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葫芦分类之范制葫芦-骑士商务-搜房博客
葫芦分类之范制葫芦 (2010-2-18 1:03:57)

范制葫芦者,当其幼小时,纳人有阴文花纹之范,秋老取出,形状图文,悉如人意,宛若斤削刀刻而成,诚天然与人工之巧妙结合。尝向海外园艺家言之,彼坚信任何果实如遭套裹,与阳光空气隔绝,必停止生长而蔫萎朽烂。虽详为讲述,中国范匏已行之千百年,仍大惑不解。直至示以木范及成器,始首肯惊叹,咄咄称奇,许为中华所独有。其法初创者大胆设想,再经长期探索,多方实践,始形成特种工艺。中国人勤劳智慧,富开创及改进精神,范匏一艺,虽至微末,亦足为证。

商承祚《 长沙古物见闻记》 有《 楚匏》 一则:“二十六年,季襄得匏一,出楚墓,通高二十八公分,下器高约十公分,截用葫芦之下半,前有斜曲孔六,吹管径约二公分,亦为匏质。口与匏衔接处,以丝麻缠绕而后漆之。六孔当日必有璜管,非出土散佚则腐烂。吹管亦匏质,当纳幼葫芦于竹管中,长成取用。”(1)惜此匏出土后已化作飞尘,无从观察研究。意吹管必上下直径相等,与天生葫芦上细下粗不同,故商氏有纳管长成之说。倘其推测不误,则至迟战国时已施范于葫芦矣。

古代范匏流往日本者有原藏法隆寺、明治间奉献宫中成为御物之“唐八臣瓢”(插图二)。器形似盖罐,图像为人物三组:孔丘、荣启期问答图,苏秦、张仪向鬼谷先生求教图,四皓盘游图,共九人。据显真《 古今目录抄》 :“人形虽有九人,其中荣启期非臣家,故云八臣。”(2)人物席地而坐,间以柳竹杂树,经营位置,近似南朝砖墓竹林七贤图及唐孙位高逸图。八臣瓢制于何时何地,何时流往日本,均不可考。据图案风格及在日收藏经过,定为唐物,自属可信。惟耐人思考者为范匏技法唐时既已娴熟,何以国内竞无实物遗存,且宋、元诸朝,亦无记载及之。岂唐代之后,斯艺沦亡,至明而又复兴耶?有待考古及史料之更多发现为作解答矣。

《五杂俎》 ,万历谢肇涮撰。其《 物部》 一条称:“余于市场戏剧中见葫芦多有方者,又有突起成字为一首诗者,盖生时板夹使然,不足异也。”(3)可见至明晚期,范制葫芦已成为民间常见工艺品。所谓板夹,实即木范,非四面夹之,又安能使之成方耶。

范制葫芦自入清廷而踵事增华,蔚为大观。宫廷艺术,本多来自民间,范匏何独不然。玄烨(康熙帝)赐其孙弘历(乾隆帝)葫芦笔筒(4)即为方形,且突起成字(插图三),与《 五杂俎》 所记吻合,似可为万历民间范匏工艺进人清廷作一旁证。

前曾浏览康熙至道光五朝御制诗文集,言及范制葫芦者仅弘历一人。初检所得,已有各体诗十首之多(附录七)。据此得知清宫艺匏始自康熙朝,种植之地在禁苑丰泽园,由内监司其事。所云“壶卢器出于康熙年间,皇祖命奉宸取架匏而规模之”, “壶卢模器始康熙,苑监相承法种之”, “园开丰泽重农圃,蔬匏尔时种于此”,皆言之凿凿,并知沈初《 西清笔记》 称“葫芦器康熙间始为之”, (附录六),所据亦弘历之诗也。丰泽园据《 清宫史续编》 在西苑太液池瀛台西北,“南向,门五楹,门外一水横带,前有稻畦数亩,圣祖仁皇帝尝于此劝课农桑。”( 5 )此西苑在今中南海内,非海淀之西苑也。

