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聊红楼梦的实际内容
userphoto

2023.08.14 山东

关注

按:作者是我八十年代老领导,当时莫干山会议浙江方面的主要组织者。


红楼梦是一部用假语隐言写的书,因此书中直接叙述的故事不是该书的实际内容,其隐含的内容需要分析方可知晓。

红楼梦小说的主人公是贾宝玉,理解红楼梦的实际内容可从解析贾宝玉这个人物入手。

该书一开始就叙述这部书的由来,说此书是刻写在一块石头上的故事,而故事则是石头亲身经历的事情。后由空空道人抄录下来,孔梅溪改名风月宝鉴,曹雪芹修编更名为金陵十二钗。

1、作者写的乃是皇权的故事

这就是说,红楼梦写的是一块石头经历的故事。

那石头是什么呢?第一回叙述说它本是女媧补天剩下未用的一块石头,后幻形为上界的神瑛侍者,对上界的一株仙草有浇灌之恩,二者间有未了情缘。因此,由渺茫道士和尙将其变成一小块美玉,並在其上刻下文字,与那株仙草一同携带到人间的温柔富贵之乡。

接下来,在冷子兴对贾雨村演说荣国府时,用冷、贾二人的口说出被和尙道士带到温柔富贵之乡的玉石和仙草,转变成荣国府的贾宝玉和贾雨村家教的女生林黛玉。

这就是说,石头的故事就是贾宝玉的故事。他銜玉而生,贾母说那玉是他的命根子,须臾不能离身,玉丢失时贾宝玉就变傻了,癞和尚把那块玉送来他就清醒如常了。这明显的说出作为贾政之子的人格化的贾宝玉,只是那块玉的载体,那玉才是实体。所以,贾宝玉的故事就是那块玉石的故事。

玉石下凡转成人形后,被取名贾宝玉,这个名字已经点出了那块玉实际指什么。对于玉石可以有各种形容词,如白玉、碧玉、籽玉、润玉等,为何单单要称为宝玉呢?被称为宝的玉块是皇帝的玉玺,清代康熙乾隆等皇帝的玉玺上面都刻着某某之宝的字样。

作者为了更明确地暗示出那块玉石代表的是什么,又在叙述贾宝玉让薛宝钗观看那块出生时带来的玉石时,又不厌其烦地描述那块玉正面刻写的八个字:莫失莫忘、恒寿永昌,并且用图画来表示。人们知道,作为皇权标志代表的秦始皇的传国玉玺上也是刻写着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与贾宝玉所带的玉正面所刻的八个字后四字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至此,红楼梦的作者就已经非常明白地暗示了读者:石头的故事就是贾宝玉的故事,贾宝玉的故事就是皇帝玉玺的故事。也就是说,作者在这部书中用假语隐言所写的故事,乃是皇权的故事。

作者为了更加明白地点出这个隐藏的实际内容,又在叙述门子向贾雨村介绍护官符时进一步说明。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真的贾府是指皇宫。白玉二字拼写在一起就是皇字,白玉为堂就是皇宫。马乃人的坐骑,金做马就是坐在金器上,金銮殿也。

2、“红”字意指朱明王朝

弄清红楼梦的实际内容是写皇权的故事,接着要分析的问题是红楼梦所写的是哪个朝代、什么时间的皇权故事?

石头记一书最早现世在清朝乾隆时期,因此该书写的皇权故事只能是在乾隆朝以前。如果该书写的是清代的事,那就只能是顺治、康熙、雍正年间了。然而,红楼梦书中在王熙凤等人的判词中一再强调是末世的事。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材。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顺治年间是清朝立国第一朝,康熙、雍正年间,正值清朝兴旺之时,所谓史称的康乾盛世,这三朝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成是皇权的末世。

在冷子兴演说荣囯府中,贾雨村论说类似贾宝玉这种奇人的自然原由时,列举古今人物类比,所列举的古人都是明朝以前的,列举的与作者同时代人有嘉靖年间的唐寅等,没有一个清朝人的名字。

以上分析表明红楼梦所写的皇权故事不是发生在清朝的,而是明朝的。红楼梦一书中频繁写红字,红楼梦曲、悼红轩、怡红院等。从字面意思看,可以将红字理解为是女性的代称,女人是红颜、红装嘛。但是这样理解红字的含义,却与该书的主题相矛盾。

