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晋明帝即位——扭转危局无奈天不假年

第十二章:晋明帝即位——扭转危局无奈天不假年

(每天十分钟极简两晋史,跟随星衍一起快速看懂这个被称为华夏之殇的时代!)

公元322年,年仅二十三岁的司马绍即位,是为晋明帝。

司马绍当上皇帝可谓是一路顺风的——他从小到大就跟着司马睿闯天下,深受司马睿喜爱。司马绍幼年即表现出极其非凡而不合年龄的智慧——

晋明帝·司马绍

有一次,晋元帝司马睿在私下问当时还年幼的司马绍:'你说太阳和长安,哪个更远啊?'司马绍不假思索地答道:'太阳更远,因为能看到有人从长安来,却不见有人从太阳来。'司马睿听了十分震惊,第二天面见手下时把司马绍昨天说的话告诉大家,并让司马绍出来,当众又问了一遍。却不料司马绍突然改口:'长安更远,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却看不见长安。'本就因北方战乱逃难而来的大臣们,听到司马绍这番话,无不动容。由此,司马绍的智慧形象从此在东晋君臣心目中扎根。

司马绍高明在哪里?

之前他父皇第一次问他时,他回答'太阳远,因为没见到有人从太阳来'是出于他自己合理的思考,而事实本就如此;到了第二天,他突然改口'长安远,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正是为了激起东晋君臣思念故土的感情;东晋初年,南逃世族虽不愿北伐,在南方乐不思蜀,但这种感情仍在,司马绍十分准确地抓住了人心——而他后来的作为也充分说明了,这是个极其会把握人心的皇帝。而最后提醒一点,最可怕的是,这件事发生时,他还只是个孩子。

除了'举目见日,不见长安'的事迹外,司马绍还从小就表现出一种非凡的果敢性格和极强的执行力——他想要修建池塘,但是司马睿不准。当时他喜欢招养武士,某天天黑他便将紧急召集他培养的武士,就像修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一样迅速,硬是一晚上给修好了他想要的池塘——那第二天司马睿起床一看,不傻眼才怪。一个明君除了智慧,还需要有超高的执行力。而司马绍,刚好兼具这两点。

而司马睿的才干已经被一个人盯上了,此人正是之前兴风作浪,率兵以'清君侧'名义攻入建康的荆州刺史王敦。前面我们说到,司马睿初步看破了打破门阀政治的方法:加强皇权,可是他过于着急,不顾局面直接拉了自己一帮亲信上台执政,结果满朝都暗中支持王敦起兵,自己最后被王敦击败架空,郁郁而终。

王敦

司马绍还是太子时,王敦就看出来了——这小子和他爹不一样,是个会成大事的人。如果以后让他来当皇帝,势必会对自己有很大威胁。于是王敦竟然到处制造舆论,想拉一些人一起上书废掉司马绍的太子位。幸好司马绍威望极高(所以年少就威望极高究竟是多么可怕的概念),朝中大臣以温峤为首全部反对,此事不了了之。

司马睿去世,而司马绍即位时,整个东晋不再像司马睿建国时那样充满戾气——刚好相反,司马绍可是在世家大族们的欢呼雀跃中上台的:司马绍早就在暗中做准备了!——当皇帝之前,他便已经开始笼络人心:所谓东晋门阀王庾桓谢,稍微有点地位的,他都去亲近接触,搞好关系;当他父亲司马睿给他提亲,提的是士族庾家的庾文君时,他当即答应。

如此一来,司马睿和司马绍之间,可谓是天差地别了。尽管司马绍上台初期手中仍然没有实权,但是整个东晋门阀生态,已经在向他这边靠拢。

而远在荆州的王敦并没有看透这一点,他仍然沉浸在昔日起兵攻入建康羞辱司马睿的喜悦中。所谓'清君侧',是要诛杀皇帝身边的大臣,如今皇帝身边已经没了所谓的'亲信'(司马睿扶立的刘隗、刁协等全都被王敦诛杀或流放),那'清君侧'这个罪名肯定用不起了,那怎么办呢?

这个好办,把'清君侧'三个字的'侧'去掉就可以了。

王敦晚年彻底被权力的诱惑遮蔽了双眼,他坚信:如今的东晋王廷是个已经被他架空的空壳,不废吹灰之力即刻推倒重建一个姓王的新王朝!

但王敦此刻出了一个十分严重的失误——他有个侄儿叫王允之,当时还是个小孩子。某天王敦开宴会时他也在场。王敦十分喜爱这个侄儿,就让他在自己营帐中睡觉,结果后来竟然忘了王允之还在,直接就跟他的手下商议谋反的事情——全被王允之听到!王敦突然想起来营帐中有个外人,慌慌张张地就想进来杀王允之灭口。还在王允之是个聪明人,故意呕吐,装成醉得不省人事的样子,王敦见状以为王允之真是醉倒了,便没有下杀手。王允之醒后十万火急赶回去——将王敦谋反的事告诉司马绍。于是司马绍便紧急令大臣们加班加点准备防御工事;而司马睿当年之所以败,很大程度上还是败于王敦起兵的突然性,因而抗击王敦纯粹是仓促应战,不败才怪。

除了这件事,司马绍还做了另外一项准备——让一个门阀政治之外的人前去担任兖州刺史,手握重兵。

此人名叫郗鉴,身份十分特殊——他并非出身什么名门望族,他纯粹白手起家,永嘉之乱时带着流民难逃,后聚众躲在峄山;北方后赵逼近时又逃到东晋境内——跟着他的人已经达到了一千多户!