康熙艺匏已达到极高水平,唯由于弘历钟爱特深,以为形制浑朴,可胜金玉(附录七),自然扩大种植,无论质与量,均超越前代,故吴士鉴有“乾隆间所制者尤为朴雅”之论(附录八)。两朝所范,均有“赏玩”款识,无款或模糊难辨者仅占少数,故能断定其准确年代。雍正、嘉庆款者未之见。道光所制,多无款识,间有易“赏玩”为“年制”者,均为小型器物,颇疑非尽供御玩而为府邸制品。此时宫廷种植远不及乾隆之盛,但又复苏于民间。京西安肃(6),京东三河均有以范匏为业者。所制以畜虫葫芦为主。直至本世纪中叶,此艺已罕有人知而濒于失传,此三百年来兴衰之大略也。

清宫范匏,除供御玩,亦馈赠邻国君主,赏赐贵族王公(7),惟多数仍留宫中,故收藏之富,首推故宫博物院。四十余年前曾手写编目卡片,并在西路抚辰殿辟匏器陈列室。寓目各件未能收人本书而尚能忆及其品色者有:凤纹尊、砚盒、香盒、匏背铜镜、自鸣钟钟楼、大小笔筒、盘、碟、杯、碗等不下数十种,一、二百件。如编成图录,定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唯各件孰为康熙,孰为乾隆,今已不能详言矣。

以下列举实例自康熙始,依器形区分为盘碗、笔筒尊瓶,及其他三类。
盘碗类
小碟全体光素,只弦纹三道,乃范匏中之最朴质者,(图版六)。六瓣碗,每瓣范云纹一朵,回旋圆婉,仿碑剔犀器上所见。黑漆里描绘彩金像壮丹纹,灿烂夺目,可见匏器与髹饰之高诊度结合(插图四)。圆寿字纹黑漆里描金花卉纹碗,亦属此类(插图五)。

笔筒尊瓶类
四方笔筒(插图三),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范出“经纬天地,错综群艺”铭文,弘历受玄烨之赐者即此,乾隆二十三年有诗纪其事(附录七)。北京故宫所藏八方形笔筒与上相似,模印唐人五言流水诗,楷书极工整(插图六)。
四兽尊(图版八),每面突起异兽,形态奇古,艺术价值甚高。花卉树石纹瓶(插图七),图案简拙而色泽深紫,似为康熙早年制品。蒜头瓶(图版七), 寿字纹瓶(图版九),造型复杂,非有精湛之技艺不能成器也。

其他类
缠莲寿字纹盒(图版一O ) ,盖与底用两匏分制,其中心部位各有花脐,可以为证。乐器四件(图版一二至图版一五),音箱皆为匏制。昔年拙作《 谈匏器》 一文(8),述及其中之提琴及二弦,因无年款,姑凭木雕龙头造型定为康熙时制。后阅近年出版太监信修明遗著,又为上述断代提供佐证。修明记胤禛(雍正帝)封太监魏珠为团城总管(附录九),事近传奇。但谓魏珠善范匏,曾制乐器多种,似属可信,且为范匏艺人留一姓名,故弥觉可贵。

列举乾隆时葫芦器,仍依上述分类。

盘碗类
番莲纹盘,“乾隆赏玩”器中之不甚精者(图版一六)。十四瓣长圆形盘(插图八),每瓣范葫芦花一朵。盘内朱漆地,金漆描绘葫芦花纹,花实累累,即俗称“子孙万代”。足内黑漆,金书“乾隆年制”。按范匏施漆,多在器里,器外任匏质外露,示其本色。今此盘足内髹黑漆,恐因圆形之匏,欲范出径约一尺,底平而完整之盘,实非易事,不如范束匏身之一匝,秋老后裁作盘边,不仅容易长成,且可范数边于一匏。唯用此法,盘底中空,必须用板片镶嵌,并施髹漆。此盘虽经把玩,因底部完好,无从审知其制作方法。姑记臆见于此,以待今后验证。卷草纹碗(图版一七)、龙纹碗(图版一八),分属撇口及兜口两式。类似之碗传世不少,如范印蝶纹(插图九)及圆环穿卷草纹者皆是(插图一O )。

