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当太乙太极桩功(全解)

导读:武当太乙太极桩功,太极桩的体态动作要求,是练太极内功的具体要求,此乃站太极桩基本姿式,太极桩内功检验标准,太极桩在武当太乙门密传丹派中,我们先将太极桩初期的检验标准介绍如下,站太极桩一星期:,站太极桩半个月内:,以上是站太极桩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标准,太极桩功心法解,而成身法太极,周而复始之太极之状,而成经脉太极,而成劲法太极,太极桩功原理,太极桩法在练外形方面有独到之处:下手即求天、地、人三才同

武当太乙太极桩功

一、预备式:身体自然站立,两脚横开与肩同宽,成11字形,头正身直,二目垂帘,向前下方斜视,从头到脚进行周身放松,两手自然下垂,贴于大腿两侧,舌抵门牙牙龈。 心法:身体放松后观想自身与茫茫宇宙混然合为一体,进入忘我境界。

二、原式:

1、两脚横开,比肩略宽一脚,成11字形,从头到脚依次放松,然后两腿微屈,成高马桩,双膝微微用力外撑,有圆裆之意;含胸拔背(腰要直、胸易平、不挺不弯,两肩放松); 两臂慢慢抬起与肩平,肘略低于肩,两肩胛骨用力贴向前胸,两臂在胸前成环形(以身体感觉舒适为度),两胯用力贴向骨盆;

2、两手十指自然张开,弯曲,形似虎爪,两手相距2寸,手心向内,距前胸一尺三寸左右,成扁圆状;

3、头项不偏不斜,颈部直立,以头部舒适为度;

4、两眼开目平视两手间(也可平视远处一定目标),眼不可睁太大。

按上述要求摆好桩架后依次由1至7行七部心法。

心法1:肩井找涌泉成一线1—2分钟,找放松的感觉,涌泉有麻、热、胀即为正确。注意身体的重心不要发生偏移。

心法2:肩井、曲池、合谷放松。注意肩部要放松。

心法3:肩胛骨前贴。注意保持背部正直,肩部不要上耸,肋部要张开。 心法4:臀部前贴。注意保持身体重心,不能贴得太大,导致腹部前送。 心法5:膝关节外撑。注意脚部不能侧翻、臀部不要后座。

心法6:手臂外撑(既要外撑又要内抱,有挟球感)。注意体会相应部位的感觉,要用意而不用力。

心法7:意守丹田,呼吸气沉丹田。注意体会相应部位的感觉,时间可以延长一点。 1—7每个动作(心法)作1—2分钟,依次作一遍为一个循环,8—10分钟,能做几循环做几个,一般8—10个循环。

作完一个心法后即弃之,再作下一个心法,不要将上一个心法的要求带到下一个心法中。 心法3、4、5用力,1、2、6、7不用力。

三、收式:由原式起,两手由身体两侧向小腹丹田处抱合双手重叠一处,左手内劳宫扣于右手外劳宫,扣于丹田处,头正体直,目视前方。

心法:意想周身真气通过肢体经脉回收丹田。

太极桩的体态动作要求

(1)头易正:头居人体最高处,为人身之君,是一身之主宰,不宜倾斜,俗语讲:“上不正,则下斜”,头正神清,神态端庄,收颏直颈而其头必正直,大有统领全身之意。

(2)肩易顺:顺肩者,两肩向左右的方向平而顺之,意在肩骨均衡、平行、舒展的向左右

伸张,毫无拘禁、高耸之状,以合出劲之态,此势乃此桩基本架式要求。

(3)胸易出:出胸者,人之威严在于胸,出胸不是挺胸,出胸以壮神威,挺胸则有失中正,出胸有利于腰的灵活,腰部灵活,则身体轻灵,周身合力易成。

(4)腰易稳:腰,为人身骨节的中心主宰,是人身四肢上下运动的纽带,乃重心之所系。因此,腰肢最要紧的是稳,稳而厚重则坚实,上、下行气不滞,则出劲不空。

(5)足易坚:足坚者,两足放平,大趾内侧用力向下扣,使脚部稳稳的立于地上,古语言:百力皆发于脚,足之坚稳否,将直接的影响步法、身形、发力的能力。练时,必使筋络舒展,不可用拙力,否则足便不稳,焉能功成?

