笔和砚。指文墨书写之事。

  (14)《乐毅论》:系王羲之小楷法帖,创作于永和四年(348)。《乐毅论》为三国时期夏侯玄所撰,是一篇论述战国时期燕国名将乐毅征战主事的文章。王羲之抄写这篇书迹送给儿子王献之。原迹久已不存,有《越州石氏帖》、《玉烟堂帖》、《快雪堂帖》等众多刻本传世。

  (15)《周府君碑》:平西将军周府君碑现存江苏宜兴周孝侯庙,碑上题款标明由西晋文学家陆机撰文,右军将军王羲之书,唐元和六年义兴县令陈从谏重立。周孝侯,周处(242~297),字子隐,晋朝阳羡人。赠平西将军,谥号孝。

  (16)子敬洛神:王献之的传世名作《洛神赋十三行》,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王献之(344~386),字子敬,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书圣王羲之第七子。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

  (17)俛仰:低头抬头。《墨子·节用中》:“俛仰周游威仪之礼,圣王弗为。”

  (18)自反:自己反省。《东周列国志》:“贤侯不知其非义,师徒下临敝邑。自反并无得罪,惟贤侯同声乱贼之诛,勿伤唇齿之谊。敝邑幸甚!”

(19)嗜痂:怪僻的嗜好。《宋书·刘邕传》:“邕所至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尝诣孟灵休,灵休先患灸疮,疮痂落牀上,因取食之。灵休大惊。答曰:‘性之所嗜。’”

  (20)鸿都:指鸿都门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所文学艺术大学,设置于东汉灵帝时。鸿都小生指代文人墨客。

  (21)腐毫:行文迟巧、笔毫为枯之典实。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相如含笔而腐毫, 扬雄辍翰而惊梦。”

  (22)梁鹄:生卒年不详,字孟皇,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人,东汉末年至曹魏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少好书,受法于师宜官,以善八分书知名。初举孝廉为郎。光和元年(178),入鸿都门学,出任凉州刺史,后入朝提升为尚书。

  (23)皇象:字休明,三国时期吴国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官至侍中、青州刺史。善八分,小篆,尤善章草。其章草妙入神品,时有书圣之称。


 【译文】

  写书法是学问当中第七八等的事情,切不要对此过于关注。王羲之的治国才能在王导和谢安之间,因为喜欢书法,名声和成就全被(书法成就)掩盖。我一向不提倡痴迷书法,认为钓鱼射鸟的业余爱好,年轻贫贱时可以去做,投壶礼仪和骑射武艺,反而不适宜,如果有闲暇的时间和过剩的精力,不妨涉及一些书法练习。

  赵孟頫身为宋朝的皇室,享受元朝的高官厚禄,却以书法和绘画在艺坛获取崇高地位。有些少年后生,境界不高,往往用这种现象称颂前代哲人。他们还以为在遵循五鼎之礼,其实是喝着人家的残羹剩汤,希望进入高贵的门庭,而扔掉自己的草鞋(忘记了自身的草根身份)。我从归隐家乡以来,练习书法没有以前认真,却多方应酬满足众人的要求,就像君山的笛子,戴安道的乐琴,从不拒绝别人的请求。然而,在写作神情疲倦、讲课不多的时候,又正好是风和日丽的日子,毛笔和砚台品质精良,那么(兴致所至)挥毫书写就会得心应手,好像波浪翻卷一样。每次遇到不好的绢帛或劣质的纸张,平铺在面前,如果此时胡乱泼墨涂鸦,真的会被朝野人士声讨指责。自古以来,杰出人物

作用,如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和《周府君碑》,颜真卿的《坐位帖》,还是很有价值可以探寻的,其余的泛泛之作怎么能传播呢?

     去年年初得到一份字帖,是非常好的版本,拿到手便临摹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王羲之的《曹娥碑》,(像这样的好帖)临摹十多帖也没有关系,何曾见到当年刀枪剑戟、窗明几净的生活场景、又何曾想到那些神圣的笔迹和铭刻会留到今天呢?近来弟子之中有的有雅好,只看标题,不分析笔法的本意,或者谈到笔法的本意,也不去寻找内容义理。虽然手握毛笔,俯仰之间应当深思,反省对自己有何启示?