笔筒尊瓶类
圆寿字云蝠纹笔筒(插图一一),八仙纹瓶(图版二二),造型与康熙制品同,诚如弘历所云:“遵奉成规,每得佳器。”(附录七• 八)纸槌式瓶(图版二三),刻御题七律一首,亦弘历赏心之物。龙纹扁壶(图版二五),未见款识,似亦制于乾隆时期。

其他类
饕餮纹炉(图版二四),图案仿青铜器而加以变易,与同时期之贴黄器有相似处。缠枝莲纹盖罐(图版二六),盖与罐乃用两种葫芦范成。九桃匏(插图一二),径近尺,乃一完整之匏实。本身为一大桃,其上范出八小桃及枝叶,合成九桃之数。倘剖为两半,加贴子口并髹漆里,便成捧盒。故宫有此成品,唯作为案头清供,反不及完整者天然囫囵,别有情趣。桃上范痕,清晰可数。上下两面各为一圆形大片,两侧用不规则两片范出桃之外缘,底部范片作方形,共五片。特记之以供今后艺匏者参考。如意,两端施范,中间绾结,其设计之巧,范制之难,前已言及。康熙时御园能否为此,今不可知,但乾隆赏玩有此一器,足证技艺已登峰造极。弘历虽曾谓“今司囿者亦仿为之,然大不如旧时者矣”, (附录七),心口未必如一,殆不欲自我矜夸,僭越乃祖耳。鼻烟壶仅见一具(图版三六),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一烟壶,应予注意。因据传世实物,乾隆以后不再范制大型匏器,而自道光时起,烟壶、畜虫葫芦等日见流行。有此烟壶一具,得知乾隆时期,已开始范制小型器物。

据文献记载,乾隆时民间已用葫芦畜蝈蝈。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 称蝈蝈“能度三冬,以雕作葫芦,银镶牙嵌,贮而怀之,……清韵自胸前突出……而悠然自得之甚。”(9)杨米人竹枝词:“忽地怀中轻作响,葫芦里面叫蝈蝈”,皆可为证(10)。唯所用葫芦当为本长而非范制,而用以怀虫之风,似亦尚未传人宫中。何以知之,请阅御制诗文:玄烨有《 络纬养至暮春》诗,起句曰“秋深厌聒耳,今得锦囊盛。”(附录一0)。弘历《 咏络纬》 诗序日“皇祖时命奉宸苑使取络纬种育于暖室……每设宴则置绣笼中,唧唧之声不绝,遂为例云。”(附录一一),可知自康熙至乾隆,宫中以丝织品作虫具,并未用葫芦。不然,以弘历爱范匏之深,岂能不言及之。故乾隆时宫中是否已范制畜虫葫芦,有待作进一步之考证。

乾隆以后,范匏之事,无文献可征,不得不求教于老年养虫家,而世代以育虫为业者(人称罐家)亦能言其大略。据称迨及道光,宫中范匏,规模已不如前,只在小花园(或谓乃慈宁宫花园之别称)范制小型葫芦器。但宫廷之外,王公府第,转多培植。鼓楼、海淀两王府在前,继有地安门内慈慧殿宗室永良私邸。永良之子绵宜,同、光间任盛京户部侍郎,于沈阳亦开园范匏。

北京养虫家及古玩业对大内及诸府第所范葫芦,统称“官模子”。其广义自然包括康、乾两朝赏玩器,其狭义则指道光时始大量出现之小型葫芦器。所谓“官”者,与民间相对而言,安肃、三河等地农家所范不与焉。

小型葫芦器包括案头陈设、鼻烟壶及畜虫葫芦。

案头陈设
用圆形小葫芦范成。或柄蒂尚在,出范后不复加工,实例如官模子六方回纹(图版二七)、四方瓦当纹葫芦(图版二九)及民间制品六方博古纹葫芦(图版三一)。或顶部已裁切开门,倘加铜胆,便是水中丞(图版二八)。或安象牙口、盖,盖上有孔(图版一三六),虽可贮养扎嘴或小绿蝈蝈,但不被视为正式蝈蝈葫芦。各件用途不一而皆可置之几案,供人把玩,故以“案头陈设”名之。