(6)膝易曲:膝要善曲,而曲中求直,则为下盘稳固之道。两膝微曲而上、下伸展,使筋脉舒展,而下盘则坚。练时切不可用后天之拙力,拙力一生则足吃重力,便失之大地之稳重。要知膝之拙力一生,真气运行受到阻滞,身体不舒,身体关节即失之灵活,练习要有外撑之意。

(7)手易抱:抱元守一,是练太极内功的具体要求。行功时,两手要向前合抱,犹如老翁抱树。肘曲、腕平、五指自然分开,此乃站太极桩基本姿式,行功时,要尽量的使肘臂平行舒展,以达筋肉伸展,真气运行自如之目的。

(8)脊骨直:脊骨是人身体的支撑所在,其内是众多神经的通道,是支配人体活动,意识传导的主要途径。因此,此通道越是平直,则越利于神经意识的传导,而使人动作敏捷,背直则腰易下,则身体上身松弛,真气畅通无碍,其先天真力自出。

附:三线放松法

头部放松→颈部放松→两肩放松→两臂放松→两手放松;

前胸放松→腹部放松→两胯放松→两大腿放松→两小腿放松→两脚放松;

后背放松→腰部放松→两胯放松→两大腿放松→两小腿放松。

太极桩内功检验标准

太极桩在武当太乙门密传丹派中,素以百日功成而著称,有百日功之美称。是太乙门众多功法中的一个比较好的桩法。其每个阶段的检验标准也不一样。根据学员目前的实际情况,我们先将太极桩初期的检验标准介绍如下,供广大学员参考:

站太极桩一星期:

1、精力、体力比以前有所变化。

2、睡眠有沉实感。

3、个别的学员有身体轻灵的感觉。

4、有兴阳的现象。(男同志)

站太极桩半个月内:

1、精力、体力更加旺盛,抗疲劳能力明显增强;

2、在站桩中,所有的心法感觉均有良好的进展;

3、睡眠安详,沉稳;

4、身体具有轻灵,柔软的轻身感觉;

5、有较强的食欲。消化功能增强;

6、阳举现象明显。

二个月内:

1、精力旺盛、体力充沛;

2、食欲旺盛、消化功能极强;

3、轻身功夫初步的上身,日常中(非功态)身体倍感轻灵;

4、周身关节灵活。自感身体柔软异常;

5、身体有想挨打的感觉;

6、打击力量有明显的增强。

百日内:

1、轻身功夫上身;

2、抗击打的护体神功初成;

3、身体柔软、轻灵异常。

以上是站太极桩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标准,望广大学员自己认真地对照检查。以后还要经过铁甲金身,浑圆如一等阶段。

验功标准主要有以下三条:

⑴唾液整日源源不断(包括站桩时),则第一式心法运用正确;

⑵身体轻灵则第四式心法运用正确;

⑶精力充沛则整体心法运用正确。

学员感受:

做第一个心法时,脚心涌泉穴会有麻、跳、热、酸等反应,继而口水增多,从而达到玉液还丹之效能;

做第二个心法时,相应穴位会有微热感,修习日久,经络自然打开,从而达到內气贯穿于手上之效能;

做第三个心法时,后背有向身体两侧及上下抻拉的感觉,两肋有张开的感觉,腋下则有一种吸球的感觉,此时,背部会感觉逐渐发热,从而逐渐达到护体功上身的效能;

做第四个心法时,感觉有一股热流自腿部升至背部,继而由背部延手臂到达手背、手指,手臂顿时感觉有被内气撑起的感觉;

做第五个心法时,感觉有一股热流自腿部上升至腹部、胸部,再由手臂到达手掌、手指,手臂被内气撑起的感觉更为强烈;两胯有向两侧抻开感,功后,胯部感觉很灵活;

做第六个心法时,会逐渐感觉小臂由微热变为麻、再由麻变为涨,从而达到将打击敌人的能力及抗击打的能力转化到手及小臂上的效能;