  我参加廷试答卷的时候,也曾经尽力规范字体,认真按照规矩书写。揭榜以后,到馆阁中寻找试卷,全篇当中分为几段,有的有些怪异,从内容看到自己的缺点,大约因为仕途俗务,哪里能关注书法的渊源?人们读书先要问他所学的是什么学问,其次要确定他的志向是什么?然后博览经史,吸收百家之长,好像写字作画,是文人墨客的率性行为,怎么能够以此亵渎长者?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就像现在刚刚写好的诗歌,或者像从前,长篇大作一下子写好了,却无法请人代笔,自己丑陋的草稿难于阅读,然而精良的毛笔和优质的墨块就放在书桌上,应当像遇到好山水而重游一次,(再抄写一遍)。文章风雅高尚之论,应当寻求它的意义,鉴别其内容概况,怎么能够贸然使用劣笔蘸墨而行文迟钝,和梁鹄、皇象之辈并列齐驱呢?


【原文】

      老大人著些子清课,便与孩子一般,学问人著些子伎俩,便与工匠无别。然就此中有可引人入道处,亦不妨同说一番,正是遇小物时通大道也。

     凡辨法书(1),以仓颉大篆第一,籀书(2)次之,小篆为下。隶书石经(3)、三经(4)劫火(5),今所存者,皆唐人补作,无复古法。

     孔庙祀碑亦算首,所书不出锺手。楷法初带八分(6),以章草(7)《急就》(8)中端的(9)者为准。《曹孝女碑》有一二处似《急就》,只此通于古今,余或远于同文耳。真楷只有右军《宣示》、《季直》、《墓田》(10),诸俱不可法,但要得其大意,足汰诸纤靡也。

     草书以欧阳询初集右军《千文》(11)为第一,怀素最下。大要少年长者都不可作草书,司马君实(12)、程伯子(13)最得大法。章草魏晋以下无复佳者。张廙、陆云(14)所存不多,时人唯有云间周思兼(15)备臻妙诣,今久不可得。吾乡谢公屿章草亦足名家,晋江黄大司马(16)时亦为之。然多葛龚(17),不尽合手。

     八分以文征君第一,王百谷(18)学《荐福》(19),备得大旨,惜其态多,施于八分,却清截遒媚,亦不易得。今时唯南太史中干,意度(20)极佳,能加损小篆,自为行幅。

     行草近推王觉斯(21),觉斯方盛年,看其五十,自化如欲,骨力嶙峋,筋月辅茂,俛仰操纵,俱不繇人。抹蔡掩苏,望王逾羊(22),宜无如倪鸿宝者,但今肘力正掉,著气太浑,人从未解其妙耳。

     刘殿(23)撰书圆秀,与董宗伯(24)同风,此亦秋河家果庭所玩,前辈盛推。黄平倩(25)、邢子愿(26)两公不作真楷,不得备论。刘鱼仲(27)诸体备有源澜,近颇泛滥。然在法乘中骨相行藏,只有肥瘦。肥者右军之师李卫,瘦者率更(28)之变右军,除此两途,别无正法,不旁及也。

     古者男子四射(29)六御,则弓矢轮辕,轻重曲直,皆须别察,使其微至。今既舍射御,以专法书,则笔墨研楮,势难辍论。某生平书不择笔,则楮墨研素都所不辨。然值人求书,怀诸薄劣,大作碍人,今别书诸条,以待未应。纸以延汀藤角(30)极精坚者第一,铅山本纸称毛边,中有罗文者第二,会稽藤料公文纸第三,余杭细领绢第四,余不中书。四川薛笺(31)无色者颇中书,高丽纸粗硬糊窗校本之用,不可书也。大书以会稽藤料方丈成幅者为佳。

 

【注释】

  (1)法书:又称法帖,学习书法可以作为楷模的范本。以及对古代名家墨迹的敬称,或以此誉称表达对书法作者的尊重之意。

  (2)籀(zhòu)书:古汉字中一种书体的名称。又称籀文或大篆。为周宣王史官史籀所创,春秋战国时期行于秦国,字体与秦篆相近。 

  (3)隶书石经:指《熹平石经》,刻于东汉灵帝熹平四年(175)至东汉光和六年(183),由蔡邕主持刻制,将儒学经典《周易》、《尚书》、《鲁诗》、《仪礼》、《公羊传》、《论语》、《春秋》刻石建于太学,隶书体,是中国历史上刊刻最早的一部石经,后因战乱毁坏。