鼻烟壶
历年所见官模子鼻烟壶不下二三十具,仅就本书所收八件而言,雕范精粗,年代早晚,颇有差异。其早者为乾隆(图版三六), 晚者乃绵宜所制(图版四一、四二)。山水纹一件为民间制品(图版四三)。

畜虫葫芦
官模子与民间所制蓄虫葫芦将分别言之。

官模子绝大多数为蝈蝈葫芦,本书所收已达半百之数,可定为道光制者亦有十五六器,予历年所见十倍于此。粗略估计,百数十年来,范制当以万计。

官模子何以蝈蝈葫芦独多,罐家赵子臣亦有说:“元旦至上元,大内宫殿暖阁设火盆,炽木炭,周围架格上满置蝈蝈葫芦,聒耳之声,昼夜不停,蝈与国同音,乃取‘万国来朝’之意。”询所说来源,谓父辈闻诸同、光间内侍。传说虽不可尽信,但葫芦发音,自较锦囊绣笼为优,而道光以来有大量蝈蝈葫芦传世,实物已为其作证矣。

官模子蝈蝈葫芦大小长短颇有出入,形状以尖底者为多。模印图文,题材丰富。花纹则龙凤麒麟,吉祥图案之外,山水、园林、人物、花鸟、走兽、虫鱼,无所不有,且有取材于历史故事(图版九O 、九二),民间神话者(图版一O 八)。内容广泛,远远超过康、乾赏玩器。故可以通过葫芦,窥见当时之木刻艺术。文字则真草隶篆,四体咸备,钟鼎铭刻(图版一四),唐人诗篇(图版七一、七三),隐语诗谜(图版一五五、一五六),清文辞语(图版八五),皆用以镌范雕模。更于器上题字、闲章印文中不时流露文人趣味,墨客情怀(图版一一五至一一八),借知打稿绘样,乃出士人之手,非民间制品所能有。至于畜养扎嘴、油壶鲁、蛐蛐、金钟等官模子葫芦,传世不多,本书只收得少数实例。有“道光年制”款油壶鲁葫芦(图版一四二),花纹文字,清晰饱满,为大量无年款官模子断代,提供可资参照材料。

模制葫芦表面,每可见范痕四道或六道,乃用不同之模具范成。

四道痕者其范四瓣。制范先用梨木四条拼合,断面作④形,中心依拟定之造型挖空,阴刻花纹。此范年年可用,唯不论葫芦能否长成,每年只能用一次,故成品数量大受限制。实例如凤仪亭故事(图版九一)及双龙纹木范(图版一一九)。

六道痕者,制模先用梨木七条,拼成木棒,断面作。形。其中心一条,上大下小,顶端留柄,以便抽出。木条先胶粘牢固,车床旋削成形,雕刻阳文花纹。随即入水泡开,束以铜箍,木模便告完成,实例如风雨归舟一具(图版一二O )。下一步在木模外敷泥,厚约二厘米,俟稍干,将木模中心一条抽出,所余六条可一一依次抽完,此时中空内有阴文花纹之泥范已具。入窑烧焙,便成瓦范,亦称砖模,用以套束葫芦幼实,秋老破范取之。用此法一木模可翻制无数瓦范,不受四瓣木范年仅一用之限制,实为范匏工艺一大突破。官模子瓦范烧成未用者,往年亦曾在冷摊觅得。十年浩劫,被当作手榴弹于谩骂声中掷碎,惜哉!

