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载“知论”探析
            摘 要:张载的“知”可以分为见闻之知、德性所知、诚明所知。张载虽然认为德性所知不始于见闻,但张载并未否定见闻之知对德性所知的“启之之要”之功。从探索张载知论的理论来源入手,进而辨析见闻之知、德性所知、诚明所知的关系,以及张载知论的理论意义,从而力图使张载知论清晰化。
  关键词:张载;见闻之知;德性所知;诚明所知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206-02
  张载的“知”分为见闻之知、德性所知、诚明所知。那么这三种“知”的理论来源来自哪里?张载“知”论中的见闻之知、德性所知、诚明所知三者关系如何?以及张载“知”论的理论意义是本文要着重解决的问题,现就具体论证如下:
  一、张载“知”论的理论来源
  张载之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宋史・张载传》)。那么张载知论的提出是否与《论语》、《孟子》有关呢?
  1.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篇》)在这里,孔子把人分为生而知之者、学而之知者、困而学之者、困而不学者。紧接着孔子又把他自己归结为“学而知之者”,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篇》)同时,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述而篇》)显而易见,孔子认为他的知识是在多闻、多见的基础上,“择其善”、“识之”而得来。可见,孔子对“闻”、“见”的重视。此处也可见孔子对“闻”、“见”也有个“择”的过程。因为并非所有的“闻”与“见”,都会对其德性的形成具有辅助作用。
  2.《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由此可见,舜“闻一善言,见一善行”之“闻”、“见”,对其德性的形成具有辅助作用。需要强调的是,舜所“闻”、所“见”的只有是“善言”、“善行”时,才会对舜的德性形成具有辅助作用。另外《孟子・告子上》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这里孟子认为“小体”等耳目之官不能思,当与外物接触时,便会受到遮蔽;而大体指心,心可以思,能发现“天之所与我”的仁义礼智。在这里,孟子看到“见”、“闻”的局限性,从而需要“尽心”、“知性”、“知天”,发挥心“思”的功能,以弥补“见”、“闻”之不足。
  3.“见闻之知”与“德性所知”理论的提出,与张载的排佛心态有关。张载说:“释氏不知天命而以心法起灭天地,以小缘大,以末缘本,其不能穷而谓之幻妄,真所谓疑冰者与。”(《大心篇》)此处可见张载批判佛教对天地世界的否弃,张载认为佛教以闻见识心,实为夏虫疑冰。张载又说:“释氏妄意天性而不知范围天用,反以六根之微因缘天地。明不能尽,则污天地日月为幻妄,蔽其用于一身之心,溺其志于虚空之大。”(《大心篇》)这里,张载将佛教的宇宙论视为“以六根之微因缘天地”,批评佛教“污天地日月为幻妄”的闻见心法。张载认为“见闻之知”有局限,所以需要以“德性所知”弥补“见闻之知”的不足。
  二、见闻之知与德性所知的关系
  1.见闻之知与德性所知的区别。张载说:“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见闻之知,乃物交所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大心篇》)张载认为见闻之知乃物交所知,即人的感觉器官与外界事物结合得来的一种知识。他说:“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太和篇》)“感亦须待有物,有物则有感,无物则何所感。”(《张子语录上》)可见,见闻之知来源于对外在客观对象的感知。
  “大心体物”、“合内外于耳目之外”是德性所知的获得方式。张载说:“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大心篇》)“人谓己有知,由耳目有受也;人之有受,有内外之合也。知合内外于耳目之外,则其知也过人远矣。”(《大心篇》)张载在《经学理窟・学大原下》又说:“人当平物我,合内外,如是以身鉴物便偏见,以天理中鉴则人与己皆见;执此镜在此,但可鉴彼,于己莫能见也,以镜居中则尽照。”由此可见,以“合内外于耳目之外”、“天理中鉴”获得的知识就是“德性所知”。
  2.见闻之知与德性所知的联系。张载说:“天之明莫大于日,故有目接之,不知其几万里之高也;天之声莫大于雷霆,故有耳属之,莫知其几万里之远也;天之御莫大于太虚,故心知廓之,莫究其极也。人病其以耳目见闻累其心,而不务尽其心,故思尽其心者,必知心之所从来而后能。”(《大心篇》)正是由于见闻之知有局限,所以这才形成以德行“合内外”的需要。正是由于见闻之知有局限,所以张载贬其为“闻见小知”。但同时见闻之知对德性所知的形成有辅助作用,为其“启之之要”。张载说“耳目虽为性累,然合内外之德,知其为启之之要”(《大心篇》)。他又说:“闻见不足以尽物,然又须要他。耳目不得则是木石,要他便合得内外之道,若不闻不见又何验?”(《张子语录上》)虽然“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但是见闻之知与德行所知不可偏废,应该重视见闻之知对德性所知的辅助作用,用德性所知来弥补见闻之知的不足。
  三、诚明所知与德性所知的关系