  (4)三经:儒家的三部经书。指《易》、《诗》、《春秋》。《汉书·五行志下之下》:“是故圣人重之,载于三经。”颜师古注:“谓《易》、《诗》、《春秋》。”

  (5)劫火:大三灾之一,即坏劫时所发生的大火灾,烧到初禅天,一切都变成灰烬。指凤凰涅磐,浴火重生。佛经上说,在旧世界崩溃的“坏劫”之末,将发生“大三灾”,即火灾、水灾和风灾。

  (6)八分: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又称楷隶,指东汉中期出现的新体隶书。字形方正,有规整的波势、挑法,横划起笔顿抑,终端上扬,所谓“蚕头”、“燕尾”。这种书体

庄严典雅。汉灵帝熹平四年(175)蔡邕书写 7种经书,刻石立于太学,成为东汉晚期的标准书体。隶书从此向真书过渡,汉字的方块形象,也就由八分书奠定了基础。

  (7)章草:是书法的传统书体之一,即早期的草书,始于秦汉年间,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的标准草书。章草是“今草”的前身,与“今草”的区别主要是保留隶书笔法的形迹,上下字独立而基本不连写。

  (8)急就:即《急就章》,又名《急就篇》,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作。全文共一千三百九十四字,洋洋大观,无一复字,为童蒙识字之书,文词雅奥,非他蒙学诸书可及。

  (9)端的:始末、底细、底本。宋·柳永《征部乐》词:“凭谁去花衢觅,细说此中端的。”

  (10)宣示、季直、墓田:指钟繇的小楷字帖《宣示表》《荐季直表》《墓田丙舍帖》。

  (11)《千文》:原名为《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南朝梁(502~549)周兴嗣所作的一首长韵文。它是一篇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文章。据说是梁武帝取了王羲之写的一千个字体,令其亲人练习书法,而后觉得杂乱无章,于是又命周兴嗣(470~521)编为一篇文章。千字文是用来教授儿童基本汉字之重要啓蒙读物,和《三字经》、《百家姓》合称“三百千”。同时在汉字文化圈各国也受到重视。

  (12)司马君实:即司马光。

  (13)程伯子:程颢(hào)(1032~1085),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和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河南洛阳人。张廙,生平事迹不详。

  (14)张廙、陆云:西晋文学家、书法家。陆云(262~303),字士龙,吴郡吴县(苏州)人,东吴丞相陆逊之孙,东吴大司马陆抗第五子。张廙,不详其生平。

  (15)周思兼:字叔夜,号莱峰,华亭(上海市)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官至广西提学副使。私谥贞靖先生。善行草,工小画。卒年七十四。

  (16)黄大司马:黄景昉(1596~1662),福建晋江东石人,字太稚,号东崖。天启五年(1625)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17)葛龚:字元甫,生卒年不详,东汉和帝时官员,以善于写文章著名,是当时的公文高手。他的文章被当做范文,经常被人抄袭。有人抄袭他的文章,把葛龚名字也照抄上去了,被当笑话嘲笑了一千多年。这件事被唐代的刘知几记载在《史通·因习》里:“遂盗葛龚所作而进之。既具录他文,不知改易名姓。时人谓之曰:‘作奏虽工,宜去葛龚。’及邯郸氏撰《笑林》,载之以为口实。”

  (18)王百谷:王穉登(1535~1612),字伯谷,号松坛道士,苏州长洲 (今江苏苏州)人。明朝后期文学家、诗人、书法家。

  (19)荐福:即《荐福碑》,元代马致远作。写穷秀才张镐历尽千辛万苦才得以中状元的故事。

  (20)意度:指艺术作品的意境与风格。唐·皎然《诗式·诗有四深》:“意度盘礴,由深於作用。”南太史:不详其人。

  (21)王觉斯:王铎(1592~1652),明末清初贰臣、书画大家。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号嵩樵, 孟津(今河南孟津)人。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入翰林院庶吉士,

累擢礼部尚书。崇祯十六年(1643年),王铎为东阁大学士。1644年满清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