官模子偶有范痕多至八道者,实例如郑审诗蝈蝈葫芦(图版七一)。其范何若,可能有二:一为阴文木范,由八瓣斗合;一为阳文木模,用梨木九条拼成。前者可能性较大。

按事物发展规律,自应先有印出四道痕之木范,后有印出六道痕之瓦范。故有人认为四道痕为道光时制,乃真官模子。六道痕为道光以后所制,乃伪官模子。其言实不可信。因观察实物,不少官模子可定为道光制者,分明有范痕六道(图版七六、七八、八二、八三、八四)。故用木模翻瓦范道光时早已有之。而四瓣木范,亦不可能在出现瓦范后便停止使用。故只凭范痕之为四为六,不足以作为断定年代早晚之依据。只凭范痕六道,亦不足以作为断定官模子真伪之依据。至于传世实物,四道痕者自然少于六道痕者。倘物以稀为贵,则前者尚矣。

安肃模 今日徐水,清代为安肃县,所制畜虫葫芦,通称“安肃模”。

安肃模何时始有,有待考证。据传世实物,最早者色泽已红,不亚于道光官模子,故可上溯至十九世纪前叶。一九四九年以后,农村几经变革,无人再以种葫芦为副业,此艺遂绝。据此统计,安肃模前后至少有百数十年历史。

安肃模有光素与有文两种,均有范痕六道,四道者尚未发现。有文者因木模镂刻不精,故花纹粗糙欠清晰。予曾见蝈蝈葫芦范有胖娃娃、蝴蝶、金鱼、花鸟等图案。其佳者饶有乡土气息,风格清新,尚有可取之处。其劣者

不免平庸俚俗而不堪人目。与官模子相比,自有文野、精粗之别,价格亦不及官模子之什一。当年正因其易得未着意搜集。本书只收四件,木瓜棒式为无文者,(图版一二八)。南极老人图(图版一二一)可为其时代不晚于道光作证。笸箩纹(图版一二三)文理似细而实粗。蟠桃献寿图(图版一二二)则因其花纹尚精细,近似官模子而入选,却非安肃模之标准制品。

三河刘 京东三河县刘某所范之葫芦曰“三河刘”。其名及年代已罕有人知。承虫友黄振风先生见告,赵子臣曾说出刘名显庭,咸丰时人,亟记之以免湮没无闻。

三河刘一律光素,未见亦未闻范有花纹者。自晚清以来,身价最高,竟超出官模子倍蓗。推其故,乃因“叫虫出音”,久已有口皆碑,深入人心。葫芦胎质原有坚实与疏松之别。养虫家称前者日“瓷胎”,后者日“糠胎”。冬虫鼓翅发声,瓷胎不为所动,其音紧而直;糠胎则起共鸣,其音舒而松,故糠胎为优。三河刘多糠胎,乃其特色。胎之“糠”与“瓷”,与葫芦品种有关,而如何培植,亦至为重要。传闻刘氏种葫芦,得控制施肥法,既能令胎有一定厚度(薄胎葫芦俗称“秋薄儿”,不可取。传统乐器音箱皆不能薄,古琴尤为明显。葫芦胎不宜薄理亦相通。)又不使生长过足,以致胎质坚实。正复因此,三河刘之表皮并不光泽照人,而予人一种精光内含之感觉,养虫家称之日“草子皮”。其皮色亦不易变黄,与生老长足之本长及模子葫芦七八年已如蒸栗,数十年便红似琥珀大异,故三河刘多白皮。安肃模下架后多经水煮,揭去葫芦内壁之自色肤瓤,目的在便于防蛀。三河刘则保留肤瓤而使其贴实在内壁,借以增加其厚度,即所谓“带里儿”或“带里子”。以上均为辨认三河刘之标志,与造型鉴定同等重要。唯葫芦多畦,结实累累,又安能千百如一。亦曾见成对三河刘,皮色光泽,胎骨厚度,并不一致,以上指其标准者而言耳。

清代养虫家只知听鸣虫天然振翅音响,即所谓“本叫”。本叫葫芦不宜高,故三河刘多为矮身。入民国后,用近似火漆物质点在虫翅,改变其音高,即所谓“点药”(亦称“粘药”) ,而叫点药之虫,葫芦身宜高(有关“点药”请参阅下卷《 鸣虫之畜养》),三河刘原无高身葫芦,只有偶然发现尚未裁切及度者,可贮点药之虫。以其稀有,自然身价十倍,珍同球璧。乐咏西之棠梨肚,余叔岩之大白皮,王星杰之砂酒壶,皆赫赫有名、脍炙人口、啧啧称羡之高身三河刘葫芦也。