  1.诚明所知与德性所知的区别。二者的获得途径不同。“大心体物”、“合内外于耳目之外”是德性所知的获得方式,前面已讲,此处略去。张载说:“天良能本吾良能,顾为有我所丧尔。”(《诚明篇》)张载认为:“民虽至愚无知,昏而不明,至于事不干碍处则自是公明。”即使是愚昧无知的老百姓其心也是“自是公明”,只是“惟于私己昏而不明”,“人常脱去几身则自明。”(《经学理窟・学大原下》)总之,破除“有我”、“私己”、脱去“己身”,就可以“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大心篇》)。因为孔子将人分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困而不学者。张载认为圣人就是生而知之者,具有良知良能。张载把道德修养功夫的实践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学者、大人、圣人。他说:“由学者至颜子一节,有颜子至仲尼一节,是至难进也,二节犹二关。”(《经学理窟・义理》)这里颜子代表大人,仲尼代表圣人,达到大人的境界与达到圣人的境界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见闻之知是常人、学者、大人、圣人都具有的,德性所知是学者、大人、圣人所具有的,诚明所知只有圣人才具有。张载说:“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非闻见小知而已。”(《诚明篇》)又说:“圣不可知,乃天德良能;立心求之,则不可得而知之,圣不可知谓神。”(《神化篇》)在张载看来诚明所知只有圣人才有,是圣人之性所固有的,但圣人之性却是长期学问修养的结果。张载说:“天人异用,不足以言诚;天人异知,不足以尽明。所谓诚明者,性与天道,不见乎小大之别也。”(《诚明篇》)他又说:“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可见,诚明所知的来源还是内外合一,只不过诚明所知是圣人实现了性与天道的合一而已。可见,诚明所知是学者、大人所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而非单纯的经验知识。   2.德性所知与诚明所知的联系。张载说:“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使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乾称篇》)“明”就是懂得“一天人,合内外”的道理,“诚”就是懂得这种道理并实现这种境界。德性所知与诚明所知二者虽然都基于主体的道德自觉,但程度不同。德性所知是“由明致诚”,由懂得这种道理而实现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诚明所知是“由诚致明”,有了这种境界,因而宣扬这种道理。诚明所知是知的最高境界,它超越经验层面和道德层面最终实现“一天人、合内外”的境界。
  总之,在张载看来,“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是在合内外的基础上产生的经验知识。但是“见闻之知”有局限性,而且还易为私欲所遮蔽,所以张载贬“见闻之知”为“闻见小知”。然而,“见闻之知”、“合内外”、“启之之要”之功不可忽视,“见闻之知”对“德性所知”的形成有辅助作用。德性所知正是在克服见、闻的局限性,运用“心”这个思维器官,“大心体物”、“合内外于耳目之外”,获得道德层面的知。这只是懂得了“一天人、合内外”的道理,只属于大人的阶段。德性所知仍需“自明诚”,由懂得这种道理,“穷神知化”、“德盛仁熟”,最终实现诚明所知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
  四、张载“知论”的理论意义
  张载将知划分为见闻之知、德性所知、诚明所知,对以后的理学家产生了重要影响。张载说:“不尊德性,则学问从而不道;不致广大,则精微无所立其诚;不极高明,则择乎中庸失时措之宜矣。”(《中正篇》)从此意义上讲,他开启了宋儒“尊德性”与“道问学”之辩的先河。程颐进一步把“见闻之知”与“德行之知”彻底区分开来。“闻见之知,非德性之知。物交物则知之,非内也,今之所谓博物多能者是也。德性之知,不假闻见。”(《二程集・伊川先生语十一》)张载说:“德性所知,不萌于闻见。”(《大心篇》)但同时他又说:“耳目虽为性累,然合内外之德,知其为启之之要也。”(《大心篇》)而程颐改“萌”字为“假”字,如果把“假”字理解为“凭借、依据”的意思,那么程颐是说“德性之知”自始至终都与“闻见之知”无关。可见,张载虽然认为德性所知不始于见闻,但张载并未否定见闻之知对德性所知的“启之之要”之功。因此,此后的朱、陆之争,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都与此问题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章锡琛.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4]王孝鱼.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朱建民.张载思想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
  [6]丁为祥.虚气相即――张载哲学体系及其定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7]程宜山.关于张载的“德性所知”与“诚明所知”[J].哲学研究,1985,(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5626864.ht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阳明心学孟子张载对良知的理解(1)
张子正蒙注 | 卷四 | 王夫之著 |
范浚《耳目箴》求知治学三境界
我们有些什么样的知识?
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