做第七式心法时,会逐渐感到下丹田充实,从而达到培元、筑基的效能。

太极桩功心法解

第一部心法:外形静而内神动,静者为阴,动者为阳,动静相合,阴阳相抱,而成身法太极;先动足少阳胆经,以足少阳胆经之真气来推动足少阴肾经之真气,以形成少阳、少阴两经相互交换,相抱相容,形成一阴一阳交替而用,周而复始之太极之状,而成经脉太极;以松求紧,柔中求刚,而成劲法太极。

第二部心法,外形静而内神动,静者为阴,动者为阳,动静相合,阴阳相抱,而成身法太极;手之三阳经、三阴经相互交换,相抱相容,形成一阴一阳交替而用,周而复始之太极之状,而成经脉太极;以松求紧,柔中求刚,而成劲法太极。

第三部心法,外形动而内神静,静者为阴,动者为阳,动静相合,阴阳相抱,而成身法太极;手之三阳经、三阴经相互交换,相抱相容,形成一阴一阳交替而用,周而复始之太极之状,而成经脉太极;以紧用松,以松求紧,刚中求柔,柔中求刚,刚柔相互交换,而成劲法太极。

第四部心法,外形动而内神静,静者为阴,动者为阳,动静相合,阴阳相抱,而成身法太极;以紧用松,以松求紧,刚中求柔,柔中求刚,刚柔相互交换,而成劲法太极。

第五部心法,外形动而内神静,静者为阴,动者为阳,动静相合,阴阳相抱,而成身法太极;以紧用松,以松求紧,刚中求柔,柔中求刚,刚柔相互交换,而成劲法太极。

第六部心法,外形静而内神动,静者为阴,动者为阳,动静相合,阴阳相抱,而成身法太极;手之三阳经、三阴经相互交换,相抱相容,形成一阴一阳交替而用,周而复始之太极之状,而成经脉太极;以松求紧,柔中求刚,而成劲法太极。

第七部心法,外形静而内神动,静者为阴,动者为阳,动静相合,阴阳相抱,而成身法太极;百脉汇海,而成经脉太极;以松求紧,柔中求刚,而成劲法太极。

太极桩功原理

太极桩法在练外形方面有独到之处:下手即求天、地、人三才同修。所谓三才即:(1)练人之天极——双臂之厚重;(2)练人之无极---丹田之混元;(3)练人之太极——双腿之轻灵。三才相合即入无极而成混元,即可功成。继而精求劲法,在身体用劲方面,力求刚、柔有度,阴、阳变换有法,正如祖师所讲:“劲法太极在一法之中仍然体现。以太极桩为例:用功之时,必先以刚劲而用之,以求开筋、开骨之效。刚劲用后即弃之,弃之则松,松则柔。以刚求柔,以刚用柔,以柔用刚,刚柔相济,始合太极,浑然一体,其功乃成。”先用刚劲,刚劲用过之后,就弃之。则柔劲自现。正所谓阳尽之后阴则自生,一阴一阳交替而用,周而复始则合太极。从中可看出,太极桩劲路的刚、柔变化是有法度的。

太极桩内在的意识活动方面也具独到之处:

(一)下手即合太极。先动足少阳胆经,以足少阳胆经之真气来推动足少阴肾经之真气。以形成少阳、少阴两经相互交换,相抱相容,形成一阴一阳交替而用,周而复始之太极之状。足少阳胆经在人身主人之胆腑,其性犹以活跃、善动而著称,更有强胆量,练精神,临敌而不惧,泰山崩于面前而心不动之能,是武功练习听功所必须练习的经络。与足少阳胆经相互交融的足少阴肾经则更为重要,足少阴肾经在人身体主肾脏,肾脏是人先天之祖气得所藏之地,后天生精之所。有强筋骨、壮精神、聪耳明目、滋润五脏,是强身健体、修真成圣的重

五星文库wxphp.com包含总结汇报、外语学习、办公文档、文档下载、教学研究、IT计算机、考试资料、教程攻略、人文社科、计划方案以及武当太乙太极桩功(全解)等内容。

本文共6页1234>>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灵宝毕法
神形太极拳之五
太极桩功-道家功法-天行健·气功在线, http://www.qgcn.net/
太极桩功
论太极桩功
【实用好文】培养精气神 太极桩法有诀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