  (22)抹蔡掩苏,望王逾羊:除去蔡襄,遮盖苏轼,瞻望王献之,超过羊欣。羊欣(370~442),南朝宋时泰山郡南城县人。王献之外甥,著名书法家。当时有谚语称:“买王得羊,不失所望。”

  (23)刘殿:不详其人。下文“秋河”亦不详所指。

  (24)董宗伯: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25)黄平倩:名辉(1559~1621),字平倩,四川南充人。万历十七年进士,任翰林院编修,迁右春坊右中允,为皇长子讲官,升少詹事兼侍读学士,卒于官。

  (26)邢子愿:邢侗(1551~1612),字子愿,号知吾,临邑县(今属山东德州)人。万历二年进士,官至陕西太仆寺少卿。善画,能诗文,工书,书法为海内外所珍视。与董其昌、米万钟、张瑞图并称“晚明四大家”。

  (27)刘履丁:字渔仲,福建漳浦人。黄道周畏友,书画精绝。

  (28)率更:指唐代书法家欧阳询。他曾任率更令,故称。

  (29)四射:古代四种射礼。即大射,宾射,燕射和乡射。见清孙希旦集解《礼记·射义》。

  (30)藤角:藤角纸,古时用藤皮造的纸,产于浙江剡溪 、馀杭等地。

  (31)薛笺:薛涛(唐朝女诗人)设计的笺纸,是一种便于写诗、长宽适度的笺。薛涛名笺有十种颜色: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残云。

 

【译文】

     尊贵的长者开一些清谈的课程,便是和孩子一样,有学问的人们有一些书法技能,便是和工匠没有区别。但是这当中要有引人领悟道理的地方,也不妨一起说一说,这也体现了细小之处见大道理。

     凡鉴别书法名帖,以仓颉的大篆为第一,籀书为第二,小篆较差。《熹平石经》和儒家三部经典历尽劫难,现在所保存下来的,都是唐人补作,不再体现古代的创作方法。孔庙祭祀碑也算是最早的,碑文虽是楷书,但不是钟繇手笔。最初的楷书带有隶书痕迹,以早期草书《急就章》的底本作为标准,《曹孝女碑》有一二处像《急就章》,只有这里古今相通,其余的都远逊于同一种文字。正楷只有王羲之的《宣示表》《荐季直表》《墓田丙舍帖》,其他都不可仿效,但要得到它们的要点,就足以淘汰细巧华丽的毛病。

草书以欧阳询早期汇集王羲之的《千字文》为第一,怀素的草书最下品。大体上少年和长者都不可以写草书,司马光、程颢最能得到要旨。早期的草书从魏晋以下再也没有佳作,张廙、陆云的作品传世不多,同时代的人还有云间府的周思兼,具备高妙造诣,现在已经很久得不到了。我家乡谢公屿的章草也足以称为名家,晋江黄景昉有时也写。但是多数人就像抄袭葛龚一样,写得不太顺手。隶书以文征明为第一,王穉登学习《荐福碑》,深得要义,可惜其形态多变。他虽用隶书书写,还是呈现出刚劲和优美,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现在只有南太史的书法苍劲有力,意境和风格很好,可以对小篆自行加减笔划,使之自行成幅。

  行草现在首推王铎,王铎正当盛年,看他才五十岁,他的字自行变化就像欲望表达,字骨笔力嶙峋,筋肉并茂,俯仰之间挥洒自如,都不受人影响。除去蔡襄,遮盖苏轼,瞻望王献之,超过羊欣,应该没有人比得上倪元璐,但是现在他的臂力正减弱,渲染气氛较多,人们还不能理解其中的奥妙。

  刘殿书法圆秀,和董其昌同样风格,这也是秋河家果园中所玩味研究的,前辈们都很推崇。黄平倩、邢子愿两位老先生不写正楷,就不准备评论。刘履丁各种字体都有渊源,近来颇为随意。然而书法的结构和出处,只有肥瘦之分,肥的是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瘦的是欧阳询对王羲之的变化,除了这两方面,没有正确方法,就不涉及了。

     古代男子需要学习四种射礼和六方面技艺,弓箭、车轮、辕木的轻重曲直,都需要认真观察,达到精细程度。现在既然舍去射礼和相关技艺,而专门研究字帖,那么笔墨纸张,就不能不讨论了。我生平写字没有选择