红楼梦一书的主人公是贾宝玉,中心内容是写贾宝玉的故事,而贾宝玉是个男人,不能用红字代表。而且与贾宝玉故事相关的贾府许多人,如贾政、贾珍、贾琏等重要角色也都是男性,用红字不能代表这些人。

红者,朱也。红楼梦一书频繁写红字的真实意思是指朱明王朝。

由以上分析可得出结论:红楼梦一书所写的皇权的故事,是明朝的事情。

甲申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紫禁城城。十九日,崇祯皇帝在景山上吊,朱明皇朝灭亡。

3、红楼梦所写故事是指自明宣宗往后的十二个朝政

红楼梦中所写的明朝皇权是指崇祯皇帝吗?小说中作为皇权化身的贾宝玉不务正业、沉溺于色情中,而崇皇帝则是不贪女色勤政厉治的,二者全不相象。因此,红楼梦中所写的明朝皇权故事,肯定不是崇祯的故事。

那么,红楼梦中所写的明朝皇权的事情,具体指的是何时之事呢?

从作者提示曹雪芹在悼红轩修编该书后,将孔梅溪改情僧录为风月宝鉴的书名,又改为金陵十二钗的叙述中,或许能找到头绪。

描写宁荣二府中众多女子的命运是红楼梦故事情节的一条线索。在贾宝玉梦遊太虚幻境章回中,警幻仙子让贾宝玉看了金陵十二钗判词的正册、副册,书中情节发展过程也描述了黛玉、宝钗、元迎探惜四春及秦可卿、王熙凤、史湘云、妙玉、英莲、巧姐、以及袭人、晴雯等女子的人生历程。

然而,这些女子的总数是十四个。再加上书中写到的尤三姐、金钏、李纨等人,总数有十七个以上,并不是只写了十二个女子,作者为何要说是十二钗呢?

金陵十二钗的书名与书中实际描写的女子人数不相符,说明金陵十二钗之语的真实意思并不是指金陵城的十二个女子,而是另有所指。

甄士隐的小女英莲被人拐走后又遭火灾,家境败落晚年生活无靠时,听到癞头跛脚僧道唱颂好了歌,意思是好即了。女子二字拼写在一起就是“好”字,由此可以领悟所谓金陵十二钗真实含义是指十二个好与了,即十二个兴衰。

从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向前倒数十二朝,就是明宣宗时期。史称仁宣两朝为明朝中兴时期,自宣宗之后就是开始逐渐衰败的晚明时期了。由此可知,红楼梦中所写的明朝皇权的故事,是指自明宣宗往后的十二个朝政。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小说红楼梦的实际内容,是写晚明皇朝历史。红楼梦书中一再强调史字,贾母姓史,护官符所说的四大家族第二个就是史家,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孔梅溪将书名改为风月宝鉴,鉴即指史,如通史称为资治通鉴。

书中还写到贾瑞被王熙凤捉弄后一病不起,癞和尚拿来一面镜子让其只看正面勿看反面,正面是美人反面看是枯瘘。镜即鉴,也是史的意思。这些描述都是提示读者红楼梦实际写的是历史,可鉴之史。

再具体一点分析,红楼梦中写明朝晚期的皇权史,主要是哪个朝代呢?书中写宁国府与荣囯府之兴衰过程,明确指出"家事消亡首罪宁"。在太虚幻境档案馆中秦可卿的判词写道:"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宁国府的族长是贾敬,这二字的谐音是嘉靖,宁国府的宁字意思也是靖。由此可见红楼梦中所写明朝衰败的起因是嘉靖时期。嘉靖之后的年号是隆庆,其意思正是荣字,所以荣国府可能就是说的隆庆年间。

根据史料记载,嘉靖皇帝明世宗是个笃信道教的道君皇帝,在位四十五年一半时间不上朝,晚期终日在修道吃丹,这与红楼梦书中对贾敬的描写几乎一样。继承嘉靖帝位的隆庆皇帝明穆宗,对朝政不感兴趣,在位六年只召见过大臣两次,其余时间都是泡在后宫女人堆中,他沉溺色情以至于要靠不断服春药支持,最后因纵欲过度壮年夭亡。这与红楼梦中写的不肖子贾宝玉倒颇为相似。