郗鉴

这样一个外来人,晋明帝把他安排为兖州刺史不是没有目的的——目的就是荆州的王敦。而门阀们对于晋明帝这一行为竟予以理解,对于郗鉴出任的事表示默许。

可王敦不干啊!

本来按理来说,王敦到了这个地步更应该长远计量,但果断选择了另一条道路:狗急跳墙。不是他不想从长计议,而是他此时年事已高,又身患疾病,他担心再这样拖下去,自己恐怕就真的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了。

王敦起兵后,本以为昔日门阀士族能够再次站在他这一边,没想到他彻底错了——

这一次,东晋门阀无一例外地,站在了司马绍那边。之前司马睿召集四方军队来京城护驾,无人响应;而司马绍抵御王敦,无论向哪方下令,完全没有违抗耽误者,全都火速率军来建康救驾!

这天壤地别的态度转变,难道真的只是因为司马绍和门阀们关系打好了吗?

并不是。

这整场王敦之乱,看似是晋明帝需要士族,其实真相是——士族需要晋明帝。

对于他们来说,晋朝皇帝权势的大小并无所谓,但起码得有一个晋朝皇帝。因为一旦没有晋朝皇帝,那么门阀之间原本的平衡会被彻底打破——要是让王敦这样的实力派重建一个国家,权力还能到自己手上吗?

之所以之前帮助王敦,是因为王敦所攻击的司马睿正在损害他们的利益;而这一次帮助司马绍,是因为王敦正在试图打垮他们赖以生存的政治基础。

很快,朝中丞相王导也主动帮助晋明帝,他和王敦是堂兄弟,于是他带着琅琊王氏子弟公开'祭奠'王敦,做出王敦已经病死的假象,结果东晋中央军士气大增,王敦军队一溃千里,他本人也在军中病死。不久后,王敦之乱彻底平定,东晋建国之前即开始存在的最大威胁,终于解除。

王敦之乱第二次事件中坚定站在晋明帝那边的士族们,大概还以为自己这次的立场是捍卫了自己家族的利益,以及整个门阀生态的平衡——但殊不知,晋明帝才是最大的受益者——王敦被平定之后,晋明帝不再在荆州设置一家独大的武将,而是同时让应詹、刘遐、陶侃和王舒等人出任多地刺史——这相当于昔日代表门阀势力的王敦,其势力被瓜分为很多块!而再看看这些人的名字,除了王舒,其他全都是晋明帝提拔的新人!

晋明帝这一套布局,对门阀政治已是当头一棒。

不过王敦之乱后,朝野人心惶惶,都认为晋明帝要大范围查杀琅琊王氏和王敦势力成员,毕竟这是司马家族'传统'。不过晋明帝出乎意料地特赦了王敦之乱的部分战犯,停止追究,瞬间使整个国家从内乱中复苏过来!

从王敦之乱到其事后处理,处处都能看到晋明帝的智慧。

那东晋就要在晋明帝的统治下走向辉煌了吗?

——

可惜并不是。

325年,晋明帝突然病重。

医治不见好转的情况下,他最终下遗嘱,让开国老臣王导、自己司马家的王爷(就连病死也要给后人留下增强皇权的布局)、王敦之乱中的功臣温峤、郗鉴等共同辅政。

不久后,晋明帝病逝,年仅二十七岁。

在每日'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喊声中早逝,大概是最讽刺的事情了吧?奈何东晋唯一明君,天不假年,壮志未酬。相比清朝康熙皇帝,或许晋明帝才更想'向天再借五百年'吧?

晋明帝病逝后,其年仅五岁的儿子司马衍即位,是为晋成帝。

司马绍留给他是极为巧妙的布局,这个布局甚至以后还会再一次挽救东晋王朝的'姓名'。

然而,司马衍即位后,一个人的出现,再次将东晋推进了深渊。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晋南北朝 东晋:苏峻、祖约之乱缘起:流民帅、门阀士族及外戚之间的斗争!
中国历史上第六个朝代——晋朝之东晋
2晋明帝司马绍(东晋第二位皇帝,晋元帝司马睿长子,晋简文帝司马昱异母兄,322-325年间在位,终年27岁)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金发碧眼的皇帝,其实还是个神童
司马睿-司马绍:羸弱东晋最杰出的一位皇帝
五胡乱华,汉人存续属侥幸,东晋开国便要亡国,幸有英主力挽狂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