毛笔,因此纸张墨锭砚台也都没有很好研究。可是若碰到有人求字,我只有这些普通的纸墨砚台,作品就会对不起别人,现在只好预先书写几条,以应付不时之需。纸张以延平(南平)、汀州(长汀)的藤角纸,质地精良坚韧的为第一,江西铅山县的纸为毛边纸,当中有罗纹的为第二,浙江绍兴的藤皮公文纸为第三,余杭细领绢为第四,其他的不适合书写。四川薛笺没有颜色的适合书写,高丽纸粗硬,糊窗和校对版本之用,不可以书写。写大字以绍兴藤皮纸一丈见方的大幅最好。


【原文】

      笔法极难齐,如初唐人虞薛欧褚(1),所用异笔,大率不出右军之旧,须圆健尖齐束胶,甚坚握甚小,比来缙绅不书小楷,长安贵人四行一札。黄平倩而下,至米友石(2)皆用白羊毫,王百谷用白羊毫,间以麻芋,董宗伯时亦用之,此皆大书,寸咫而上。古人天子书与群公,一札十行,如此笔墨岂足贵乎。

       陈雪滩(3)书仿赵松雪,笔亦用白羊毫,殊不称也。近湖州有大小纯毫,皆裁狐免,俱佳但难多致耳。

     时墨仿古多佳,无甚坚者。南中旧藏时有坚墨,施于京师,括风凝寒,动成龟坼,要其大体,以玄亮清深为本。桑林里旧匠叶玄卿(4)第一,程君房(5)精锭细墨第二,方于鲁(6)旧墨色陈,新墨浓脆,贵人所需非文韬之使也,要当见其佳耳。

     研材自以端坑子石(7)第一,坑中子石,勿别上下,或以水底久濡,出而反燥,或以上岩函土,出而反润。但是子石则含孕最固,光细发墨,便足收耳。徽材亦多佳者,而子石殊少,近楚随以西,亦多琢朴,徒取星晕,无关玄理,大约此翁耐久,久则难变也,无须探讨耳。

     吾生平不料理此事,在仕途翰苑中,十余年未尝收人一砚。壬戌岁予初选馆,莆中林湖长贻余一砚,莆为砚薮,林又名士,将行识别,予竟以无故取人所珍,追至彰义(8)还之。甲子既散馆,有清客(9)朱振渠来贻一砚,外环青石,撰为海燕、葡萄,中涵马汗(10),周如镜许,欲还之而其人巳去。比归山,竞封付长班(11),不携也。数月前入郡,值周岩父乃郎过故持一砚,作两环肉好相,亚文如玄,中背倒勒万岁两字,云是宣和(12)内物,岩父所遗,存识故知,然亦心载,未敢终须也。凡自身外悉为长道,如我心中宝藏无量,用其长者不光,非其宝者不良,不过随人携带笔楮研墨,因彼自得,吾不惮贱,吾为之役耳。阅物渐多,所识非浅,聊复广此,以证来人。

 (清·陈寿祺《黄漳浦集》卷十四, 379-381)


【注释】

    (1)虞薛欧褚:指初唐的四大书法家虞世南、薛稷、欧阳询、褚遂良。

  (2)米友石:米万钟(1570~1628),明代书画家。字仲诏、子愿,号友石。陕西安化(今甘肃庆阳市庆城县)人,徙居北京,米芾后裔。官太仆寺少卿,江西按察使等职。

  (3)陈雪滩:陈盟,字无盟,号鹤滩,雪公,四川富顺县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任检讨、国子监司业。罢官后居南京。陈盟长于治史兼工书法,名重于时,黄道周称他书艺上迫赵孟頫。福王在南京立国,被起用任讲读、吏部有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加礼部尚书。清军占领南京后,遂遁人空门为僧,释名法藏,号雪公。

  (4)叶玄卿:明代制墨家,别号如道人,又署苍苍室,休宁人。他制作的很多墨品,如“华山图”、“百顺图”等都有传世。

  (5)程君房:明代制墨家,名大约,以字行,又字幼博,号筱野。新安(今在安徽)人。生卒年不详,活跃于万历年间。

  (6)方于鲁:万历时著名制墨家。生卒不详,安徽歙县人。本名大滶,以字行,后改字建元。方于鲁本是程家制墨工人,得程君房墨法。为明代制墨业“歙派”代表人物。

  (7)端坑子石:砚石出产在广东省肇庆市东部的烂柯山和肇庆市七星岩北面。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端砚若佳,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故古人有'呵气研墨'之说。