4、君失民是红楼梦以宝黛故事表达的晚明衰落的根本原因

红楼梦以小说故事形式描述的明朝晚期历史,主要是四个方面。一、皇权不真心爱民,脱离庶民百姓而依靠权贵阶层。二、政治腐败。三、铺张浪费、生活糜烂。四、巧取豪夺、草菅人命。下面稍展开一下说这几个问题。

皇权与庶民的关系是用拟人化的手法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所谓爱情婚姻故事来表现的。

前面已经分析过贾宝玉实际上是人格化的皇权代表。林黛玉是上界一株仙草转世,是柔弱的草木之质。草木者,草民庶人也。说宝黛是木石前盟的实际含义乃是皇权要以民为本,皇帝与庶民是先天要结合为一体的,无庶民则无社稷、无皇权。

薛宝钗判词称之为金簪雪里埋,意指其为金质。金者,贵也,金质的薛宝钗代表的是权贵阶层,所谓宝薛为金玉良缘的实际含义是皇权对权贵阶层的依赖。作者直书薛宝钗之兄薛蟠依仗权势强抢英莲、打死冯渊扬长而去等恶行,其实就是对薛宝钗所代表的是权贵阶层的意蕴所做的脚注。

红楼梦中描写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关系,并不是一个感人的忠贞爱情故事。贾宝玉其人是个多情滥爱的人,他尚未成年时就与秦可卿有瞹昧关系,与袭人通床,在学堂与秦钟搞同性恋。他在大观园生活期间,与宝钗、史湘云、妙玉、晴雯、乃至路上看到的村姑都产生男女之情。可见他并不是一心只爱着林妹妹。他与林黛玉的感情主要是前世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的一段关系,所以小说写宝玉初次见到林黛玉时说,这个妹妹我以前见过。

林黛玉对贾宝玉也谈不上真爱。宝玉的德才她都看不上,她在宝玉面前就是哭,也就是说只是为了以眼泪还报前世受浇灌之恩。

宝黛二人交往的情节,没有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莹莹才子佳人之爱,也没有梁山泊与祝英台那种生死相随的真情,二人一直是若即若离别别扭扭。贾母和王夫人决定让宝玉与薛宝钗结婚,宝玉就顺从了,黛玉得知后不是找宝玉私奔或反抗,只是生气焚烧诗稿。

红楼梦作者这样写宝黛二人的关系,明显就是要读者明白他所写的并不是爱情故事。

把政治问题拟人化为男女爱情关系,这是中华文学的一个传统艺术表现手法。屈原在离骚中就是这样的。他把楚怀王比作美人,把怀王对他的疏远放逐,说成是情人失约。"约黄昏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红楼梦也是用这种手法,隐晦地表现皇权与庶民的关系。

在宝黛关系中所表现的是皇权没有真正爱庶民。作为草民人格化代表的林黛玉无依无靠,备受冷落,终年风刀霜剑严相逼,直至最后完全被皇权抛弃。君失民是红楼梦小说以宝黛故事表达的晚明衰落的根本原因。

作者说明:

我读红楼梦不是想当红学家,而是出于历史原因。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时,正值批林批孔评红楼梦,中文系将学生分编成两组,一组参加批孔子,另一组参加评红楼梦,我被编入评红组,因此开始读小说红楼梦。那时我的兴趣在自学经济学上,没有用心去读红楼梦。

2000年我代表浙江广厦公司与南京市玄武区政府合作复建江宁织造府,又接触到红楼梦问题。

据南京红学家们的观点,都认为红楼梦一书是清代曹雪芹写的,雪芹之父曹寅曾任江宁织造一职,因此认为清代江宁织造府即是曹雪芹家的故居。玄武区政府依据红学家们的意见提出复建后的江宁织造府要设一个红楼梦文学馆。

项目开工前进行文物挖掘考察,结果大失所望,连一个古瓷片都没有挖出来。我当时就对红学界的看法有怀疑。为了弄清红楼梦究竟是何所作、所写何事,此后我空闲时就常翻阅红楼梦一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真的看懂红楼梦了吗?女主角不是黛玉和宝钗,而是她
宝钗千里迢迢入宫待选,黛玉为啥不用?当今天子只有暗恋她的份
红楼梦更像是一部反清史,元朝丢失的传国玉玺在这里有蛛丝马迹
红楼品茗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冷香丸,《红楼梦》书写民族的血泪!
《红楼梦》中的各种谐音隐义,又学习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