三河刘亦用瓦范,但翻制时先用纸包裹木模,故葫芦上呈现纸纹而掩其范痕。人或称之日“纸模”。此称易滋误解,因以纸糊范,其强度不足以约束幼实之生长而必然破裂,且难禁长夏之露浥雨淋。天津旋家仿三河刘葫芦亦有纸纹,未闻其范为纸制也。

三河刘以油壶鲁葫芦为多,主要式样除前已述及外尚有“和尚头”(图版一四六、一四七)、“滑车”(图版一四八)等。其次为蛐蛐葫芦(图版一二),造型与油壶鲁相近。车式较为常见。

天津模 本世纪初,津沽始范制畜虫葫芦。宣家最早,继有史老启、陈摆设、大李六等,所制统称“天津模”,绝大多数光素无文。宣大所创一式略似电灯泡,遂以为名,乃从三河刘棠梨肚变出。此后史、陈之制,颈愈长而身愈高、扁肚“咘咘噔式”(11)最为常见。当时点药盛行,矮身葫芦已少有人问津矣。蝈蝈葫芦亦改变官模子尖底“鸡心瓶”形状,近似棒子而肚稍粗(图版一二九至图版一三二)总之,天津模造型颇能显示其时代及地区风格,与他处葫芦不同,置之寻丈外,一瞥已知其大略。其上如有火画或押花,毋庸见署名、辨干支已知其为近数十年之作品。一九四九年以后,旋、史等相继谢世,未闻更有以范匏为业者。

一九六O 年据悉范匏艺术在全国范围内业已绝迹,有感于此而草《 谈匏器》 一稿,投之《 文物》 杂志。当时主编恐罹玩物丧志之责而不敢采用,直至一九七九年始得在《 故宫博物院院刊》 刊出。此后不断有人函询或家访,颇有以恢复范匏为己任者。顾言易行难,未见成效。近数年始喜见北京张金通、天津王强范制畜虫葫芦获得成功,在制范材料、翻模工艺上均有所改进,并将试制大型匏器:唯艺术修养及文化水平均待提高,始能有成。我国巧夺天工之特殊工艺或不致消逝泯灭而终将获得新生,发扬光大,不禁年愈迈而望愈切也。
—————————————————————
( l )商承祚:《 长沙古物见闻记》 卷上,金陵大学文化研究所一九三九年刊本。
( 2 )据关野贞:《 支那工艺图鉴》 第四辑,图版九十九解说引文引,口本印本。
( 3 )谢肇淛:《 五杂姐》 卷十《 物部》一,中华书局一九五九年排印本。
( 4 )蔡玫芬:《 葫芦笔筒》,《 故宫文物月刊》第一卷第十二期,台北印本。
( 5 )庆桂等:《 清宫史续编》卷六十四,一九三二年排印本。
( 6 )即今徐水县。民国时改安肃县为徐水县。
( 7 )承李鸿庆先生见告,在苏联冬宫博物馆获见玄烨赠彼得大帝匏器。清宫档案有
关于王公大臣入官观剧后赏赐匏器之记载。
( 8 )王世襄:《 谈匏器》 ,《 故宫博物院院刊》 一九七九年一期。并经Craig Clunas
译成英文,刊登在Chinese Translations Number Ten, The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
Lo-ndon, 1981。
( 9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 ,《 蛞蛞》 条,一九八二年北京古籍出版社排印本。
( l0 )杨米人:《 都门竹枝词》 ,一九八二年北京古籍出版社排印《清代北京竹枝词》 本。
( 11 )啼啼噔为玻璃制儿童玩具,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咘咘噔即鼓趟,亦名响葫芦,又名倒掖气,小者三四寸,大者径尺,其色紫者居多。小儿门衔,嘘吸成声。”啼啼噔式天津模子因形状近似而得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葫芦不“亏翻儿”?
早年间鸣虫葫芦的几个派别
我是雕刻师,玩葫芦难吗?保养得当其实不难
《黄金瞳》张艺兴的第一桶金——浅谈“三河刘葫芦”与“斗蛐蛐”
文玩葫芦,竟然能这么美
浅谈‘三河刘’《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