  (8)彰义:即广安门,又叫彰义门。老北京唯一向西开的城门,过去南方各省陆路进京必经之。1956年由于年久失修和城市道路建设已被拆除。

  (9)清客:指传统中国在富贵场中帮闲凑趣的知识分子。旧时读书人,或因世风浇漓,或因命运多舛,为稻梁谋为妻孥计,才具不显,又傲岸不能彻底的,就只好依附豪门,打秋风,充串客,以闲情逸趣取悦财势,为主人东家脸上贴金。

  (10)马汗:马流汗为白色,呈泡沫状。

  (11)长班:官员身边随时听使唤的仆人。又称长随,旧时京官的随身仆从。

  (12)宣和:1119年至1125年,是宋徽宗的最后一个年号。

 

【译文】

    笔法很难统一,比如初唐的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所用不同的笔,大体上不会超出王羲之所用的范围,笔必须圆健、尖齐、紧密,小而结实,适合把握。近来官员不写小楷,京城达官贵人四行一札。自黄辉以来,到米万钟都用白羊毫,王穉登也用白羊毫,兼用麻芋,董其昌有时也用,这都是写大字,字体在寸尺以上。古代天子写给大臣,一札十行,这样的笔墨难道会珍贵吗?

     陈盟的书法模仿赵孟頫,也用白羊毫,实在不相称。近来湖州有大小的纯毫毛笔,都选自狐兔,质量很好,但数量不多。

     现在的墨锭仿古多数不错,没有特别坚硬的。南方以前收藏的有坚墨,

在京城使用,北风严寒,容易龟裂,大体上对用墨的要求,以黑亮清深为原则。桑林里旧匠叶玄卿的原墨为第一,程君房精锭细墨为第二,方于鲁旧墨色陈,新墨浓郁清脆,贵人们所需要并非文坛的用途,要能够分辨墨的优点。

     砚材以端砚为第一,端坑的石材,不要分别上下,有的在水中久泡,出水后反而干燥,有的上等石材在泥土中,挖出来反而温润。但是只要石材孕育稳定,细腻发墨,就值得收藏。徽州也有许多佳品,但是好的石材少。近来楚地随州以西,也有许多可以雕琢的石材,只能从色泽取材,和机理无关。大约这个东西需要时间长,久了就不容易变化,这不需要讨论。

     我平生不打理这种事情,在官场之中,十多年来,不曾收人一个砚台。1622年我进入翰林院学习,莆田林湖长送我一方砚台,莆田为砚台收藏之地,林湖长又是名士,临走时留给我做纪念,我认为不能没有缘故夺人所爱,所以,追到广安门送还给他。1624年从翰林院结业,有清客朱振渠送我一方砚台,外面环绕青石,雕刻海燕、葡萄,中间有温润的乳白颜色,和铜镜一样大小,想要还给他,但是他已经走了。辞职回漳浦时,特地将这块名砚封存起来托付给仆人,请其有机会归还砚台主人。几个月前到漳州,周岩父的儿子来拜访,带一砚台来,有两环肉色非常好看,黑色纹路,砚台背面勒“万岁”两字,说是宣和时期宫内使用的东西,是父亲的遗物,保存下来送给识货的老朋友,我虽然内心喜欢,但还是不敢接受他的好意。凡是自身以外的的东西都蕴含着深邃道理,犹如我的心中宝藏无数,单单使用它的长处不够光彩,埋没宝物作用也不够好。我只不过和别人一样使用纸笔墨砚,因为宝物的缘故而自我感觉良好,我不担心(因为没有宝物而被人认为)低贱,我只是替它服务而已。阅历逐渐增加,见识不再浅薄,姑且这样推论,以此告诉后来者。





铜山古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值得收藏! --史上最著名的68位书法家及代表作(下)
明代最有创造力的书法家黄道周,浓墨枯笔英气逼人,尽显忠烈本色
书法 是先练习隶书好,还是楷书好?
张芝(东汉书法家,有“草圣”之称)
书法家的故事
书谱讲解----1--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